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780.00 KB
- 文档页数:41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概说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学科的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与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2、母语和外语(母语mother tongue与外语foreign language)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native language与非本族语non-native language:根据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4、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习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名与实之争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2、“汉语教学”Chinese teaching]3、华语(华文)教学Chinese teaching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从学术上能较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该就是这个名称,即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英文缩写为TCSL)。
这一名称既能指在中国进行的对外国人(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即对外汉语教学,也能指世界各地的对外汉语教学,而且还能包括与之性质大体相同的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也就是说它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同时又能体现出他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关系。
但由于这一名称太长,不上口,再加上约定俗成的原因,它已不可能取代“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称。
不过今后它将继续在本学科的学术论著中出现。
5、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这在国家教育部2004年8月23日颁布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分别用到此词。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绪论篇》第⼀章对外汉语教育是⼀门专门的学科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语⾔教学。
⽽且对象也不只外国⼈,还包括第⼀语⾔不是汉语的海外华⼈。
“对外”⼆字也⽆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所使⽤。
P4教学与教育P8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语⾔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法,并⽤来指导教育实践,从⽽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发展的教育⽬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语⾔的教学,它是第⼆语⾔教学的分⽀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为⽬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将语⾔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对⽐为基础;与⽂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是⼀门应⽤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化教学学科”论“应⽤语⾔学学科”论:⾸先,第⼆语⾔教学所“应⽤”的理论不仅是语⾔学,还有⼼理学、教育学、⽂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语⾔学理论解决不了语⾔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语⾔学与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是“应⽤和启⽰”的关系;第三,“应⽤语⾔学”这⼀名称⾮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语⾔的教育。
第⼆章汉语作为第⼆语⾔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项事业、成为⼀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汇总,做个参考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加我,一二九八三六七零四五。
第二章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
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
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P34~35《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
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
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学时:54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本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讲授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涉及的诸多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具备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付诸研究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个六个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对外汉语教学阶段论、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6学时)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目的语等语言教学的相关概念辨析;(2)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育(学);对外汉语等学科名称的辨析;(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4)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点。
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1)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2)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3)作为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基础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4.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教学重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教学难点:语言教学相关概念辨析;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历史的分期。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8学时)1.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2.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自觉实践法、交际法。
3.对外汉语教学法: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XXX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资料野下晴上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研究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言语,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言语而非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言语和母语两个观点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研究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言语教与学全进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内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施行方法。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绪论篇第⼀章对外汉语教育是⼀门专门的学科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语⾔教学中有关语⾔的⼏个基本概念1、按⼈们获得语⾔的先后顺序区分第⼀语⾔:⼈出⽣以后⾸先接触并获得的语⾔;第⼆语⾔:⼈们在获得第⼀语⾔以后再学习和使⽤的另⼀种语⾔。
2、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外语:指外国的语⾔。
3、按⾔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这⼀术语与“母语”可以通⽤;⾮本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
4、⽬的语:指⼈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
5、西⽅学者们从有⽆语⾔学习环境的⾓度,对“第⼆语⾔”和“外语”两个概念作了分⼯:“第⼆语⾔”:凡是在该语⾔使⽤的环境中学习的⽬的语称为第⼆语⾔;“外语”:不在其使⽤环境中学习的⽬的语称为外语。
6、⼴义的“第⼆语⾔”:是指任何⼀种在第⼀语⾔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的语⾔,包括外语;狭义的“第⼆语⾔”:①第⼀语⾔以外的本国通⽤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不包括外语;②指在该语⾔使⽤的环境中学习的⽬的语,包括⼀部分外语。
⼆、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优点:①基本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了⼴泛的影响;②简洁上⼝、符合汉语习惯。
局限:①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语⾔教学。
②只适⽤于中国⼈2、汉语教学定义清楚,在国际场合运⽤较多,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3、汉语作为第⼆语⾔的教学优点:从学术上较能精确地指称这⼀学科的内涵和性质,不仅能涵盖第⼀语⾔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还能体现出它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语⾔教学学科的关系。
缺点:名称太长,不上⼝。
4、应⽤语⾔学这是使⽤的最早、最普遍的名称。
早在19C由波兰语⾔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
⼴义的应⽤语⾔学:与理论语⾔学相对,指把理论语⾔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法应⽤到其他学科领域,从⽽产⽣的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语⾔学、病理语⾔学、数理语⾔学、计算语⾔学、词典编纂学、机器翻译学,乃⾄社会语⾔学、⼼理语⾔学等。
第一章学习理论: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是怎样一个过程,有何内在规律,如何更有效地学习等。
四大流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论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的规律1.泛化(概括化、类化):对相似的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2.辨别(分化):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3.消退(退化):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简评 1.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2.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桑代克Thorndike 第一个用实验来研究动物心理的人联结主义学习论(S-R)刺激(尝试错误)反应简评:1.是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2.依据了客观事实,不仅试图说明什么是学习,同时还试图指出学习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遵循哪些规律,学习又有哪些特点3.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4.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惩罚的四点原则(张春兴)1、实施惩罚前,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奖与罚的行为标准。
2.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如偷窃说谎。
并非因能力所限无法达到目的的。
3、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体差异。
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改过可能较大。
个性顽劣的有时反而满足了他引起他人关注的需求。
4、多使用剥夺式惩罚(作业未做完不准看电视),而非施予式惩罚(体罚),因为前者可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强化: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
强化物:能增强某个反应再次出现频率的刺激。
正强化:由于呈现令人满意的刺激而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由于撤除令人厌恶的刺激而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降低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
呈现性惩罚:由于呈现令人厌恶的刺激而降低反应频率。
移去性惩罚:由于撤除令人满意的刺激而降低反应频率。
简评▪克服了桑代克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归纳-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cc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研究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
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研究者通过研究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研究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
成效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研究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和意念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当前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P34~35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①突出语言的利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
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详细、适用。
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一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⑤根据外国人进修和使用汉语的研究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学科性质1、对外汉语教学含义: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目的: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基础学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第二章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1、母语(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
儿童通常是在父母或周边人群的言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除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4、目的语:目标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并力求掌握的语言。
5、习得: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语言。
6、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教导,学习教学大纲指定的和书本的内容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7、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①后天环境论。
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而成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刺激反应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论②先天决定论又称天赋论心理学基础是心灵主义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③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论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论④语言功能论英国韩礼德8、习得和学习的差异:①习得是无目的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
③习得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只要集中语言的形式上。
④习得是靠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则主要靠老师指导。
⑤习得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好;学习花费的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不同: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I每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第1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内容、学科体系和结构,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掌握语言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Key Points)】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发展历史【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课堂讲授:10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1.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2.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5.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思考题(Questions)】1. 略述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2. 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哪些?3. 对外汉语教学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蓬勃发展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4. 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2章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论【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掌握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了解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
【教学重点(Key Points)】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课堂讲授:10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1.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2.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4.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思考题(Questions)】1. 第一语言和母语、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关系是怎样的?2.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有哪些异同?3. 交际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外汉语教学应从中借鉴些什么。
4. 结合第二语言教学实际,具体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是什么。
5. 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与心理学、教育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