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诺克147满分杆排名

斯诺克147满分杆排名

斯诺克147满分杆排名

在官方记录榜上,奥沙利文凭借威尔士公开赛决赛的这杆147,以总数12杆超越台球皇帝亨德利的11杆,排名历史第一。亨德利11杆位列次席,希金斯打出7杆排在第三。丁俊晖打出五杆排名第四,墨菲、宾汉姆、柯普和瓦塔纳各打出三杆并列第五。

(完整版)花式台球颗星解图例说明,台球走位技巧,颗星详解,要想成为高手必看教程

一颗星解球 很多球友,对直接有下球线路的球,已经练习到成功率过70%了。但是切磋中经常会遇见被做安全球之后。束手无策,盲目解球。造成给对手自由球的机会。丢掉好好的局势。 今天。我给大家附上颗星公式,希望对你有用。 一、母球撞一岸解球: 是解障碍球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具体情况千变万化,我们很难靠几个范例来总结,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原理就是在理想状态下,母球撞案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现实中由于球案的弹性,母球的旋转,击球力度的变化,反射角通常是不等于入射角的。但是在击球的力度很柔,而且母球不带有任何侧旋(不加塞)的情况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偏差就非常小,可以忽略。这个原理是撞案救球的基础,但在事实上同样的入射角,击球的力量越大,反射角就越大;加塞的情况就更复杂,要靠反复的练习去慢慢体会了。 公式解球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一是星点数值的定义,就是给花式九球台边的刻度赋值。这个公式星点数值的定义为球杆延伸至岸边的星点数值为0;二是母球旋转值,即我们说的加塞,数值越大塞加得越大,击球点在范例中已标明。范例一:如图,球杆延伸至球台的点为0,目标点为6,所以第1岸星点应该是2的位置。 算法为6=2(第1岸星点)x2+2(母球旋转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第1岸星点的瞄准点,并不是母球撞岸点正好在2,而是瞄准2的点打,实际撞点应该靠前一些,后面的例子均如此。母球旋转值2即图中所示击球点,为右塞(顺塞)。 范例二:如图,球杆延伸至球台的点为0,目标点为8,所以第1岸星点应该是3的位置。 8=3(第1岸星点)x2+2(母球旋转值)。 范例三:球杆延伸至球台的点为0,目标点为6,所以第1岸星点应该是2的位置。 6=2(第1岸星点)x2+2(母球旋转值)。如图

世界十大斯诺克运动员排名

世界十大斯诺克运动员排名 斯诺克桌球运动历史悠久,在这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多天才球手,他们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功成名就。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世界十大著名斯诺克球手,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斯诺克选手排名第十位、马克;威廉姆斯 虽然随着年龄增大,威廉姆斯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金左手,但颠峰时期他那令人恐怖的准度将永远铭记在球迷心里。尽管略显粗糙的走位让他在成绩上略逊于奥沙利文和希金斯,但威廉姆斯的成就也足以傲视群雄。地球上最准的男人用他的激情和汗水在克鲁斯堡两度封王,他是毫无争议的史上最具天赋的十位选手之一。 世界斯诺克选手排名第九位、阿历克斯;希金斯 绰号“飓风”的他曾四次闯入世界锦标赛的决赛并两度封王。尽管当年的“飓风”脾气火爆桀骜不驯,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作为斯诺克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天才选手,他出杆迅速,球感绝佳,希金斯依旧赢得众多球迷乃至对手及后辈的尊敬和追捧。自由浪漫、大开大合的打法,不守常规的满台进攻让他成为了永远被铭记的斯诺克传奇。 世界斯诺克选手排名第八位、史蒂夫;戴维斯 早在八十年代的他几乎统治了整个斯诺克界,凭借出色的母球控制,天生的大心脏以及摧枯拉朽般的进攻节奏,往往令对手望而生畏。

其实戴维斯真正的天分更多的在于整个局面的把握,战术思想的运用,他在球台边所表现出来的多是一种对对手的控制以及自我的发挥!天然金块用自己天才的掌控能力主宰了80年代的斯诺克球坛。 世界斯诺克选手排名第七位、保罗;亨特 俊朗的外表,过硬的球技让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成为了斯诺克界的宠儿,扎实的基本功加上稳定的心理素质,让年纪轻轻的亨特就已经是三届大师赛得主。他可能原本会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球员,但不幸的是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年仅26岁就罹患癌症,并在不到28的时候逝世,这让所有球迷都扼腕叹息。谁也不知道这个天才原本应该取得怎样的成就,因为上帝让他的生命定格在了最美的瞬间。 世界斯诺克选手排名第六位、特鲁姆普 一想到特鲁姆普,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几个词,天赋高、准神、帅气。特鲁姆普是一个在准度和大发力时候控制力很高的选手,他已经练到发大力的时候大臂纹丝不动,他这方面在如今的斯诺克界笔者认为是最好的,所以他才会那么准,长台那么犀利。凭借着这样的天赋,他的不讲理打法有着充分的发挥空间,这是一种超强的纠错能力,给了他更多的主动权,更多的控制局面的机会。他毕竟还年轻,还有许多证明自己的机会。2011年的世锦赛不敌希金斯,但很明显,他输了比赛,却赢了未来。 世界斯诺克选手排名第五位、丁俊晖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斯诺克运动员,他有着极高的天赋。年仅26岁的丁俊晖在2012-2013赛季结束已经完成了个人职业生

