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诺基亚收购案完成在即 谷歌三星同样请求商务部有条件批准
- 格式:docx
- 大小:27.51 KB
- 文档页数:2
收购并购案例
哎呀呀,说起收购并购案例,那可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啊!就好比百事可乐收购桂格燕麦,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彩大戏!你想啊,百事可乐那可是饮料界的巨头,而桂格燕麦也是食品界的翘楚,它们俩走到一起,不就像是强强联合嘛!
曾经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案例,那就是迪士尼收购皮克斯。
这就像是两个超级英雄走到了一起,携手创造出更加惊人的作品!皮克斯有着那无与伦比的创意和动画技术,而迪士尼呢,有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
它们的结合,不就像是一场梦幻联动嘛!
再说说微软收购诺基亚吧!这可真是让人又感慨又唏嘘啊!曾经的诺基亚,那可是手机界的霸主啊,谁能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被微软收购。
这就好比一个曾经的拳王,在岁月的洗礼下,最终选择了和另一个强大的势力联手。
收购并购可不单单是钱的事儿,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涉及到战略、文化、人才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就像是搭积木,要一块一块地精心搭建,才能搭出一个坚固又漂亮的城堡。
比如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背后可有着谷歌对移动互联网的深深野心啊!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决定,那得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的。
看到这些案例,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这就是商业世界的魅力所在啊!每个案例都像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书,等待着我们去翻阅。
而我觉得啊,收购并购无论是对于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都是一次机遇和挑战,关键是要看怎么去把握和应对了。
只有在正确的时机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在这场商业大戏中赢得满堂彩啊!。
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部門之觀察微軟以54.4億歐元(71.7億美元)成功買下微軟,包括以37.9億買下諾基亞裝置與服務(Devices & Services)部門,並以16.5億歐元買下諾基亞專利10年使用權與未來的選擇權,同時,基於互惠原則,諾基亞也可取得微軟專利的使用授權,另外,微軟也提供諾基亞15億歐元融資。
該交易案仍須諾基亞股東與監管機關同意,預定2014年第1季完成收購。
諾基亞專利不賣斷諾基亞向來擅長運用智慧財產權,這起交易微軟以16.5億歐元買下諾基亞專利的10年使用權,但並不涉及移轉或擁有專利本身。
2011 年 6 月 Nokia 與 Apple 的專利大戰和解,估計Apple支付和解金至少高達 5 億歐元,還有後續之專利授權金,估計每支 iPhone 約付給諾基亞授權金將近 4 歐元。
目前,諾基亞仍以積極主張專利權,在美歐主要法院進行專利戰攻擊。
手機大廠重新洗牌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3/9自從2005年從明碁併購西門子不到一年時間,2006年明碁BenQ宣布退出手機市場,還有2001年瑞典電信大廠易利信與SONY合組SONY Ericsson公司,也在2012年走入歷史由SONY完成併購,2011年Motorola也被Google併購,今年終於要推新手機,行動通信未來如何整配,市場關注。
下一家被收購手機品牌,指向市佔不斷下滑的黑莓機。
諾基亞之致命錯誤諾基亞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創造手機王國,同時為芬蘭創造GDP 25%奇蹟。
很多人的第一支手機就是Nokia,如今從「芬蘭奇蹟」到現在被併購窘境,誤判情勢,輕乎2007年蘋果iPhone所帶來的科技新革命,諾基亞犯了2個致命錯誤,分別是錯估手機轉向觸控操作的趨勢,以及一開始堅持使用自家開發的軟體系統Symbian,導致市占率競爭「兵敗如山倒」。
2012年它的信用評等是「比垃圾級好一點」。
龙源期刊网 商务部有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业务作者: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4年第13期本报讯 2014年4月8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业务案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 〔公告2014年第24号〕。
2013年9月2日,微软与诺基亚签署《股票及资产购买协议》。
根据该协议,微软将以54.4亿欧元收购诺基亚所有的设备和服务(手机)业务。
目前,中国既是手机生产大国,也是手机消费大国。
中国受该交易的影响要大于欧美相关国家。
为防止微软和诺基亚通过提高专利许可费用的方式危害国内手机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商务部的要求下,微软和诺基亚分别做出了新的承诺。
微软承诺主要内容包括:1.不基于标准必要专利对中国生产商生产的安卓手机寻求禁令。
2.对安卓手机使用的微软专利,进行非排他性许可,且交易后收取的费率和其他许可条件不会超过当前水平;微软可根据市场条件和被许可人特定情况给予优惠。
3.对非标准必要专利,仅在潜在被许可人不善意谈判的情况下才可采取禁令手段。
4.对标准必要专利的承诺永久有效,对非标准必要专利的承诺有效期8年。
