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NGO(非政府组织)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27.13 KB
- 文档页数:5
论非政府组织(NGOs)参与国际活动中的模式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多主体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现实,国家间关系和政府间关系已经不足以概括国际关系的全部。
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正日益显著。
20世纪80年代后,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中无论其数量、规模,还是影响力都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着。
大量非政府组织活跃在各国际性领域,面对该现象,有学者惊呼这是“全球社团革命”、“全球市民社会的崛起”。
非政府组织英文名称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缩写为NGOs,关于其定义渊源,主要有两类,一是各政府组织相关文件的阐述,其中较为通用的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52年第288(x)号决议的“任何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均应被视为非政府组织”。
该定义的核心是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特征。
此后,联合国的多个文件又对非政府组织进行过表述,1994年联合国文件(编号U.N.Doc.E/ac.70/1994/5)将“非营利性实体”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特征予以提出,1996年更是在《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咨询安排》中提出“为本安排的目的,任何由非政府机关或政府间协议设立的此类组织应视为非政府组织,包括接受政府主管机关指派成员的组织,只要该成员不干涉组织意见的自由表达”。
而其他国际组织,如欧盟、世界银行等,也都在各自的文件中提出了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除了国际组织文件外,非政府组织定义的另一个渊源来自学者们的著述,例如“各国的民间团体、联盟或个人,为了促进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人道主义及其他人类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而建立的一种非官方的国际联合体”。
由于上述各文件和学者对非政府组织定义角度的不一致性,使得目前国际上尚没有一种其概念的统一界定。
但是综合看来,“民间性”和“非营利性”是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首要特征。
国际法领域下,非由政府间协议设立的,能够以自己名义开展非营利性活动的国际组织都可能属于广泛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
NGO组织何为NGONGO,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NGO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作为一种回应,NGO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NGO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
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
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需要发达的非政府组织。
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000亿,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
如此庞大和活跃的非政府机构(NGO),是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结构相配套的。
这种制度的来源,与美国建国之初移民互助自助的传统有关。
非政府组织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社会及私人的捐赠。
比如美国有力量极其强大的各种私人基金会支撑美国的各种NGO。
同时,国家从税收上确立捐赠部分可以抵税的制度,以鼓励捐赠。
NGO的分类可以通过多种标准来分类NGO,下面是世界银行采用的分类方法:运作型NGO他们主要的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与发展相关的项目。
一种常用的分类是把它分为“面向救助”和“面向发展”的组织。
如果按它们的服务重点又可以分为服务传送型和服务参与型。
还可以根据它们是否带宗教性质和长期性来分类,也可以按照它们更多地面向公众或私人来分类。
运作型NGO可以是基于团体的、国家的或者国际的。
倡导型NGO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捍卫和促进某一目标。
与运作型计划管理形成对比,这些组织典型是尝试通过社会动员型的活动唤醒人们的意识,让人们了解更多进而接受他们。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多源的群体,在NGO基础上伴生着许多缩写词。
它们包括:INGO——国际非政府组织(international NGO),例如CARE;BINGO——面向商业的NGO(business-oriented international NGO);RINGO——宗教NGO(religious international NGO ),例如天主教救济服务;ENGO——环保NGO(environmental NGO),如Global 2000;GONGO——由政府运行的NGO(government-operated NGOs),它们由政府为了符合外援要求而成立类似NGO组织,例如中国红十字会;QUANGO——半自治NGO(quasi-autonom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如W3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它们把自己定义为NGO,但它们是由147个国家政府标准机构构成的组织。
NGO是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非政府组织一词来自国外。
据考证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一份重要文件里,当时主要指那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救助儿童会等。
在联合国宪章第71条款第10章中提出[1]作为机构的咨询角色,没有成员是政府或州(见咨询身份)。
“国际NGO”(INGO)的定义由1950年2月27日ECOSOC的288(x)决议首次提出:“国际非政府组织就是任何不通过订立国际条约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据一份1995年联合国关于全球管理的报告统计,有接近29000个国际NGO。
国家级的更多,美国统计过有两百万个NGO,大部分是过去30年成立的,其中有65000个在俄罗斯。
每天都有数十个NGO成立。
光肯尼亚每年就有240个NGO新成立。
虽然志愿的公民协会历史上一直存在,今天看到的站在一线的NGO (特别是国际级别的)是在过去两百年发展起来的。
后来成为一个官方用语被广泛使用,泛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
1995年,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这一词汇在中国推广开来。
可以通过多种标准来分类非政府组织,下面是世界银行采用的分类方法:①运作型非政府组织他们主要的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与发展相关的项目。
一种常用的分类是把它分为“面向救助”和“面向发展”的组织。
如果按它们的服务重点又可以分为服务传送型和服务参与型。
还可以根据它们是否带宗教性质和长期性来分类,也可以按照它们更多地面向公众或私人来分类。
运作型非政府组织可以是基于团体的、国家的或者国际的。
②倡导型非政府组织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捍卫和促进某一目标。
与运作型计划管理形成对比,这些组织典型是尝试通过游说、宣传品和积极进取的活动唤醒人们的意识,让人们了解更多进而接受他们。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主要国际组织名录
(实用版)
目录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简介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主要国际组织名录
3.结论
正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是负责承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非政府和民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关事宜的部直属事业单位。
该中心负责部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技术性、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
为了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国际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一份主要国际组织名录。
以下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主要国际组织名录:
1.国际劳工组织(ILO)
2.世界卫生组织(WHO)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4.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
