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热焊焊接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

铝热焊焊接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

铝热焊焊接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
铝热焊焊接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

铝热焊焊接作业指导书

目次

一、作业介绍............................................ 3

二、作业流程图.......................................... 5

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6

⒈作业准备 ............................................ 6

⒉防护设置 ............................................ 7

⒊基本作业 ............................................ 7

四、质量标准.......................................... 13

五、作业机具材料...................................... 14

一、作业介绍

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务段范围内的高速铁路铝

热焊焊接作业。

人员要求:通过铁路总公司认可的钢轨焊接培训,并考试合格。身体健康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好;心理、身体素质良好,无职业禁忌症;听力及辨色能力正常,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熟练掌握钢轨焊接操作技能及焊接设备保养规程,熟知相应作业过程和环境中的安全要求。熟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高速铁路线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铁路行车组织规则》、TB/T 1632.1《钢轨焊接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 1632.3《钢轨焊接第3 部分铝热焊接》等有关规定。熟练掌握钢轨焊接作业的安全防护知识及操作技能。熟练掌握钢轨焊接接头作业验收标准及作业标准。掌握钢轨焊接作业在非正常情况下紧急处理办法。熟悉无缝线路、电气化线路区段的作业要求和注意事项。

⒈岗位要求

作业负责人视焊缝所在位置确定,正线、站线钢轨焊接由不低于班长职位担任,道岔尖、基本轨焊接由不低于副主任职务担任,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

⒉人员配置

区间线路作业必须设置“三位一体”防护,站内线路作业设置“两位一体”防护。作业不少于5人。(可根据当日工作量及班组人员情况可适当增加人员)。

作业条件:

⒈天窗窗点内

⑴机具材料转运、铝热焊接、打磨、整理道床。

⑵作业时间

不少于120分钟。

⑶配合要求

车务、供电、电务(根据影响范围)。

作业风险:

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

⑴焊接工艺不标准导致焊接轻、重伤。

⑵“漏锅”导致焊接失败不能正点开通线路。

⑶拆模后高温焊接废弃物乱丢、乱放引发火灾或烧坏电缆、管

路。

⑷氧气、丙烷搬运、使用不当引发爆炸事故。

⒉从业人员伤害风险

⑴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人身伤害。

⑵避车中车辆坠物造成人身伤害风险。

⑸上步行板缺失时避车造成坠桥人身伤害风险。

⑹械操作不当,造成其他伤害人身安全风险。

⑺预热、高温焊接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人员烧、烫伤。

二、作业流程图

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⒈作业准备

⑴上报无缝线路重伤轨处置(开断)之报审表,经线路科审批后方可开断钢轨。

⑵检查丙烷、氧气压力是否满足焊接需求。

⑶检查机具是否齐全、试运行确认状态良好。

⑷联系轨料运输情况。

⑸检查焊剂是否与现场钢轨型号相匹配。

⑹清理铝热焊焊接各类设备、工具、检具、材料(见附表1)。

检查钢轨是否到达指定地点、是否达标(无外观缺陷、无伤损标识)。

⑺再次检查机具、各类设备是否到位、齐全,试运行各类机具确保机具能正常运行。

⑻再次检查各类消耗材料是否齐全(分流塞、一次性密封高、封箱泥、氧气、丙烷、锯轨片、砂轮片、仿形打磨机砂轮片等)。

⑼再次检查焊剂是否与现场钢轨型号相匹配,U71与U71钢轨焊接用U71焊剂、U71与U75钢轨焊接用U71焊剂、U75与U75钢轨焊接用U75焊剂,同时检查焊剂密封性是否完整、是否干燥、焊剂是否过期。

⑽确定开断位置。丈量新轨长度L;紧固开断前后两侧各25m范围内的扣件;保证开断轨缝与枕木的距离至少100mm;两端预留23-27mm焊接轨缝,并用石笔在钢轨非作用边标记开断位置。

⑾用油漆在开断位置两端各延长0.5-1m处钢轨轨头外侧进行标记,并记录标记长度。

⑿除锈。用带钢丝轮的角磨机清理即将上道钢轨端头100-150mm (包括轨腰、轨头、轨底)范围的铁锈及油漆、油脂清除干净,用角磨机对即将上道钢轨端头15-20mm进行氧化层打磨。

