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文献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133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0), 4540-4547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23.1310572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学科建设研究可视化分析杜蕾,陈泽雄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镇江收稿日期:2023年9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3日摘要使用CiteSpace5.8.R3 (64-bit)对CSSCI数据库中篇名含“学科建设”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学科建设研究年度发文量整体呈现渐强趋势;高产作者前三分别是刘小强、侯怀银、翟亚军,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高发文机构大多位于北京和华东地区。
通过对学科建设关键词分析可知,研究热点主题包括人才培养研究、一流学科建设研究、地方院校研究。
学科建设研究知识基础主要涵盖了王建华、刘献君、克拉克等人的理论著作或文章。
学科建设未来会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要发挥中国特色、院校研究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主体。
关键词CiteSpace,学科,学科建设,可视化分析,一流学科Visual Analysi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CiteSpaceLei Du, Zexiong Chen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Received: Sep. 7th, 2023; accepted: Oct. 11th, 2023; published: Oct. 23rd, 2023AbstractUsing CiteSpace5.8.R3 (64-bit)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papers includ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SSCI database, we found that the annual volum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esearch is increasing;the top three high-yielding authors are Liu Xiaoqiang, Hou Huaiyin and Zhai Yajun, but the core authors are not yet formed; most of the institutions are located in Beijing and East Chin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keywords i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hot topics include research on talent training,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local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杜蕾,陈泽雄knowledge base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ainly covers the theoretical works or articles of Wang Jianhua, Liu Xianjun, Clark and others. In the futur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should give play to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ge research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KeywordsCiteSpace, Disciplin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Visual Analysis, First-Class Discipline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问题提出2015年《统筹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的出台,吹响了“双一流”建设全面开展的局势,将学科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CiteSpace中文手册CiteSpace是一款专业的学术数据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学术界的科研工作中。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CiteSpace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进行学术研究。
一、CiteSpace概述CiteSpace是一款基于JAVA开发的学术数据分析软件,旨在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知识的可视化分析。
通过对各类学术文献的数据提取和处理,CiteSpace能够生成图表和网络图,揭示学术知识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二、CiteSpace的功能特点1. 数据导入与清洗:CiteSpace支持导入多种数据源,包括Web of Science和Scopus等主流学术数据库。
经过数据清洗,可以去除冗余信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2. 进行共词分析:CiteSpace能够识别学术文献中的共词关系,分析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和频次分布。
这有助于发现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方向。
3. 构建共引网络:CiteSpace可以根据文献引用关系构建共引网络,揭示学术交流的密度和相关性。
通过对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识别学术合作关系和学科交叉。
4. 提供科研指标:CiteSpace可以计算学术文献的引用频次、被引频次以及H指数等重要科研指标。
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和学者的学术影响力。
5. 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支持多种图表和网络图的生成,可以直观地展示学术数据的分布和趋势,帮助研究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三、CiteSpace的使用方法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如Web of Science或Scopus,并导出文献的元数据信息。
然后,通过CiteSpace的数据导入功能将数据加载到软件中进行处理。
2. 数据清洗:在导入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操作,去除重复记录和不完整的数据。
这可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分析设置:在进行CiteSpace分析之前,可以根据研究需求对分析参数进行设置,如时间跨度、分析深度等。
1研究方法与过程CiteSpace 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发明的一款科学软件工具,它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可视化分析,将研究课题进行科学性和整体性的归纳整理,使科学的逻辑用二维的图像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将保留的549篇文献导出为Refworks 格式,在CiteSpace 5.7.R2中转化为可识别的数据格式并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共现网络分析中的关键词(keywords)进行共现分析。
