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有哪四项
- 格式:docx
- 大小:14.07 KB
- 文档页数:1
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小科普作为肝病高发国家之一,我国有很多乙肝、丙肝病人,除此之外,受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变化所致糖尿病、高血脂代谢疾病引发的脂肪性肝病等肝脏受损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并呈低龄、大众化趋势。
若未及时得以发现以及治疗,则可导致肝脏慢慢变“硬”,这就是肝纤维化过程。
一旦形成肝纤维化,则可能引发肝癌,因此需及时、准确进行诊断。
超声目前在诊断肝纤维化中已发挥了重大作用。
那么,有哪些超声方法可以诊断肝纤维化呢?下面就由小便为大家讲讲。
一、什么是肝纤维化?1、肝纤维化定义很多人觉得肝硬化就是肝纤维化,觉得二者都是肝脏发生了病理性改变,但其实该纤维化并不算是疾病特征,而是身体恢复后的状态。
肝纤维化即持续性肝损伤引发的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通俗比喻,皮肤受伤后所致疤痕,也就是说在肝脏遭遇持续损伤后,正常肝细胞为疤痕细胞取代即为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逐步发展至肝硬化的关键环节。
在临床症状表现上,肝纤维化病人多数并无特殊不适症状,少部分病人可能存在食欲不佳、乏力或是右上腹不适等情况。
2、肝纤维化严重吗?肝纤维化并不会威胁人们生命安全,但若不加以重视,及早进行治疗,则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引发不可逆性损伤。
一般来说,肝纤维化可使肝组织结构受损,导致肝内血管受压而扭曲、闭锁等,并使肝脏动、静脉间短路吻合,升高门静脉系统血管阻力,引发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脾肿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或是腹水等,还可升高人们上消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
同时,肝纤维化还可引发多种病症,比如慢性酒精性肝病或是血吸虫病等感染性疾病或是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症等。
尽管肝纤维化并非独立病症,但其可进展至肝硬化,若未行及时治疗,甚至可引发肝癌等,此外还可因纤维组织成分沉积引发正常肝细胞间血液微循环通道循环障碍,从而使肝细胞血供受到影响,导致因炎症损伤的肝细胞无法得到修复,进而加重肝细胞受损可能,致使病人机体内肝细胞数量持续减少而引发肝功能衰竭。
肝纤维化指标主要有四种:
1、层黏连蛋白,正常值小于130ug/ml,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2、三型前胶原,正常值小于120ug/ml,用来反映肝内三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维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
3、四型胶原,正常值小于75ug/ml,它是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维化过程,使肝纤维化的早期指标之一。
4、透明质酸酶正常值小于110mg/L,较灵敏地反映出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功能的受损情况,部分专家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肝病全貌。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A ,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
1)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
2)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
3)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慢活肝的升高明显。
4)反映肝细胞功能,肝脏纤维化形成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性病变。
5)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等。
6)肝硬化时,有些病人HA却不升高,与其肝脏合成功能有关LN ,Laminin (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
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
1)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
2)可诊断酒精肝是否存在门脉高压3)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
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关。
PCIII ,Procollagen Ⅲ(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
1)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
2)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III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BEN QI SHI DIAN»本期视点肝纤维化的诊断文•张启迪陆伦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入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纤维化源于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就像皮肤损伤后会形成伤疤一样,在各种慢性损伤的不断刺激下,正常的肝细胞也会被疤痕组织取代。
人体具有强大的平衡能力,生成多少纤维,也会分解多少,此时不会形成肝纤维化。
一旦两者之间平衡被打破,即肝脏纤维的增长过量超出分解能力,或肝脏纤维分解能力降低,无法应付增多的纤维,这时肝纤维化就会出现。
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但一旦进展至肝硬化则很难逆转。
所以,准确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给?合适的治疗,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有血清学方法、常规B超、CT、磁共振、肝穿刺活检术及近几年流行的瞬时弹性成像。
常规B超、CT、磁共振无法发现早期肝纤维化,因而,本文主要讲述血清学指标、瞬时弹性成像和肝穿刺活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
一、血清学指标血清学评估具有许多优点:取样容易,代表整体,取样误差小;可以在日常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减少主观差异,并可重复检测。
理想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需具备以下特点:(1)对肝脏的特异性高;(2)不受其他器官代谢的影响;(3)能反映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动力学平衡;(4)有助于诊断临床显著性肝纤维化并监测其进程;及对治疗的反应;(5)易测定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当前的任一项血清指标已被证明不足以检测和评估肝纤维化。
为提高诊断肝纤维化的能力,研究者们综合评估了多种血清学指标,并建立了大量的肝纤维化评分模型。
当前的简单且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主要有APR指数和FIB-4。
APRI指数是丙氨酸转移酶和血小板的比值,再乘以100,成人APRE2预示发生肝硬化,APRK1可排除肝硬化,主要用于慢性丙型肝炎。
FIB-4综合了年龄、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和血小板四项指标,M3.25提示显著肝纤维化,<4.45可排除显著肝纤维化,即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也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纤维化指标四项是什么
