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A卷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9
《识字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广东省佛山市同济小学蔡捷【设计思路】本课是二年级的识字课,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成语的学习中识字。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体现以下三点:一是突出课型特点:识字是重点,是主要的教学任务,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反复再现生字,减少遗忘,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识字的任务;二是体现年级教学要求的差异,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与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求有所不同:发挥汉语拼音的拐棍作用,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识字的方法记住字形,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书写时,在写正确的基础上写美观,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是体现识字的途径,借助成语的语境,帮助学生对要记认的生字建立音、形、义的联系,进一步巩固。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9个生字:寸益彰豹障泰徒功渠。
会写8个生字:寸补功取落拔助所。
2.通过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初步体会成语的意思,积累成语,在积累中巩固要认、记的生字。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工整书写8个字。
2.认识本课的成语,并初步积累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成语。
1.导入:看见大家精神抖擞,老师高兴得眉开眼笑。
(张贴笑眯眯的娃娃)2.复述:谁能把刚才老师的话重复一遍?追问:我还干了什么?3.发现:你们发现刚才老师的话语中有什么特点?(说了很多四字词语)4.尝试:你也试着用四字词语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听课的时候要求你做到-------专心致志。
回答问题要求大家------5.小结:(点击出示刚才提到的四字词),很多像这样的四字词语也称为成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四》的词语就是成语,让我们到成语王国去瞧瞧吧!(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师生交流,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初步知道本文要学习的内容及成语的基本特征。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本试卷共 8页, 24 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在答题卡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堵塞./塞.车讴.歌/呕.吐晕.车/日晕.蒙.难/蒙.蔽B.请帖./碑帖.脖颈./颈.项颤.抖/颤.栗累.赘 / 积累.C.攒.集/积攒.着.落/着.实拓.片/开拓.估量. / 测量.D.禁.受/禁.止爪.牙/爪.子龟.缩/龟.裂抹.黑 / 抹.杀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双人舞的默契主要表现在舞者艺术感悟的心有灵犀....上,一方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得到另一方的反馈与回应。
B.信息化成本居高不下,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某一方,这是各方利益相互纠缠和信息化不对称造成的结果,其中任何一方都孤掌难鸣....。
C.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不容置喙....的事实,各国政府积极应对,制定政策法令,进一步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
D.公共建筑之所以成为耗能大户,在于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和用户缺乏科学的用能意识,他们只关注冠冕堂皇....的外表,而不考虑建筑能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B.去年,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禽流感病毒已出现变异,病毒所含植物血凝素与人细胞受体更易结合。
C.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因为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5、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3)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二、本大题10小题,共37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TSE}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4)下列各句,不属于作者对写作的看法的一句是()(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TSE}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0)断句和翻译。
<A href="javascript:;"></A>三、本大题2小题,共13分(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A href="javascript:;"></A>(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A href="javascript:;"></A>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TSE}题。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理由的一项是()(3)文中“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深蓝”的胜利给了人类警醒和启发,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五、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1)请根据下面四个省份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表,在语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语句连贯。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六大题,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自己的班级、试室号、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臵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伛偻./佝偻.亵渎./买椟.还珠逡.巡/怙恶不悛.B.拗.口/执拗.曝.光/一曝.十寒叱咤./姹.紫嫣红C.稽.查/稽.首沮.丧/含英咀.华痉.挛/不胫.而走D.倾轧./轧.钢呼吁./ 长吁.短叹田畴./觥筹.交错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B.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C.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520名亚细亚鼓手打起具有广州特色的“猎德鼓”,发出“花城之邀”。
