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_教学方法探析_江汉美
- 格式:pdf
- 大小:43.60 KB
- 文档页数:1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曹明卓;殷鹏辉【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8(46)9【摘要】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是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笔者结合我校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学生熟知了我国中药制药生产的现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机结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调整授课进度,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突出工程问题,为学生架起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Principle and Equi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Engineering is a key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Engineering major, which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thinking.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y, 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how to inspire students'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optimize teaching tools and teaching methods,integrat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teachers should adjust the teaching schedule flexible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base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highlighting the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to bridg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and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by the use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were discussed.【总页数】3页(P127-128,130)【作者】曹明卓;殷鹏辉【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J], 李朋伟;殷鹏辉;张景亚;王宪龄;冯卫生2.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讨 [J], 张英3.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的互动式教学 [J], 仝艳;李晓飞4.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改革过程的探索 [J], 孙如宁;赵旭;王洪燕5.疫情期间《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在线教学实践与探索 [J], 李灿;郭磊磊;陈琼;杨俊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一、制药工程原理
制药工程是一门应用技术类的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如何将药物原料及
其他原料制成用来治疗疾病的有效药物,以及如何对药物进行改良、使其
可以针对特定的人群使用。
药物工程不仅仅涉及药物以及其它医疗产品的
制造,还包括药物分析、药物学、药物包装、药物使用等方面。
1、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各种药物的科学研究,包括对原料药物及其制剂的结构、
性质、机理、合成、稳定性等有关内容的研究。
药物分析可以检测药物中
是否有有毒物质,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满
足治疗疾病的需要。
2、药物学
药物学是研究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性质、
作用机理以及药物的分析测定、生产加工、利用方法以及药物的毒理学、
药物不良反应等。
3、药物包装
药物包装是将药物包装在一定形状的载体上并把其发送到指定的目标,以便在预定的时间内用药,是药物活动的重要环节。
药物的包装主要有两
个作用:一是保护包装容器内的药物,防止药物污染或变质;二是防止消
费者由于过量服用而对自己造成伤害。
二、制药工程设备
1、混合机。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一、引言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中药制药工程作为将中药研究和制造过程转化为实际操作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医药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为主题,探讨中药制药工程的深度和广度,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药制药工程的原理和设备。
二、中药制药工程的概念和意义中药制药工程是将中药成药的制造过程进行系统地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工程学科。
它包括中药原料的采集、加工、贮存,以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中药制药工程的目标是实现中药质量的稳定和可控,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制药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药制药工程将传统的中药制作过程转变为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生产过程,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中药制药工程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使药物生产符合国家和国际的规范标准,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药制药工程还为中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中药制药工程的原理1. 中药原料的采集和加工中药原料的采集和加工是中药制药工程的重要环节。
采集合适的中药原料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基础,而合理的加工方式则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稳定性。
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中药植物的生长环境、收获时间和采摘部位等因素,以确保中药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如清洗、干燥、破碎等,以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受损失。
2. 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是中药制药工程的核心内容。
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经过加工和制备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格和用途的药物。
研发中药制剂需要深入了解中药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药效机制,探索合适的配伍原则和制剂工艺。
生产中药制剂则需要依靠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是中药制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中药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符合规范要求。
3052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过程速率等基本概念,熟悉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概念,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教学目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过程速率等基本概念;理解: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概念。
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流体在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
熟悉层流与湍流的特征、管流速度分布公式及应用、流量测量。
了解计算阻力损失的各种数据图表的使用。
(一)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识记:密度、压力定义;理解:压力的表示方法;应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
(二)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识记:流量与流速的定义;理解:稳定流动及非稳定流动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型态及其判断;应用: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三)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识记:直管阻力、局部阻力的定义;理解: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型态及其判断;应用:流体在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
