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轮复习教师盐类水解
- 格式:doc
- 大小:198.12 KB
- 文档页数:7
盐类水解授课题目课题:盐类水解拟3 课时第 1课时明确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主要影响因素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2.了解酸、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4.掌握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有关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究、归纳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渗透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
难点:酸或碱过量时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高考知识点梳理】师生互动,分析探究,归纳概括,反馈练习)六、溶液中有关离子共存的判断 [反馈练习]:15-18T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能生成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一些离子的共存要考虑盐的水解:考虑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有难溶物、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生成(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3)离子间能发生互促水解(双水解),若有一种水解产物离开体系则不能大量共存。
方程式用=、↑、↓。
弱没有水解产物离开体系则可大量共存。
常见的有:阳离子有:NH4+、F e2+、Fe3+、Al3+阴离子有:CO32-、HCO3-、S2-、HS-、SiO32-、Al O2-、ClO-熟记: NH4+ Al3+ Fe3+( Fe2+)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
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士e FeSS2- CO32-(HCO3-) AlO2-铵盐((NH4)2CO3,NH4HCO3)等因为NH3的溶解度大难以放出气体,双水解程度较小可以大量共存。
若离子间既能双水解、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如:Fe3+、S2-若离子间既能双水解、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盐,以生成溶解度小的为主。
盐类的水解 教学目标: 1.了解盐类水解原理,能说明浓度、温度、酸碱度等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粒子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3.知道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2.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思考交流:生活中常用的水处理剂是明矾,为什么明矾可以用来净水?用离子方程表示出明矾净水的原理。
活动一、盐类水解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1.盐类水解的实质 指出下列盐中哪些能够发生水解?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并在其中选择2至3种盐写出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①KNO3 ②Na2CO3 ③FeSO4 ④NH4Cl ⑤CuSO4 ⑥Na2SO4 ⑦CH3COONa ⑧NaHCO3
思考交流: ①书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有哪些注意事项?
②归纳盐类水解的实质与水解规律。 ③试比较相同条件下,醋酸钠、碳酸钠、亚硫酸钠溶液的pH大小。 2.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的影响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移动的情况,完成下表 条件改变 (①~③均不考虑温度的变化) CH3COO—+H2OCH3COOH+OH— NH4++H2ONH3·H2O+H+
平衡移动方向 c(OH—) 平衡移动方向 c(H+) ①加水 稀释
②加少量HCl ③加少量NaOH ④升高 温度 思考交流: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活动二、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 1.守恒关系 试分析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守恒关系式。 物质 守恒关系式(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质子守恒式等)
NH4Cl
Na2CO3 NaHCO3 思考交流:通过上面的书写,你发现了哪些的书写粒子守恒关系式的规律? 2.电解质溶液中相关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⑴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①NH4Cl溶液中的c(NH4+)、c(H+)、c(OH—)、c(Cl—)大小关系。
②NaHCO3溶液中的c(Na+)、c(H+)、c(HCO3—)、c(OH—)大小关系。 ③已知:HA的电离因素大于A—的水解,则在0.1mol/L的NaA和0.1mol/L的HA混合溶液中c(Na+)、 c(H+)、 c(A—)、c(OH—)大小关系
第1页 / 共 7页 1.(2015辽宁沈阳二中月考,20)一定温度下,将0.1 mol AgCl固体加入1 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不考虑液体体积变化),已知:Ksp(AgCl)=2×10-10,Ksp(Ag2CO3)=1×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转化反应2AgCl(s)+C(aq) Ag2CO3(s)+2Cl-(aq)的平衡常数为20 B.约有10-5 mol AgCl溶解
C.反应后的溶液中:c(Na+)>c(C)>c(Cl-)>c(Ag+)>c(H+) D.反应后的溶液中:c(Na+)+c(Ag+)=2c(C)+c(HC)+c(Cl-) [答案] 1.C [解析] 1.A项,Ksp(Ag2CO3)=c2(Ag+)×0.1=1×10-11,c(Ag+)=10-5 mol·L-1,Ksp(AgCl)=c(Cl-)×10-5=2×10-10,c(Cl-)=2×10-5 mol·L-1,K=c2(Cl-)/c(C)=(2×10-5)2/0.1=4×10-9,故A错误;B项,c(Cl-)=2×10-5 mol·L-1,在1 L的溶液中,约有2×10-5 mol AgCl溶解,故B错误;D项,依据电荷守恒知反应后的溶液中有c(Na+)+c(H+)+c(Ag+)=2c(C)+c(HC)+c(Cl-)+c(OH-),故D错误。
2.(2015贵州七校联考,13)在t ℃时,AgBr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 ℃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B.在t ℃时, Ksp(AgBr)=4.9×10-13 C.在t ℃时,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D.在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b点到c点 [答案] 2.D [解析] 2.A项,图中a点在线的下方,由于c(Br-)·c(Ag+)
时,Ksp(AgBr)=c(Br-)·c(Ag+)=4.9×10-13,正确;C项,t ℃时,K==≈816,正确;D项,在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c(Br-)增大,所以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但是二者的乘积不变,只能是线上的点,溶液不可能由b点到c点,错误。
