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第三章光的干涉

§ 3.1两列单色波的干涉花样

.两个点光源的干涉

2

1A i cos(k1r1t 01)A1 cos( n1r1t 01)

2 A2 cos( k? a t 02 )A2 cos(— n2 r2t 02)

可设初位相均为零,则位相差

2

(n2「2n*i)

光程差n 2r2n-i r1

在真空中2-(r2rj

干涉相长:2(r 2r-)2j 即r2 r1j

干涉相消:2(r2r i)(2j 1) 即 a r-

(2j 1)2

j=0,1,2,

3

4

,?被称做干涉级数。

亮条纹和暗条纹在空间形成一系列双叶旋转双曲面。暗交错分布。干涉条纹为非定域的,空间各处均可见到。在平面接收屏上为一组双曲线,

球面波,在场点P相遇,则有

对于距离为d的两个点源的干涉, 在屏上

的复振幅分别为

如果物点和场点都满足近轴条件, 则两点发出的光波

?A

U i(x,y) — exo{ ik[D

2 2

(d/2) x

2D

2

—]} exp(

ikd

2D

x)

t?2(x ,y ) A

exo{ ik[D

D

2 2

(d/2) x

2D

—]} exp(2dx)

2D

合成的复振幅为

U(x , y ) U i(x ,y ) U2(x ,y )

A

exp{ ik[D D (d/2)2

2D

2 2

x y

]}[exp(

2D

ikd ikd

x) e F x)]

琴expMD (d/2)2 2

x

2D

2

y kd 、

]} cos( x) 2D

强度分布为I 2A

D

2

2/ kd 、cos

( x) 2D

2

A A 2, kd 4 cos

D (2D x)410cos ^kd x )

2D

2为从一个孔中出射的光波在屏上的强度。

kd

是一系列等间隔的平行直条纹。间距由竺x

2D

决定,为

.两个线光源的干涉(双缝干涉)

在接收屏上,为相互平行的直条纹,明暗交错。满足近轴条件时,

r2 r i d ,x

则亮条纹在x j,处暗条纹在X (2j 1七处

I o

亮(暗)条纹间距

d

如两列波初位相不为零,则条纹形状不变,整体沿X向移动。

(2 , 2, 2 )

如光源和接收屏之间充满介质,因为x j 2D jD —,则条纹间距为

kd d n

r

x 0 -------- , n 为折射率。

d n

干涉条纹为非定域的,接收屏在各处均可看到条纹。

三. 干涉条纹的反衬度(可见度)

反衬度的定义:在接收屏上一选定的区域中,取光强最大值和最小值,有

2A 1A 2 2 2 A i

A 2

当A i =A 2时,丫 =1 ;当A i <

2

A 2

2 2

I A

A 2 2A| A 2 cos 2 2

(A i

A 2 )[1

2AA

2 2

A A

cos

l °(1

cos )

四. 两束平行光的干涉

两列同频率单色光,。振幅分别为A1,A2;初位相为

10 , 20,方向余弦角为(1, 1 , 1 ),

则有

I M I m

即亮、暗条纹都是等间隔的平行直线,形成平行直线族,斜率为

cos 2

cos

1 cos

2 cos 1

条纹间隔为

2

x

k(cos 2 cos 1)

2

k(cos 2 cos 1)

fx -

或条纹的空间频率为

1

1

(x, y) k(cos 1x cos 1 y cos 1 0) 10

2

(x, y) k(cos

2x cos 2y cos 2

0) 20

位相差 (x, y )

k(cos 1 cos 1)x k(cos 2 COS Jy ( 20

10 )

2 2

I (x, y) A-i

A 2 2A , A 2 cos

(A 12

A 22)[1

cos

(x,y)]

可得干涉条纹

(x, y) k(cos 1 cos 1 )x

k(cos 2 cos 1 )y (20

10)

=

2j (2j 1)

cos 2 cos 1

cos 2 cos 1 在Z=0的波前上的位相为,

(x , y )处的强度为

是非定域的。

§ 3.2相干光的获得

.原子发光的特点

原子从较高的能量状态变化(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时,便会有多余的能量,可以以

各种形式释放出来。如果两能量之差合适,则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所以,发光是原子在

不同的能量状态之间跃迁的结果。

光源中总是包含大量的原子,总是有大量的原子同时发光,不同原子所发的光波,都有

随意的传播方向、振动方向、位相和频率。所以,不同原子在同一时刻所发出的光波是不相干的;同一原子在不同时刻所发出的光波也是不相干的。即普通光源所发的光都是不相干的。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看不到光的干涉。即普通光源所发的光在相遇时总是强度相加,不会产生干涉,出现光强的重新分布。

.相干光的获得

对于普通的光源,要想得到相干光,只有一种方法,就是设法将同一个原子在同一时刻 所发出的一列光波分为几部分,这几部分光波由于来自同一列光波,所以具有相同的频率、 固定的位相差,而且存在相互平行的振动分量,就是相干的。这就是干涉的物理本质。所以, 也可以说,干涉是一列光波自己和自己的干涉,也只有自己和自己之间才有可能发生干涉。

光源所发出的大量光波, 其中的每一列都与自己干涉, 形成一个干涉花样, 有一个光强

分布;不同的光波之间,则是干涉花样的强度叠加。

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如下:

在时刻t ,光源中第I 个原子跃迁发出的波记为 U i ,该列波经分光装置后分为两部分, 这两部分是相干的。这两部分到达场点

P 时振幅为A i1, A i2,位相差为 i ,该原子发出的

三、杨氏干涉

一列光波经过双缝或双孔,分成相干的两列光波,两列相干光在空间 P 处相遇,位相

差为

产生干涉。

第二列光波分成的两列相干光,在 P 处的位相差与第一列光波相同,亦为 ,产生与

第一列相同的干涉强度分布,与第一列所产生的干涉,进行强度叠加。 依此类推,得到一个

干涉花样。

其物理过程为:第一步是相干叠加,第二步是强度叠加(非相干)

光源发出的任一列光波,经过双缝或双孔,分成相干的两列,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 光源发出的不同光波波列是不相干的,各自干涉后,相互之间只能进行强度叠加。

所有原子的

i 是相同的。所有原子在

t 时刻发出的波在

P 点形成的总的干涉强度为

N

I I i

i 1

N

2 2 A ji A

j2

2 A j 1 A i 2 cos i

i 1

波在P 点的干涉强度为|i

可以通过分波前或分振幅的方法得到相干光。

2 2

A F A2 2A42C0S i ,对于点光源和相同的干涉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