⒀摆放焊接材料及机具。将焊接模具、工具、切割机、推瘤机等放置在待焊接处所的路肩待用。

⒁连接丙烷、氧气,再次检查丙烷、氧气压力是否满足焊接需求,并将燃气(乙炔、丙烷、液化气,在隧道内作业必须用乙炔)压力调到10PSI(相当于0.07Mpa 或0.7Bar),氧气压力调到70PSI(相当于0.49Mpa 或4.9Bar),同时确保丙烷、氧气瓶相距不少于5m,丙烷与明火相距不少于10m且丙烷在明火下风方向。

⒉防护设置

⑴区间线路及站内正线作业

区间封锁作业时,设置“三位一体”防护,视距不足、联系困难地段可增设中转防护联络员。

⑵站内非正线线路作业

设置“两位一体防护”。

⒊基本作业

⑴测量轨温,作好记录,其后在作业中、作业后均应测量记录轨温。

⑵开断插入钢轨。

先开断一端钢轨,待钢轨完全开断后,再次确认另一端开断位置,防止因钢轨伸缩导致焊接轨缝过大或过小。

将开断后钢轨更换下道;将新钢轨更换上道;新轨缝在25-28mm;去掉焊头两侧3至6根轨枕上的扣件及垫板,上紧其余扣件(扭紧新

换上钢轨中部螺丝),确保在焊接过程中钢轨固定。

⑶轨缝调整。

用带钢丝轮的角磨机将两轨端面各100-150mm范围的铁锈及油漆、油脂清除干净;用角磨机将两轨端面各15-20mm进行氧化层打磨;再次确认焊接轨缝,拉伊台克焊接轨缝为:25-28mm范围内。

⑷对轨作业。

尖点调整:将1m 钢直尺放置在钢轨顶部,使其重点与轨缝中点重合,用A 型对正架对钢轨高度进行调节,使钢直尺的两个端点与钢轨表面的间隙(即尖点值)为1.6mm。

水平调整:将1m 钢直尺放置在钢轨轨头侧面,调节A 型对正架使钢直尺与钢轨紧贴。

倾斜调整:将1m 钢直尺放置在钢轨轨腰,调节A 型对正架使钢直尺与钢轨紧贴。

⑸安装砂模

检查砂模有无受潮、破损,浇道和通气孔必须干净通畅。

将两侧砂模在钢轨上轻轻摩擦,以使其与钢轨贴合紧密,若砂模与钢轨缝隙过大时需进行磨模,如遇钢轨磨耗过大时还需加高温棉密封条。

将砂模底板放在金属底板中,并涂上密封膏,安装在钢轨底部,保证底板居中,并再次使用钢直尺检查钢轨的对正。

当轨温在15℃以下焊接时,对焊缝两侧各1米范围内钢轨进行加热处理至37℃,确保焊接质量。

将侧砂模放在金属侧模中,装在钢轨上,注意使侧模居中,上紧夹具,并覆盖砂模口防止异物掉入。

使用封箱泥均匀地抹在砂模与钢轨的缝隙处,然后再加一层封箱泥,抹完后,应仔细检查封箱泥的密封状况,并在砂模废渣流出口以及夹具螺纹处抹上少量封箱泥保护侧模板。

挂灰渣盘,灰渣盘中均匀铺上一层干燥灰渣并放置平稳。

封箱完毕后,焊接负责人应该检查封箱是否达到要求。

用两根短棒做成两根堵漏棒,以备堵漏,同时使用封箱泥在铁铲上平铺一层(6-10mm),用于轨底堵漏。

⑹预热。

预热支座安装在上风处,预热枪头距离钢轨表面的高度为50mm (+3 -2)。

燃气(乙炔、丙烷、液化气,在隧道内作业必须用乙炔)10PSI (相当于0.07Mpa 或0.7Bar),氧气压力位70PSI(相当于0.49Mpa 或4.9Bar)。

预热前点火,应在砂模外进行,燃气点燃后再打开氧气,然后交替打开氧气和燃气直至氧气和燃气阀门全部打开,然后调节氧气阀门使蓝色焰心约为12mm,将预热枪放在预热支架上。

预热过程中注意观察钢轨颜色变化,预热完成时钢轨中间及轨头发红,60Kg/m 钢轨预热时间是5 分钟(微调氧气阀门使火焰声音变化均匀,从砂模通气孔升起的火焰高度为50 厘米时开始计时,应保持燃气和氧气的工作压力分别为10PSI(相当于0.07Mpa 或0.7Bar)和70PSI(相当于0.49Mpa 或4.9Bar),预热抢头应安装居中定位,并将分流塞放在砂模边缘进行烘烤,使其干燥。

