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普通物理学术型硕士招生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16.58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职业教育管理硕士招生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1.职业教育管理学概述职业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管理学的相关概念、职业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职业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2.职业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科层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理念,职业教育管理原则3.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法规以及职业院校组织结构等核心概念的内涵,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法规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变革的方向,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
4.职业教育文化管理职业院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技术文化的内涵及形态,职业教育文化价值观。
5.职业教育专业管理职业教育专业的内涵及其功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依据,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合理分析和正确解释专业设置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6.职业教育课程管理职业教育课程领导的相关概念、类型及方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实施过程、评价过程领导的方法和技能,职业教育课程领导的内涵,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规划。
7.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概念、类型与方法,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环节,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方法,职业教育教学评价8.职业教育教师管理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对职业院校发展的意义,职业院校教师聘任与管理的方法,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方法,职业院校教师的绩效管理与激励。
9.职业教育学生管理职业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职业院校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10.职业教育管理发展趋势职业教育管理变革的思想、理论、经济和教育背景,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趋势。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150分,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试卷题型及分数比例为:名词解释:40分简答题:50分;论述题:6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1.周明星主编《职业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贺祖斌主编《职业教育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邹天幸刘春生纪芝信主编《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浙江工业大学考研网。
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958 C++程序设计(II)专业类别:□学术型√专业学位适用专业: 085211计算机技术、085212软件工程一、基本内容第一部分 C++基础知识1.变量和赋值2.cin输入和cout输出3.数据类型和表达式4.简单控制流程第二部分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关系运算符2.逻辑运算符3.布尔表达式求值4.if语句5.switch语句第三部分 循环控制1.for循环2.while循环3.do-while循环第四部分 数组1.一维数组2.二维数组3.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第五部分 函数1.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2.函数的原型声明和调用3.预定义函数与自定义函数第六部分 预处理命令1.宏定义2.文件包含第七部分 指针1.指针的声明与初始化2.数组变量与指针变量3.字符串与指针第八部分 结构体1.结构体变量2.结构体数组3..结构体与指针4.枚举类型第九部分 文件1.文件的打开与关闭2.文件的读写与定位3.出错检测第十部分 类和对象1.类的定义2.成员函数的声明和实现3.对象的声明4.成员函数的调用第十一部分 成员函数1.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2.缺省构造函数3.类成员的初始化4.构造类成员第十二部分 堆与拷贝构造函数1.堆的概念2.new和delete3.分配堆对象4.拷贝构造函数第十三部分 静态成员与友元1.静态成员的概念2.静态数据成员3.静态成员函数4.友元的概念5.友元的使用第十四部分 继承与多态1.继承和多态的概念2.继承的访问控制3.派生类的构造第十五部分 异常处理1.异常机制与规则2.异常捕捉3.异常的使用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考试方式:闭卷笔试题型、分数比列:程序阅读题(30%)、程序改错题(10%)、编程题(60%)三、主要参考书目《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7版),Walter Savitch著,周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浙江省2017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道小题。
1.下面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正确的是 A. 力,kg B. 功率,J C. 电场强度,C/N D. 电压,V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B.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C. 库伦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D.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3.如图所示,两平行直导线和竖直放置,通以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a 、b 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
则A. b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 导线在a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 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D. 同时改变了导线的电流方向,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γ射线都是电磁波B. 原子核中所有核子单独存在时,质量总和大于该原子核的总质量,C. 在LC 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回路电流最小D. 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共能辐射出四种不同频率的光子5.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 。