台球高级教程-力量控制

打台球击球时爆发力的掌握 爆发力是打球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杆法,否则不可能全面提高击球技巧。只有能熟练地运用爆发力,才能打出既有速度又有力量的腕力球,才能真正体会到台球运动的特殊魅力。如果不会运用腕力击球,而把击球动作幅度拉的很大,使的是蛮力,则会显得很粗野,不象打台球的,而且打出去的球既无旋转力也无速度,打拉杆根本拉不回来,而且也不会准。 那么怎样才能在击球时产生爆发力呢?主要要靠腕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钉钉子,剁肉馅都是要用到腕力的,即所说的甩腕。例如,在击球时,握杆不要握得太紧,要轻松自然,练习时首先对准主球中下击点进行轻柔运杆,做好瞄准准备。击球时,利用手腕的抖动力向前一甩,同时右手五指一齐紧握一下球杆,刹那间把球杆送出,要做到小臂挥杆动作慢于手腕前甩的速度,只有做到两者良好的协调配合,才能产生一种强而快的爆发冲击力,将主球有力的打出去。当要用强力击球时,球杆的撞头与主球之间就要拉开一段较长的距离,一般要向后摆动约300毫米左右。这也和打乒乓球、网球一样,大力击球时,要拉开球与球拍间的距离,向后甩臂膀加大球拍的冲击力。 大力击球时,手架与主球之间的距离也要放远一些,然后平稳地把球杆推送出去,由于击球距离长(冲程),球杆便有足够的距离加速度,因速度快,动能大,所以撞击主球的冲击力(冲量)也大,主球受到大的冲击力以后,便加大了前进速度,球便转得又快又远。

大力击球时,要特别注意握杆的手腕必须轻松柔和。球杆的运行方向,必须与球的行进方向一致,才能顺利平稳而准确击中主球上撞击点的正确点位。 如果要用轻小的力量击球时,球杆撞头与主球之间的距离就要缩短,约50毫米左右,手架也同时向前移动一下位置,与主球靠近一些。握杆的右手(左)手位置也要向前移动,藉以减小臂力,这样向后摆动球杆的距离也就随之缩短,然后轻轻地向前将球杆推送出去。 版权声明: 此文档搜集自网络,仅供学习讨论使用

台球瞄准详解,让你彻底懂得台球瞄准方法

1、引言 瞄准是台球运动中两项最为基础的基本功之一,几乎在每次击球中都需要用到。台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将目标球精确的送入袋口,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确定瞄准点,即应该将母球向什么方向击出才能将目标球击进袋,其次再是运杆击球,将母球精确的击向瞄准点。倘若瞄准点估计错误,那么击球再精确,也不可能将目标球击进袋。因此确定正确的瞄准点实在是台球运动中的重中之重。 提高瞄准能力的方法与台球中的很多其它能力都有所不同,很多其它台球技能如力度的控制等主要依赖多练习来形成感觉。瞄准当然也需要练习,但也依赖于正确的瞄准方法,这些方法基于物理学与数学原理,是有迹可寻的。如果不清楚这些原理,而单纯靠多练习形成感觉,则未免事倍功半,并且球感也容易时好时差,状态起伏不定。反之如果知道原理,再辅以练习就可以获得更快的进步,并且状态的波动也会小一些。对于专业球手,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球感,可能不一定需要在打球时根据这些原理来确定瞄准点,因此很多专业的台球教程上对瞄准的方法都不多谈(我不是专业球手,这里仅仅是猜测而已)。但对于向我这样普通的业余人士,则希望有一种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改变打球瞄准时凭感觉,时灵时不灵的局面。幸运的是根据最近半年来的体验,一种科学、易于操作且精确的瞄准方法是存在的。对于球台上有定位星的美式台球或九球,这一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能够处理任何情况,并且大部分情况下也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接下来本文就来讲解这一瞄准方法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台球瞄准的基本原理

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如图一所示,即正确的瞄准点(A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目标球中心距离一颗球(也即与目标球表面接触点(B点)距离半颗球)。不论母球与目标球位置如何,即图中角α是多少度,击球时只要对准A点打,就一定能将目标球送进袋口(当然α角一定要小于90度才行)。由于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个虚拟的台球与目标球刚好相切,且两球连线对准袋口,而瞄准点即为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假想球法”。又由于瞄准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像是这条线长出了一截长度为半颗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称“找尾巴”。 图一、瞄准原理 “ 半球法”之所以有效是基于一系列物理学与数学原理。首先,根据物理学原理,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学过中学物理的人我想一定都深谙此道吧。由于台球的表面非常光滑,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压力,不用考虑摩擦力(这一点我做过试验,发现摩擦力的影响确实是根本无法察觉)。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理受到朝某个方向的压力,当然就会产生这一方向的加速度,向这一方向运动(废话,这谁都知道)。再根据数学,当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为两圆半径之和时,两圆有且仅有一个接触点,且这一接触点正好在两圆心的连线上。同样还是根据数学,圆周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总是垂直于该点与圆心的连线。另外我们还知道母球跟目标球的大小是一样的(啊,废话太多了)。这样,只要将母球对准了A点打过去(严格的说是将母球的中心点对准A点打过去),那么母球运动到A点后就会刚好在B点与目标球相撞,向目标球送进袋。

台球运动员史蒂芬·亨得利介绍

台球运动员史蒂芬·亨得利介绍 史蒂芬;亨得利,是一位职业斯诺克选手,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斯诺克球员。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台球运动员史蒂芬;亨得利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台球运动员史蒂芬;亨得利简介 史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1969年1月13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是一位职业斯诺克选手。亨得利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斯诺克球员,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竞技状态达到顶峰。而从1999年开始,由于年龄的增长,他的成绩开始下滑,到07-08赛季结束,亨得利的世界排名排在第六位。2012年斯诺克世锦赛1/4决赛,在以2-13的大比分输给马奎尔之后,台球“皇帝”亨德利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布了退役决定,结束了长达27年的职业生涯。 台球运动员史蒂芬;亨得利早年经历 亨得利,外号“台球皇帝”,来自苏格兰的爱丁堡地区。1983年,他初露锋芒,获得了全国16岁以下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一年后,成为苏格兰业余锦标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1985年,在赢得苏格兰业余锦标赛冠军后,转为职业选手。他曾获7届世锦赛冠军,被称为“克鲁斯堡之王”、职业斯诺克运动最伟大的球员,没有之一。2012年5月退役。 台球运动员史蒂芬;亨得利职业生涯

