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干眼症患者泪液中乳铁蛋白及泪液分泌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484.69 KB
- 文档页数:6
滋阴润目汤治疗干眼症55例张继旭【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滋阴润目汤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至本院就诊治疗的干眼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干眼症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干眼症患者采用滋阴润目汤进行治疗,运用统计学分析法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治疗,2组干眼症患者的SIT、BUT、FL等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润目汤用于治疗干眼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年(卷),期】2015(036)011【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滋阴润目汤;干眼症;疗效【作者】张继旭【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6.7干眼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可病发于各个年龄段,但多发于中年女性中[1]。
干眼症的症状主要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眼部有异物感、畏光、对外界刺激敏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为探究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本院特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干眼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中医滋阴润目汤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至本院就诊治疗的干眼症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干眼症的诊断标准。
且110例干眼症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干涩、疼痛等临床症状。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
对照组55例干眼症患者,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6岁,平均年龄为(49.25±7.56)岁;最长病程为2 a,最短病程为30 d,平均病程为(9.65±4.26)月;男女患者比例为25:30;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干眼症患者,年龄最大为67岁,年龄最小为24岁,平均年龄为(50.36±7.21)岁;最长病程为3 a,最短病程为30 d,平均病程为(9.71±3.56)个月;男女患者比例为27:28;该组患者采用采用中医滋阴润目汤进行治疗。
眼睛又干又痒?中医教您调理干眼症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经常有些患者会出现眼睛干燥和疼痛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
在就医后医生说其患上了干眼症,针对干眼症的调理很多人都选择使用滴眼液进行治疗。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中医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对干眼症也有较好的调理方式。
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从干眼症的角度出发,一起聊一聊有关中医调理干眼症的知识都有哪些?1.什么是干眼症?干眼症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日常的保养来改善它的症状,从这一点上来说,干眼症是一种不治之症。
那么干眼症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白眼睛是如何保持湿润的。
在人体眼球的表面,存在一层称为泪膜的薄薄一层液体,终年不散。
所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眨眼睛时,就像是给汽车开启雨刮器一样,可以将我们眼球表面刷洗一遍,使泪膜能均匀的涂抹在眼睛的表面,让泪液膜保持湿润。
我们眼睛中泪膜的厚度仅为A4纸的十分之一薄度,其结构十分精细,主要分为三层,一层是脂质,一层是水液,一层黏蛋白白。
这三层中的任何一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眼干。
1.干眼症的症状?2.1双眼布满血丝干眼症病人的眼球表面没有足够的泪液保护,因此干眼症病人更易受到各种刺激,甚至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侵袭,导致眼结膜充血的情况,进而导致结膜炎。
而结膜炎反过来又会导致干眼症病人不适症状的加重,出现一个恶性循环。
2.2眼干,易疲劳干眼症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眼睛干涩,这主要是因为干眼症患者的泪腺功能比较差,所以泪液分泌量少,容易出现眼睛干燥的情况。
而且如果人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或者长时间阅读书籍等,同样也会导致眼睛出现干涩的情况,而且眼睛也很容易疲劳。
2.3畏光对于干眼症患者来说,这些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光线也会十分的敏感。
特别是在白天存在怕阳光的情况,即使是在晚上,患者在突然出现的光源,如路灯、车辆的灯光前,也会引起眼睛的异常感觉,具体表现就是认为光线刺眼,很难直视,有时候还会出现视力模糊、眼睛刺痛等症状。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节选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21期干眼的定义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干眼的检查和诊断干眼的检查病史询问包括患者全身与眼部疾病史、手术史、全身及眼部药物治疗史、角膜接触镜配戴情况和患者的生活工作情况、加重因素及诱因等。
症状询问干眼常见症状有眼部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针刺感、眼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
需要询问患者有何种症状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还要同时询问起病过程、症状发生或加重诱因和缓解条件以及全身与局部伴随症状等。
临床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面活体细胞染色、泪液分泌试验。
“干眼临床检查顺序病史询问一症状询问-裂隙灯-BUT-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其他所需辅助检查。
干眼的诊断干眼的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是否干眼;②干眼的病因和分类诊断;③干眼的严重程度。
干眼的诊断标准干眼的诊断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统一标准,结合其他国家及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角膜病学组提出目前我国的干眼诊断标准:①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BUT≤5秒或Schirmer I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分可诊断干眼;②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5秒BUT≤10秒或5mm/5分Schirmer I试验结果(无表面麻醉)≤10mm/5分时,同时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可诊断干眼。
干眼严重程度诊断标准①轻度:轻度主观症状,无角结膜荧光素染色;②中度:中重度主观症状,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③重度:中重度主观症状,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明显,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效果。
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取我院诊治的86例干眼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1)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vs79.07%),有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
3)试验组不良反应率稍低于对照组(6.98%vs11.6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有助于缓解各项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干眼症;超声雾化;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泪膜不稳定、眼表损害等引起的咽部不适,主要症状包括眼疲劳、干涩、异物感等[1]。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工作压力加大,用眼强度提高,尤其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睡眠时间不足,导致干眼症发生率明显提升。
现有研究多使用滴眼液治疗,但该治疗方法疗效总体不佳,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中药治疗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本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86例干眼症患者为对象,分析了中药超声雾化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21年1月~2023年1月,对本院诊治的86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经随机抽签,将其1:1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
