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航天发展史总结

中国航天发展史总结

中国航天发展史总结

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中国政府开始逐步

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能力。自此以后,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航天领域,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航天大国之一。下

面是中国航天发展史的总结:

1、1960年代: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

在1960年代,中国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航天能力。在1966年,

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火箭试射,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展的开始。

1969年,中国开展了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的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

这个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2、1970年代:研制导弹和卫星技术

在197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导弹和卫星技术的研制。197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出了东风-1和东风-2导弹,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

核导弹。此外,中国还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和宇航员的系统设计。

3、1980年代:研制甲型和乙型运载火箭

在1980年代,中国开始着手研制甲型和乙型运载火箭。其中,甲型是一种中型的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卫星和其他重型载荷,乙型则是更大的工程项目,旨在支持未来的载人航天计划。

1988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由中国自主研制的通信卫星,这个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卫星技术方面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1990年代: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和长征三号火箭

在1990年代,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1999年10月,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成功执行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此外,中国也开始着手研制长征三号火箭,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运载火箭,可以用于发射更大的载荷和卫星。

5、2000年代:嫦娥一号和天宫一号

在200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航天成就。2003年,中国发射了第二颗载人航天卫星,成功将李衍达和邓聚龙送入太空。2007年,中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嫦娥一号,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11年,中国发射了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名为天宫一号。中国还继续完善

长征五号火箭,这是一种更大的运载火箭,可以用于发射更大的卫星和载荷。

6、2010年代:天舟一号和嫦娥四号

在2010年代,中国继续拓展自己的航天技术。2011年,中国又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探索了载人进出轨道的技术。2017年,中国总算扫清了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技术难关,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登月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此外,中国还成功发射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这是用于补给天宫空间实验室的交通工具。

总之,中国航天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逐步坚实自己的技术基础,成为世界航天的领袖之一。今后,中国还将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拓展自己的航天能力,为人类的探索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机自###班### 中国航天史是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中国航天发展四个里程碑: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成功升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载人航天——神州飞船。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升空探测--嫦娥奔月。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中国的航天器发展历程: 1970年4月24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中国开始了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国的航天发展史

我国的航天发展史 我国的航天发展史 1. 航天事业的起步 我国的航天发展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由中国科学院组建的中国航空研究院开始进行航天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国在 1958 年成立了 中国航天委员会,正式启动了航天事业。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 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 早期的探索与发展 在我国航天事业的早期阶段,面临着许多巨大的挑战和困难。然而, 我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畏艰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进行试验和研究。在此期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并于1970年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些突破性的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并使其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太空的 国家。 3. 载人航天计划的实施 自载人航天计划的实施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其中,中国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和运行,为 后续的空间站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还顺利进行了多次载人航

天任务,成功地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 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我国航天事业不仅仅限于载人航天,还涉及到深空探测和探月工程。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实施月球软着陆任务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 的重要突破。 5. 再次超越的目标 如今,我国航天事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已经提出了建 设国际性航天交流站的远期目标,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还在积极研究并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我 国航天技术的水平。这些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未 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6. 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我国航天发展史展示了中国作为航天强国的坚定决心和实力。通过自主创新和努力奋斗,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 成就。航天事业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发展,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我期待未来中国能够在航天领域继续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人类的太空 探索做出更多贡献。 总结回顾:我国的航天发展史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崛起的历

中国航天发展史总结

中国航天发展史总结 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中国政府开始逐步 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能力。自此以后,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航天领域,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航天大国之一。下 面是中国航天发展史的总结: 1、1960年代: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阶段 在1960年代,中国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航天能力。在1966年, 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火箭试射,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展的开始。 1969年,中国开展了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的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 这个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2、1970年代:研制导弹和卫星技术 在197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导弹和卫星技术的研制。197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出了东风-1和东风-2导弹,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 核导弹。此外,中国还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和宇航员的系统设计。 3、1980年代:研制甲型和乙型运载火箭

在1980年代,中国开始着手研制甲型和乙型运载火箭。其中,甲型是一种中型的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卫星和其他重型载荷,乙型则是更大的工程项目,旨在支持未来的载人航天计划。 1988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由中国自主研制的通信卫星,这个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卫星技术方面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1990年代: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和长征三号火箭 在1990年代,中国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1999年10月,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成功执行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此外,中国也开始着手研制长征三号火箭,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运载火箭,可以用于发射更大的载荷和卫星。 5、2000年代:嫦娥一号和天宫一号 在2000年代,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航天成就。2003年,中国发射了第二颗载人航天卫星,成功将李衍达和邓聚龙送入太空。2007年,中国第一次成功发射嫦娥一号,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11年,中国发射了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名为天宫一号。中国还继续完善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史 中国航天史是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1里程碑编辑 中国航天发展有四大里程碑[1]: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3)载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4)升空探测-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 青铜时代 ★里程碑之一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白银时代

杨利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内 ★里程碑之二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黄金时代 ★里程碑之三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升空。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搭载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名航天员升空。 探月时代 ★里程碑之四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嫦娥一号 ★里程碑之五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目的主要是实现下一步的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了高精度成像。 载人飞船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