职业年表 1986年,亨得利年仅17岁,荣获苏格兰职业锦标赛冠军。 1987年,再次赢得了罗曼斯大奖赛冠军,并成为排名赛最年轻的冠军得主。同一赛季里,他又赢得了英国公开赛,他的世界排名由第23位跃进到4位。 1988年-1989年度,他更是夺得了大师赛的冠军。 进入到九十年代,斯蒂芬.亨得利的战绩更是如日中天。1990年,他首次登上世界职业锦标赛的冠军宝座,一举成为这项大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然而,更令世人惊叹不已的是,在以后的七年里,他的名字竟然又五次刻在这樽举世闻名的奖杯上。 1990年,当21岁的亨得利在世界职业锦标赛中以18:12击败吉米.怀特,一举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时。他显得出奇的平静:"我已下定决心要赢得这一场比赛,而且我信心百倍我能够做到。我很高兴我能够顶住压力,一直能够保持精力集中,沉着冷静。整个比赛过程中,我都很紧张,我的胃今晚一直在不停的翻腾。" 1992年,在世界职业锦标赛上,亨得利又一次击败吉米.怀特夺得冠军。当时,吉米.怀特在关键的一局中领先52分。斯蒂芬.亨得利有机会清台,但必须大力击球,将几乎紧贴边垫的棕色球击入袋里,并要留下打黄球的好位才行,这个球难度非常大。结果,他击进了棕球并一路赢下去,没有让吉米.怀特再赢一局。赛后,斯蒂芬.亨得利说:“比赛时,必须做到不去想输”。

斯诺克基本技术、技巧.

台球的基本技术 (一握杆和身体姿势 1.球杆重心 拿到球杆时,你首先要了解球杆的重心位置,然后由重心点向杆尾处移动约40厘米,这段距离内握住球杆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根据主球离库边的远近,需要不同力度出杆等情况,握杆的位置可以偏前或偏后。比如:主球贴库时,要握接近杆的重心位置;主球较远时,可以握杆靠近尾部的位置;如需要大力击球时,握杆手亦可以往后握,以加大握杆和出杆的距离,便于发力。 2.握杆方法

握杆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出杆的好坏。正确的握法是: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用轻力握住球杆;其余3个手指要虚握。这样握杆的优点在于保证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适度放松,便于肌肉能更协调地工作;另外,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的适度放松,有利于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在运杆时的流畅,充分地感觉出杆触击球一刹那间杆头与球撞击效果,给手指、手腕以及手臂肌肉本体感觉器更丰富信号,便于正确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以及及时发现和纠正训练过程出现的动作错误。握杆时手腕要自然垂下,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内收。一个正确的手腕位置对于一位球手的成功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优秀的台球选手握杆时手腕位置都是一模一样。戴维斯和享得利的手腕位置就各有不同,戴维斯的手腕要稍向外些,享得利的手腕则是平直的。一般来讲,握杆时的手腕位置有差异,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手腕和手臂在解剖结构上有所差异;个人长期养成的不同的用力习惯;握杆的方法、肘部位置、肩部位置、身体姿势、站位有所差异;总之,在台球训练中,应当时刻注意"手腕位置要自然垂下,既不外翻,也不要内收"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有限定的范围。 斯诺克选手要比美式台球选手更应重视这一要求。因为斯诺克台面大,袋口相对球而言比美式台球小,所以对准确性的要求更高。 3.身体姿势 击球的方向是由站位和身体位置来决定的,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助于完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1站立位置握好球杆后,面向球台向用主球击打目标球的方向直立,球杆指向主球,握杆手置于体侧,同时对击打目标球的下球点和主球将要走的位置进行确定。 (2脚的位置当身体位置确定后,握杆的手保持在体侧不动,左脚向左侧前方迈出一小步,与脚距离大约与肩同宽。左腿稍微弯屈,右腿保持自然直立。 (3上体姿势站好脚位置后,上体向右侧转并向下弯身,使肩部拉起,上体前倾,与台面接近,头微微抬起,下颌正中部位与手或球杆相贴,双眼顺球杆方向平视。

