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解空调基础知识

图解空调基础知识

中央空调基础知识-新手入门

一、空调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英制单位:英尺ft(feet)、英寸in(inch) 1 in=25.4 mm 1 ft=1 2 in 1 ft =0.3048 m≈30.5 cm 1 m=3.281 ft 2、体积流量单位 CMH:cubic meter per hour CFM:cubic feet per minister 1 CFM = 1.699 CMH 3、功与能量的关系 能量=功×时间 1焦耳(j)=1 瓦(w)×1 秒(s) (1)能量单位: 国制:j、kj;英制:cal、kcal 1 j = 0.2388 cal (2)功率单位: 国制:w、kw;英制:kcal/h(大卡) 1 kcal/h = 1.163 w 1 kw = 860 kcal/h 习惯上的常用单位:马力(匹)HP、冷吨RT 1 HP = 735 w

1 RT = 3.516 kw =3024 kcal/h 说明: 1、冷吨:是一个英制的制冷量单位。 1冷吨就是在24小时内冻结1吨0℃的水变成0℃的冰,所需要的冷量。 美国是采用2000磅(907.2kg )作为一吨。因此1美国冷吨=12659 kj/h;即:1 RT=3.516kw 2、匹与制冷量的关系 在小型空调工程中1HP指给压缩机输入735W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制冷量。与一般的功率单位匹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的1HP 是根据能效比算出来的。 日本一般认为空调压缩机的能效比平均为3.4,则输入735W的电能所产生的制冷量为2500W。因此可以说1HP空调的制冷量相当于2500W的制冷量。小1匹一般为2200W,大1匹一般为2800W。 二、制冷原理 1、制冷原理及分类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主要是采用液体气化制冷法。(主要是利用液体气化过程要吸收比潜热,而且液体压力不同,其沸点也不同,压力越低,沸点越低。) 另外根据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不同方式,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 对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其工作原理就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接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的热力过程,以完成制冷循环。 2、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装置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中将所吸收的热量传给周围的空气或者水,而被冷却为液体,往复循环,借助于状态的变化来达到制冷的作用。 2)常用制冷剂 A、氨(NH3 R717)

空调基础入门知识

培训资料 目录 一,空调制冷原理 (2) 二,空调部件及分类 (2) 三,大多联设计步骤 (3) 四,氟机清单报价 (3) 五,施工管理 (4) 1.前期准备 (4) 2.进场 (4) 3.施工工序和管理要点 (4) 六,售后服务及维修 (7) 七,招投标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7) 八,工程管理中的思维模式 (8) 九,南京越美自控产品培训 (8)

一,空调制冷原理 1.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后,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中吸热汽化,达到循环的目的. 二,空调部件及分类 1.节流装置:电子膨胀阀,热力式膨胀阀,毛细管(小型机),一般节流装置在室内机。 2.压缩机:活塞,涡旋,螺杆(干式、满液式、热回收、全热回收),离心,蒸发制冷(吸收式) 3.水机:水机分为风冷冷水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 ①风冷冷水机组:风冷螺杆机组、风冷模块机组、风冷涡旋机组 ②水冷冷水机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水冷涡旋冷水机组、水冷柜 冷水机组、水冷分体式管道机、水冷整体式管道机(水源热泵)。 4.氟机:家用机和商用机 商用机:一拖一和一拖多。 一拖一:风管机和天扬机 一拖多:小多连:适用于家庭,别墅等小型场所MAX16KW 大多连:适用于酒店,商铺等中大型场所(室内机控制在15台之内)