肝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肝脏由于体积较大,在腹中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人们很容易感觉到肝脏的病变,肝脏的病变是非常多的,最主要的病变是病毒性肝炎,甲乙丙肝炎等等,但是这几种肝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出现肝纤维化的症状,因此检查肝纤维化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来看看肝纤维化指标四项介绍吧。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包括下面几项:
1. 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
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
正常值<75ug/L。
3. 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正常值
<130ug/ml。
4. 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
正常值<110mg/L。
通过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可以判断是否患有肝纤维化,另外如果确诊确实患有肝纤维化的话,要积极治疗一面延误病情。
肝纤维化指标四项就是以上介绍的内容了,希望有兴趣的人士可以了解一下,并且定期进行肝炎病毒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患者能够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并且要在生活中保持一些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标准肝纤维化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损伤,从而发生变性和坏死,导致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并大量增殖,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导致内脏胶原蛋白过度沉积,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因此早期诊断肝纤维,对治疗肝硬化意义重大。
肝纤维化是肝内结缔组织增生的结果,结缔组织主要成分是胶原。
检测肝纤维化过程产生的蛋白质如胶原蛋白、层黏连蛋白、弹性蛋白、纤维结合蛋白和蛋白多糖(如透明质酸)可有助于了解机体肝脏纤维化程度。目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
但由于肝活检属于创伤性检查,所以对于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逐步受到重视,并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1、透明质酸酶(HA)血清透明质酸是糖胺多糖的主要成分,主要由星状细胞合成,经血循环到达肝血窦内皮细胞降解,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
肝脏受损时,机体内会激活肝星状细胞,降低血清透明质酸降解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血清透明质酸,导致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在肝纤维化早期显著升高,因此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相对准确的灵敏指标。
有研究显示HA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符合率最高,在判定肝纤维化或活动性硬化性疾病时更为敏感,明显优于IV-C、PC III和LN。
2、层粘连蛋白(LN)L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非胶原糖蛋白,LN主要存在于基底膜,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当患者肝纤维化时,层粘连蛋白会在肝窦内聚集、沉积,促使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肝脏内LN的产生来源主要是储脂细胞、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等。
主要分布于血管壁、淋巴管壁和胆管壁等部位,在细胞间粘连、分化和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当患者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时LN明显升高,LN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
肝纤维化时,LN可与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交联,形成基底膜样结构,故该指标可以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和汇管区纤维化,可作为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指标之一,但其诊断的敏感性不高,且非特异性恶性肿瘤和胰腺疾病患者血清LN亦可升高。
fib4指数Fib4指数是一种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它是通过测量四个生化指标来计算得出的。
这四个指标分别是年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血小板计数。
Fib4指数越高,表示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的一种,它是由于肝细胞受到损伤后,会产生大量的胶原蛋白,导致肝脏组织中的纤维化程度增加。
如果不及时治疗,肝纤维化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Fib4指数的计算方法是:Fib4 = (年龄× AST) / (血小板计数× √ALT)。
根据不同的Fib4指数范围,可以将肝纤维化程度分为四个等级:F0-F1级表示无纤维化或轻度纤维化,F2级表示中度纤维化,F3级表示重度纤维化,F4级表示肝硬化。
Fib4指数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创伤、低成本,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Fib4指数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病,也不能反映肝脏的局部纤维化程度。
因此,在临床上,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对于患有肝病的人群来说,定期检查Fib4指数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Fib4指数较高,说明肝纤维化程度较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减轻肝脏负担、改善生活习惯等。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饮酒等不良习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康复。
Fib4指数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创伤、低成本的肝纤维化评估指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患有肝病的人群来说,定期检查Fib4指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进肝脏的康复。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有哪些发表时间:2020-09-18T16:59:44.8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作者:罗化萍[导读]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属于一种间接或是直接将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展现出来的指标,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罗化萍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峨眉山市 614200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属于一种间接或是直接将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展现出来的指标,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与肝纤维化关系相关的检测指标主要由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蛋白、Ⅳ型胶原蛋白构成,属于重要的肝纤维化诊断依据。