台球的演变与发展

台球的演变与发展 台球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 台球运动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关于台球的起源,有的说是法国,有的说是英国,众说纷纭,目前尚无确切考证资料。但是,台球起源于西欧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台球并不是一出现就尽美尽善,而是在长期流传中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丰富,现已达到了比从较完善的程度。 世界上第一张台球桌出现在1400年,当时球桌上没有袋,只有拱门或门柱。在台球桌出现以前,人们是在户外的地上玩一种被称为滚球的游戏。后来这种游戏被人移到室内的台桌上,于是滚球游戏变成了户内的桌上游戏。不久桌面上被人们开了几个洞,于是这种室内桌上游戏的趣味性大增。在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台球作为一项正式的娱乐项目,进人了英国上流社会。1510年,法国也开始了台球的娱乐活动,并深受法国人喜爱。 最初玩的台球,球台上只有两只球。传到法国,法国人又加入了一个红球,英国人也跟着模仿。此时在球台上便有了三个球。并把这种玩法叫“开仑”,击球人把对方的球顶进球袋,或同时击中两个球称“双着”,都可以得分。这种玩法,就是我们现在玩的三球落袋式台球的原始玩法,即英式台球“比力”。美国的台球运动,是西班牙人于1504年经佛罗里达州传入的。1607年,英国人又把台球带到维吉尼亚洲。1690年移居南卡罗来纳的法国人也将台球运动带到美国。当时虽然多方面把台球运动传入美国,但并没有很快得到发展,直到1800年以后才开始盛行起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直到十九世纪中,对台球的技术、比赛方法和规则等方面,做出重大的改进完善贡献,直到在世界台球运动中,独创了美式台球一大流派,与法式台球、英式台球并驾齐驱,现已流行于东西方 比较流行的英式斯诺克台球,起源于1885年,这种打法已延续了一百多年。关于斯诺克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最可信得说法要属下面这个。 在19世纪晚期,台球运动风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当时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这种玩法用1个白球,15个红球和1个黑球。1875年的一天,驻扎在印度贾巴尔普尔的英国陆军上校内维尔-张伯伦和他的战友们觉得这种玩法过于简单、乏味,便决定增加黄色、绿色和粉色3个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够,再加上了棕色和蓝色球。这种新玩法很快流行开来,从而导致了斯诺克台球的诞生。而斯诺克一词则是当时英国军队中对军校一年级新生的流行叫法。这使得斯诺克被这些军人们用来称呼这种新玩法的初学者,最终则成为了这项运动的名称。 1885年,当时的英国英式台球冠军约翰-罗伯特在印度旅行时见到了张伯伦并从他那里知道了斯诺克这种新玩法。回国后,罗伯特就把斯诺克台球带回到英格兰。但是,当时正处于英式台球热,斯诺克台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式台球日渐衰落,许多名手才逐渐转向斯诺克台球。这其中包括斯诺克台球的传奇人物乔-戴维斯。戴维斯首先意识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打斯诺克台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将明显可以打进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杆斯诺克防守。而乔-戴维斯通过良好的意识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连续得分能力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斯诺克运动的水平。从此斯诺克台球才开始在英国兴盛起来,并流行到世界各地。 关于台球运动组织的建立,最早的国家是英国,于1885年由业余与职业球手组成了台球协会,并制订了第一套正式的比赛规则。1908年又由对立的一方组成了台球管理俱乐部。这时候台球游戏开始逐渐变成了竞技运动项目。于1919年,台球协会和台球管理俱乐部达成合并协议,组建了英式台球和斯诺克台球的最高组织为台球联合会,主持两种台球的比赛

台球的基本技术 台球从起步到高手(配图)

台球的基本技术 (一)握杆和身体姿势 1.球杆重心 拿到球杯时,你首先要了解球杆的重心位置,然后由重心点向杆尾处移动约40厘米,这段距离内握住球杆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根据主球离库边的远近,需要不同力度出杆等情况,握杆的位置可以偏前或偏后。比如:主球贴库时,要握接近杆的重心位置;主球较远时,可以握杆靠近尾部的位置;如需要大力击球时,握杆手亦可以往后握,以加大握杆和出杆的距离,便于发力。 2.握杆方法 握杆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出杆的好坏。正确的握法是: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用轻力握住球杆;其余3个手指要虚握。这样握杆的优点在于保证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适度放松,便于肌肉能更协调地工作;另外,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的适度放松,有利于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在运杆时的流畅,充分地感觉出杆触击球一刹那间杆头与球撞击效果,给手指、手腕以及手臂肌肉本体感觉器更丰富信号,便于正确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以及及时发现和纠正训练过程出现的动作错误。握杆时手腕要自然垂下,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内收。一个正确的手腕位置对于一位球手的成功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优秀的台球选手握杆时手腕位置都是一模一样。戴维斯和享得利的手腕位置就各有不同,戴维斯的手腕要稍向外些,享得利的手腕则是平直的。一般来讲,握杆时的手腕位置有差异,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手腕和手臂在解剖结构上有所差异;个人长期养成的不同的用力习惯;握杆的方法、肘部位置、肩部位置、身体姿势、站位有所差异;总之,在台球训练中,应当时刻注意"手腕位置要自然垂下,既不外翻,也不要内收"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有限定的范围。 斯诺克选手要比美式台球选手更应重视这一要求。因为斯诺克台面大,袋口相对球而言比美式台球小,所以对准确性的要求更高。 3.身体姿势

台球图解多库解球的技法

解球之前,先解释一个台球常用名词,就是"库"。台球桌面的四周用台呢包覆,用橡胶条衬里的边岸,英文名词叫"CUSHING",我国台球界称之为"库"或"颗星",是取其英文的中国话。 一库解球 1利用对称点一库解球 如图一所示,将主球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A1A2A3对目标球B进行一库解球。只要对准B球的一次对称点B1,就能实现一库解球。可以有三条一库解球路线。 2利用平行线一库解球 图二是利用平行线来实现一库解球的典型球势,目标球B被彩球所挡,且离彩球较近,主球如果稍有偏斜就可能撞上彩球。可采用平行线法,先取B球相对于彩球C的对 称点B。 过彩球C作直线垂直于上岸交于b点。以B1到b点的直线为基准线,再从主球作直线平行于B1b并交于上岸a,那么ba线段的中点e就是一库解球的瞄准点。 两库解球 在台球运动中,经常遇到用一库不能解决解球问题的球,这就要用二库进行解球.但是,台球在二库碰撞中由于岸边台呢的摩擦作用使球发生旋转,所以台球在第二次碰岸时反射角