预热完成后取走预热枪,先交替关小氧气、燃气,然后关闭氧气,最后关闭燃气。

预热完成后,把预热枪头从支架上移开,将分流塞放入砂模中。

⑺焊剂的准备

选择一个干燥的地方取出坩埚,并和电务人员共同确认放置位置,远离各类电缆线。

检查包装内组件是否齐全、焊剂是否有破损受潮现象、坩埚是否破损、自熔塞是否完好无损。

将焊剂上的标签揭下贴在焊接记录上。

打开焊剂慢慢旋转倒入一次性坩埚内,使焊剂重新混合,并使焊剂顶面成锥面,将高温火柴插入焊剂并盖上坩埚,焊接负责人随身携带2-3根备用高温火柴。

⑻浇注。

预热结束后,将分流塞放在顶部,将坩埚放置在砂模的正中央,点燃高温火柴,并将其斜插入焊剂,插入深度约为25mm,盖上坩埚盖。

观察焊剂反应过程,手持堵漏棒、铁锹以防钢水泄漏,反应完毕后,易熔塞将会自动熔化,钢水注入砂模,当废渣停止流入灰渣盘,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如遇焊剂“冻结”,作业人员需立即远离坩埚,待焊剂反应完全后返回)。

焊剂浇注包括焊剂反应阶段和镇静阶段,整个浇注时间一般为13-32 秒。焊药反应阶段开始时会出现明火,伴有“轰轰”声,坩埚颤动,当“轰轰”声停止时,焊药反应结束,进入镇静阶段,当坩埚底部有钢水流出时,镇静阶段结束。

⑼拆模及推瘤。

浇注结束5分钟后,移走灰渣盘、一次性坩埚,并放置在工电共

同确认的地方,待灰渣固化冷却后,将其倒掉,收回灰渣盘;拆掉夹具、侧砂模及底板。

浇注结束后6 分30 秒,使用推瘤机推掉多余的焊料,使用钢柱剥离器将大钢柱剥离,并将小钢打弯,以便打磨的进行。

⑽打磨。

轨温低于15℃,应使用保温罩保温10min后再进行热打磨。

热打磨。推瘤完成后,将焊缝顶部表面打磨至距原轨面0.8-1.0mm,再将焊缝的内侧打磨至与既有钢轨平齐,冷却15min后才能撤掉对正架。

焊缝温度降到300℃以下才能放行列车。

冷打磨。待第二天天窗时间再进行冷打磨,冷打磨后表面不平度应满足: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100mm范围内,表面不平度不大于0.2mm,轨顶面及轨头侧面工作边母材打磨深度不应超过0.5mm。

填写焊接技术记录。做好施工日志、焊接记录单填写并上报线路技术科。线路工区印刷焊缝编号(按段发文件焊缝编号原则)。

⑾回检

检查线路几何尺寸,处理超限处所。

紧固焊接处所松动的螺栓,将机具、材料进行清理回收。

焊接完成后,检查焊缝外观完整性,如发现焊接存在缺陷,必须组织进行更换;上齐臌包夹板和急救器。

保养机具,确保机具状态良好,并将焊接设备集中放置在工具室一侧。

对焊接处所上齐臌包夹板照相传“涪工段钢轨焊接打磨组”微信群。

次日18:00前上报无缝线路重伤轨处置(开断)之报审表(背面)。

在钢轨钢轨探伤和伤损管理平台新增、停用相关焊缝。

新增焊缝在焊接当日温度冷却至40℃以下或自然轨温时,立即进行全断面探伤,未探伤前上臌包夹板、急救器进行加固,探伤确定无伤损后可拆除臌包夹板。

⑿开通

车站销记,开通线路,首列限速160km/h其后正常,撤除防护。

四、质量标准

⒈焊缝平直度轨面0-0.3mm,内侧平直度-0.3-+0.3mm;焊缝外观良好无发蓝及明显缺陷;焊缝无上拱、扭曲。

⒉焊接后线路几何尺寸达标。

⒊焊缝距轨枕边缘不得少于100mm,轨底距道砟顶部不得少于100mm。

⒋低温(低于15℃)进行铝热焊施工时,将焊缝两侧钢轨各1m 范围加热至37℃。

⒌雨、雪、雾天气和气温低于0℃时,禁止现场钢轨焊接作业。

⒍在隧道及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

⒎轨温低于300℃方能放行列车。

⒏作业负责人对当日作业质量进行回检,并做好记录;作业负责人对作业进行检查达到验收标准后,通知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撤除防护;回收料具。

五、作业机具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