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甬优4949早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摘要:甬优4949中应用甬粳49与F9249育成的三系灿粳杂交中稻品种,甬优4949具有穗大粒多、高产优产、抗逆性、再生能力强的特点。
本次以XX市的甬优4949试验种植的经验来说明甬优4949早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甬优4949早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在一些丘陵地区,种植甬优4949早稻再生稻,可以发挥它能够两季生产的优势,现结合XX市的实验结果,说明促使它高产优产的栽培技术。
一、头季稻的栽培技术(一)育苗1.适时播种不同地区适时播种的时间存在差异,部分地区选在三月中旬播种,部分地区选在四月上旬播种,但是有一个相同的选择播种原则,就是要让头季稻在八月中旬及以前收获;在播种时避开“倒春寒”、“寒露风”等不利于水稻生长的气候;确保头季稻收割以后能有30d的高适温、强光照,此时是再生稻发苗和幼穗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间温度适宜、积温充足能够影响再生稻的结实率及产量。
该次选择在4月1日~5日期间播种。
2.净化土壤在播种和移栽以前都要完成秧田和本田的土壤处理。
应用20d的时间完成翻耕作业。
一方面,这是为了让前作杂物变得腐熟,减少基腐病的发生,一方面,这是为了往年的谷粒或杂草种子混在土壤中,影响甬优4949早稻的生长。
3.控制用种量如果选择抛秧的方式,那么可把用种量控制在1.50~1.75kg/亩,如果选择机插秧的方式,那么可将种量2.00kg/亩,如果选择直播的方式,那么用种量可在1.50~2.00kg/亩.4.浸种催牙在这一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让种子浸足水,不同的温度,浸足水的时间存在差异,一般水的温度高,可以浸30h,如果水的温度低,可以浸40h。
浸水时,选用干净水,不让水中有杂质,将水没过谷面16.66cm,浸足8h的水,中途不必换水,可在水中加入药物,让谷粒浸入含有25%氰烯菌酯或25%咪鲜胺的水中,再次浸足24~30h;让种子充分透气,种子浸好以后,再次洗干净,滤干水,避免种子因为缺氧而被烧子。
杂交稻甬优12的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甬优12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甬优12;特征特性;机插;栽培技术;高产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12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而成。
2010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稻2010015)。
温岭市于2008年引进试种,面积迅速扩大,2009年种植32 hm2,2010年种植205 hm2,2011年确定为温岭市水稻主导品种,预计种植面积1 100 hm2,占全市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32%。
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该品种须根发达,茎秆健壮,基部节间短;叶片厚、挺,叶角小,叶色前深后淡,转色顺畅,熟相清秀,穗粒结构协调,谷色黄亮。
据2010年定点观察,株高125.9 cm,穗长22.6 cm,每穗总粒数393.4粒,结实率80.6%,千粒重23.5 g,有效穗数170万穗/hm2。
1.2生育期该品种在温岭市种植,一般6月8日播种,6月23日机插,9月10日始穗,9月15日齐穗,11月5日成熟;11月7日前后收割,全生育期149 d。
1.3产量2010年在温岭市温峤镇前洋下村机插示范14 hm2,平均产量9 045 kg/hm2,比当地单季晚稻(7 215 kg/hm2)增产25.4%。
其中,0.1 hm2攻关田产量达10 239 kg/hm2。
1.4抗逆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中抗褐飞虱,抗条纹叶枯病,易感稻曲病。
连续3年种植表现出抗倒性强的特点。
1.5米质米质较优。
整精米率68.6%,垩白粒率26.3%,垩白度5.3%,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含量14.1%,长宽比2∶1。
2机插高产栽培技术2.1培育适龄壮秧2.1.1准备秧盘及种子。
甬优12的育秧方式为塑料盘育秧,可以作单季晚稻机插栽培。
本田秧盘的用量为225张/hm2,水稻种子的用量为12 kg/hm2。
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简称“两壮两高”技术),是指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主攻壮秆大穗,最终实现高群体颖花量和高充实度而获得高产的水稻栽培技术。
“两壮”即壮秧、壮秆,“两高”即高颖花量(亩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高充实度(结实率、千粒重)。
“两高”是高产栽培的最终目标,“两壮”是获得高颖花量和高充实度的基础和保障。
这是针对我省近年来大穗型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应用面积越来越大,但生产中较难做到穗数和穗型、大穗与充实的协调发展,品种高产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现状,吸收水稻强化栽培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技术原理,在总结各地籼粳杂交稻高产攻关和试验示范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两壮两高”技术主要以壮秧为基础,以壮秆为主攻方向,在适宜群体基础上,通过挖掘个体生长潜能,以足穗大穗获取高颖花量,以粗壮茎秆为物质支撑获得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一、确定“两高”指标群体总颖花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所有谷粒数(包括实粒和空秕粒),每亩总颖花量由每亩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组成。
高充实度是指穗部颖花得到充分有效的充实,即高结实率和高千粒重。
当穗数不足时,增加穗数有明显增产作用;但穗数过多会带来群体过大,基部通风透光条件恶化,个体生长受到抑制,每穗总粒数下降,大田总颖花量反而减少。
有效穗在够苗期基本定型,也受之后群体质量导致的成穗率的影响;每穗总粒数取决于植株个体的健壮程度与抽穗前15天的天气状况。
结实率主要受抽穗期至抽穗后25天期间的天气状况和个体干物质积累状况的影响,千粒重主要受抽穗前形成的谷壳大小、抽穗后的天气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
