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数学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培养数学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培养数学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培养数学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培养数学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思维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同样,离开了语言的思维,既不

能产生,也不能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

强数学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

促进思维的发展。我初步尝试了如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数学概念、术语的教学,奠定数学语言表达的基础

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简洁、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

达的目的之一。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数学语言的训练。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语言的先导。语言只是思维活动的外显表现形式。因此在数学语

言的训练中,教师必须加强数学概念和术语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者首先要用准确、规范、简洁的数学语言来讲课,以体现数学语言表达的示范、引导作用。常常可以要求学生跟着教者一起表述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得到模仿,学会表述。其次,要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数学术语“和”“差”“积”“商”…的含义,并能正确地使用。第三要

求学生对数学概念不但要了解其含义,而且要能知道它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地得到理解。第

四在教学中,除了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外,还

要对一些词语进行替换,省略或换位的训练。教会学生会把“节省”“增加”,换成“比…少…”,“比…多…”字句;把“比”字句变成“是”字句;将逆向结构句转化成顺向结构句。通过训练,让

学生掌握语言的转化方法,思路就会开阔、思维就灵活,数学语言的表达就会更加清晰、简明。

二、重视操作、演示过程的叙述训练,培养学生有序思维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中,加强了学生的操作训练,对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有益处。教学时,人们常常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感

性材料,但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直观之后缺乏表象加工,把实际操作与抽象

概括割裂开来。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的过程进行整理、复述。通过语言表达来对表

象进行加工,这样,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表象——抽象——概括,将所学知识牢固地加以掌握。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在投影上是怎

样求长方形上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长方形上,沿着长方形的长,正好摆了5个正方形,而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厘米数相同。沿着长方形的宽,可以

摆3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3排,这恰好与长方形宽的厘米数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一般教学到此为止。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操作演示的过程,及时通过语言进行归纳、整理。这

样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表象,经过思考,语言概括表述: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

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的思维有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注重思维过程的表述训练,培养学生思维有据

准确、流畅、完整的语言表述,既可以衡量学生的理解程度,又能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述时,必然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去真”,然后才能用

语言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因此,注重思维过程的表述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有据。

例如,必须让学生说出思维的过程①23×4想:因为20×4=80,3×4=12,80+12=92,所以

23×4=92;②口算:230×4,想法一:因为200×4=800,30×4=120,800+120=920,所以

230×4=920;想法二:因为23×4=92,所以230×4=9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