中国航天发展简要历程

中国航天发展简要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成为世界上具有一定实力的航天强国。下面是中国航天发展的简要历程。 第一步:空中飞行器的诞生 1950年,中国决定自行发展航空工业。此后,中国陆续研制成功了一批飞机和发动机,至此中国成为了拥有自主开发的空中飞行器的国家。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成果是“神鹰”接 力飞机。 第二步:卫星的发射 1970年,中国开始进行卫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后,中国陆续向太空发射了多个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天文卫星等,其中“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标志着 中国进入了卫星时代。 第三步: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地运送了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 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阶段。此后,中国陆续进行了数次载人航天任务,而且发挥 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四步:月球探测 2013年,中国完成了首次月球探测任务。届时,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成功地在月球上降落,并实现了对月球软着陆、巡视、测量等多个科学目标的探讨。2019年,中国再次成功地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发射、着陆和工作。 第五步:空间站建设 2021年,中国的首个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升空,开始为未来的空间科学实验和载人飞行做出准备。预计在2022年全面建成。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要阶段。 在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还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的成果,比如说,中国已经研 制出了多个适用于高分辨率成像、通信、导航、遥感或天文学等领域的先进卫星平台和载荷。此外,中国空间实验室,深空换轨技术,航天视频等等国际领先的技术研究也相继推出。

中国航天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天器的发展历程 自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以来,中国航天器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从早期的试验阶段、载人航天计划、月球探测计划和空间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介绍中国航天器的发展历程。 一、试验阶段 中国航天器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56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院,在1958年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火箭“东风一号”,这标志着中国航天器的诞生。此后,中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火箭试验,逐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二、载人航天计划 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载人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在这一阶段,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并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2003年,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三、月球探测计划 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始于2007年。中国首次探月任务“嫦娥一号”在2007年成功发射,并于2008年实现月球绕月飞行。此后,中国相继发射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等探月任务,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测等目标。这些成就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

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实施月球探测任务的国家。 四、空间实验室建设 中国的空间实验室建设始于2011年。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2011年成功发射,并于2016年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随后,中国相继发射了天宫二号,并进行了多次空间实验和技术验证。这些实验为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未来展望 中国航天器的未来发展仍然充满了希望和挑战。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建成独立运行的空间站,并进一步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此外,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施火星探测计划,进一步拓展中国航天器的研究领域。 总结起来,中国航天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试验阶段、载人航天计划、月球探测计划和空间实验室建设等多个重要阶段。中国航天器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国家之一。未来,中国航天器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简史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简史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在那时,中国国家领导人就开始了探索太空科技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之后,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郑重宣布了中国发展太空科技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太空计划得到了推进。以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简史。 1956年,中国开始了探索太空科技的道路。这一年,中国启动了第一个载人火箭实验。 1960年代,中国在美苏两国的相互竞争中积极探索太空科技。1964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称为东方红1号。 1970年代,中国在太空科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发射了一系列的卫星,包括遥感卫星、通讯卫星和气象卫星。 1980年代,中国开始了探索载人航天领域的尝试。1986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实验性通讯卫星,并开始了深入的空间站计划。 1990年代,中国在太空科技领域取得了更多的进展。1992年,中国首次向着太阳系深处的行星发射了探测器。1999年,中国成功地进行

了第一次载人宇航员的发射和返回计划。此外,中国还开始了深入的 太空实验和应用研究计划。 2000年代,中国的太空计划进一步加速。200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 了第一颗无人货运飞船。2008年,中国成功地进行了自主设计、制造和发射的奥林匹克火炬号卫星任务。 今天,中国的太空计划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知名的议题。中国继续推进 其深入太空的研究和应用计划,包括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发射更多的 探测器和卫星等。 总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漫长而蓬勃的历史。随着时 间的推移,中国的太空计划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中国在国际太空 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也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讲解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讲解 中国航天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今,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和不断的努力。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包括中国航天的起步、飞天计划的实现、航天工程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航天的未来展望。 一、中国航天的起步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面临着外部威胁和内部困难,迫切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因此,中国政府决定启动自己的航天项目,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自主研发能力。 1956年,中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航天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随后几年间,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航天研究和试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二、飞天计划的实现 中国的第一次主要飞天计划是1964年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 此后,中国相继实现了载人航天的突破。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自主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如今,中国已成功发射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并建立了空间实验室,为今后的载人航天计划做好了准备。 三、航天工程的持续发展

除了卫星和载人航天计划外,中国的航天工程还包括了探月任务和探测火星任务。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能够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2019年,中国成功实施了嫦娥四号任务,首次在月球的背面进行着陆与探测。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独立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开展了卫星发射和科学实验等航天项目。中国航天工程的持续发展为国家的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中国航天的未来展望 中国航天事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航天科技创新。 中国计划在2022年左右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并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同时,中国还将继续探索更远的太空,如火星探测和深空探测等挑战性任务。 总结 中国航天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辉煌的历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取得的成就不仅仅对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为人类的空间探索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离这一年结束的日子只有一个月零9天。在7年时间里每天数着日历倒计时过日子的航天人中,许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在新的战鼓声中,“神舟二号”又开始起步了。正在驾驶隆隆天车挺进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必须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去争分夺秒! 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 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我国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虽然“神舟”飞船的研制、发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国研制飞船的起点更高。“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另悉,若一切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本文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相关常识介绍,备考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多积累肯定没错! 一、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史是从1956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二、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3)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4)深空探测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三、载人飞船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 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神舟二号 2001年01月0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离这一年结束的日子只有一个月零9天。在7年时间里每天数着日历倒计时过日子的航天人中,许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在新的战鼓声中,“神舟二号”又开始起步了。正在驾驶隆隆天车挺进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必须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去争分夺秒! 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 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我国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虽然“神舟”飞船的研制、发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国研制飞船的起点更高。“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另悉,假设一切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那艘承载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划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