三,大多联设计步骤 1.房间编号 2.设计房间面积、了解房间功能 3.确定冷负荷指标 4.计算各个房间冷负荷 5.选出室内机型号 6.按功能区域及负荷划分系统 7.确定各个系统的室外机安装位置(水系统是确定空调主机和主立管安装位置) 8.确定室内机送风、回风及设备安装位置(标注设计型号) 9.用管道连接室内机设备(按系统) 10.计算管径(氟机按制冷量、水机按水系统)氟管、冷冻水管、冷却水管、冷凝管径 11..标注管径 12.确定风管,风量(新风、排风、送风)。风量=风口截面积*风速(风压每米3-5pa的折损,决定送 风距离) 13.确定风速(风管风速:主干管6-8m/s,支管4-6m/s,送风口2-3m/s,回风口1-2m/s) 14.计算风管尺寸 15.图纸绘制 四,氟机清单报价 清单报价主要分为三大类:人材机(人工,材料,设备) 1.设备:室外机、室内机(分歧管—多联机)、室内控制方式线控或者遥控 2铜管(R22铜管和R420a专用铜管)和保温.、信号线、(联锁调试费用),铜管脱油脱脂,及气压试验时抽真空费用 3.支吊架(小五金、卡箍),剃槽(装室内温控面板时),打洞 4.冷凝水管(常用PVC)及保温、风管(复合板材或镀锌铁皮) 5.回风口及送风口。风口单价计算公式:a(长)*b(宽)*200/250*1.2/1.25/1.30(a*b<0.1㎡时按 0.1㎡计算) 施工工序 1.室内机的吊装、定位标高。打丝杆和膨胀螺丝(一般采用8厘丝杆) 2.铜管(多联机需焊接分歧管)、保温、信号线敷设、管线穿墙需打洞 3.风管的制作以及安装 4.空调抽真空、保压。(氮气), 5.冷凝水管及保温敷设、试水 6.设备保压压力稳定后、添加冷媒。(若压力不稳定需查漏) 7.调试

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课题】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教学难点】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容。 〖新课〗 1-2学时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1.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 (1)固态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固体具一定形状。 (2)液态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 (3)气态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 2.基本状态参数 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压力p、密度或比体积v、比能u、比焓h等。 (1)温度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T表示,单位为K (开)。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 T-273.15 K或T = 273.15 K + t t——摄氏温度,℃。 (2)压力

制冷空调基础知识教案设计

【课题】 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热力学定律的涵及应用。 【教学难点】 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容。 〖新课〗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1.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 (1)固态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固体具一定形状。 (2)液态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 (3)气态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

2.基本状态参数 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 、压力p 、密度ρ 或比体积v 、比能u 、比焓h 等。 (1)温度 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T 表示,单位为K (开)。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 T -273.15 K 或 T = 273.15 K + t t ——摄氏温度,℃。 (2)压力 S F p = F ——整个边界面受到的力,N ; S ——受力边界面的总面积,m 2。 绝对压力、工作压力和环境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为 (负压)(正压);e am b e am b p p p p p p -=+= p amb ——当地大气压力; p e ——工作压力。 (3)比体积和密度 系统中工质所占有的空间称为工质的体积。而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体积称比体积,用v 表示,单位为m 3/kg 。决定压缩机制冷量的重要参数。与工质密度互为倒数。 例2-1 锅炉中蒸汽压力表的读数Pa 103.325e ?=p ;凝汽器的真空度值,根据真空表读为Pa 105.94e ?=p 。若大气压力Pa 1001325.15amb ?=p ,试求锅炉及凝汽器中蒸汽的绝对力。 解 锅炉中水蒸气的绝对压力 Pa 1033.313Pa 1032.3Pa 1001325.1555e am b ?=?+?=+=p p p 凝汽器(电压电容)中的绝对压力 Pa 10633.0Pa 105.9Pa 1001325.1445e am b ?=?-?=-=p p p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T p =υ R g ——气体常数 对于质量为m (kg )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mRT pV = V ——质量为m (kg )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m 3;其它各参数同前。 二、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一个系统。 在实际的工质状态变化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w +?=u q q ——加给1 kg 工质的热量,J/kg ; △u ———1 kg 工质能,J/kg ; w ——机械功,J/kg 。 热力学第二定律:

暖通空调最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暖通空调最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暖通空调的含义 采暖——又称供暖,指向建筑物提供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 通风——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空间送入和排除空气的过程。 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是为满足生产、生活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的方法使房间或密闭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一定要求的技术。 暖通空调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方面的技术,缩写为HVAC(Heating、Ventilating、Air Conditioning)。 物质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液态汽化成气态过程:吸热; 气态液化成液态过程:放热; 固态熔化成液态过程:吸热; 液体凝固成固态过程:放热; 固态升华成气态过程:吸热; 气态凝华成固态过程:放热; 注:固态—液态转换在冰蓄冷系统将会用到;改变状态将会储存大量的能量:潜热。比热:使1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 显热:当物体吸热(或放热)仅使物体分子的热动能增加(或减少),即仅是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并没有改变物质的形态,那么它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潜热:当物体吸热(或放热)仅使物体分子的热位能增加(或减少),使物体状态发生改变,而其温度不变,那它所吸收的(或放出)的热称为潜热。 空调系统参数 温度定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质冷与热的程度。 分为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用湿纱布包扎普通温度计的感温部分,纱布下端浸在水中,以维持感温部位空气湿度达到饱和,在纱布周围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使于周围空气接近达到等焓。示数达到稳定后,此时温度计显示的读数近似认为湿球温度。 焓的定义:焓是热力学中表示物质系统能量的一个状态函数,常用符号H表示。数值上等于系统的内能U加上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即H=U+pV。焓的变化是系统在等压可逆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的度量,也就是物质所带能量的多少。 湿空气的焓:为干空气的焓和相应水气的焓之和,也常用干空气为计算基准。一般规定0℃时干空气和液态水的焓和,相对应水气的焓值为零。 露点:将湿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当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即为露点。若湿空气的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则所含超过饱和部分的水蒸汽将以液态水的形式凝结出来。 湿度的定义:又称为含湿量,为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蒸汽质量。单位:g/kg 绝对湿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来计算,单位:kg/m3

空调基础知识讲解

空调基础知识讲解 1.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 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 1匹=735W 功率 2.能效比=制冷量的“瓦”/耗电量的“瓦” 一般为2.6-3之间,越大越省电。 3.制冷量 空调的1匹指的是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 故1匹的制冷量应为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 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 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 一般情况下,制冷量为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 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4.耗电量 空调的耗电量则是要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 公式:压缩机功率=制冷量/能耗比,一般空调能耗比大于3, 因此,1匹的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35W, 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35* 1.5约为1100瓦,也就是1小时1.1度电左右; 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或其他电机需要耗电,总共1小时也就1.2度左右。最简单的方法,看看说明书上的输入功率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时的耗电量。 空调的耗电,不能一概而论的。它和环境温度、房间大小、房间的受热情况(是否有较大面积的墙、门窗、屋顶受阳光直晒)、温度设定都有关系,而不是空调功率大一定比功率小的耗电大。 5.空调型号命名 国家早就对空调器产品的命名制定了统一标准, 举例说明:格力KFR-25GW/D 其中K表示空调 F表示分体式 R表示利用热泵制热(也就是靠压缩机制热的冷暖型,单冷的不标) 25表示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该空调连续制冷一个小时所产生的制冷量是2500W G 表示分体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柜机用L表示) W表示分体空调的室外机。 /D 表示辅助电加热 BP 就表示变频

2015年北京《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制冷空调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制冷空调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四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热工学和热工测量 (一)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热力过程、功和热量、热力循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比热、混合气体性质。 (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内能、焓及其物理意义;熟悉理想气体热力过程。(三)熟悉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逆卡诺循环及其意义、卡诺定理、熵增原理。 (四)掌握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气图表、湿空气性质; (五)了解气体和水蒸汽流动流速、流量、临界状态、绝热节流、蒸汽压缩致冷循环、吸收式致冷循环、热泵、气体液化。 (六)掌握热工测量方法分类、测量系统组成、测量误差分类、测量精度、仪表精度、温标。 (七)熟悉热膨胀效应测温原理及测温技术、热电偶基本定律及应用、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热电偶结构及使用方法、热电阻测温原理及常用材料、测温布置技术。(八)了解干湿球温度计测湿原理、氯化锂电阻式湿度计、电容式湿度计、毛发式湿度计;了解液柱式压力计、弹性式压力计、电气式压力计、压力表选用;了解测量流速常用仪表原理及测量方法、流速测量布置技术;了解常用流量计测量原理及测量技术;了解热流计分类及布置技术。 二、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包括泵与风机基础) (一)工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 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作用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稳定流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流体的两种流态和过流截面水力要素,流动阻力及简单管路的阻力计算。 熟悉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流体压力和速度测量仪器的原理及应用,串联、并联管路的阻力计算。 熟悉泵和风机的工作特性曲线,管网中泵和风机运行的工况点工况调节、气蚀和喘振,离心式泵和风机的选型、正确使用和安装。 (二)传热学 掌握稳态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基本传热过程的规律和计算,