汽车运动的v-t 图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C. D.6.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 倍,质量为火星的k 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A. 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B. 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C.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D.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7.重力为G 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A. 当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B. 当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C. 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D. 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8.图中给出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 上可上下移动的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 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BCD 的半径为R=2.0m ,直径BD 水平且与轨道AB 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孔P 和圆心O 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º,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 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 就能进入下一关.为了能通关,弹射器离B 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度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A. B. C. D.9.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A. 路程和位移 B. 速度和加速度 C. 力和功 D. 电场强度和电势10.拿一个长约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338 生物化学专业类别:□学术型■专业学位适用专业: 085238 生物工程一、基本内容全部内容分熟练掌握(记住)、掌握、理解(熟悉)、了解、初步了解五种层次要求,划线部分为主要内容,黑体部分为重要内容。
第1章糖类(Saccharides)1.掌握糖类、单糖、寡糖(双糖、低聚糖)、多糖以及单糖衍生物的概念2.掌握单糖、多糖的特点、结构及表示法,尤其是葡萄糖、果糖、核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第2章脂类 (Lipids)1.了解脂类的概念、分类及其功能2.掌握脂肪的结构特点3.掌握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和表示法4.理解皂化价、酸价、碘价的定义及这些参数与油脂组成的关系第3章氨基酸1.掌握Protein中含有的amino acids的结构特点2.理解amino acids主要物性与结构的关系3.理解amino acids的两性解离、等电点以及等电点pI与解离基团pK值的关系4.了解amino acids的分类方法,记住amino acids的三字母符号5.了解amino acids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amino acids甲醛滴定的原理6.了解amino acids的光学活性和分析分离原理与方法第4章蛋白质的共价结构1.理解Protein的概念及重要性2.了解Protein的元素组成,掌握其氮含量特点3.掌握Protein的一级结构概念及重要性4.了解Protein的一级结构测定方法和蛋白质氨基酸顺序与生物功能的关系。
第5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1.掌握Protein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概念以及肽键、肽链、残基、N—末端、C—末端、侧链等术语2.理解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掌握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基本构象单元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参数4.掌握构象、构型的概念及区别,掌握维持蛋白质结构有关的各种作用及化学键第6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原理,理解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2.了解血红蛋白分子病3.初步了解免疫系统和免疫球蛋白第7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1.掌握Protein的主要理化性质,包括大分子溶液的胶体性质,超速离心法,沉降系数,透析、两性解离、等电点,电泳,水化作用,胶凝作用2.掌握蛋白质的沉淀作用(盐溶/盐析)、变性作用、变构作用2.了解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方法第8章酶通论1.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特性2.了解酶的命名原则及分类,了解EC编号原则3.掌握酶的活性中心的概念4.掌握酶活力及酶活力单位的概念5.掌握正确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条件及测定反应初速度的意义,掌握酶的分离纯化方法第9章酶促反应动力学1.掌握米氏方程要点及最大反应速度和Km的概念,掌握Km测定的双倒数法2.理解温度、PH、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第10章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1.理解酶活调节方式和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2.理解多酶体系、寡聚酶、同工酶、诱导酶、组成酶的概念3.了解酶工程的含义,掌握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第11章维生素与辅酶1.了解维生素的概念、特点及分类2.熟悉各种维生素的化学名称、功能及缺乏症3.了解各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功能4.掌握维生素B族与辅酶的关系及辅酶的作用第12章核酸通论1.了解核酸的发现、研究简史2.掌握核酸的概念、分类及功能,理解其重要性第13章核酸的结构1.掌握碱基、核苷、核苷酸及多核苷酸的概念、结构2.掌握核酸的结构、表示方法及英文缩写符号3.理解核酸的一、二、三、级结构的概念,并掌握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重要参数4.了解tRNA的三叶草模型第14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1.掌握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包括两性解离、等电点、紫外吸收特点、克原子磷消光系数2.掌握核酸变性、复性、杂交的特点及解链温度与结构的关系第15章激素1.了解激素的概念及化学本质2.初步了解激素的作用机理第16章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1.掌握生物膜的组成,理解其不对称性2.了解生物膜的流动性3.熟悉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掌握流体镶嵌模型第17章代谢总论1.了解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2.了解能量代谢的重要性3.了解代谢递能过程和代谢中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4.了解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第18章生物能学1.了解自由能变化与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了解自由能变化的可加性及其意义2.了解能量学在生物化学应用中的一些规定3.