(四)流量测量理解:常用的流量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第二章输送机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离心泵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及应用;熟悉离心通风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了解气体输送机械、固体输送机械使用方法。
(一)流体输送机械识记:离心泵工作原理、离心泵气缚现象、气蚀现象;理解: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应用:离心泵的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及应用。
(二)气体输送机械识记:离心通风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
(三)固体输送机械识记:固体输送机械使用方法。
第三章沉降与过滤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重力沉降、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过滤基本方程式;熟悉过滤的计算、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了解离心机的主要类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沉降识记:重力沉降的基本原理;理解: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
浅谈《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体会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是许多高校开设的重要课程,它不仅重要而且具有较高的教学和学习价值。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感教师们应用新型教学手段、完善的教学过程,使课堂学习更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掌握能力。
首先,老师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手段中,使学习内容更具有说服力。
他采用学习靶心理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学习积极性,调动主观自觉性,激发动手能力,使课程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此外,课堂上采用的多媒体功能使学生的学习与知识掌握更加丰富多样,不仅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适当的课堂话题,而且对无法一次性完成的课程也会适当延长时间,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内容更深层次。
此外,老师还强调实践性,把课堂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
在认识各类设备及其设计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面对空旷的实验室自主设计及模拟设备运行,以认识设备,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应用设备的操作技术及其使用手段。
总之,《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活动是一次完整又有助于高等教育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在受教育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思维尺度,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技能,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江汉美;叶代望;张锐;阮小云;胡志刚;张宝徽;崔晓慧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2
【摘要】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新专业,是以药学、化学工程技术、生物工程为主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是化学工程和制药类专业的前沿学科[1]。
自1995年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开设制药工程研究生教育以来,国外很多院校先后设立了制药
工程教育计划[2]。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
革'的要求,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大幅削减专业的情况下。
【总页数】2页(P117-118)
【关键词】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江汉美;叶代望;张锐;阮小云;胡志刚;张宝徽;崔晓慧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R
【相关文献】
1.基于工程实训的高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J], 万春杰;张珩;王凯;张秀兰
2.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 [J], 张丽华
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西北民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 [J], 师永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09032035课程名称: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名称:(英文)开课单位:药学院制药工程学科学分:5 学时:86(14)先开课程:高等数学、药用物理学、物理化学授课对象:中药制药工程本科考核方式:考试执笔人:殷鹏辉编写日期:2009年8月30日前言【开课目的】《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是研究中药制药过程中主要设备的基本原理、选型、工艺设计及其发展方向的课程,是中药制药生产和科研中主要环节之一,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是联系中药制造过程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桥梁。
本课程作为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中药制药生产中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中药制药生产的现代化需要,培养理工兼备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教学要求】《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掌握中药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2.掌握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选型与应用;3.熟悉设计设备的主要参数,了解工艺设计原则;4.初步掌握制药工艺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
5.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数54学时,全部课堂讲授。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课程目的和任务;2,熟悉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概念;3,掌握制药过程中工艺计算的方法【教学内容】中药制药工程与设备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学生应获得的能力,中药制药过程与单元操作中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以及过程平衡与速率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1.流体流动【目的要求】1、掌握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其应用;2、掌握流体流动的衡算方法(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3、掌握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及其计算;简单管路计算的方法。
4、熟悉层流与湍流的特征、边界层的概念;5、了解非牛顿型流体的流动。
【教学内容】1.流体的部分物理性质;2.作用于流体上的力、流体平衡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3.流量与流速、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流体流动的物料与能量衡算;4.粘度的概念,流体流动的类型与雷诺准数,流动形态及判据;5.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及其计算;6.简单管路计算的类型与方法。
《中药制药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作者:张翠亚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3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制药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按照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培养中药制药行业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药制药;设备;实践中药制药是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进行中药制剂研究开发,包括中药的新产品、传统及新工艺设计、新技术应用等;它是“现代生产技术与中药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及现代化学工程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 的一门新型学科,2010年教育部将中药制药独立设置为一个新专业,归属为理科专业[1]。
为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面向制药企业,特别是中药制药生产一线,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中药制药设备》作为中药制药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1.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通过《中药制药设备》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各种剂型的基本知识、认识并了解中药制药过程中各单元操作装备的结构和原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设备,并懂得一些设备的维护保养的知识。