小于入射角,不能按理想的轨迹运动.因此,二库解球技法不同于一库的地方,主要是应进行旋转修正 3用对称点或平行线进行二库解球(贴岸球) 如图三所示的,利用平行线可破下岸腰袋口和左侧的目标球;如图四所示的,利用主球A对目标球B的二次对称点B1并加旋转修正,可破左上角袋旁的目标 球. 4等距二库解球 如图五所示,主球和目标球离上岸的距离相等,这时二库解球瞄准点e的确定就比较简单,只要取平行线所形成的线段的中点就可以了.过目标球B对左下角袋O1作基准线BO1,过主球A作直线平行于BO1,取线段O1a1的中点就是二库解球瞄准点e1的位置,对左上角袋02也同样可作基准线BO2,过A作平行线Aa2,求得e2.注意要进行旋转 修正. 5对折二库解球(N形解球) 二库解球的又一种技法是利用上下岸的对折来实现,统称为(N)形解球,如图六所示。 关键是如何确定解球点e。如果AB两球离上岸为等距离,则可先判定两球的距离ab,则ab的四分之一处就是解球点e的所在位置。大家可能回问,如何考虑主球的旋转修正量?从图上可以观察到,主球先向上右方向碰岸,产生顺右旋,然后以下左方向碰岸,

斯诺克名人

斯诺克名人 下面是斯诺克台球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些选手: 乔·戴维斯(Joe Davis),英格兰,1927至1946年间蝉联15届的世界锦标赛冠军。 史蒂夫·戴维斯(Steve Davis),英格兰,在1980年代获得过6次世界锦赛冠军。绰号“天然金块”(The Nugget)。 肯·达赫迪(Ken Doherty),爱尔兰,1997年世界锦标赛冠军。至今惟一一个夺得少年组、业余组、职业组冠军大满贯的选手。 托尼·德拉高(Tony Drago),马耳他,击球速度最快的斯诺克选手之一,曾打出149的斯诺克历史最高分。 斯蒂芬·亨德利(Stephen Hendry),苏格兰,在1990年代获得过7次世界锦标赛冠军。被称为台球皇帝。 约翰·希金斯(John Higgins),苏格兰,绰号“巫师”,三次世锦赛冠军,与罗尼·奥沙利文和马克·威廉姆斯并称75三杰。 罗尼·奥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英格兰,三次世界锦标赛冠军得主。同时还保持着正式比赛中5分20秒的147分纪录。特点是左右开弓,击球速度快,因此也赢得了“火箭”的绰号。奥沙利文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在有电视转播中完成11次单杆147分的选手。 亚历克斯·希金斯(Alex Higgins),北爱尔兰,1972年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冠军。 特里·格里菲斯(Terry Griffiths),威尔士,继史蒂夫·戴维斯之后第二位获得世锦赛和英锦赛双料冠军的选手。 弗雷德·戴维斯(Fred Davis),英格兰,乔·戴维斯的胞弟,八夺世锦赛冠军,曾在1978年以64岁的高龄杀入世锦赛4强。 约翰·普尔曼(John Pulman),英格兰,在1960年代称雄斯诺克台球。1957年-1968年八连冠。 雷·里尔顿(Ray Reardon),威尔士,在1970年代获得过6次世界锦标赛冠军。 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北爱尔兰,1985年世界锦标赛冠军,同时还以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而著称。 克里夫·桑本(Cliff Thorburn),加拿大,第二个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的非不列颠群岛选手,第一个是澳大利亚的贺瑞斯·林祖姆在1952年夺冠。 比尔·温本纽克(Bill Werbeniuk),加拿大,以为了控制颤动,在医生的建议下在比赛期间大量饮酒而著称。 约翰·帕洛特(John·Parrot),英格兰,1991年世锦赛和英锦赛双料冠军。 吉米·怀特(Jimmy White),英格兰,被称为“千年老二”,6次世界锦标赛亚军得主。同时也是历史上斯诺克选手中最有人缘最受欢迎的一位。其另外一个著名的绰号是“旋风”。 彼得·艾伯顿(Peter Ebdon),英格兰,2002年世界锦标赛冠军。后移居阿联酋迪拜。

台球系统训练方法-全部完成你就是职业球员

台球系统训练方法-全部完成你就是职业球员 一、基础-直击练习1 (长库直线推球练习) 练习说明:1,母球放置于开球区的棕色球点上,此项是推直球练习项目。 在练习中是需要保证姿势标准和节奏稳定的。 将母球推出,杆头要保持不动,碰岸回来的母球在正确的情况下要保证碰到你的杆头,这样是正确的练习方法。要练习不同力度的推杆训练。 2,在黑球点两边各摆放一颗红球,两球中间需要留下可以经过一个球的距离,然后继续你前面的练习。 3,在粉色球、黑色球两边和粉、黑球点中间的位置上各摆放两颗红球,它们之间需要可以经过一颗球的距离(如图),然后继续你之前的练习,理论上这样练习是简单的,但是它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影响,练习并克服它,你的水平将有质的飞越。 二、基础-直击练习2,推杆力度练习 1,手球放置于开球区的四分点上,此项是推直球的加强练习项目。在练习中是需要保证姿势标准和节奏稳定的。在四分点与五分点之间摆放一颗红球,将手球以推杆推出,直线撞击红球后红球的线路为:直线撞击库边后返回。手球直线跟进后与红球于六分点相遇并撞击。 2,此项相较于上一练习项目,增加了一定难度,将红球摆放于五分点位置。其动作与上题相符。 三1、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定在原地不动,此杆法为定杆。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 2、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沿红球入袋的线路跟进一小段距离,此杆法为中杆推杆的其中一种。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