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6.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LO-ISSA)
7.世界贸易组织(WTO)
8.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0.世界银行(World Bank)
这些国际组织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致力于促进全球社会保障、劳动、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我国与这些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其举办的会议、论坛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成就与发展。
总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主要国际组织名录旨在帮助公众了解相关领域的国际组织及其作用。
环保 NGO 组织
一、国内情况
中国境内环境保护与动物保护公益组织共查到 147个,其中环境保护公益组织129个。
查到的全部环保公益组织中, 在河南省注册的 2个,山东省 1个,四川 12个,重庆 3个,内蒙 4个。
国内环境保护公益组织 129个。
在国内环境保护公益组织中,在河南省注册的有:田桂荣环保网 (新乡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 , 淮河水系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淮河卫士 ;山东省注册的有:青岛市青年环境保护促进会;四川省注册的有:城乡社区 NPO 发展中心、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南充仁爱公益、济溪环境交流网络、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公益旅游网、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四川康美社区发展与市场策划服务中心、四川绿色康巴、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野草文化传播中心、绿色骆驼志愿者组织;重庆市注册的有:重庆市绿色志
愿者联合会、重庆市青年环境交流中心、大足县生态农业种植合作协会;内蒙注册的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协会、老牛基金会、塔林汗(草原之友、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 \SEE基金会。
气候变化公益组织查到 28个,其中大多与环保公益组织重叠。
国内气候变化公益组织(28个
二、国际情况
国际环境保护与动物保护公益组织共 80个。
国际环境保护公益组织(80个
其中,国际环保公益组织 67个。
此外,共查到国际气候变化公益组织 16个。
中国NGO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展望杨晓娟2010171345在当今中国,“NGO ”还不是一个被很多人知晓的名词。
它的全称是“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意为“非政府组织”,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愿者的组织。
也就是说,NGO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使;NGO不是企业,不靠利润驱使。
NGO的原动力是一种志愿精神。
NGO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于20世纪80 年代,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仅依靠政府和市场两级还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种回应,NGO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
西方社会学理论认为,当国家体系中的政府不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政府失灵)、市场体系中的企业又囿于利润动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市场失灵)时,NGO 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
在这种意义上,人们把NGO称为与政府和企业相平行的“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或者将其组成的整体叫做“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
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三足鼎立”的社会。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各国对NGO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对其叫法也不相同。
例如西方一些国家称其为“第三世界”、“公民社会”等。
而在我国由于很大程度上考虑了我国的文化习惯和历史因素,我们采用“民间组织”这个概念。
而这也正隐喻了当下我国NGO生存现状。
事实上,NGO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因此,它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基督教传统、人道主义传统和慈善传统。
基督教传统早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前,教会在欧洲就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财富。
和其他几大宗教一样,基督教也教诲人们要行善、要有怜悯之心。
基督教堂和修道院具有各种功能,例如传播农业技术,同时还是学习和艺术的中心,另外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分发救助物资。
当进入了现代民族国家和工业资本主义时代,教会仍旧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NGO)目录[]ooo[]什么是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常被直接称为NGOs)近年来已成为全球社会和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领域其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NGO)一般用在的文件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官方文件中,是指那些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建立起来的、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多用于第三世界国家。
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
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赢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
非政府组织面向任务、由兴趣相同人们推动,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主义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
非政府组织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向政府反映公众需求,提出合理意见或建议,影响政府政策制定。
它具有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非营利性、合法性、非政党性等特征以及社会服务、、监督管理等基本功能。
它又被称作“第三部门”、“非营利部门”、“利他部门”。
非政府组织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充当早期预警机制,帮助监督和执行国际协议。
有些非政府组织是围绕诸如人权、环境或健康等具体问题,起来的。
它们与联合国系统各办事处和机构的关系会因其目标、地点和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有所提高,各种非政府组织纷纷涌现。
它作为一种特定的形态,本来是以克服“”和弥补自由缺陷为使命而产生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却以克服“”和修补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契机而获得了巨大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发展很快,不论是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 还是对全球事务的,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全球著名NGO(非政府组织)名单
NGO即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
非政府组织不仅是指联合国体系所认定和接纳的民间组织,还包括其他各种民间组织,特别是在国际场所活动以及有较多国际联系的民间组织。
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
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社会的组织,其公开宣称的使命和价值观,可以是公益性的,或者是服务于特定的人群。
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
一般来说非政府组织有六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
全球著名非政府组织列表—NGO列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