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写作讲义基础班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五章考研专硕第一节考研管理类数学知识介绍一、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要求1.考试性质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2.考查目标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3.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数学基础 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逻辑推理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写作 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中数学考试概况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知识内容包括: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四章。
此四部分内容均是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学习过的内容,但考试本身与之前的考试不同,本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而非知识,所以考题注重应用而非注重理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概率部分考察独立事件的概率,我们的考试绝不会让考生判断事件是否独立,只考察在事件独立的情况下计算概率。
三、考研管理类数学全程复习规划针对管理类数学的特点和内容,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强化,突破和冲刺;每个阶段又包含讲解,测试和答疑。
通过这些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各个阶段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使其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逐步上升,最终完成学科复习目标。
一、教材选择的迷惑很多考生资料很多,却没有真正适合自己的。
比如英语词汇、阅读、写作的都不少,但是综合起来考虑,却很少有资料站在考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一方面在宣传上玩花哨,似乎看完这些资料就包医百病了;另一方面没有体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迷茫,很多人不是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而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花时间和精力,所以备考到一定阶段,就会怀疑这样学习下去到底会不会有收成等。
再比如逻辑,市面上的资料很多,随便弄个人就可以编逻辑书,殊不知,国内现在还没有真正能编MBA考试逻辑书的高手,包括现在MBA的真题几乎都是从GMAT试题翻译过来的,请问如果有这样的高手,为什么这么大的考试还要去抄别人的题呢?那么那些自编的MBA逻辑题的质量就更值得怀疑了。
很多人把时间花在这种资料里面,最后是耗尽心力却于逻辑水平提升几无收益,有时甚至被这些书误导。
那么什么样的逻辑资料才是好资料呢?最好的逻辑学习材料就是历年的MBA真题和GMAT真题。
还有数学,MBA的数学与我们高考的数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MBA考纲讲得非常清楚:MBA数学要求考生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数学复习实际上应侧重对概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而非复杂计算或者做尽难题。
有不少辅导书上给的题很偏很怪,很多同学就被唬住了,认为高深莫测有价值,认为掌握了这些就有制胜法宝了,其实都是错误的。
所以对资料的选择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去选择,比如你逻辑不是高手就不要选偏重理论、带模拟题的资料,数学底子不好就不要选重题海战术、有偏题怪题的资料,不要人云亦云,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要对适合自己的资料有信心。
二、目前MBA图书市场上只有三种备考书籍。
1、机工版教材:2010年之前是所谓的权威辅导教材,作者为全国MBA入学考试研究中心。
另有几本分册也由机工社出版,但作者是个人,质量很难说。
2、中国MBA网校的《决胜MBA》系列辅导教材:全套共7本,其中初级篇5本2010年2月已出版,高级篇2本将于9月份与2011年考试大纲一起出版。
2015年MBA联考写作讲义 基础班手稿 田然老师 第一部分 前言 一、关于课程 好玩·管用·节省 1、来辅导就是希望跟随,那么跟进。 2、作业、习题不多,都是真题,希望都做。 二、关于老师
三、关于备考 1、时间分配:时间要分为三轮,6-8月,9-11月,12月;3个月12周,2-3次。数学3轮,英语3阶段,逻辑2轮,写作1轮。 2、考生分三种:数学英语都差,有一个差,差不多。都差的现在开始,一个差的8、9月开始,差不多的9、10月开始。 3、2014年MBA国家东部线总分 160分 ,英语41 ,综合82 1、关于数学 1、时间并不富余,你们的课程3个月一轮,海淀国贸都是,跟着走一轮。 2、精力分配:按照重要程度复习! 应用题、(三)几何、(四)数据分析,排列组合概率除描述、(二)代数,数列,方程不等式,函数,其它,最后才是(一)算术(整分比例) 3、实在不会先拉倒,以回忆青春记忆为主。 2、关于英语
1、三步走,能力、考试、作文。能力是单词、阅读,考试是研究命题规律,作文是背模板,能力6-8,考试9-11月,作文12月。
1、MBA两种目的:一追求学历的,结果导向,哪能上哪,选择合适的,农大、师大、中传;二追求理想经历质量的,越好越好。 2、北大MBA,多年如愿 3、愿意聊的,邮件或课前单约 4、联系方式:微博 2、特级差的从背单词开始,别光背,光背单词就好像干咽馒头。比较差的从中英对照或翻译阅读开始。 3、重在分析阅读正确选项特点。 4、有抓有放,抓阅读、作文、翻译 阅读开始练翻译,然后研究正确选项规律。作文背模板,翻译多做多练。 完形填空10,阅读B10 阅读A40,翻译15,写作25 3、关于逻辑
1、注重重复做题,因此至少要复习两轮 4、关于写作
1、基础班6月,知道考试,了解论证;系统班8-10月,全面学习,全神听课,下课写作业。论证有习题作业,作文有自制范文作业。 2、可以不买辅导书,但是上课务必听,仅有的作业务必做。 2014真题现身
第56-57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请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者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利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利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转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制度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利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 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平衡了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的企业一定能成功。(465字) 结论: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原则能确保企业的成功。