2科学知识图谱及其分析2.1文献初步分析2.1.1发文时间分析根据表1与图1所示的统计结果,结合第三次乡村建设发展时间,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的文献发表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2005—2012年为起步阶段,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的文章篇数、关键词数量等较少,且增长速度缓慢,研究具有局限性。
2013—2016年属于缓慢增长阶段,此时文章篇数、关键词数目、研究机构增长速度快,但是数量仍较少。
2017年至今为加速增长阶段,此阶段年增加文章篇数、关键词数目、研究机构较多,并于2019年达到顶峰。
该时期研究创新性增强,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思维发散。
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机构、学科的学者开始关注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
2.1.2发文作者分析结合表2与图2,可见关于“乡村公共空间”领域的作者发文数量普遍较少,学者之间联系较少,研究机构中学者之间交流最多的是苏州科技大学与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学者主要从建筑学的角度去关心蕴含乡村本土文化的建筑所围合的空间,倡导用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增加乡村的摘要 第三次乡建以来,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
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分析程序CiteSpace 对从中国知网(CNKI)下载的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文献进行作者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突现词分析等。
目的在于探究第三次乡建以来,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的热点、演进轨迹、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关键词 CiteSpace;乡村公共空间;可视化;乡村建设;科学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 TU982.29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2.05.03Abstract Since the third rural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on rural public space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With the help of th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nalysis program CiteSpace, this paper conducts author analysis, key 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and emergency word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about rural public space downloaded from CNKI.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hot spot, evolution track, shortag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ural public space research since the third rural construction.Key words CiteSpace; rural public space; visualiz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science knowledge map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拉开了第三次乡建运动的序幕[1]。
CiteSpace中文手册CiteSpace是一个专门用于文献可视化分析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方便地进行文献调研和分析。
下面将介绍CiteSpace中文手册的相关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工具。
首先,CiteSpace中文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简介、安装与启动、基本功能、高级功能和常见问题解答。
在简介部分,用户可以了解到CiteSpace的基本信息和功能特点,以及如何使用CiteSpace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
在安装与启动部分,用户可以学习到如何下载和安装CiteSpace软件,并快速启动软件进行操作。
在基本功能部分,用户可以详细了解CiteSpace的基本功能,包括导入文献数据、生成知识图谱、查看节点关系等。
在高级功能部分,用户可以学习到如何使用CiteSpace进行更加深入的文献分析,包括社区发现、趋势分析等高级功能。
在常见问题解答部分,用户可以查找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CiteSpace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
除此之外,CiteSpace中文手册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iteSpace的使用方法。
用户可以通过学习手册中的案例分析,快速上手使用CiteSpace进行文献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质量。
总的来说,CiteSpace中文手册是一个详细而全面的使用手册,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介绍和操作指南,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CiteSpace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
通过学习CiteSpace中文手册,用户可以快速掌握CiteSpace的使用方法,提高文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愿本手册能够为广大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citespace调研报告CiteSpace是一款用于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和理解文献网络中的重要主题和趋势。
以下是对CiteSpace进行的调研报告,内容涵盖了该工具的介绍、功能和应用案例。
一、简介CiteSpace是由美国新泽西州新泽西理工学院(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陈杰(Jie Chen)教授于2004年开发的一款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
CiteSpace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科学文献网络中的关系和动态变化,帮助分析人员发现文献之间的联系、重要主题和研究热点。
二、功能CiteSpace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可视化分析:CiteSpace可以将大量的文献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形,包括合著关系图、引用关系图、主题演化图等。