掌握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了解ATP的特殊作用4.了解生物氧化的特点5.掌握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6.了解体系中有关的传递体,掌握呼吸链三个受电子传递抑制剂抑制的位置及各类抑制剂;三个产能的位置;解偶联试剂及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第19章生物膜与物质运输1.掌握被动运送、主动运送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小分子物质运送的方式3.初步了解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送4.初步了解生物膜运送的分子机理第20章糖酵解作用1.了解淀粉酶促降解方式及主要的淀粉水解酶2.熟练掌握EMP全过程,包括涉及的酶及辅酶、生理意义,了解NAD、NADP、FMN、FAD与维生素B的关系3.了解六碳糖进入EMP过程第21章柠檬酸循环1.熟练掌握TCA途径,包括涉及的酶及辅酶、生理意义,了解NAD、NADP、FMN、FAD与维生素B的关系2.了解TCA的发现历史、双重作用和调控第22章生物氧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作用1.熟练掌握电子传递和氧化呼吸链2.熟练掌握氧化磷酸化作用原理第23章戊糖磷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1.熟悉掌握HMP途径,包括涉及的酶及辅酶、生理意义,了解NAD、NADP、FMN、FAD与维生素B的关系2.了解乙醛酸循环、丙酮酸羧化支路(回补反应);了解糖醛酸途径第24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1.了解糖的合成代谢,尤其要熟悉淀粉、糖元的合成及糖异生作用(生糖作用)2.基本掌握糖代谢的调节控制,建立糖代谢动态平衡的整体观念,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组成和生理功用。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化学工程学院学术硕士招生目录化学工程学院070302分析化学01色谱与分离科学02现代光分析化学及联用技术03现代波谱分析04材料微表征与成份分析05现代环境监测技术06食品药品质量研究07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08精细化学品合成及其过程分析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4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④801物理化学或804有机化学(Ⅱ)070303有机化学01有机合成化学02金属有机化学03功能有机分子化学04不对称合成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46有机化学(I)④801物理化学070304物理化学01新能源开发与绿色化学合成02无机纳米材料(薄膜)制备及催化03表界面材料与化学04介孔材料制备及多相催化05应用量子化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46有机化学(I)或64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④801物理化学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01化学工程(包括生物质能源化工,超重力场技术,传质过程与分离设备,绿色化学反应与分离,化工过程控制优化与系统工程,干燥过程强化、节能工程与颗粒技术,功能聚合物、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与相平衡热力学,生物分离技术与工程,微化工技术,等离子体化工,生化反应工程与生物材料等分方向)02化学工艺(包括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合成,有机功能材料,均相催化及手性合成,手性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多相催化,化学反应工程等分方向)03应用化学(包括绿色化学化工,绿色电化学合成,材料电化学,能源电化学,环境电化学,波谱电化学,电化学工程,天然植物资源及应用,绿色精细合成技术及产品开发,氟化学技术,色谱分析,仪器分析等分方向)04工业催化(包括清洁能源与绿色化工催化,催化化学、分子催化与计算化学,资源与环境催化,石油化工催化、有机化工催化,生物质和生物基化学品催化转化,新型催化剂材料、纳米材料和纳米催化剂,催化加氢、催化氧化、不对称催化,催化合成精细化学品、制药中间体和农药,催化反应过程模拟、耦合及优化,光、电、离子液体、等离子催化与新型催化技术等分方向)05海洋化学与化工(包括高分子膜材料及膜分离技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水与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化工及资源工程,环境化工及环境催化材料,.海洋原位监测技术及环境保护,生物化工、组织工程及医用材料,纳米功能新材料,分子印迹技术,高分子化工等分方向)06绿色化学与技术(包括绿色化学,绿色催化,催化加氢,催化氧化,均相催化,不对称合成,绿色农药创制、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农药、医药及其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开发等分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物理化学或803化工原理或804有机化学(Ⅱ)1.报考化学工程研究方向,初试考试科目建议选择803化工原理2.报考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方向,初试考试科目建议选择804有机化学II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浙江工业大学考研网。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速率B. 电势C. 电流D. 位移【答案】D【解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速度,位移,力等于;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速率,电势,电流,时间等,D正确.2. 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量及基本单位的是()A. 质量千克B. 能量焦耳C. 电阻欧姆D. 电量库仑【答案】A【解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A正确.3. 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C. 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D. 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答案】D【解析】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而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他三项不是2017年的,故D正确.4. 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A. 位移一定相同B. 时间一定相同C. 末速度一定相同D. 平均速度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下滑过程中的始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由于两者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所以导致运动情况不同,即运动时间,以及到达末端的速度不一定相同,A正确BC错误;位移大小相同,而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所以两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5.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A. 上方球与下方3个球间均没有弹力B. 下方三个球与水平地面间均没有摩擦力C. 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支持力均为4mg/3D. 