3、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沿红球入袋的线路跟进大段距离直至落袋,此杆法为高杆推杆。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 4、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沿红球入袋的线路向相反方向退回大段距离,此杆法为低杆(缩杆)。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注:此项训练难度较大,开始需小力练习,杆头不要下的太低,避免损坏台呢! 四、中级以下长球练习,各种位置的直线球练习 将6~12颗红球以等间隔的距离平均摆放于五分点两侧,手球放在开球区位置与将被击打的红球尽量保持直线位置。手球击打一颗红球之后要拿回开球区摆放到击打下一颗红球的位置上。此项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手球击打红球的同时,可以选用各种不同杆法加以练习。 五、基础-围黑球练习,七分球杆法训练 单纯的练习七分球的方法,练习打进七分球的连续次数,会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出现,需要使用不同的杆法。要记住连续打进七分球的次数。最初,将手球与七分球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手球打进七分球之后要走到下一次击打七分球的位置上,这样连续的击打七分球,直到失误。一开始:我们指定击打七分球的次数为10次左右,然后慢慢增加至20次,50次,最后达到100次以上,慢慢的练习你的杆法和连续性。它将使你的水平和技术达到意想不到的成绩。 六、高级-链式球势1,击球连续性的练习方法 将21个彩球与四分点和七分点之间以平均间隔摆放,然后将手球摆放在任意角度开始练习,要求:一杆将21只彩球全部收掉,不限制击球顺序。中途失败,需要从新开始击打。 七、高级-链式球势2,六分、七分球的击球训练 将六分、七分球摆放在球位上,将8颗红球平均间隔的摆放。手球自由摆放,击打一颗红球之后击打六分或者七分球,依次类推直至一杆将所有红球击入球袋。中途失败需要从新开始。

中国斯诺克发展与现状

中国斯诺克发展与现状 斯诺克台球运动以技巧和智慧的运用为主,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入门容易,备受普罗大众喜爱。不论是作为一项娱乐活动,还是作为一项体育活动,斯诺克台球都给人以文明、高雅的享受。所以,得到各层人的士的推崇。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斯诺克台球运动在中国已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然而,斯诺克台球在中国却并非一帆风顺。解放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落后,只有在租界区和大饭店里才有台球桌,也只有外国人和有钱的中国人,才能享受这项活动。那个年代,斯诺克台球被标榜成贵族运动,普通百姓与之无缘。解放后,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这项运动被视为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而被彻底杜绝。从此,斯诺克台球在中国消声匿迹数十年。一直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这项运动才悄悄然在中国再次自发兴起,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曼延到了神州大地各个角落。 1986年,中国台球协会应运而生。之后,各地方台协也相继成立。中国台球协会成立以后,斯诺克台球不再只是群众的一项娱乐活动,更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而列入每年的全国体育竞赛的计划之中。这标志着斯诺克台球在中国步入了更高的一个发展阶段。随之,由中国台协和地方台协举办的各项国内斯诺克大赛,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最早开始的是全国斯诺克锦标赛,自1981 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接着出台的是全国斯诺克精英赛,自1990年开始,一年一次。 自1995年开始,又增加了年度一次的全国斯诺克台协杯赛。近两年来新的全国赛事如超级杯、挑战杯、冠军赛、争霸杯、南北对抗赛等,层出不穷。地方赛事更是数不胜数。同时,国际斯诺克台球比赛在中国也从无到有,而日渐繁多起来。中国台协自1988年至1992年连续举办了五届有世界最优秀职业台球选手参加的“健牌杯”国际斯诺克台球大赛。 1991年,中国台协还在广州成功地举办了“555牌”国际斯诺克台球大赛。1993年,第十届亚洲斯诺克球锦标赛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 1996年,我国又第二次由广州成功路台球城成功地承办了第十三届亚洲台球锦标赛。1996年,在广州还首次举办了高水平的国际职业斯诺克邀请赛。随着国内外大赛的不断增多,参加比赛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现在,我国优秀的斯诺克选手,除了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多项国内、国际大赛以外,还受邀请参加了在巴基斯坦、泰国、新加坡等国举办的国际斯诺克台球大赛。 然而,令人不可乐观的是,虽然斯诺克台球在中国发展很迅速,非常普及,但是斯诺克选手的水平仍未能上去。但是斯诺克选手的水平仍未能上去不要说与英伦三岛的职业选手差距甚远,就是在亚洲,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不过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现在国内已有不少支持斯诺克台球运动发展的企业和人士,

图解各种台球杆法和详细主球击球点及台球走位技巧 (1)

图解各种台球杆法和详细主球击球点---及台球走位技巧 .左上击点:扎杆左弯弧线球和左上旋球的击球点 2.正上击点:扎杆跳球和上旋跟随球[推杆或高杆]的击球点 3.右上击点:扎杆右弯弧线球和右上旋球的击球点 4.正左击球点:左旋球的击球点 5.正中击点:无旋推球和定球的击球点 6.正右击球点:右旋球的击球点 7.左下击点:左下旋球的击球点 8.正下击点:挑杆跳球和下旋拉球[拉杆或低杆]的击球点 9.右下击点:右下旋球的击球点 ------------------------------------------------------------------------------------------------------------------------------------ 及台球走位技巧 1 、最好的出杆法为:当你已准备好要出杆时,先暂停 1 、 5 秒,此时如感觉一切都很好时,再出杆。但如感觉不对劲时,则应站起,再重新作好瞄准程序。千万不要在你已摆好站姿后才调来调去。