★开篇段:质疑这个结论未必能必然推出。 论据1:权力制衡对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权力分解推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未免是主观臆断,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能相互勾结,一起滥用权力。 论据2:权力监督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内,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严密观察推企业运营不可能产生失误,明显是论据不足,因为观察者和控制者本身的理性是有限理性,也可能会犯错误。 论据3: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能确保企业的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从而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 ★就算大家都不敷衍塞责,但就此推出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有虚假预设的嫌疑,因为它预设了实施的环境和条件是不成问题的。这个预设未必成立,因为…… 论据4:制衡原则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权力的平衡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企业的权力平衡推不出企业的运营就平衡,运营平衡还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企业的内部要素和企业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也许企业所有的权力拥有者都一致同意今年企业多生产某种产品,但很可能这种产品在市场是供过于求的,这样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的企业就难以称之为运营平衡。 论据5: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平等观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把权力制衡等同于权力平衡等和权力平等,无疑是混淆概念。比如一个杠杆,中间一个支点,两边是两个向下的拉力。这两个力相互制衡使得杠杆不能再动,但杠杆未必就是水平的,两边的力更未必就是相等的。另外,平等也未必就能导致和谐和稳定,夫妻平等但还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呢。 ★结尾段:再次表明结论未必能必然推出。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生物学家发现雌孔雀往往选择尾巴大而艳丽的雄孔雀作为配偶,因为雄孔雀的尾巴越艳丽表明它越有生命活力,后代的健康越能得到保证。但是这种选择也产生了问题,孔雀尾巴越艳丽越容易被天敌发现和猎获,生存反而受到威胁。 《做人要适当低调内敛一些》
开篇:引述材料,引出观点。 本论1:适当低调内敛有利于自己保护自己。如果雄孔雀到处张狂高调地竖起它那硕大艳丽的尾巴,就有可能处处引敌树敌。反例:四人帮,特别是江青文革时期处处高调张狂,结果…;历史上的杨国忠、李林甫等人。正例:范蠡急流勇退;鳌拜的骄傲。 本论2:适当低调内敛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如果雄孔雀时时刻刻高调地展示炫耀自己的彩屏,估计累都要累死自己。正例:任正非低调内敛,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因此也不会惹是生非,分散自己的自己的注意力,影响自己全神贯注思考企业的战略决策。 本论3:适当低调内敛有利于静心练好内功。动植物在冬天时的冬眠和冬休,就是为了来年春天更加生龙活虎,更加碧绿鲜艳。正例:中国政府现在的韬光养晦政策;朱元璋早期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本论4:适当低调内敛不等于永不自我展示。否则,自我就会永远被淹没。何况平时的低调内敛都只是量的积累,目的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质的飞跃。正例:毛遂自荐;诸葛亮的《隆中对》。 总结:但是,关键时刻终究只是少数,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还是要适当低调内敛一些。 一、论证的定义
沟通的作用? 1 协作,两个人推车一起使劲 2 传递,“帮我把水拿过来” 3 倾诉,将自己的情绪分享、传递给别人,获得安慰 4 说服,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说服的方式? 1 磨叽 来看一例: “老公给我买个包嘛。” “你不是有包了吗?” 此时,如果你的女友采取的是磨叽,那么她会说:
“不嘛,再买一个”、“不嘛,我就要”、“给我买一个吧”,或者明天周而复始“老公,给我买个包吧。” 2 威胁,包括武力、恐吓 “你要是不给我买,就别怪我不理你”、“你要是不给我买就别想我再给你洗衣服”、“你要是不给我买就别想咱俩再好!”(男,或许悄悄庆幸~) 3 理性 前两种并非理性的方法,当你希望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时,会使用一些理由,让对方信服。 “我那个包都破了/好几年了/过时了”、(证明需求) “你看张太太,人家那个爱马仕包包多棒,多给他男人长脸” “你又不是买不起!”(异化成你爱我的证明)
“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包搭配衣服~” 举个生活例子,怎么让男人掏钱买很贵的碗。这么贵重的碗,你太太肯定舍不得让你洗碗。
沟通有很多作用,其一是说服,说服有很多方式,其一是以理说服人,MBA写作就是培养和考察以理说服人的工具。 理有两层意思:理由,理性。 作为管理者,面对下属、领导,“以理说服人”非常重要。 什么是论证? 论证,简言之,就是对某个主张给出理由。为什么要给出理由?因为主张的持有者想使他人也接受这个主张。因此,论证有强烈的目的性,它是一种劝服,使别人接受某个主张的方式。 要想体会论证,请看以下三个例子,什么感觉? 1、房价近期将会迎来拐点。 2、北京市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将会迎来大变化,学区房格局可能因此改变。 3、2012年04月10日09:16来源:北京晨报 “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昨日
上午11点04分,央视主持人赵普发表的这则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微博在被疯狂转发近13万次后被删除。记者通过邮件、微博等多种途径试图联系赵普,均未获得对方回复。网民对赵普这种“不细说”还不如不说的做法表示不满。 一组语句要成为一个论证,则必须要有一个语句被另一个或多个语句支持。结论做出某种断言,而论据则是支持该断言的理由。 可以看出,公众对于判断/断言/结论所需要的理由/证据/前提,越来越在乎,这是理性发展的表现。观点需要让人认同的解释或理由。因此,如果我们听见某人提出某种观点,我们会渴望他进行更多的说明。我们必须对不同的观点保持开放的态度,关注其理由对观点的支持程度。 二、论证的结构
1 单一结构 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论证具有单一的结构。例如: P:小文正在读《水浒传》。 C:所以,小文不能把他的《水浒传》借给小伟。 2 T型结构
当一个论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提时,它的结构可能是T型的,也可能是V型的。让我们来看T型结构,例如: P1:肿瘤科医生都不情愿告知患者得了癌症。 P2:李光是肿瘤科医生。 C:所以,李光不情愿告知患者得了癌症。 我们把这样的结构称为T型结构,因为在这种论证结构中,前提与结论的联结形式像英文字母
T。这类论证的前提有时会有三个或者更多。例如: P1:每一位求职的残疾人都遭受过被拒绝的痛苦。 P2:大鹏在一次不幸的事故中失去了右腿。 P3:大鹏伤愈后曾多次寻找工作。 C:所以,大鹏遭受过求职被拒绝的痛苦。 3 V型结构
论证的第三种基本结构是V型结构。例如: P1:张伟在事业上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