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四版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40
第六章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是艾滋病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正确了解和掌握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以及艾滋病患者常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对提高治疗质量十分重要。
一.抗病毒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ZDV)1.由于利巴韦林可拮抗AZT的抗病毒活性(抑制AZT磷酸化),应避免同时应用。
2.体外实验显示与ddI,ddC,ABC,α干扰素和膦甲酸钠有协同作用;与更昔洛韦、d4T有拮抗作用。
3.美沙酮可以增加AZT的血药浓度30%~40%,AZT对美沙酮的血药浓度没有影响。
4.与某些药物如更昔洛韦、复方新诺明、氨苯砜、乙胺嘧啶、氟胞嘧啶、干扰素、多柔比星、长春花碱、磺胺嘧啶、长春新碱、两性霉素B合用时应该注意可能加重骨髓抑制。
5.丙磺舒可以增加AZT的浓度。
合用丙磺舒可出现感冒样症状包括肌肉痛、不适、发热或皮疹。
(二)去羟肌苷(Didanosine,ddI)1.替诺福韦(TDF)不论是同时给药还是分开给药,也不论是空腹还是和食物一起服用,也不论ddI的剂型如何,TDF和ddI联合使用可导致DDI AUC增加48%-60%,从而增加ddI相关的副作用如乳酸酸中毒和胰腺炎的危险。
除此之外两者的联合应用有比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尤其是治疗方案里含有NNRTIs时[Maitland],因此TDF与DDI不宜联用。
2.含有缓冲碱的剂型需要胃酸才能吸收的药物如IDV、ATV、酮康唑、四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在与含有缓冲碱的ddI剂型联合应用时,应该在服用ddI前或后1~2小时应用,如果使用ddI肠溶(EC)制剂,将不需要这些限制。
ddI与EFV、NVP这些药物合用时,没有上述限制。
3.乙醇(酒精)由于同时饮用乙醇(酒精)可以增加胰腺炎和肝损伤的危险,因此服用ddI 时应该避免饮酒。
4.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当与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应该小心或者尽量避免。
这些药物包括乙胺丁醇、异烟肼、长春新碱、双硫仑、顺铂。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4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组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蔡卫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谐捷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李惠琴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主任医师李太生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刘中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卢洪洲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庞琳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尚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孙永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教授王爱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研究员王福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医院教授王健中国中医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吴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徐小元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叶寒辉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张福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张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赵红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赵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二医院主任医师赵清霞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赵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周曾全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主任医师其他参与编写人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尊友马烨于兰赵德才吴亚松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艾滋病项目中国办公室王黎明特别鸣谢以下参与本手册编写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艾滋病项目(USCDC GAP)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技术统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赵燕第四版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为了落实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指导免费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以下简称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和推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于2005年4月出版发行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1版)》(以下简称《手册》),于2008年1月出版发行了第2版,于2012年6月出版发行了第3版。
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品供应管理技术指南(试行版)前言为加强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以下简称药品)的管理,建立持续不间断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母婴传播抗病毒药品供应体系,做好药品的计划、采购、供应、储存、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结合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需求,制定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品供应管理技术指南。
第一章概述我国的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自2002年10月开始,随着2003年底国务院“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治疗、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提供免费预防母婴传播药物正式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和常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即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
到目前为止,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品有三大类,10余个品种,随着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各种耐药情况的发生,国家免费抗病毒药品的种类将进一步增多。
一、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现况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的主要来源包括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采购、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和政府部门接受的各种捐赠等。
多渠道的药品来源相互补充,构成了全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品的供应体系,该体系的药品全部用于满足艾滋病病人的免费抗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和职业暴露后预防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对药品品种与数量的需求,为有效开展艾滋病治疗及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保障。
该药品供应体系的主体为中央财政转移地方支付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采购的药品。
由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母婴传播药品全部为免费药品,为专项财政资金采购,在政策及药品管理与供应方面有其特殊要求,因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的管理与普通药品的管理有所不同,暂无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现委托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管理,故形成了其相对独立的艾滋病抗病毒药品管理体系。
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抗病毒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治疗后CD4+T淋病细胞、病毒载量变化和治疗前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病细胞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各种机会性感染明显减少,患者病死率下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我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积极治疗机会性感染和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我国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开始于1999年底,我市自2005年4月起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
现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抗病毒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抗病毒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市接受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并已建立档案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资料来源《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和参加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治疗档案。