通过这些图形,分析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文献之间的关系和演化趋势。
2. 主题识别:CiteSpace可以通过文献中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技术,识别出文献中的主题或研究热点。
通过主题识别,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当前的研究动向和重要领域。
3. 网络分析:CiteSpace可以计算文献网络中的网络指标,如节点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发现文献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和关键路径。
4. 演化分析:CiteSpace可以对文献进行演化分析,识别主题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
通过演化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三、应用案例CiteSpace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评价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领域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使用CiteSpace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比如,可以利用CiteSpace对生物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识别出当前的前沿研究方向。
2. 学术评价:CiteSpace可以帮助评估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CiteSpace分析自己的文献引用情况,并与其他学者进行对比,了解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1、概述引文分析,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和数学等方法与手段,分析文献之间引证与被引证的知识联系与知识网络。
揭示文献之间知识流动规律的一种方法;知识流动是以知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流动。
引文分析由知识流动过程拓展为分析知识元的关系即派生出相关的共引分析,耦合分析,引申出网络分析、知识图谱方法。
(知识是否流动、什么时间开始流动、流动量大小、流速的快慢、流动的方向)。
主要有助于屡清知识发展的脉络;共引分析的主旨是要通过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的频次来表达文献间的关系;即某两份文献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其引用的频次越高,表明关系程度越密切;主要有助于明确知识结构2、博特的结构洞理论新观点和新信息一定来自于与其他不同群体中的个体的弱关系;创见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是通过参考文献来实现知识单元的吸收,组织与升华;多视角共引知识图谱,是对共引文献中各个知识单元的游离与重组,在重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创造新的知识单元;各个知识单元的学科差异性越大,知识单元的重组的创造性越大;3、CiteSpace参数功能的选择简化网络并突出其重要的结构特征;path-finder的作用是简化网络并突出其重要的结构特征;MST(minimum spanning tree)的优点是运算简捷;文献共被引用图谱,是帮助人们通过图谱中的关键节点,聚类及色彩分析某个研究主体的演变;合作图谱,可以发现某个研究领域学者、国家或研究机构之间的社会关系。
共词图谱,有利于人们分析研究热点及热点的演变,尤其配合突变词的使用;学科类别贡献图谱,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变;作者共被引图,用于分析某个领域内的科学共同体及其演变;期刊共被引可用于研究领域的学科基础及其演变的分析;Citespace软件格式的要求是以Wos数据库的文本数据格式为标准;4、数据可视化图:聚类视图:侧重于体聚类间的结构特征,关键节点及重要连接;时间线视图:侧重于够花聚类之间的关系和某个聚类中文献的历史跨度;时区图:侧重于时间维度上来表示知识演变的视图,,清楚地展示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Citespace 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提出了模块值(简称Q值)和平均轮廓值(简称S值两个指标;Q值一般在区间[0,1)内,Q>0.3说明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0.5聚类认为是合理的,若S无穷大,则聚类个数通常1,只代表一个研究主题;操作步骤:(1)点击Project-New第二步:登陆:WEB OF SCIENCE/WOS_GeneralSearch_input.do?product=WOS&SID=1E6gg kdKQLnzhPwq6jH&search_mode=GeneralSearch,在所选数据库选择: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第三步:选择高级检索,如上图所示,在“高级检索”输入“逻辑语言”;点击红色方框。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Citespace基础 (3)2.1 Citespace的安装与准备 (4)2.2 数据预处理 (4)2.3 短语提取与标注 (5)三、Citespace核心功能 (6)3.1 时间分析 (8)3.2 频次分析 (9)3.3 热点图可视化 (10)3.4 引文网络分析 (11)四、Citespace高级应用 (13)4.1 高维数据解析 (14)4.2 集成其他数据分析工具 (15)4.3 定制化报告生成 (15)五、案例研究 (16)5.1 科技论文主题演化分析 (17)5.2 学术趋势预测 (19)5.3 专家观点提炼 (21)六、Citespace实践技巧 (22)6.1 文本预处理技巧 (24)6.2 参数设置建议 (25)6.3 结果解读方法 (26)七、Citespace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27)7.1 Citespace的局限性分析 (29)7.2 Citespace的未来发展趋势 (30)八、总结与展望 (31)8.1 本书学习重点回顾 (34)8.2 对Citespace未来的期待和建议 (35)一、内容描述本章节的《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主要涵盖了书籍中对Citespace工具的详细介绍及其在科技文本挖掘与可视化方面的应用。
阅读本书让我对Citespace的功能、操作及其在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详细阐述了Citespace作为一个强大的文献分析工具在信息可视化领域的突出优势和应用场景。
我详细阅读并学习了其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指南,这对于理解如何使用Citespace处理科技领域的文献和数据进行深入的文本挖掘大有裨益。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Citespace在科技文本挖掘方面的功能介绍。
书籍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主题趋势分析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展示了其在科技文献研究中的强大作用。
如何使用CiteSpace进行中文的文献分析(I):CNKI部分李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个人主页:/u/jerrycueb1. CiteSpace可分析的中文数据库CiteSpace常见用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和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