空调基础知识讲解

空调基础知识讲解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空调基础知识讲解 1.匹数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匹并不指制冷量。 平时所说的空调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 1匹=735W 功率 2.能效比=制冷量的“瓦”/耗电量的“瓦” 一般为2.6-3之间,越大越省电。 3.制冷量 空调的1匹指的是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 故1匹的制冷量应为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 则,以此类推。 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 一般情况下,制冷量为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 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4.耗电量 空调的耗电量则是要主要看压缩机的功率, 公式:压缩机功率?=?制冷量?/?能耗比,一般空调能耗比大于3, 因此,1匹的电功率一般数据为735W, 1.5匹的耗电功率就是735?*?1.5约为1100瓦,也就是1小时1.1度电左右; 除了压缩机,还有风扇或其他电机需要耗电,总共1小时也就1.2度左右。最简单的方法,看看说明书上的输入功率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时的耗电量。

空调的耗电,不能一概而论的。它和环境温度、房间大小、房间的受热情况(是否有较大面积的墙、门窗、屋顶受阳光直晒)、温度设定都有关系,而不是空调功率大一定比功率小的耗电大。 5.空调型号命名 国家早就对空调器产品的命名制定了统一标准, 举例说明:格力KFR-25GW/D 其中K表示空调 F表示分体式 R表示利用热泵制热(也就是靠压缩机制热的冷暖型,单冷的不标) 25表示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该空调连续制冷一个小时所产生的制冷量是 2500W G 表示分体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柜机用L表示) W表示分体空调的室外机。 /D 表示辅助电加热 BP 就表示变频 再后面的数字或字母的含义由生产商自定。 根据空调器的匹数,可大致判定其输入功率和制冷量。 空调器的型号与“匹”以及功率的关系大致如下表(各个生产厂规格有些出入):

空调基本知识

空调基础知识 1.温度:温度是表明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高低反映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物体状态的基本参数之一。 2.干球温度:温度计的感温球与空气直接接触,测出的空气温度称为空气的干球温度,也就是空气的真正温度(日常说述的温度)。 3.湿球温度:用带有水分的湿纱布包在温度计的赶温球上,这样的温度计称为湿球温度计,有它测出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也是在定压绝热的情况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 到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4.露点:对于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使饱和水汽压降至与当时实际的水汽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5.露点温度:在恒定压力的条件下,空气的含湿量不变时,降低空气温度,在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温度叫露点温度。(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为φ=100%RH) 6.湿度:湿度是表示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汽量多少的物理量; 7.含湿量:每公斤干空气所含有水蒸汽量称为含湿量,符号为d,单位为kg/kg(干);8.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分压力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用φ表示当φ=0时,为干空气;φ=100%时,为饱和空气。从j 值大小可直接看 出空气的干湿程度。) 9.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 (符号为Z,单位为kg/m3) 10.焓是湿空气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一个内能与压力位能之和的复合状态参数。在空调过程中,湿空气的状态经常发生变化,焓可以很方便确定该状态变化过程中的热交换量。湿空气的变化过程是定压过程,焓差等于热交换量, 即:t Δh=Δ Q=cmΔt 式中:Δh:焓差kJ/kg(干) ,ΔQ:热交换量kJ/kg m:湿空气的质量kg ,c:湿空气的定压比热kJ/(kg℃) 11.显热: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上升或下降,但是物质的形态不发生变化,这种热称为显热。 12.潜热:当单位质量的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其形态发生变化,但温度不发生变化,这种热量无法用温度计测量出来,人体也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实验计算出 来,这种热量就称为潜热。 第 1 页共1 页