树立药品生产过程中规范操作意识和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使其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2]。
在每个单元操作过程中,重点讲授过程原理、主要控制参数、典型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实践教学环节将设备的使用维护内容纳入,作为实训教学的重点。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学习制药设备过程中既能使学生掌握各种设备的结构、原理,又使他们对设备操作控制,维护与保养有深刻认识。
2.教学方法设备类课程教材内容常采用设备的三视图等机械图来表达设备结构并配以文字加以说明。
由于教材内设备图例均为静态,很难把设备运行状态下的工作过程表达清楚,即使有详尽的文字说明,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
此类类课程内容抽象、直观性差、难于理解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3]。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制药设备仿真动画辅助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认识设备的工作过程;(2)采用情景式教学,利用教学视频辅助,让学生从物料进入到物料采出整个过程对设备操作有更系统的认识;(3)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对一些典型设备的操作使用注意事项或设备故障的分析方面,不是直接给出原因,而是通过提前布置讨论问题,课余查找资料,课上小组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采用现场教学,在实训教学环节,分小组对一些典型设备进行拆卸、组装、运行及操作,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设备内部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析
江汉美,叶代望
(湖北中医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61)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7X(2004)03-0060-01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是一门运用化学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加工过程和方法的学科。
主要讲授没有化学反应的纯物理过程的加工处理,即单元操作。
由于中药从原药材到成药的加工过程中,无一不与单元操作紧密相联,因此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极强。
本文旨在探索本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思维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思维方法
药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药学知识虽然较为扎实,但化学工程学知识则几乎是空白。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绪论”教学中增加了化学工程学的内容,重点讲解化工工程观念(工程研究采用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和过程分解法);工程设计和操作则“优化”、“适宜”的观点(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相结合);单元操作过程中要求运用平衡观点(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和速率观点(过程速率=过程推动力/过程阻力)。
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上述知识先有一个理性认识。
随后,针对单元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反复引入工程观念和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强化教学可以掌握工程观念和思维方法,并能运用工程观点去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
在“绪论”教学中,我们还重点介绍贯穿本书的“三传”理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首先阐明传递现象是自然界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物系偏离平衡状态时,就会发生某种物理量的转移,从而使物系趋向平衡。
本课程单元操作传递的物理量是动量、热量、质量。
由于单元操作不同,故发生的过程也不同,因此三种传递现象可能分别单独存在(如过滤、沉降),也可能是其中任意两种或三种过程同时存在(如干燥、蒸馏)。
最后再讲“三传”理论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课后加强复习,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深入浅出,突出重点
学生在学习时,普遍反映本课程难度较大。
原因是本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公式多。
如蒸馏章中有公式48个,流体流动章中有49个,传热章中有61个。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知识点及重要公式,如第七章讲“蒸馏”,就重点介绍气液平衡方程和三个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进料操作线方程)。
对于气液平衡方程,因其相关知识是物理化学中所学的拉乌尔定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比较容易掌握,我们就让学生先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然后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用较少的学时进行讲解和推导。
而对操作线方程,由于精馏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单元操作过程,故要掌握连续精馏操作线方程的知识,相对而言难度较大。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强调精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阐明精馏就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通过加热使其部分汽化产生气、液两相,借助“回流”技术,使气、液两相在精馏塔内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以使液体混合物进行比较完全分离的操作过程。
然后再建立两个假设:一是把精馏塔假设成是由许多理论板(即平衡板)所构成,而将复杂的传质动力学问题归结到后面的塔板效率小节中去解决。
这样,在分析沿塔逐板组成变化时,便可直接利用相平衡关系;二是建立恒摩尔流假设。
指出在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其他热量均忽略的前提条件下,在精馏塔中的精馏段及提馏段内,各层塔板上虽有物质交换,但沿各层塔板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均相等,沿各层塔板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均相等。
因加料的原因,两段之间的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
这一假设可使沿塔逐板的物料衡算关系大为简化。
基于这两个假设,三个操作线方程的推导和计算就大大简化了。
另外,进料方程又是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在教学中,我们首先从物料衡算入手,推导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然后将以上两方程联立求解,即得进料操作线方程。
讲授时.要求学生务必熟练掌握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及三个操作线方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料操作线方程则要求学生了解来龙去脉,学会推导。
我们还分析五种不同的进料热状况对提馏段操作线的影响,并给学生作相图讲解,把各个操作线的关系形象地反映在相图中。
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精讲,帮他们分析并解决有关工程问题。
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多做课后练习。
由于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较好。
3 因材施教,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中,我们针对自考班和本科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相宜的教学方法。
如自考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但学习态度认真,为此,就重点给他们讲述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其树立初步的工程观点。
而对本科班的学生,则不仅要求他们建立工程观点,而且还应要求他们学会运用工程思维理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我们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补充。
如适当删减其他专业课已讲过的内容(如粉碎、筛分与混合、成型设备、车间工艺设计等)。
另外,为适应制药工业的迅猛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在教学中新增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纳米粉碎等新知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掌握前沿技术。
(收稿日期:2004-04-20 编辑:王 琨)
·60·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llege of TCM
2004年9月第6卷第3期
September.2004,Vol.6,No.3
作者简介:江汉美(1964-),女,湖北中医学院讲师,从事制药工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