3.(2015重庆一模,7)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1 mol/L pH=3的H2A溶液与0.01 mol/L pH=11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c(H+)+c(M+)=c(OH-)+2c(A2-)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答案] 3.C [解析] 3.A项,由电荷守恒可知c(H+)+c(M+)=c(OH-)+2c(A2-)+c(HA-),故A错误;B项,酸越弱,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相同浓度时pH的关系为NaOH>Na2CO3>CH3COONa,则pH相同时的浓度关系为c(NaOH)c(Na+)+c(H+)=c(CH3COO-)+c(OH-),由物料守恒得c(CH3COO-)+c(CH3COOH)=2c(Na+),由上述两个式子可得c(CH3COOH)+2c(H+)=c(CH3COO-)+2c(OH-),故C正确;D项,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
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HA-)>c(H+)>c(A2-)>c(H2A),故D错误。
4.(2015河南商丘一模,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的值增大 第2页 / 共 7页
②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3[c(C)+c(HC)] ③在0.1 mol·L-1氨水中滴加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 mol·L-1
④向0.1 mol·L-1(NH4)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c(N)、c(S)均增大 ⑤在Na2S稀溶液中,c(OH-)=c(H+)+2c(H2S)+c(HS-)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⑤ [答案] 4.B
[解析] 4.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所以的值增大,正确;②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Na+)=3[c(C)+c(HC)+c(H2CO3)],错误;③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氢离子都是水电离的,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故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 mol·L-1,正确;④加入NaOH固体,促进铵根离子水解,抑制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所以铵根离子浓度减小,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错误;⑤根据溶液中质子守恒可得c(OH-)=c(H+)+2c(H2S)+c(HS-),正确。
5.(2015山东烟台一模,13)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1(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 0 mol·L-1NaOH溶液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NH3·H2O的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点所示溶液中:c(N)>c(S)>c(H+)>c(OH-) B.b点所示溶液中:c(N)=c(Na+)>c(H+)=c(OH-) C.c点所示溶液中:c(N)+c(H+)+c(Na+)=c(OH-)+2c(S) D.d点所示溶液中:c(N)+c(NH3·H2O)=0.100 0 mol·L-1 [答案] 5.B [解析] 5.(NH4)2SO4 是强酸弱碱盐,故a点所示溶液中:c(N)>c(S)>c(H+)>c(OH-),A项正确;N水解是微弱的,所以溶液显中性时加入的NaOH溶液是少量的,故c(N)>c(Na+),B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项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可知D项正确。
6.(2015四川理综,6,6分)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1.0×10-7mol/L B.c(Na+)=c(HC)+c(C)+c(H2CO3) C.c(H+)+c(N)=c(OH-)+c(HC)+2c(C) D.c(Cl-)>c(N)>c(HC)>c(C) [答案] 6.C
[解析] 6.根据题意可知,过滤后的滤液中应有较多量的NH4Cl及少量的NaHCO3,D项正确;A项,=c(OH-),滤液pH<7,则c(OH-)<1.0×10-7 mol/L,正确;B项符合物料守恒关系,正确;C项根据电荷守恒有
c(H+)+c(N)+c(Na+)=c(OH-)+c(HC)+2c(C)+c(Cl-),而c(Cl-)≠c(Na+),故错误。
7.(2015安徽理综,13,6分)25 ℃时,在1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下列有关溶液第3页 / 共 7页
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
B.加入10 mL盐酸时:c(N)+c(H+)=c(OH-) 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
D.加入20 mL盐酸时:c(Cl-)=c(N)+c(Na+) [答案] 7.B [解析] 7.NH3·H2O发生微弱电离,溶液中c(OH-)>c(Na+)>c(NH3·H2O),A项不正确;加入10 mL 0.1 mol·L-1盐酸时,混合溶液
中:c(Na+)=c(Cl-),根据电荷守恒:c(Na+)+c(H+)+c(N)=c(OH-)+c(Cl-),B项正确;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H+)=c(O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a+)+c(N)=c(Cl-),C项不正确;加入20 mL盐酸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H4Cl,溶液显酸性:c(H+)>c(O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a+)+c(N)),D项不正确。
8.(2015河北正定模拟,23)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盐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若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答案] 8.C [解析] 8.①、②、④相比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但醋酸是弱酸,溶液的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而2OH-~3H2,2H+~H2,所以②生成的氢气的量最少,C错误。
9.(2015四川德阳四校联考,6)在25 ℃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离子浓度 的大小关系一定是:c(Na+)>c(S2-)>c(OH-)>c(HS-)>c(H+) C.将pH=4的醋酸溶液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c(CH3COO-)>c(H+)>c(K+)>c(OH-) D.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答案] 9.A [解析] 9.A项,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A和NaA,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得2c(OH-)=2c(H+)+c(HA)-c(A-),故A项正确;B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S2-、HS-、OH-、Na+、H+不能确定其浓度大小,B项错误;C项,由于醋酸是弱酸,只有极少量的电离,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c(CH3COO-)>c(K+)>c(H+)>c(OH-),C项错误;D项,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因此pH不一定为14-a,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