因此水稻高产栽培,首先要明确种植品种目标产量的总颖花量和充实度指标。
如甬优12亩产800公斤,每亩总颖花量4300万,每亩有效穗13万,每穗总粒33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2.5克。
生产中要根据所选用品种的特性和目标产量,确定“两高”指标。
二、明确“两壮”作用和技术指标1.壮秧的作用与指标壮秧的作用:个体健壮,发根力强,扎根返青快,抗逆力强;栽后起发快,分蘖发生早、节位低,早够苗,分蘖的生长期长,有利于攻大穗;健壮秧苗第4叶龄期开始增生的大维管束数多,而每穗一次枝梗数与茎秆大维管束数呈正相关;壮秧可以做到稀植,有利于优化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大穗形成。
甬优4949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熊渠刘丹王记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第09期摘要:甬优4949再生稻(Oryza sativa L.)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和武汉佳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该品种茎秆健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优,整精米率高,再生力较强,适宜作再生稻栽培。
介绍了该品种在孝感市孝南区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甬优4949;再生稻(Oryza sativa L.);种植表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48;S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9-0016-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8.09.004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Yongyou 4949 Planted as Ratooning Rice with Whole-process MechanizationXIONG Qu1,LIU Dan1,WANG Ji-an1,CHENG Jian-ping2,LI Yong-jun1,WANG Lan1(1.Xiaog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aogan 432000,Hubei,China;2.Institute of Food Crop Research,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Abstract: Yongyou 4949 is breeding of three-line indica japonica hybrid rice(Oryza sativa L.) varieties, from Ningbo Seed Co.,Ltd. and Wuhan Jiahe Biotechnology Co.,Ltd.. The variety is of robust stem, big spike and more grain number,seed setting rate is high, the resistance is strong, high yield,good rice quality, the high polished rice rate, strong generativity, is suitable for ratooning rice cultivation. Introduces pe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e varieties planted as ratooning rice with whole-process mechanization in Xiaonan district of Xiaogan city.Key words: Yongyou 4949;ratooning rice(Oryza sativa L.);plant performance;cultivation techniques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水稻(Oryza sativa L.)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地处湘中稍偏西南,是典型的半山半丘陵农业大县,光照相对充足,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对水稻生产而言,当地温光资源属于两季不足、一季有余。
2022年,隆回县一季中稻种植面积3.43万hm 2,其中2.21万hm 2适宜发展再生稻。
再生稻是种植一季中稻,收获两季,头季收割后,通过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使稻茬腋芽再萌发、生长、成穗,再收一季,具有生长期较短、成本较低和米质较优等特点。
为了充分挖掘灌溉水源充足且温光资源相对丰富的一季稻区生产潜力,有序扩大再生稻面积,多措并举提高水稻单产水平,促进再生稻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羊古坳镇雷峰村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对再生稻进行试验示范,探索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为隆回县再生稻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借鉴[1]。
1示范情况1.1示范地点栽培示范安排在羊古坳镇雷锋村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110°92'42″E ,27°46'20″N ),该基地曾多次创造我国超级杂交稻高产纪录;基地海拔388m ,平均气温15.8℃,≥10℃的活动积温4713℃,7月平均气温26℃,昼夜温差9.6℃;土层较深厚,土壤平均pH 值5.3,耕作层21cm ,有机质41.9g·kg -1,碱解氮141.2mg·kg -1,有效磷21.1mg·kg -1,速效钾138.2mg·kg -1。
示范地点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小环境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再生稻。
1.2示范品种与示范面积示范基地选择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作为再生稻品种。
该品种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和武汉佳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甬粳49A ”作母本,“F924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2]。