空调基础知识

项目一 制冷设备主要电气执行机构检修 培养目标 1、 熟悉不同制冷设备的各种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 应用场合以及作用; 2、会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及维修工具; 3、能熟练检测和维修制冷设备控制系统的电气执行机构; 空调基础知识 电气控制系统是整个空调设备的指挥中心,具有控制和保护制冷系统、送风系统 或水系统的作用。不管其控制功能有多复杂,其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各电气执行机构。 以实现相应的制冷、加热、除湿、净化等空气调节功能,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舒 适、节能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本项目先简要介绍空调设备电气执行机构,然后分别介绍系统中常用的电器执行 机构。通过对它们的种类、结构特点、应用场合及检修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学会制冷 装置最基本的维修技术。 空调设备种类很多,家用空调器属小型空调设备,多联式中央空调、风管式中央 空调及水管式中央空调等属于中大型空调设备,而除湿机、热泵热水器等属于特殊空 调设备。无论是何种空调设备,要实现其自身功能,都离不开电气控制系统。 1空调设备常用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及控制顺序 空调器是由制冷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合而成,一般又将空 气循环系统纳入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又由电气执行机构、触点式控制器、传感器、 和电路板等组成,其控制顺序:传感器采集各类温度、压力、水流、湿度等参数→电 路板→触点式控制器(继电器、接触器等)→执行机构→实现空调功能。我们将电气 控制系统分成三级: (1) 执行机构级 执行级是由各类执行机构来完成。所谓空调电气执行机构是指接收电路板指令、 执行最后一级动作,包括产生转动、开/关、换向等影响制冷剂状态的动作、或者虽然 不产生动作但直接参与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处理等的电器元器件。如压缩机、水泵、 电加热装置、负离子发生器、照明、电磁阀等。 (2) 中间转换级 电路板把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环境状态参数与人为设定的指令(包括手动、线控

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课题】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 教学难点】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4 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2 分钟) 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内容。 〖新课〗1-2 学时 第一节热力学定律 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 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 (1)固态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固体具一定形状。 (2)液态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 (3)气态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 2.基本状态参数 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压力p、密度或比体积v、比 内能u、比焓h 等。 (1)温度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T 表示,单位为K (开)。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 T- 273.15 K 或T = 273.15 K + t t ——摄氏温度,℃。 (2)压力

暖通基础考试大纲

附件1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 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

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 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 暖通空调的含义: “暖”指的是采暖——又称供暖,主要向建筑物提供一定热量,为了保持室内一定温度。 “通”指的是通风——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空间送入和交换空气的过程。 “空调”指的是空气调节——为满足生产、生活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的方法使房间或密闭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一定要求的技术。 暖通空调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方面的技术,缩写为HVAC(Heating、Ventilating、Air Conditioning)。 物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状态的变化带来热量的变化) 液态汽化成气态过程:吸热; 气态液化成液态过程:放热;

固态熔化成液态过程:吸热; 液体凝固成固态过程:放热; 固态升华成气态过程:吸热; 气态凝华成固态过程:放热; 注:固态—液态转换在冰蓄冷系统将会用到;改变状态将会储存大量的能量:潜热。 比热:使1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 显热:当物体吸热(或放热)仅使物体分子的热动能增加(或减少),即仅是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并没有改变物质的形态,那么它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潜热:当物体吸热(或放热)仅使物体分子的热位能增加(或减少),使物体状态发生改变,而其温度不变,那它所吸收的(或放出)的热称为潜热。 空调系统参数 温度定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质冷与热的程度。 分为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 (一)新风机组解释: 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功能上按使用环境的要求可以达到恒温恒湿或者单纯提供新鲜空气。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降温(或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功能得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来定,功能越齐全造价越高。 (二)新风机组分类 FP-D吊顶式新风机组FP-W卧式新风机组FP-L立式新风机组 (三)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的区别: 新风机组是用来处理新风的,在一座大型建筑内,一般新风机组是和风机盘管配合起来使用,风机盘管+新风机其实就和空调机差不多了。一般情况下,空调机本 身有新风口,新风用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并补充室内排风。由于风机盘管没有新风口,所有需要新风机提供,新风机组提供的经过处理的新风和经过风机盘管处理过的回风,或者是先混合再由风机盘管处理,然后送入房间内。新风机组主要处理室外空气,而空调机组用于处理经过新风机处理的空气,但是新风机可以有回风,回风也可以有新风,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新风机组一般来说不承担空调区域的热湿负荷,主要功能就是送新风,当然理想状态是送风的温度和湿度恒定了,所以新风机组一般控制送风温湿度。空调机组负荷空调区域的热湿负荷,对空调区域的空气起到综合处理的作用,同时保证一定的新风量。空调机组通常主要是控制空调区域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空气处理过程一般比较复杂。空调机组对于空气处理较新风机组在工艺上要相对复杂,所以空调机组多应用在不能安装风机盘管的大范围公共区域,而新风机组多配合安装有风机盘管的小范围空间使用。 (四)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的配合 无论是空调机组还是新风机组使用和安装都较为普遍,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有所区别,但可以功能互补,建议安装新风机组的同时,然后每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