对照组内:男23例、女20例,构成比为53.49%和46.51%;年龄范围19~75岁,平均为(46.75±11.83)岁;患眼单侧15例、双侧28例;病程1~6个月,平均为(3.15±1.40)个月。
试验组内:男25例、女18例,构成比为58.14%和41.86%;年龄范围20~73岁,平均为(45.59±12.04)岁;患眼单侧17例、双侧26例;病程1~6个月,平均为(2.87±1.23)个月。
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人工泪液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干涩感、眼红、眼疲劳、异物感、视物模糊等症状改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干眼症患者实施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人们生活压力的提高,一些高端、智能的科技产品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常用工具,但是这些产品会造成不科学的用眼,严重的患者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干眼症发病率的逐年上涨,是由于泪液分泌量下降、泪液蒸发过多造成的眼表受损、泪膜不稳定的情况,不同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差异。
随着中医诊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干眼症的治疗中,采用中药超声雾化治疗的比例越来越高。
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102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分析,分析中药超声雾化治疗与常规人工泪液治疗的效果对比。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1例。
实验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5.26±11.25)岁,平均病程为(2.15±1.26)年;对照组中有男性26例、女性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5.05±10.47)岁,平均病程为(2.33±1.18)年。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商晓娟【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5(000)009【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48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6例。
治疗组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睛明、四白、太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干眼症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6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治疗后干眼症症状评分及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干眼症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针刺蝶额神经节是一种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3页(P870-872)【作者】商晓娟【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 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82【相关文献】1.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J], 文小江2.布地奈德鼻喷剂和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黄河银;张勤修;何恒胜;彭柳;吴小娟;兰建滨;雷达3.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肺气虚寒型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沈莉;吴继勇;殷敏4.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J], 代丽丽;汤维;李凯杰;尤悦;周雪华;倪嘉俞5.不同频次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杨文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SCI研究针刺的两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特点分析及评价项燕;李瑞【摘要】Objective :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know the current state of foreign acupuncture through literatures collected by SCI, including methords they us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we could provide domestic research workers with meaning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acupuncture research. Methods :In Web of Science and PubMed database,taking "trials and acupuncture" , "RCT and acupuncture" as title, we finally got 1581 literatures related to acupuncture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Periodicals.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CTs involved in the literatures and assess on them. Results Explanator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used in most literatures. But the result of this kind of RCTs presented poor acupuncture outcome,with a view that acupuncture was not superior to sham acupuncture. While more and more western researchers affirmed that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more suitable for acupuncture with complex interventions as its feature. The poor outcome that acupuncture was not superior to sham acupuncture had been the result of most SCI clinical studies. While the using of technique of fMRI which presents different mechanisms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sham acupuncture was a new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trials protocol, which without any doubt was good news for those promoters.Conclusion: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foreign technicians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acupuncture with" smoothing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and adjusting qi and blood" as its main effect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wh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SCI clinical trials is not ideal. For the internal researches, we suggest that ensuring wheth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or the comparison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other therap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future studies. So the most appropriate trial protocol for clinical acupuncture study is available.%目的:为了解国外SCI针刺的发展、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国内针灸学术界及时掌握国际上高水准的针刺研究方法的发展动态.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两大数据库近5年来以“trials and acupuncture”、“RCT and acupuncture”为标题的所有被SCI收录的论文共1581篇,对其内容进行提取并分析试验设计特点和试验质量.结果:国外SCI大部分临床试验采用的是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然其对于解释针刺组疗效优于假针对照组疗效并不理想,也不利国外针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在方法学上更适合于复杂干预的针刺临床研究.对于国外SCI的针刺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疗效与假针疗效无差异.结论: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国外针刺临床研究中操作者未得针刺“通经络、调气血”之真义才是导致临床研究中针刺疗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所在.对于国内研究者来说,今后在选择临床试验设计方案时,应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无论是选择哪种研究方法,ERCT还是PRCT作为设计方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的作用机制或针刺特异性还是研究针刺与其他疗法的疗效对比,从而选择最恰当的研究方案.【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2(028)009【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SCI;针灸;随机对照试验【作者】项燕;李瑞【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0针刺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