①CSSCI,/需要有权限才能进行数据下载②CNKI,/即使没有数据权限也可以收集所分析数据CiteSpace可用于分析的数据库名称2. 登录数据库登录CNKI, 13. 进入检索页面•以下以收集2013年《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的文献数据为例11选择“期刊”22选择“来源期刊检索”334来源期刊输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匹配方式选择“精确”4时间选择“2013”最后点击“检索”按钮,即可得到结果页面(见下页)4. 检索结果及其基本信息一共检索到374条文献记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CNKI 检索的结果中新闻、会议通知等信息,因此需要在数据收集是删除。
为了方便进行手工删除,笔者建议可以在下载时逐页检查。
1可以点击“学科”、“发表年度”、“基金”以及研究层次等,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
122可以对每页显示的记录进行设置,这里推荐选择每页显示50条,以便于手工删除不符合的文献条目。
5. 选择并下载数据12点击选择本页的50条记录,然后点击下一页,直到选中374条记录(注:CNKI允许一次下载500条记录)1这里的(50)代表你已经选择的文献量2点击“下一页”逐页选定文献6.数据导出选定374条记录后,点击“导出/参考文献”,进入数据导出界面。
6.数据导出点击选择本页所有的374条结果。
此时需要逐条对数据进行检查,取消无效的记录。
6.数据导出取消无效的记录6.数据导出继续点击“导出/参考文献”,进入文献输入界面。
此时需要选择输入数据的类型。
6.数据导出使用CiteSpace 进行分析的文献类型输入为“Refworks ”。
这里笔者建议输入“Refworks ”和“Endnote ”两种格式。
《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近20年功能磁共振运用于脑卒中领域的国内发文量现状》篇一一、引言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近20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飞速的发展,其在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其在脑卒中领域的运用成为了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篇文章通过CiteSpace工具进行文献分析,深入探究了近20年国内在功能磁共振运用于脑卒中领域的相关研究状况,分析了相关论文的发文量变化以及研究方向趋势,以更直观、清晰的视觉方式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通过设定合理的参数和算法,软件对大量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提取,形成了包含文献数量、作者、研究机构等重要信息的可视化图谱。
通过对这些图谱的解读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近20年来功能磁共振在脑卒中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
三、近20年功能磁共振在脑卒中领域国内发文量的现状1. 整体趋势从整体上看,功能磁共振在脑卒中领域的研究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近年来,发文量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显示出我国科研工作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通过对图谱的解读,我们发现在过去20年中,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 阶段性特征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发展尚不成熟,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关研究逐渐增多。
特别是在近五年内,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入,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和作者,他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研究主题的演变通过对CiteSpace图谱的分析,我们发现功能磁共振在脑卒中的应用研究主题也在不断演变。
早期主要关注于功能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成像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转向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病灶定位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了不同类型脑卒中的差异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对比研究等。
基于CiteSpace的老年口腔衰弱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3)3. 文献综述方法 (4)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6)1. 数据来源 (7)2. 数据预处理 (8)3. 文献筛选标准 (9)三、老年口腔衰弱研究热点分析 (9)1. 关键词共现分析 (11)2. 高频关键词聚类 (12)3. 热点关键词时间线 (13)四、老年口腔衰弱研究趋势分析 (14)1. 年度发文量趋势 (15)2. 研究热点趋势 (16)3. 学科领域分布趋势 (17)五、老年口腔衰弱研究前沿与趋势预测 (18)1. 前沿文献分析 (19)2. 潜在研究方向探索 (21)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2)六、结论与讨论 (23)1. 研究总结 (24)2. 讨论与展望 (25)3. 研究不足与改进 (26)一、内容概览本文档是关于“基于CiteSpace的老年口腔衰弱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的内容概览。
文章主要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对老年口腔衰弱领域的学术文献进行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热点议题。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口腔衰弱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口腔健康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老年口腔衰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全面把握老年口腔衰弱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研究热点,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引。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对老年口腔衰弱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时区分析等,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分析老年口腔衰弱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差异和优势。
研究热点:重点探讨老年口腔衰弱的热点议题,如口腔功能评估、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揭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议点。
基于CiteSpace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科学知识图谱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表示方式,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了科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和演化,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文献中的信息,揭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以期对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科学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性。