2 、你也许需做一些逆塞 ( 内塞 ) 练习:理由很多。当你学会了使用逆塞,对你的做球将会有莫大的帮助。试着去习惯它,即使在薄球时也不例外。 3 、 ( 适合所有撞球, 9球除外 ) 当仅有一颗球留在顶颗星附近时,它可能是一颗很有用的球。别动它,一直到所有的球都已散开且可进袋为止。 ( 但如有一颗以上的球在顶颗星附近时,将该数目降至一颗 ) 4 、一般中级选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当打球顺起来时,速度马上加快,而后失控( 失误 ) 则紧接而来。最安全的保障是:在每次打击前,先集中精神去轻轻的、慢慢的放下巧克,然后才抬起头来看桌面。 5 、在薄球时,当子球很接近母球且没与颗星冻结时,注意应瞄准较靠颗星一点。 6 、执着于入射角等于出射角是一个很烂的学习灌球方法。较聪明的说法是:当你用力时,其折射角度将较短。 ( 即颗星橡胶向内凹,而后将球吐回。正如罗勃门内Robert Byrne 所提醒我们的:当子球用力打向颗星时,它将滑着出来,而非滚着回来。而这也是新球台布常常会以较小的角度弹射回来的原因。 ) 这观念对打一袋球(one-pocket) 小角度灌球时很有帮助。 7 、即使在最推的球时,你的瞄准球点仍应在母球的中点与其最顶点的中间部位。往上一点对你并无帮助,但却可能使你滑杆。而在最拉的球时则正好相反。你应尽可能的打最低点,但应记得让杆子成水平,且降低架杆之手。 8 、做球的艺术在简化过程。一般而言,在每次出杆时移动的球越少、越近,就越好。同理,母球跑的颗星越少则越好。但这并非铁则。因有时现况并不常容许你如是做。而这也是为何撞球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无限。 9 、直球时如母球与子球相距一呎以上,则别指望打中杆能将母球定死在原地。当距离越远时,你应打母球的越低点。

摘抄cwk51f斯诺克台球瞄准方法图文详解

台球瞄准方法图文详解 1、引言 瞄准是台球运动中两项最为基础的基本功之一,几乎在每次击球中都需要用到。台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将目标球精确的送入袋口,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确定瞄准点,即应该将母球向什么方向击出才能将目标球击进袋,其次再是运杆击球,将母球精确的击向瞄准点。倘若瞄准点估计错误,那么击球再精确,也不可能将目标球击进袋。因此确定正确的瞄准点实在是台球运动中的重中之重。 提高瞄准能力的方法与台球中的很多其它能力都有所不同,很多其它台球技能如力度的控制等主要依赖多练习来形成感觉。瞄准当然也需要练习,但也依赖于正确的瞄准方法,这些方法基于物理学与数学原理,是有迹可寻的。如果不清楚这些原理,而单纯靠多练习形成感觉,则未免事倍功半,并且球感也容易时好时差,状态起伏不定。反之如果知道原理,再辅以练习就可以获得更快的进步,并且状态的波动也会小一些。对于专业球手,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球感,可能不一定需要在打球时根据这些原理来确定瞄准点,因此很多专业的台球教程上对瞄准的方法都不多谈(我不是专业球手,这里仅仅是猜测而已)。但对于向我这样普通的业余人士,则希望有一种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改变打球瞄准时凭感觉,时灵时不灵的局面。幸运的是根据最近半年来的体验,一种科学、易于操作且精确的瞄准方法是存在的。对于球台上有定位星的美式台球或九球,这一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能够处理任何情况,并且大部分情况下也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接下来本文就来讲解这一瞄准方法的原理与使用方 法。 2、台球瞄准的基本原理 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如图一所示,即正确的瞄准点(A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目标球中心距离一颗球(也即与目标球表面接触点(B点)距离半颗球)。不论母球 与目标球位置如何,即图中角α是多少度,击球时只要对准A点打,就 一定能将目标球送进袋口(当然α角一定要小于90度才行)。由于这 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个虚拟的台球与目标球刚好相切,且两球连线对准袋口,而瞄准点即为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假想球 法”。又由于瞄准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像是这条线长出了一截长度为半颗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称“找尾巴”。

台球解球基本原理

台球解球基本原理 一、一库解球基本原理 一库解球的基本原理就是瞄准对称点。 如图1所示,我们以上边的“球迹线”为轴,在球台外面做“目标球”的对称点“1”,无论“母球”在球台中的任何位置,只要瞄准“1”点击打,母球撞边后都会折向“目标球”方向。所谓“球迹线”是指台球紧靠案边行走的那条直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它距离台案内缘半个球的距离 一库解球有下列三种方法: 1. 对称点法:如上所述,母球瞄准对称点“1”击打; 如果用目标球去击打母球,其球路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2. 等角点法:对准∠1=∠2的“O”点击打; 3. 距离比法:因为c/d为已知,找到a/b=c/d的“O”点击打。 由于台案有上、下、左、右共4条球迹线,所以可以做出4个不同的对称点,故一库解球共有4条解球路线。 二、多库解球

如果我们再以左边迹线为轴,做对称点“1”的对称点“2”,用母球瞄准“2”击打,则会形成二次撞边后再折向目标球的结果,如图2中粗实线所示。图中的“1”点为目标球的第一次对称点,“2”点为目标球的第2次对称点。 由此可知,解球要领就是瞄准对称点:一库解球瞄准第一次对称点;二库解球瞄准第二次对称点;三库解球瞄准第三次对称点;…… 二库解球也有3种瞄准方法: 1. 对称点法:如上所述,瞄准目标球的第二次对称点“2”; 2. 距离比法:瞄准a/b=c/d的O点。注意a的起点为二次对称点“2”。 3. 平行线法:如图中粗虚线所示。操作方法为:用球杆头点住两条球迹线的交点m点不要动,然后摆动球杆的尾部,使得h1=h2,再在台面上找到瞄准点B或O。 该方法是我在最近才发现的,实践证明它比瞄“2”点更为简单和准确。 二库解球有12条解球路线,三库解球有24条解球路线。 我们也可以利用平行线法解三库球,如图3所示。图中请注意:距离h2并不是从目标球丈量,而是从目标球的1次对称点“1”开始丈量的。