本文对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有哪些以及几项指标的意义进行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具体内容如下。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有哪些肝纤维化属于慢性肝病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属于一切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基础,基础的特点就是细胞外基质成分生成过多,降解不足,出现在肝脏内异常沉积与分布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形成肝硬化假小叶。
通过血清学指标的检查,能提早预防出现肝癌或是肝硬变的病症。
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体现在肝脏中纤维结缔组织过多方面,在纤维结缔组织中主要包括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纤维连接蛋白等。
肝脏纤维化,会导致这些纤维结缔组织成分或是代谢产物释放入血。
所以,其在血清学指标中明显升高,表示检查人员的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增加,属于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一)Ⅲ型前胶原蛋白:展现在肝脏内Ⅲ型胶原的合成,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含量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正常值范围小于120微克/升。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阶段,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肽可升高。
但是肝炎或是肝功能损伤等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肽升高。
(二)Ⅳ型胶原蛋白:属于基底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基底膜胶原更新率方面,整体颔联较高,能更加灵敏的将肝纤维化的过程展现出来,属于肝纤维化早期的核心指标,正常值范围小于75毫克/升。
(三)层粘连蛋白:属于基底膜中独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的程度与静脉压力有直接的关系,正常值的范围小于130微克/毫升。
fibroscan的指标
Fibroscan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肝脏疾病的技术,它通过测量肝脏组织的弹性来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
Fibroscan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数据: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
2. 肝脏弹性值(E值):E值是Fibroscan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肝脏的硬度。
通常,E值越高,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越严重。
3. 肝脏脂肪含量(CAP值):CAP值是指肝脏的脂肪含量,它反映了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
CAP值越高,说明肝脏脂肪变性越明显。
4. 肝脏水平(LSM值):LSM值是指肝脏的声速传播时间,它与肝脏的弹性相关。
LSM值越高,肝脏的硬度越大。
5. 肝脏血流量(K值):K值是指肝脏的血流量,它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能力和功能状态。
6. 肝脏纤维化程度:根据E值的大小和其他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确定肝脏的纤维化程度,通常分为五个等级:F0、F1、F2、F3
和F4,其中F0表示无纤维化,F4表示肝硬化。
综上所述,Fibroscan的指标能够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脂肪含量、弹性等方面的信息,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 -。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肝纤维化五项指标是什么
导语:对身体检查要全面的进行,这样对自身有任何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及时的发现,而且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对缓解治疗疾病
对身体检查要全面的进行,这样对自身有任何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及时的发现,而且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对缓解治疗疾病有很好作用,肝纤维化五项是很多人不清楚的,肝纤维化五项指标是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这类问题有一些了解。
肝纤维化五项指标是什么:
指标1:IV-C(IV型胶原) 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维化的早期标志之一。
指标2:PCIII(III型前胶原) 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
指标3:HA(透明质酸酶) 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
指标4:LN(层粘连蛋白) 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指标5:PLD(脯肽酶) 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
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桥梁”,肝纤维化是阻止发展肝硬化过程中唯一可靠的治疗时机,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是可逆转的,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逆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分析摘要】目的讨论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
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查并诊断。
结论MAO广泛分布于肝、肾、胃、小肠及脑组织中,在细胞内定位于线粒体膜外,血清MAO活性升高常见于器官纤维化,特别是肝硬化和肢端肥大症,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
脯氨酰羟化酶(PH)是胶原纤维合成的关键酶,能将胶原α-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
在脏器发生纤维化时,PH在该器官组织内活性增加。
肝纤维化时,肝胶原纤维合成亢进,血中PH酶活性明显增高。
测定PH活性可作为肝纤维化指标。
【关键词】肝纤维化指标化验检查一、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测定【参考值】速率法:≤3U/L。
【临床意义】MAO广泛分布于肝、肾、胃、小肠及脑组织中,在细胞内定位于线粒体膜外,血清MAO活性升高常见于器官纤维化,特别是肝硬化和肢端肥大症,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
1.肝脏病变80%以上重症肝硬化患者及伴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MA0增高,但对早期肝硬化反应不敏感。
急性肝炎和轻度慢性肝炎大多正常,但若伴有急性肝坏死时,MAO从坏死的肝细胞中逸出使血清中MAO增高,中、重度慢性肝炎有50%的患者MAO增高,表明有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形成。
2.肝外疾病肢端肥大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硬化症等,或因这些器官中含有MAO,或因心功能不全引起心源性肝硬化或肝窦长期高压,MAO也可增高。
二、血清脯氨酰羟化酶(PH)测定【参考值】 28~5lμg/L。
【临床意义】脯氨酰羟化酶(PH)是胶原纤维合成的关键酶,能将胶原α-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
在脏器发生纤维化时,PH在该器官组织内活性增加。
肝纤维化时,肝胶原纤维合成亢进,血中PH酶活性明显增高。
测定PH活性可作为肝纤维化指标。
1.急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脯氨酰羟化酶大多正常。