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摩擦力均为4μmg/3【答案】C【解析】上方的球肯定受重力作用,如果下方的球对其没有作用力,则不会保持静止状态,A 错误;对下方任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球肯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地面给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上方球给的弹力,如果地面对球没有摩擦力,则这三个力合力不为零,下方的球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将三者看做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4mg120°的等大的摩擦C D错误.6. 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头发屑按照电场的方向排列起来,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图是模拟两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B. b图一定是模拟两等量正电荷的电场线C. a图中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D. b图中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答案】C【解析】从图a模拟出来的形状如图所示,可知为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即AB应带异种电荷,所以接高压起电装置的正负极,而图b模拟出来电场线形状如图所示,可知为等量同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两极带同种电荷,所以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同一极,故C正确.7.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画的人造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则卫星()A. 在a轨道运动的周期为24hB. 在b轨道运动的速度始终不变C. 在c轨道运行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D. 在c轨道运行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是变化的【答案】D【解析】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24小时,即相对地球静止,所以只能在赤道平面内,A错误;b轨道内的卫星做圆周运动,其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所以其速度时刻变化着,B错误;c轨道,同一卫星在近地轨道受到的引力大,在远地轨道受到的引力小,C错误D正确.8. 如图所示,在两水平金属板构成的器件中,存在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相互垂直,以某一水平速度进入的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恰好能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一定带负电B. 粒子的速度大小v=B/EC. 若粒子速度大小改变,粒子将做曲线运动D. 若粒子速度大小改变,电场对粒子的作用力会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粒子从左射入,若带负电,则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和向下的洛伦兹力,若带正电,,即速度运动通过,故AB错误;若速度大小改变,则电场力qE,但是洛伦兹力力平衡,所以合力与初速度方向不共线,做曲线运动,C正确D错误.【点睛】在速度选择器中,从左边射入,速度满足条件,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与电量、电性无关.9. 杂技运动在训练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有一小球自由落下,落到水平桌面后反弹,如此数次落下和反弹。
物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1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2017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电路考试大纲(一)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2.电路元件及其特性,基尔霍夫定律3.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二)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1.支路电流法2.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3.节点电压法,改进节点电压法4.叠加定理、线性定理5.替代定理6.戴维南与诺顿定理(三)正弦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周期信号的有效值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4.相量形式的KCL/KVL5.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7.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四)谐振、互感和三相交流电路1.电路的谐振2.互感耦合电路3.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4.三相交流电路5.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五)周期性非正弦电路1.周期信号概念2.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3.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六)电路中的过渡过程1.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3.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4.二阶电路的全响应(七)拉普拉斯变换、卷积积分和状态方程概念1.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运算电路模型3.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5.卷积积分概念6.状态变量法概念(八)非线性电路1.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2.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概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电路原理»第四版,范承志、孙盾、童梅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8月2.«电路原理»第二版,周庭阳、江维澄编,浙大出版社,19973.«电路»第四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浙江大学考研网。
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普通物理学术型硕士招生考试大纲
一、基本内容
“普通物理”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和近代物理学,本课程考试结合我
校专业培养方向,将重点在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及原子物理学基础等方面内容。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物理学发展前沿有所了解。具体内容如下:
1、力学
(1)质点运动学,掌握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瞬时性、矢量性和叠加性,以及在各种主要坐标系(直角
坐标、极坐标和平面自然坐标)的中表示。
(2)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掌握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受力情况建
立运动微分方程,并结合初始条件求解运动方程。
(3)掌握三大定理及守恒定律,并能用于解决一般的力学问题(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等)
2、电磁学
(1)静电场。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几种主要方法。理解