白球撞击目标球后的线路图解和斯诺克台球教程及实用方法

白球撞击目标球后的线路图解和斯诺克台球教程及方法

扎杆杆法

第二篇台球基本功法 (一)击球姿势 学打台球也和参加其他运动一样,开始要先打好基础。而正确掌握击球姿势是台球技术的基础。下面分四个动作环节,以右手握杆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一、身体姿势 1. 球杆中心位置: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个圆圈或一个钩,把球杆后部套在圈里,然后左右推动球杆,调整平衡为止,这时套在球杆上的手指位置就是这支球杆的重心(天平原理)。再从这个重心位置向杆尾部移动20到30厘米的部位,这段距离范围便是一般握杆的合适位置(图2-1)。遇到特殊打法,还可以前后再移动握杆位置。 图2-1 球杆重心位置 2. 身体站立位置:先用右手按照要求握好球杆,面向球台上要打的主球方向立正站好(图2-2),平握球杆,杆头指向主球,并与主球离开10—20厘米的距离。握杆的右手拇指要和裤子的侧缝对齐。注意球杆的指向必须与主球的行进方向成一直线。

图2-2 身体站立位置 3. 上身姿势:英式斯诺克台球,因球台台面比较宽大,所以一般多采用平视瞄准击球姿势,用卧手支撑式(也称平背式)的手支架。上身向前平视,顺着球杆方向瞄视(图2-3)。 4. 脚的位置:身体站立的位置确定后,握杆的右手原位不动,在两脚立正的姿势下,左脚向左侧方迈出一小步,尺度与肩相等,右脚尖向右外侧转动自然,转动角度约为50—80度。这样便可以构成一个稳定的站立姿势(图2-3)。 图2-3 平视瞄准 5. 面部位置:正确击球姿势的形成,不能忽视面部位置的关键性作用。面部不正就瞄不准也就不可能击球入袋。正确的面部位置是,使面部的垂直中心线与球杆的中轴线保持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图2-4)。如何把面部摆正呢?具体做法是:在瞄准时,将下颏对准球杆中轴线上,两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视,这样,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颏,便都能与球杆和右手臂,进入同一个垂直平面里。

16.绝密台球教程汇编

同时对击打目标球的下球点和主球将要走的位置进行确定。 根据走位的需要有不同的出杆方式,有轻推、定杆时要迅速出杆并收杆,强力拉杆时要有一个穿透力,或者叫出杆的延伸。 正确的面部位置是,使面部的垂直中心线与球杆的中轴线保持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将下颏对准球杆中轴线上,两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视,这样,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颏,便都能与球杆和右手臂,进入同一个垂直平面里。作到手架、下巴、后手三点一线。 1.对称瞄准法 连接XX’,在X点的上方,做平行于XX’和目标球相切的切线,在X点的下面,做平于XX’和主球相切的切线,由图4我们可以看出,主球上夹在两线切线间的部分和目标球上夹在两条切线间的部分,就是主球击打目标球时两球需要重合的部分,由几何学中的对称

原理我们知道,XX’是位于两条切线的正中间。我们只要保证X点位于我们看到主球和目标球重合的中间,即可准确击打入袋。 当一个斜向进入中袋的球,中袋袋口并不在最大进球范围的中心线上,如果瞄准袋口时左边允许的误差量很小,这样可能导致球稍微打薄就进不去,所以最稳妥的进球点应该偏向远角,正好在袋角与库边接合的位置。 图(三)

再看下底袋的情况,和中袋的情况类似,对于球位偏向库边的球,瞄准点都应该稍微偏向外角。 分离角示意图 1.击球力度与分离角的关系 2.高杆加塞的分离角

3.低杆加塞的分离角 4.目标球加塞吃库后走向 (一)杆法示意图

1.低杆 (手桥放低后手放低尽量使球杆与台面平行击打点位于母球击打面底部) 2.中高杆 (手桥架高后手架高尽量使球杆与台面平行击打点位于母球击打面中上部) 3.低杆左塞 (手桥放低后手放低尽量使球杆与台面平行击打点位于母球击打面左下角使母球接触目标球后产生后旋的力量触碰到库边后会向右位移) 4.高杆 (手桥架高后手架高尽量使球杆与台面平行击打点位于母球击打面上部)

斯诺克系统训练方法

一、基础-直击练习1 (长库直线推球练习) ­ 练习说明:1,母球放置于开球区的棕色球点上,此项是推直球练习项目。­ 在练习中是需要保证姿势标准和节奏稳定的。­ 将母球推出,杆头要保持不动,碰岸回来的母球在正确的情况下要保证碰到你的杆头,这样是正确的练习方法。要练习不同力度的推杆训练。­ 2,在黑球点两边各摆放一颗红球,两球中间需要留下可以经过一个球的距离,然后继续你前面的练习。­ 3,在粉色球、黑色球两边和粉、黑球点中间的位置上各摆放两颗红球,它们之间需要可以经过一颗球的距离(如图),然后继续你之前的练习,理论上这样练习是简单的,但是它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影响,练习并克服它,你的水平将有质的飞越。­ 二、基础-直击练习2,推杆力度练习­ 1,手球放置于开球区的四分点上,此项是推直球的加强练习项目。在练习中是需要保证姿势标准和节奏稳定的。在四分点与五分点之间摆放一颗红球,将手球以推杆推出,直线撞击红球后红球的线路为:直线撞击库边后返回。手球直线跟进后与红球于六分点相遇并撞击。­ 2,此项相较于上一练习项目,增加了一定难度,将红球摆放于五分点位置。其动作与上题相符。­ 三1、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定在原地不动,此杆法为定杆。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 2、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沿红球入袋的线路跟进一小段距离,此杆法为中杆推杆的其中一种。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 3、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沿红球入袋的线路跟进大段距离直至落袋,此杆法为高杆推杆。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 4、手球放置于开球区内,将一颗红球放置于五分点上,两球相对于底袋成一条直线,手球击打红球入袋后,需沿红球入袋的线路向相反方向退回大段距离,此杆法为低杆(缩杆)。重复训练,将杆法练熟!注:此项训练难度较大,开始需小力练习,杆头不要下的太低,避免损坏台呢!­ 四、中级以下长球练习,各种位置的直线球练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