诺基亚承诺的主要内容包括:1.就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继续遵循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不寻求不符合FRAND原则的许可条件。
2.对善意被许可人不通过禁令阻止标准必要专利的实施。
3.许可标准必要专利时不进行搭售。
4.诺基亚标准必要专利的受让方也需遵守本承诺规定义务及FRAND义务。
5.诺基亚承诺交易后不偏离当前FRAND计件费率,但允许依据这些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6.上述承诺永久有效。
商务部在专题发布会上强调,对公告内容的理解还需要看公告全文,否则可能会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对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反垄断审查,去年开始在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目前已在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管机构获得通过。
最后仅剩韩国政府相关机构仍在审查这一交易。
(王沛霖)。
第1篇一、案例背景谷歌(Google)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其搜索引擎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的市场地位逐渐引起了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关注。
在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谷歌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调查,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
本文将以谷歌垄断案为例,分析反垄断法律的相关问题。
二、案情概述1. 调查启动2010年,美国司法部和FTC开始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
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谷歌是否通过其搜索引擎对竞争对手进行不公平的打压?(2)谷歌是否通过其广告业务获取不正当利益?(3)谷歌是否在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市场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 调查结果经过多年的调查,司法部和FTC发现谷歌在多个方面存在垄断行为:(1)搜索结果偏见:谷歌在搜索结果中对自家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先展示,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压制。
(2)广告业务不正当竞争:谷歌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广告商进行不公平的定价和合同条款。
(3)Android市场滥用:谷歌要求手机制造商预装其搜索应用和浏览器,限制竞争对手的应用和服务。
3. 解决方案2019年,谷歌与司法部和FTC达成和解协议,同意采取以下措施:(1)在搜索结果中给予竞争对手更公平的展示机会。
(2)改善广告业务的透明度和竞争环境。
(3)在Android市场上允许手机制造商选择预装其他搜索引擎和浏览器。
三、案例分析1. 反垄断法原则本案涉及的反垄断法原则主要包括:(1)市场支配地位:谷歌在搜索引擎和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上具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地位。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谷歌通过不公平的竞争手段,限制了竞争对手的发展,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3)竞争政策:反垄断法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消费者福祉。
2. 案例分析(1)谷歌的市场支配地位谷歌在搜索引擎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高达90%以上。
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上,Android操作系统也占据了主导地位。
商务部公告2015年第2号——关于解除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案部分义务的公告正文:----------------------------------------------------------------------------------------------------------------------------------------------------商务部公告2015年第2号——关于解除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案部分义务的公告2014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收到谷歌公司(以下简称谷歌)关于确认解除商务部2012年第25号公告第(二)项义务的申请。
经审查,商务部决定同意谷歌的申请,现公告如下:一、背景情况2012年5月19日,商务部发布2012年第25号公告,附条件批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以下简称摩托罗拉移动),要求谷歌履行如下义务:(一)谷歌将在免费和开放的基础上许可安卓平台,与目前的商业做法一致。
(二)谷歌应当在安卓平台方面以非歧视的方式对待所有原始设备制造商。