1.3方法用Excel软件整理资料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
1.结果2.1 基本情况40例抗病毒治疗患者中,男33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4.71∶1;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平均38.22岁;感染途径中,经血液2例(5.0%),异性性行为26例(65.0%),同性性行为12例(30.0%);已婚/同居33例,未婚5例,丧偶/离异2例。
2.2 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40例患者开始方案中6例为D4T+3TC+NVP,16例为AZT+3TC+NVP,10例为AZT+3TC+EFV,8例为TDF+3TC+EFV,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和个别药物退出抗病毒治疗而调整了部分治疗方案,目前在治40例患者治疗方案中1例为TDF+3TC+LPV/r,15例为AZT+3TC+NVP,4例为TDF+3TC+NVP,13例为TDF+3TC+EFV,7例为AZT+3TC+EFV。
成人免费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
本人自愿接受国家免费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就以下各项内容进行声明及承诺:
1、医师已经向我就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有关政策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
(1)免费范围、费用负担;
(2)抗病毒治疗基本知识,包括抗病毒治疗的益处与风险,所有药物的不良反应;
(3)治疗流程;
(4)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2、我已经了解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并做一下承诺:
(1)积极配合医生,按照要求进行规范的治疗。
-严格按时服药,不漏服,不擅自停药;
-严格按药量服药,不擅自减量;
-不将药物分给他人服用;
-严格按医师确定的药物方案服药,没有医嘱不擅自更改方案和剂量。
(2)严格按照要求定期随访;
(3)及时报告发生的药物副反应,以使其能及时评估并采取措施处理
患者签字:
医师签字:
日期:
证人(家属或朋友)签字:
拒绝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医师已经向我就国家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有关政策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
(1)免费范围、费用负担;
(2)抗病毒治疗基本知识,包括抗病毒治疗的益处与风险,所有药物及其副反应;
(3)治疗流程;
(4)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5)尚未启动抗病毒治疗期间,有关医疗部门将继续提供其他医疗服务。
根据以上说明,本人决定暂时不接受国家免费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并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患者签字:
医师签字:
日期:
证人(家属或朋友)签字:。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抗病毒治疗(一)治疗时机与方案1.治疗时机:合并结核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ART):对CD4计数<2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内开始ART;CD4计数在200~–5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最长8周时开始ART;CD4计数>500 cells/ mm3也应在8周内开始ART。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进行药物浓度检测。
2.治疗方案(表5-1):表5-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推荐抗病毒治疗方案(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说明:1.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①抗HIV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利福平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后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
②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可能会减低治疗的依从性,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两种疾病同时治疗使患者的药物负担增加。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TDF/AZT+3TC+EFV)”。
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时,若使用了含有利福平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使用含有EFV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ABC(300mg,每日2次)或者TDF(300mg,每日1次)也可作为EFV的替代,推荐方案为AZT+3TC+ABC/TDF[WHO 2010],但是ABC并不包括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中,并且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使用3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疗效目前支持的数据非常有限。
NVP仅仅在其他药物不能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因为NVP具有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肝损害的危险,同时在与利福平合用时该药的血药浓度会明显下降,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机会加大。
如果使用NVP,建议应用常规剂量。
2.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中结核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1)我国属于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所有的HIV阳性患者至少每年应通过胸片以及痰涂片筛查发现结核。
• 324 .江苏预防医学 2021 年 5 月第32 卷第3 期Jiangsu J Prev M ed,M ay,2021,Vol. 32,No. 3•疾病防治•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和依非韦伦治疗HIV/AIDS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张林1,王永素1,牛卫理1,苗瑞红1,张红旗1,陈宝军1,陈俊生21.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河南鹤壁458000;2.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了解替诺福韦(T D F)+拉米夫定(3T C)+依非韦伦(E F V)方案对H IV/A1D S患者2周的病毒学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T D F+3T C+E F V方案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 A A R T),且治疗前基线H IV R N A>60c o p y/m l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H A A R T治疗2周病毒学疗效及影响因素。
结果47 例H IV/A ID S,临床I 期13 例(27. 66%), II 期8 例(17. 02%), ID期7 例(14_ 89%),W 期19 例(40. 43%);确诊与开始H A A R T治疗间隔时间0. 87(0. 47,2. 47)个月;治疗前基线C D4细胞计数(279. 62士 183.13)/m m3,C D8细胞计数(895. 70±537.87)/m m3;基线H IV RNA为66 467.07(34 580.00,146 706. 59)co p y/m l。
H A A R T治疗 2 周后,病毒学抑制者31例,病毒抑制率为65. 96%,16例病毒未抑制者2周内HIV R N A每天下降速度为4. 02(3. 51,4. 58)lg(copy/m l)。
多因素lo 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H IV R N A高负荷组治疗2周内H1V抑制是低负荷组的11. 5%,0尺值(95%C J)为0.115 (0.029〜0.465,尸=0.002)。
2024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完整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千2005年制订了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简称«指南〉〉),2024版«指南〉〉是在2021年第5版«指南〉〉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修订而成。
新版«指南〉〉重点对抗病毒治疗、全程管理、机会性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 V)合并肿瘤、HIV感染的预防与干预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并新增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这部分内容,首次提出了'艾滋病脆弱人群"的概念,增加了诊治推荐意见及其推荐证据和推荐强度。
一、流行病学推荐意见1:对HI V A I D S患者的配偶和性伴、与HIV/A I D S患者共用注射器的静脉药物依赖者、HI V A I D S患者所生子女,以及具有疑似HI V 感染高危行为和(或)临床症状的临床就诊者,医务人员应主动提供HI V 相关检测及相应的咨询服务(Cl)。
三、实验室检测推荐意见2:HI V筛查试验阳性者需进一步通过补充试验包括抗体补充试验(HI V12抗体确证试验)和核酸补充试验(HI V1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来确认HI V感染(Al)。
推荐意见3:初治HIV感染者在启动A R T之前应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新确诊HIV感染者或使用CA B-L进行Pr E P后仍感染HIV的患者,如考虑存在HIV对INST!耐药,则应进行整合酶基因突变检测(C l)。
六、诊断标准推荐意见4: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三个期,即急性期、无症状期和A I DS 期;H IV/A I 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慎重做出诊断,并进行临床分期(A l)。
七、常见机会性感染(一)PCP推荐意见5:PCP的病原治疗首选SMZ-TMP,甲氧节唗15~20 mg· g-1 · d-1, SMZ 75~ 100 mg· g-1 · d-1,分3~4次用,疗程为21d;重症患者(Pa02<70mmHg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35 mmHg)早期(72h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静用甲泼尼龙)治疗,激素总疗程为21d (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