中医药治疗干眼文献分析王娇娇;高卫萍【摘要】目的分析近1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干眼的相关文献,总结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经验和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收集2005年1月1日—2015年4月1日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有关中医药治疗干眼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选文献1286篇,符合纳入标准文献228篇.统计分析显示本病诊断标准尚未统一,SchirmerⅠ试验(SIT)<5 mm、泪膜破裂时间(BUT)<5s是共用指标,较多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美国眼科研究所推荐标准;本病临床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其次为肺阴不足证,气阴两虚证等;中医治疗本病以汤剂为主,常用中药为熟地黄、菊花、枸杞子等22味,杞菊地黄汤等方剂为常用基本方;针刺为外治主要方法,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丝竹空等14个,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较好;针药结合有效率最高.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内外结合治疗效果最佳,值得深入研究.【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6(026)004【总页数】5页(P269-273)【关键词】干眼;中医药;治疗;文献分析【作者】王娇娇;高卫萍【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34干眼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组织病变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
临床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等。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的普及,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2〕。
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干眼的发病率远较人们想象的要高,美国65~84岁间为14.6%〔3〕,日本为33%〔4〕,加拿大为28.7%〔5〕,澳大利亚50岁以上为57%〔6〕。
2023 年第 9 卷第 3 期Vol.9, No.3, 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干眼中医护理临床研究进展谭容慧1, 李贡辉2(1. 汕头大学医学院, 广东 汕头, 515041;2.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护理部, 广东 汕头, 515041)摘要: 干眼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影响。
本研究主要总结了雷火灸、中药熏蒸、雾化、眼部刮痧、穴位按摩、中药外敷和耳穴贴压等临床中较常应用于干眼的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今后中医护理在干眼疾病中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干眼; 中医护理; 雷火灸; 中药熏蒸; 刮痧; 耳穴贴压;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图分类号: R 473.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3-0141-06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f dry eyeTAN Ronghui 1,LI Gonghui 2(1. Medical College Shantou University , Shantou , Guangdong , 515041;2. Department of Nursing , Joint Shantou International Eye Center of Shantou University and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Shantou , Guangdong , 515041)ABSTRACT : Dry ey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ophthalmic diseases besides refractive error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patients' daily life and work. In this paper , by review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s of dry eye in recent years , it is found that thunder moxi⁃bustion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and atomization , eye scraping , acupoint mas⁃sage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and auricle point sticking pressure a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iques commonly used in dry eye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paper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iqu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is expec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dry eye nursing.KEY WORDS : dry eye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thunder -fire moxibustion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migation and atomization ; scraping ; auricle point sticking pressure ;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与全身性疾病、眼局部病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眼部手术等因素有关[1]。
・讲 座・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刘祖国 彭 娟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所导致的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
干眼症指有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有干眼的症状而无眼表损害者。
角膜结膜干燥症为干燥综合征(Sj gren syndr o me,SS)的眼表改变,是干眼病的一种。
干眼是干眼症及干眼病的总称[1]。
1 临床评估1.1 自然病史干眼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很大,轻症患者不威胁视力,主要引起眼不适等症状,中度至重度的干眼患者可出现可逆性结膜鳞状化生或角膜的点状糜烂,极少数重度干眼患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等并发症。
部分患者眼部症状加重,主要见于系统用药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或环境因素导致泪液蒸发过度者。
有些患者因不可逆性的泪液分泌减少或睑缘炎等慢性疾病引起泪液蒸发过强,疾病可表现为迁延不愈,症状及病情可以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1.2 病史的询问在对干眼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时,病史的询问应包括患者的工作环境及性质,如长期在空调开放的环境里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或驾车等。
同时应询问局部及全身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的眼部外伤史、手术史、是否长期佩戴隐形眼镜以及全身性疾病史,特别是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
1.3 症状和体征干眼患者的症状多表现为眼部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针刺感、眼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双眼均可发生,补充人工泪液可以缓解症状。
过度用眼、干燥高温、烟尘环境及其他眼部刺激可使症状加重。
患者眼部症状在1d内可有变化。
睑板腺炎患者症状在早晨加重,与随着时间延长泪液冲去了眼表的脂质分解产物有关。
水液缺乏性干眼患者症状在晚上加重,原因为夜晚眼睑的闭合使患者早晨感觉舒服,白天睁眼使干眼症状加剧。
患者的全身表现如同时有口 作者单位:361005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通讯作者:刘祖国(Email:zuguol@)干、关节痛等症状有助于判断引发干眼的潜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