(三)本次交易后,谷歌应当继续遵守摩托罗拉移动在摩托罗拉移动专利方面现有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视(FRAND)义务。
(四)根据商务部《关于实施经营者集中资产或业务剥离的暂行规定》(商务部公告2010年第41号),谷歌委托独立的监督受托人对谷歌履行上述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
根据公告要求,第(一)项和第(二)项义务自商务部决定之日起5年内有效。
如果市场状况或市场竞争发生变化,则谷歌可以向商务部申请变更或解除上述两项义务。
如果谷歌不再控制摩托罗拉移动,则上述两项义务失效。
二、当事人申请在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案的审查过程中,谷歌表示将继续遵守上述第(一)项义务并将申请解除第(二)项义务。
2014年12月1日,谷歌向商务部提出申请称,2014年10月30日,联想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谷歌不再控制摩托罗拉移动,根据商务部2012年第25号公告,申请确认解除25号公告中的第(二)项义务。
微软的好生意,诺基亚的悲剧原文作者:东言东语两个智能手机上的失意者,终于抱团求生存了。
微软9月3日宣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
20XX年第一季度收购将全部完成,微软将向诺基亚支付亿欧元,此外还有亿欧元用来购买专利资产。
两个失意者的结合有意义吗?智能手机会从安卓和IOS双强对决变成三国演义吗?微软必须出手这次的收购确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所谓情理之中,其实是微软不能承受失去诺基亚的代价,如果微软出品的Windows Phone系统(下文简称WP)阵营失去了诺基亚,那么微软基本上要和智能手机市场说拜拜了。
目前,诺基亚已经惨淡到要重新靠低端功能机来支撑出货量的地步了,这与它选择WP系统作为智能手机平台息息相关。
如果再这样惨淡下去,诺基亚可能不得不再次审视其智能手机战略,站在手机制造商的角度,推出一款主流的安卓手机是一种求生存的好的方法,这正是微软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诺基亚都脱离了WP阵营,以后还有谁会铁了心跟微软走?所以微软必须出手,盟友不行了,那就收购过来,即使亏损也要维持一个平台的生态,否则没了终端,WP平台生态立刻瓦解。
[论文]所谓意料之外,是诺基亚答应得如此之快和卖得如此廉价。
说实话,笔者觉得诺基亚还是很有本钱向几个厂商抛出橄榄枝的,至少可以抬抬价,在被微软收购前,诺基亚又不是一定不能做其他终端。
如果谷歌出手收购,微软就完了;如果被华为之类终端商收购,其未来也有较多可能,不过被以前的小弟收购确实难以接受。
但收购诺基亚的价格不到40亿欧元,连仅仅聚焦在国内市场的小米的估值都不如,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可见我们熟悉的老品牌早已掉价。
成为下一个苹果?收购对诺基亚来说未必是桩好生意,但对微软来说,真的是值了。
花30多亿欧元暂时保住了一个领域,而且是代表未来发展前景的领域,稳住了整个阵营的人心,相当的值。
更值的是,通过收购,微软具备了成为下一个苹果的基础。
购买了诺基亚,微软多了很多想象。
从布局上,微软成为了具备从软件平台到硬件设备的一体化公司,和苹果、谷歌站在了同一行列上。
失败的产品案例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诺基亚的失败。
作为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2000年代初期凭借其优秀的产品质量和领先的技术一度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霸主。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却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战略,坚持使用自家的Symbian系统,而未能跟上iOS和Android等新兴操作系统的步伐。
最终,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败给了苹果和三星,市场份额急剧下滑,最终被微软收购。
诺基亚的失败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即使是行业巨头,也不能忽视市场变化和技术趋势,否则就会被淘汰。
另一个失败的产品案例是谷歌眼镜。
谷歌眼镜是一款具有前瞻性的产品,它可以实现语音控制、拍摄照片、导航等功能,被认为是未来智能穿戴设备的代表。
然而,由于其高昂的售价、隐私安全等问题,谷歌眼镜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销量低迷,最终被谷歌宣布停产。
谷歌眼镜的失败告诉我们,即使产品技术再先进,也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接受度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否则再好的产品也会难以成功。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亚马逊的火手机。
亚马逊火手机在发布之初备受瞩目,其独特的3D显示技术和深度整合亚马逊生态系统的特点让人们对它寄予了厚望。
然而,由于定价过高、市场推广不足以及缺乏独特的吸引力,亚马逊火手机成为了亚马逊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不仅导致了数亿美元的亏损,也给亚马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亚马逊火手机的失败告诉我们,即使是强大的互联网巨头,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品牌和资源就可以成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才是最关键的。