示范种子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连片示范面积2hm 2。
1.3示范表现1.3.1产量表现2022年8月12日,湖南省作物学会组织专家对示范基地甬优4949再生稻头季进行实地测产,平均产量为12462kg·hm -2;2022年11月11日,邵阳市农学会组织专家对该基地甬优4949再生季进行实地测产,平均产量为8217kg·hm -2。
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摘要通过示范表明,在平原稻作区种植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9号,表现高产、优质、抗倒、抗病。
总结了甬优9号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水稻;甬优9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92-01
甬优9号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
甬优9号经多年试种,均表现高产稳产。
在2003年浙江省品比试验,产量为8 830.5kg/hm2,比对照增产16.2%;在2004年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 330.0 kg/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20.9%,达极显著水平;在2005年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 571.0 kg/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4%,达极显著水平;2年平均产量为8 950.5kg/hm2,比对照增产16.2%。
在2006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989.5kg/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18.5%。
国家南方稻区区试,平均产量为9 871.5kg/hm2,比对照增产20.7%。
在乐清市2004年
省区域试验中产量第一,为9 287.55kg/hm2,比甬优3号增产33.11%,差异极显著,比秀水63增产58.67%,差异极显著;在2005年省区域试验中产量为8 895.0kg/hm2,比对照秀水63增17.8%,差异极显著;在2006年生产性试验产量为7 785.0kg/hm2,比对照秀水63增产47.8%。
在2007年蒲岐镇南门村高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为8 025.0kg/hm2;在2008年作连晚种植推广面积达30hm2,平均产量7 590kg/hm2,蒲岐镇南门村攻关田块最高产量8
344.5kg/hm2。
1.2米质
甬优9号经浙江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级和5级。
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兼有籼米的蓬松和粳米的柔软,口感较好,比甬优4号更优,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1.3抗性
甬优9号经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较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
后期功能叶寿命长,转色好。
1.4生育期
甬优9号属中熟偏迟单季籼粳杂交稻,作单季晚稻栽培,于5月下旬播种,6月20日前后移栽,9月上旬齐穗,10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36~148d,。
适宜乐清市作单季晚稻种植。
1.5主要农艺性状
甬优9号属半矮生株型,须根发达,茎秆健壮,基部节间短;叶色青绿,剑叶挺直,叶片狭、长、厚、挺,叶角小,叶色前深后淡,转色顺畅;生长整齐,长势旺,熟相清秀。
穗粒结构协调,穗型大,穗长弯钩型,谷粒中长,椭圆型,着粒较稀,稃尖无色,穗顶有芒,作连晚稻栽培,株高120cm,分蘖力中等,穗长21~23cm,有效穗数2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6g左右,谷色黄亮。
2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短龄壮秧稀植
甬优9号作单季晚稻栽培,6月10播种;作连晚稻栽培,6月18~20日播种,用种量为7.5~9.0kg/hm2,播前种子要求过“五关”,药剂浸种,吡虫啉或稻拌威拌种。
催壮芽播种,播种量为
97.5kg/hm2,5.0~5.5叶龄移栽,单本稀植,本田种植密度为15~18万丛/hm2。
提倡半旱育秧,本田用苗地仅990 m2/hm2,苗地施足基肥,播后用幼禾葆5g对水喷施封土并保湿除草,培育短龄壮秧,15~20d秧龄,3.5~4.0叶龄移栽,单本稀植,本田种植密度为15~18万丛/hm2。
2.2肥水协调,加强管理
甬优9号全季控制总用氮量165~225kg/hm2,适施基肥,早施苗肥,施足保花肥,配施磷钾肥,主攻成穗率,提高结实率。
一般基肥施高效复合肥375kg/hm2或碳铵375kg/hm2加过磷酸钙
375kg/hm2;移栽后5~7d施苗肥用尿素112.5 kg/hm2,5d后补平
衡肥施尿素75.0~112.5kg/hm2和氯化钾112.5kg/hm2;倒2叶露尖时巧施保花肥,施尿素75.0~112.5 kg/hm2,钾肥150kg/hm2;齐穗期看天看苗酌施壮粒肥。
水浆管理与施肥、除草、治虫相协调,薄水插种、浅水分蘖、超前搁田、多露轻搁、搁实搁硬、活水壮苞、间歇灌溉、湿润到老。
2.3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
在移栽后5~7d结合施苗肥用抛秧丰1.5kg/hm2拌肥撒施。
特别要注重适期偏早狠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还要注意后期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虱、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防治策略上应注意:一是通过改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管水降低病虫危害;二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优质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不安全农药;三是把握农药使用安全期,收割前25d内不施用任何农药。
3参考文献
·[1] 林帮辉,雷枝彬.杂交晚粳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11,114.
[2] 黄增强.甬优6号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