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8.24 MB
- 文档页数:105
第一章需要与激励一、需要与动机1.需要的概念: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
2.动机的概念及动机的三要素: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人的需要。
动机的三要素:(1)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即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2)努力的水平,即行为的努力程度;(3)坚持的水平,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动机与绩效的关系3.动机分类:(1)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成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看重工作本身)(2)外源性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看重工作带来的报偿)二、激励及其类型1.激励和作用激励的概念: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的作用: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激励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2.几种常见的激励形式从激励内容的角度: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从激励作用的角度:正向激励、负向激励从激励对象的角度:他人激励、自我激励第二节激励的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马斯洛划分的五层次人类需要(1)生理需要,指对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等身体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主要针对身体安全....(如不解雇的承诺,或是舒适的退休计划)....(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安全的需要,以避免身心受到伤害。
(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例如获得友好和和睦的同事。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是对企业总体框架的设计。
(A) 战略规划 (B) 组织规划 (C) 人员规划 (D) 岗位规划2、以下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岗位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 (B)为员工的素质测评提供依据(C)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D)能揭示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3、以下关于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岗位规范的结构形式呈现多样化 (B)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C)岗位规范覆盖的范围比工作说明书广泛 (D)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4、工作岗位设计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管理信息系统 (B)软环境条件 (C)劳动环境条件 (D)职能性技术专家5、工作丰富化的作用不包括()。
(A)为员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B)使工作的范围和责任增加(C)使员工有更多机会实现个人价值 (D)有利于提高岗位工作效率6、影响劳动环境因素不包括()(A) 温度与湿度 (B) 工作地组织 (C) 工作丰富化 (D) 照明与色彩7、从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工作岗位的设计无需满足( )的需要。
(A)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 (B)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出(C)员工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 (D)劳动者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8、以下关于方法研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线图分为单柱型和多栏型 (B)作业程序图是分析生产程序的工具(c)操作程序图比流程图更详细更具体 (D)流程图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来显示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9、以下关于企业定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编制包括机构编制和政府编制 (B)它与劳动定额的内涵完全一致(C)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 (D)使用劳动力的一种数量和质量界限10、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不包括()。
(A)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B)科学的定员是企业内部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C)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D)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1、以下关于定员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章-⼈⼒资源预测资料讲解第⼀章⼈⼒资源预测第⼀节⼈⼒资源信息分析第⼆节⼈⼒资源需求预测第三节⼈⼒资源供给预测第四节⼈⼒资源供求平衡⼈⼒资源规划是企业根据其战略⽬标、发展战略及内外部具体环境,以科学规范的⽅法,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分析预测,编制相应的吸引、留住、使⽤、激励⽅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员⼯,以完成企业发展⽬标的过程。
⼈⼒资源规划的实质是促进企业实现其⽬标,因此它必须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标性,要体现企业的发展要求。
⼈⼒资源规划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员⼯看成资源。
⼈⼒资源预测是⼈⼒资源规划的重要⼯作,⽽其基础是⼈⼒资源信息的处理分析。
第⼀节⼈⼒资源信息分析⼈⼒资源信息的分析,指的是根据⼈⼒资源规划的任务和⽬的,将通过⼈⼒资源调查所取得的原始数据进⾏分类和汇总,并对其进⾏再加⼯,使之成为⼈⼒资源评价指标的过程。
通过⼴泛的⼈⼒资源调查,可以得到⼤量的⼈⼒资源信息,但这些繁杂的⼈⼒资源信息并不能直接⽤于⼈⼒资源的规划⼯作,⽽是需要经过专门的加⼯。
只有对原始的⼈⼒资源信息进⾏加⼯和处理后,才能使之转变成为各种符合规范的具有规划价值的⼈⼒资源指标。
⼀、⼈⼒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常丰富,常⽤的⼈⼒资源信息如下:1.⼈⼒资源数量⼈⼒资源规划中对⼈⼒资源数量的分析,重点在于探求现有的⼈⼒资源数量是否与企业的业务量相匹配,也就是检查现有的⼈⼒资源配置是否符合⼀个机构在⼀定业务量内的标准⼈⼒资源配置。
⼈⼒资源数量是⼀个重要的分析指标。
2.员⼯类别通过对员⼯类别进⾏分析,可体现⼀个企业业务的重⼼所在。
员⼯类别包括了诸如业务序列(如营销⼈员、⽣产⼈员、技术⼈员)和职能序列(如⾏政⼈员、财务⼈员)等。
3.员⼯素质对员⼯素质的分析就是分析现有⼯作⼈员的受教育程度及受培训状况,如学历等。
⼀般⽽⾔,受教育与培训程度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作知识和⼯作技能的情况。
4.年龄结构对员⼯的年龄结构进⾏分析,可以按年龄段统计出公司⼈员的年龄分配情况,得出公司⼈员的平均年龄。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学习目标】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特点,理解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以及人力资本这些概念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特点,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内容和目标。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掌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了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重点: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职能、内容和目标。
难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及兴起;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内容框架】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历史沿革人力资源含义、特点人力资源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含义、特点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引导案例】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海尔——中国家电行业的一艘航空母舰,不仅在中国,甚至世界,海尔的名字都是家喻户晓。
学习GE,冲进世界500强,海尔提出的这些口号曾经令中国企业界为之震动。
而正如众人所知,作为第一家登上哈佛商学院讲堂的中国企业,海尔集团已成为中国现代企业经营成功的一个典范。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包括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
“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人”--海尔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在总裁张瑞敏“走国际化的道路,创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取得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其品牌价值不但稳定居中国家电业榜首,在国际市场的美誉度也越来越高。
海尔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这种环境下,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名牌,每一个员工首先应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因此,海尔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必须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大目标,为企业培养真正具备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赛马不相马”--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原则海尔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建立一套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在实现企业大目标的同时,给每个人提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空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概念一、人力资源的定义资源指有价值的、可用的东西或原始的物资。
人力资源最一般的含义: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一)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此定义的宏观性主要是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讨论人力资源,同时突出了人力资源的归属性、功用性及能力的包容性。
具体:①任何资源均有归属性。
②人力资源必须有功用。
③定义中的能力是一种泛指,包括智力、体力、甚至“情力”等各种能力。
(二)微观定义至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一)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途径取决于四个方面因素: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
后两项因素与均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因此,人力资源决定了经济的增长。
(二)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对企业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意义重大1、是企业获取并保持成本优势的控制因素。
2、是企业获取并保持产品差别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3、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
4、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管理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在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的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一)人力资源的特征1、双重性(生产性与消费性)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力资源的利用需要一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