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领军日本高校中文教学
- 格式:docx
- 大小:22.80 KB
- 文档页数:3
东京大学将特训新生学习汉语东京大学将特训新生学习汉语。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逐渐成为世界舞台的必备语言。
近日,东京大学在今年春季新生入学仪式表示,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用语言能力。
东京大学将对学生展开特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汉语、英语两种国际语言。
并且东京大学还将聘请中国本土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文学。
据日本《朝日新闻》消息,为培养跨国精英人才,东京大学将从今年春季开始针对学生实施各种特训项目。
首先,东京大学将致力于努力提高学生实用的语言能力。
东京大学要求学生要比以往更加刻苦努力学习。
4月12日,东京大学在日本武道馆举行了入学仪式。
东京大学校长滨田纯一为约3千名东大新生致辞。
滨田纯一列举了东京大学的弱点说:“学生的国际流动性迟缓,学生多样性不足。
”意识到这一点,今年春季,东京大学开始了一系列行动。
措施一:规定用英语写论文的一季度课程,为大一学生必须课。
这一措施是为了使东大学生克服“偏重英语文法,而不懂如何应用英语写论文”的弱点。
该课程一周一次,教师将全部采用英文授课。
该课程将作为东京大学全体一年级学生的必须课。
而对于入学时英语精通的学生,东京大学还为其准备了汉语训练项目。
东京大学将在入学考试英语成绩前300名学生中,最多选拔出75名学生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
东京大学为这些学生设计了2种学习项目,一种是1年期,每周学五天汉语。
另一种是2年期,每周学3天汉语。
东京大学将聘请中国本土教师教学生读音,锻炼学生会话能力。
汉语学习最后阶段,学生将能吟咏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词以及阅读《红楼梦》等我国古典长篇文学作品。
东京大学认为要得到中国精英的认可,这些是不可欠缺的知识。
东京大学还考虑让学生到中国名牌大学去短期留学。
相关负责人东京大学准教授石井堂本刚说:“中国的崛起逐渐使汉语成为国际舞台的必备语言。
为长期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精英之间的交流是不可欠缺的。
这很需要既会说英语也会说汉语的人才。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二、教材解析本课主要讲述自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日本古代史,包括三个子目: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三个子目之间既是时间上的相继,也是内容上的递进。
“6世纪前的日本”子目重点介绍了大和统一日本后奴隶制社会的状况,也点出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史,为第二子目进行了铺垫。
“大化改新”这一子目介绍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更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武士和武士集团”子目讲述了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封建社会的变化,出现了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了幕府统治。
本课是《世界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中的第一课,与下一课《阿拉伯帝国》在内容上是并列关系,代表着亚洲国家步入封建社会的两种典型方式:学习和宗教。
同时日本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之一,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进程有助于后续世界史的学习。
旧教材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整合在一课中,囿于篇幅的限制,只对大化改新这一重点进行了介绍。
统编版教材补充了奴隶社会时期日本的生产组织以及大化改新之后的日本社会发展走向,使得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更加完整连贯,一方面更好地衔接了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日本形成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知,为现实提供历史依据。