静电场的两条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熟练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场强的条件和方法。掌握静电平
衡的条件和性质,理解静电屏蔽及其静电的应用,能计算处于静电平衡中简单导体的电荷分布、电场和电
势。理解电介质极化和极化强度;理解电位移矢量和介质中的高斯定理,能应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讨论物
理问题;掌握典型电容器电容计算方法和电容串、并联公式。掌握电荷系的静电能、电容器的能量、静电
场的能量公式;了解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等。
(2)恒定磁场。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毕奥-萨伐尔定律,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和
磁通量。用已知典型电流的磁场的叠加求出未知磁场的分布。理解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3)电磁感应。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的本质,并掌握计算它们的
方法。了解漩涡电场的概念。了解介质的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铁磁质的特性,了解各向同性介质
中H和B之间的关系和区别。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理解磁能密度的概念,并计
算典型磁场的磁能。了解位移电流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的情况下的位移电流。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积
分形式)的物理意义,以及电磁场的物质性。理解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3、热学
(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
的改变量。理解热力学循环过程,会计算热机效率。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和熵的概念。
(2)气体分子运动论。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理解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的物理意
义。了解从提出模型、进行统计平均、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到阐明宏观量的微观本质的方法。理解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并能熟练用于理想气体内能的计算。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和
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三种速率的求法和意义。了解波尔兹曼分布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及平
均自由程的概念。
4、振动与波
(1)机械振动。掌握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特别是位相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旋转矢
量法,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弹簧振子或单摆谐振动的微分方程。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振
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理解两个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掌握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
小的条件。了解拍现象和拍频,两个相互垂直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理解李萨如图的形成。
(2)机械波。掌握描述简谐波动的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
件。掌握根据已知质点的谐振动方程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的方法,以及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理解
波形曲线。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密度等概念。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波的相干条
件。能应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分析和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
驻波和行波的区别,理解简振动膜。理解多普勒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5、波动光学
(1)光的干涉。掌握光程差与位相差的关系,会运用光程差的概念分析干涉现象的有关问题,会判断
半波损失。理解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两种获得相干光的方法,重点掌握杨氏双缝干涉、劈尖干涉和牛顿
环干涉的条纹分布特征及其有关规律。掌握增透膜和增反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工
作原理。
(2)光的衍射。理解惠更斯-菲涅尔原理中包含的基本概念。掌握用波带法分析单缝夫朗和费衍射条
纹的产生及暗纹位置的计算。会分析缝宽及波长对衍射条纹分布的影响。了解圆孔衍射,理解光学仪器的
分辨本领。掌握光栅衍射条纹的特点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掌握用光栅方程计算谱线位置的方法。会分
析光栅常数及波长对光栅衍射谱线的影响。了解X射线衍射现象,理解布啦格衍射公式。
(3)光的偏振。理解自然光和线偏振光,光的其它偏振状态。理解用偏振片起偏和检偏的意义,掌握
马吕斯定律。理解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偏振状态的变化,掌握布儒斯特定律。理解双折射现象和确定单轴晶
体中o光、e光的传播方向的惠更斯作图法。了解偏振光的干涉。
6、近代物理及原子物理基础
(1)量子物理基础。理解能量子概念及光电效应的实验定律,会利用光电效应公式计算有关的物理量。
理解康普顿效应,会计算散射波长等有关物理量。理解光子概念及其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的解释,光的
波粒二象性及联系波粒二象性的基本公式。
(2)原子的量子理论。掌握原子光谱规律、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和量子力学处理。理解多电子原子系统和
元素周期表,理解原子发光和原子磁矩等概念。
(3)相对论。掌握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洛仑兹变换,正确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掌握相对论质
量、能量、动能及其相互联系的公式和意义。
(4)固体物理简介。理解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理解粒子数反转。掌握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激光的特性及主要应用。了解固体能带的形成和能带中电子的填充情况,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结
构特点,本征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180分钟
总分:150分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题型:十道计算题
分数比例:力学、振动与波和热学20%
电磁学40%
波动光学30%
近代物理及原子物理基础10%。
三、主要参考书目
1.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上、下册)(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
2.施建青主编,《大学物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浙江工业大学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