随后,将重点阐述CiteSpace软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构建和分析科学知识图谱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如何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网络构建和可视化展示等步骤,从而揭示科学知识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
本文还将对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和讨论,探讨其优点、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CiteSpace软件介绍CiteSpace是一款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分析工具,专注于科学知识图谱的生成与分析。
该软件以文献数据为基础,通过提取文献中的关键词、作者、引用关系等信息,运用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多种方法,揭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前沿领域和热点趋势。
CiteSpace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导入、预处理、网络构建、可视化展示等。
它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导入,如文本、数据库等,能够自动提取文献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清洗、标准化处理。
在网络构建阶段,CiteSpace采用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等方法,构建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之间的关联网络。
可视化展示则是该软件的一大特色,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网络结构、聚类关系、时间序列等信息,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演化过程。
除了基本功能外,CiteSpace还具有一些高级特性。
自2004年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已经初步形成,截止2019年12月,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所孔子课堂[1]。
其中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8万多所各国大中小学、华文学校和语言教育培训机构开设中文课程[2]。
孔子学院的职能之一即为发展国际中文教学做相关研究,在国际中文教学中,教师、教材和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三个环节,中文教师是国际中文教育的基石,截止2018年底,孔子学院已累计派出10.5万名中方院长、公派教师和中文志愿者,培养各国本土中文教师46万人次[3]。
本土中文教师的增加促进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文志愿者及公派教师的派遣方面受到极大影响,在海外孔子学院及各类别的中文教育机构中,本土中文教师成为海外中文教学中的主要师资力量,中国作为中文的母语国,不仅要成为教授中文和中华文化交流的课堂,也要成为培养本土中文教师的基地,只有培育大量的本土中文教师投身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中,才能突破国际中文教育中存在的师资瓶颈,解决制约海外孔子学院发展中师资不足的问题。
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本土中文教师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海外本土中文教师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及主要议题。
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本土汉语教师研究的文献,采用高级搜索方式,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姚晓琳(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为了解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研究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8-2021年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划分出研究的发展阶段并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了研究的主要议题和发展趋势。
根据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研究中国别化特征明显,研究主要集中在本土中文教师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及培养目标。
citespace分析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数据准备收集相关的文献数据,可以从学术数据库、Web of Science、Scopus等获取。
Vosviewer与Citespace应用比较研究引言:科学合作、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在现代学术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研究者们需要更加高效、准确地分析和可视化大量的学术文献信息。
为此,学术界开发出了许多工具软件来支持这一需求,其中Vosviewer和Citespace是两个主要被学者采用的科学文献分析软件。
本文旨在对这两个工具的功能和应用进行比较研究,以帮助研究者们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Vosviewer:Vosviewer是由荷兰莱顿大学的Ludo Waltman开发的一款开源软件。
它可以通过文献数据集来生成多种可视化图表,如词共现图、共被引用图、作者网络图等。
Vosviewer以其简洁易用的特点深受欢迎。
首先,Vosviewer的使用非常简便,只需要将文献数据导入软件即可生成各类图表。
同时,Vosviewer提供了多种跟踪和筛选文献数据的方式,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的文献类型、时间范围等进行分析。
其次,Vosviewer支持多种可视化展示方式。
用户可以使用Vosviewer生成词云图,直观地展示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相关性。
此外,Vosviewer还支持生成词共现图和共被引用图,通过节点和边的连接方式展示文献之间的关系。
最后,Vosviewer还具备分析文献影响力的功能。
它可以根据文献的被引频次和引用网络来计算文献的影响力指标(如H指数),帮助研究者评估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Citespace:Citespace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Chaomei Chen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一款专业科学文献分析软件。
Citespace以其强大的网络可视化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
首先,Citespace具备更加高级和复杂的图表生成能力。
它不仅可以生成传统的节点-边图谱,还可以生成时间轴的节点-边图谱,展示学术领域的演化过程。
此外,Citespace还支持三维网络图的生成,使得用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文献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