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唐朝的对外交往,初步了解了唐朝对古代日本的影响;通过中国近代史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系统学习,知道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史实;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的外交,明确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尽管部分学生知道日本号称大和民族,男生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比较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总体来说,学生对日本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中日关系这一领域,对于日本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却是匮乏的,日本古代史尤其如此。
中国教育部承认学历的日本大学(国立大学篇)新汉东语言中心14 分钟前新汉东语言~国立大学(Japanese National University)在日本,所谓的国立大学就是国家直接设置的大学和国立大学法人设置的大学,即分为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
国公立大学法人是国家或当地政府全额出资的团体。
并且从2004年4月1日的新学年开始,所有国公立大学根据国公立大学法而成立了独立的法人组织。
日本国公立大学相对应的是占据了全日本698所大学中的500所以上日本私立大学,目前日本有公立大学75所、国立大学86所。
先来简单的给大家科普下日本的大学学制:1~大学院——大学里的“大学院”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机构大学院有硕士(学制2年)、博士(学制3年)学位授予权,有些学校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分别设立,有些学校是合在一起设立。
分博士课程前期2年,博士课程后期3年,前期课程2年也视为硕士课程。
2~学部——“学部”是实施本科教育的机构学部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一般4年,医科6年(含牙医、兽医,毕业后可直接报考4年制博士研究生课程)。
3~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只能实施大学专科教育,学制2-3年,颁发专科毕业证书,不能授予学位。
在学部和大学院里,除攻读学位的正规学生外,还有“旁听生”、“履修生”和“进修生”。
这三类学生都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只有“履修生”修读的学分被承认。
4~学部不招收“研究生”。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多用日语授课,少数课程用英语授课。
进入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要求日语国际能力考试至少达到二级。
以下为日本国立大学的名单(86所)北海道地区北海道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室兰工業大学、小樽商科大学、带广畜产大学、旭川医科大学、北见工业大学。
东北地区弘前大学、岩手大学、东北大学、宮城教育大学、秋田大学、山形大学、福岛大学。
关东地区茨城大学、筑波大学、筑波技術大学、宇都宮大学、群馬大学、埼玉大学、千叶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东京学艺大学、东京农工大学、东京艺术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京海洋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电气通信大学、一桥大学、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横浜国立大学。
上海教日本人汉语学校口碑最好的是哪家?
上海教日本人汉语学校口碑最好的是哪家?对于在上海的日本人学汉语来说,他们都想找一家口碑最好的,并且最会是擅长教日本人汉语的学校,那么上海教日本人汉语学校口碑最好的是哪家?早安汉语无论是在教日本人汉语上的师资力量上说还是从性价比而言,都是日本人学汉语者的不二之选。
具体说来,在早安汉语这家上海教日本人汉语学校之所以很有口碑,久负盛名。
从对保障学员汉语学习效果的师资力量上而言,早安汉语这家上海教日本人汉语学校的老师不仅有多年教学经验,而且在其学生中也多是日本人居多,且拥有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教学上严谨有序,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快乐学中文,很好地满足了学生追求的快乐学汉语的心理。
最后在关于上海教日本人汉语学校口碑最好的是哪家?在早安汉语和其它教日本人汉语的学校比,就是我刚谈到的性价比,早安汉语的老师在多年来从对学员的教学上探索出了了很多性价比高的学习方案。
并给最核心的东西也没丢就是对学员的教学质量。
所以对于日本人学汉语来说,想选择一家口碑好的学校,不妨和早安汉语对比下吧。
2020年中国人领军日本高校中文教学
截止去年底,日本全国共有国立、公立、私立大学756所,绝大多数大学开办了中文教育课程,对日本的大学生来说,中文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
日本有各类中国语教育研究机构,除了有全国性的中国语教育学会外,各地还有各类中文教育研究协会。