综上所述,失败的产品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无论是顶尖的科技公司还是传统的行业巨头,都有可能因为产品的失误而遭受惨重的失败。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和警惕,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通过对这些失败案例的分析,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取得更好的发展。
继美国司法部之后欧盟正式批准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前几天,美国司法部已经批准微软以54.4亿欧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交易,而欧盟日前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对这笔收购交易打开绿灯。
欧盟委员会认为,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不会导致行业垄断,在微软和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有业务交集的智能手机行业,依然有三星、苹果等强大竞争对手与微软展开有效竞争。
实际上早些时候,在诺基亚股东大会上多数股东都已经同意了这笔交易。
至此,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的主要障碍都已扫除,微软将按照计划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
/news/wp7/97126.html。
商务部公告2012年第25号――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法规类别】外贸收购与代理【发文字号】商务部公告2012年第25号【发布部门】商务部【发布日期】2012.05.19【实施日期】2012.05.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商务部公告(2012年第25号)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收到谷歌公司(以下简称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以下简称摩托罗拉移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
经审查,商务部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此项经营者集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第三十条,现公告如下:一、立案和审查程序2011年9月30日,商务部收到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经营者集中申报。
经审核,商务部认为该申报文件、材料不完备,要求申报方予以补充。
11月21日,商务部确认经补充的申报文件、资料符合《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的要求,对该项经营者集中申报予以立案并开始初步审查。
经初步审查,商务部认为此项集中对中国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市场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本案进入进一步审查延长阶段。
12月21日,商务部决定对此项集中实施进一步审查。
2012年3月20日,经申报方同意,商务部决定延长进一步审查期限。
审查过程中,商务部征求了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下游企业的意见,并就技术问题咨询了有关专家,对申报方提交的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审核。
二、竞争分析根据《反垄断法》及其相关规定,商务部对此项集中涉及的相关市场状况、安卓系统的免费开源问题、谷歌公平对待终端制造商问题、摩托罗拉移动专利许可问题、市场进入等进行了审查,综合评估了此项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影响。
(一)集中交易。
2011年8月15日,谷歌与摩托罗拉移动签订收购协议。
根据该协议,谷歌将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全部股份,收购完成后摩托罗拉移动将成为谷歌的全资子公司。
微软诺基亚收购案完成在即谷歌三星同样请求商务部有条件批准
早在去年9月份,微软宣布将以54.4亿欧元(约合74亿美元)价格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时候,由于找不到任何反对理由,大多数监管机构及诺基亚股东大会已对该笔交易无条件放行。
然而就在交易接近尾声的时候,国内本土手机供应商如中兴、联想和小米便以诺基亚继续持有专利可能变为专利流氓为由,呼吁中国政府有条件批准收购案。
而根据据路透社最新消息,近日又有两家外国公司加入到反对收购交易的行列中来,他们便是微软和诺基亚的传统竞争对手——谷歌和三星。
据了解,谷歌和三星和国内厂商一样,同样担心在收购完成后,他们或须向诺基亚支付更高的专利费。
目前,谷歌和三星已经要求中国商务部确保54.4亿欧元(合75亿美元)收购不会导致诺基亚无线技术专利方面更高的费用,他们同时也担心微软将在智能手机市场获得更多的主导力量,可能会滥用其专利权。
实际上中国商务部早在去年底便已经完成了该收购案的第一阶段审查,并启动了为期90天的第二阶段反垄断审查。
由于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不可能导致行业垄断,预计中国商务部将在审查结束后对收购交易放行。
据彭博社的消息源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官员已确认微软与诺基亚的交易
很快便会得到通过。
不过并不知道商务部是否向两家公司提出了保证不会在交易后坐地起价抬高专利费的要求。
/news/11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