2.慢性中、重度肝炎有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形成脯氨酰羟化酶活性增高。
3.诊断肝纤维化。
肝硬化及血吸虫性肝纤维化,PH活性显著增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数伴有肝硬化,PH活性也增高。
肝纤维化无创检测方法
目前,肝纤维化无创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软件辅助诊断:通过超声、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采集数据,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得出肝组织纤维化度数值进行判断。
2. 血清学指标检测:通过检测肝功能、炎症标志物及肝脏纤维化相关分子,如血清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指标来评估纤维化程度。
3. 声弹法(FibroScan):通过利用超声技术的不同频率和幅度与不同硬度的组织反射信号差异,进行非侵入性的肝组织弹性模量(即硬度)测定。
4. 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MRE):结合MRI技术,通过对磁场产生驱动波,通过接收回传的波和图像,得出肝脏弹性和组织硬度。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方法在检测特定肝疾病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所差异。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测方式。
4种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杨年远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正> 4项指标均用ELISA法检测,单位μg/L。
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轻度20例、中度13例、重度11例,肝硬化2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从(13.0±5.2)递增至(59.3±30.9),Ⅳ型胶原从(96.7±44.2)递增至(334.7±200.8),透明质酸从(88.1±30.7)递增至(472.2±379.3),层粘蛋白从(119.1±61.7)
【总页数】1页(P703-703)
【作者】杨年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2
【相关文献】
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各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J], 陆燕婷;汪太松;顾欣
2.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指标谱的初步探讨—附612例慢性肝病患者11项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J], 蔡卫民;孙永良;等
3.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在各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庄燕;范婷婷
4.20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 [J], 马进
5.4种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J], 李颖;王静艳;王玉梅;刘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检测对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钟琼;袁汉尧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26)005
【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胶原(CIV)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检测对慢性肝炎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9例肝病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A、LN、CIV,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中度组上述四项指标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硬化组上述四项指标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慢性肝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四项指标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早期诊断.
【总页数】2页(P273-274)
【作者】钟琼;袁汉尧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2
【相关文献】
1.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J], 黄连贵;任重;任力;赵春艳;李杰
2.224例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黎明;郎梅春;吴锦瑜
3.乙型肝炎病人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宿俊彪;白瑞霞;高玉明;李慧君;
4.乙型肝炎病人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宿俊彪;白瑞霞;高玉明;李慧君
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的探讨 [J], 陈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纤维化是肝病患者发展到肝硬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在这一时期的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对于患者了解病情发展并及时加以治疗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肝纤维化检查什么?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有哪四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请到了二六一医院的肝病专家为大家作详细介绍。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有哪四项
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肝脏中纤维结缔组织过多积聚。
纤维结缔组织包括透明质酸、胶原、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等,纤维化的肝脏中这些纤维结缔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部分释放入血。
因此,表现为它们在血清中水平升高,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升高反映了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形成增加,所以它们被称为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1、Ⅲ型前胶原:反映肝内Ⅲ型胶原的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一致,正常值<120微克/升。
2、Ⅳ型胶原:为更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较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维化的过程,是肝纤维化早期指标之一,正常值<75毫克/升。
3、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微克/毫升。
推荐阅读:怎么治疗肝纤维化
4、透明质酸:是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准确的反映出肝纤维量和肝细胞受损的状况,正常值<110毫克/升。
其中透明质酸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性相对比较高,同时检查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能提高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