为数众多的在日华人担任了日本高校的中文教学工作,他们多为非常勤讲师。
在一所大学里教中文的中国人非常勤讲师少则两三人,多的达十多人,平均一所大学约有三、四名中文老师。
日本全国约有两千多名中国人活跃在各大学的中文教学一线,是日本高校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支主力军。
为了切磋业务、交流信息等,在日华人非常勤讲师们(所谓非常勤,通俗地说就是临时工)通常参加各类汉语教学协会的活动,其中有专门是华人老师的协会,也有的是中日中文教师的联合协会。
在采访中,有中文老师告诉记者:对在日华人来说,当大学中文老师是很吃香的职业,有时候甚至出现一个学校空出一个职位,有数百人前往竞争的现象。
在日本的大学里当非常勤讲师,在工作中有怎样的酸甜苦辣?近期记者以十多位非常勤讲师为对象做了一个小规模的问卷调查,请他们道出“中国语先生”的全般感受。
“非常勤”自有酸甜苦辣
不少非常勤老师在国内亦是从事教学工作,到日本后顺理成章地做起了老本行。
谈起工作待遇,大部分人觉得还算满意。
老师们普遍认为,“非常勤讲师”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虽说待遇较之专任教师差一些,但是工作也相对轻松得多。
日本各个大学的工资待遇不大相同。
一课时(90分)月工资约在2.5.万至4万日元之间,一般学校按12个月付全年月工资,可是大约只上30周课,有20多星期的假期属于白拿工资。
且工作内容单纯,没有其他杂务。
有的老师说:“本来可以做专任教员,但因杂事繁多,不太适宜自己崇尚自由的习性,故选择了非常勤讲师这份工作。
”
有些老师明显感到有后顾之忧:“有些私营大学由于自身经营状况不大好,在那样的大学任职感觉不太稳定;有的学校一个班的学生有时多达100人左右,根本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
”“日本大学的非常勤讲师是没有什么保障的,跟一般的临时工的工作是一样的。
非常勤老师都希望能像常勤老师一样福利有保证,老时有养老保险,但现实不那么容易改变。
”“若与专任教员相比,待遇当然不满意了,属被剥削阶层。
希望校方提高工资或多少给点社会福利。
另外,每年一次的签约,对学校和个人来说都很繁琐,2-3年一签为宜。
”说到“非常勤”的缺憾,有老师反映:“在科研上,缺乏信息和经费,很吃力。
有随时会落伍的焦躁感。
”“上课的内容很简单,没有什么成就感。
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想教专业课。
”还有老师认为,学校在发挥非常勤老师的专业特长方面不尽人意。
中文学习与日中关系有关
几乎每个老师都认为,学生的多寡与学习态度与日中关系的冷暖有一定的关联。
90年代后期,受中国经济腾飞的影响,当时日本的中文很是热了一阵子,后来因为一些政治因素,日中之间有了一些隔膜,学中文的学生热情也开始下降。
有的老师告诉记者:“我的学生中因为学中文,而去中国留学,然后在中国结婚的例子也有。
”另有老师认为:“不少学生只是对学分感兴趣。
所以我一向是因材施教。
另外,教的学生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总有新鲜感。
教中文本身很平淡,与学生谈中日文化等问题倒很有意思。
”有的老师谈到,日本以外的外国留学生对中文的学习也很热心,如韩国、印度的学生们,中文成绩都很好。
有的老师说教中文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让人感动的事,比如,曾教过一位发音器官发育有障碍的学生,他的笔试成绩竟然全部是100分。
关于中文教育的前景
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中文教育在日本的前景看好。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文教育在日本也越来越重要,学中文是一个趋势,尤其是在中日经济交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市场的需要会促进中文的学习进程。
还有一些老师对日本大学的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如学生在大学投入很大精力学习初级中文,这部分教学应该提早放在高中教育中去,需要加强初中、高中中文课程的教育,日本的教育体制没有为亚洲共同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应该建立一种比较系统的中文教师培训系统,加紧培养高级中文人才不足,比如同声翻译人才。
老师们还认为,中国人领军日本高校中文教学的状况还要持续下去。
但是中国人老师的地位也有令人担忧的所在:一是因日本少子化导致学生数量减少;二是因老师同时在几个地方上课而力不从心,引起教学质量下降;三是日本人教师的队伍在发展和壮大,中国人老师的地位受影响。
老师们是否感受到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大部分人觉得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竞争压力。
有老师客观地分析道:“要说行业竞争,主要是因为高学历者和留学生渐渐增多,实际上教中文的人来自不同的专业,尤其是在中国学日语专业的比较多,真正中文专业资历的并不多。
”
有人认为同行间有排斥现象,比如有福建出身的非常勤讲师告诉记者,曾有同行向校方反映说自己的普通话欠佳。
好在校方不以为然,认为中文老师的内在素养比发音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