在振聋发聩....的鼓声中,神圣的“汇水”仪式开始。
D.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不孚众望....,奋力拼搏,两度绝地逆转韩国队,最终以3:2夺得冠军,为中国队摘取了本届亚运会的最后一枚金牌。
2011年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请阅读下面的诗歌,并按要求答题。
(1)诗歌的体裁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分)(2)诗歌主题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分)(3)诗歌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主题?请简要说明。
(4分)答案:(1)这首诗歌的体裁是现代诗。
(2)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3)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自然法则的思考,表达了人类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思考。
2.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
(1)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请简要说明。
(2分)(2)列举文章中的两个观点。
(2分)(3)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4分)答案:(1)这篇文章属于议论文。
(2)观点1: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观点2:应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比喻、排比和修辞疑问等修辞手法。
比喻使观点更生动形象,排比增强了逻辑性和说服力,修辞疑问则带出了问题的重要性。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请计算以下数学题。
(1)已知a = 2,b = 3,c = 4,求a + b × c的值。
(2分)(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求其面积和周长。
(4分)答案:(1)a + b × c = 2 + 3 × 4 = 2 + 12 = 14。
(2)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为5cm × 5cm =25cm²;正方形的周长为4倍边长,所以周长为4 × 5cm = 20cm。
2. 请解以下方程。
(1)2x + 3 = 9(2分)(2)5y - 7 = 3y + 5(4分)答案:(1)对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得到2x = 6,再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3。
(2)将方程中的3y移动到等式左边,得到5y - 3y = 5 + 7,化简为2y = 12,再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y = 6。
2011 年高考终极压轴广东卷(语文)一、本大题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荡.漾/档.案针砭./贬.低屏.藩/屏.退B.鞭笞./魑.魅破绽./沉淀.冠.军/桂冠.C.胡诌./踟蹰.狙.击/诅.咒宿.儒/宿.愿D.笑靥./筵.席泥淖./船棹.剥.削/剥.皮2.下列语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抗日”成了时下影视、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同时对人性的分析,鞭.辟.入.里.,震撼人心,让一群“人渣”重燃斗志,变成勇于赴死之人。
作者用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今时今日的我们,尤其需要对未来抱有信心。
A.炙手可热B.抑扬顿挫C.鞭辟入里D.讳莫如深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摩根大通18 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紧缩措施实施后,或导致投资资金逐步流入A 股、黄金和海外地产等投资市场,海外置业渐成热点。
B.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染色馒头……这些特殊名词告诫我们:要清除食品市场上的乱象,必须高举法律利器,全面加强监管工作,同时呼唤企业的血管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C.济南文化西路的慢行一体路使用彩色沥青打造,不但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效果,增加现代化都市气息,而且也可以避免普通沥青路面黑色的单调性,提高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
D.章丘首届樱桃节时间为4 月17 日至6 月18 日,其间将举办樱花观赏、摄影大赛、大樱桃采摘、农家乐餐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情物交汇,意象丰盈,是“神与物游”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神思方运”云云,就是指构思活动开始之时,。
然而,,在审美想象中,则表现为精神与物象交融,表象与情感融会。
;而想象集多种表象交叉,又充实着情感的深化。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情物交汇,心物交融,。
○1 审美感知离不开对自然物象内在意蕴的情感把握○2 想象心理与情感浡兴相互推进○3 想象即在表象的基础上展开,各种意念纷至沓来,形象即在孕育中了○4 情感伴随着对对象的感知而酝酿形成,并成为展开想象翅膀驱动力○5 特定的具有艺术直觉性和审美情感性的艺术形象——审美意象即在想象和情感的交融中孕育滋生并逐渐成熟定型A .○3 ○1 ○4 ○2 ○5 B. ○5 ○4 ○1 ○2 ○3 C. ○3 ○2 ○5 ○4 ○1 D. ○5 ○2 ○1 ○3 ○4二、本大题小题,共35 分。
2011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分 答值 案 3 C 说 明题号1 考点 字音识记 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
"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眼光和主持人的劝阻""扔下话筒"等,是"不管周围的情况"而"自己直接行动"的表现,选"径自"合适。
心如止水: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
这里与"颓废沮丧""放弃追求"的语境不符,可改为"心灰意 冷"。
A .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也形容表现好,值得 肯定或赞扬。
B .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D .一头雾水:形容摸不着头脑,糊里糊涂。
A .成分赘余。
"停下来"与"驻足"语意重复,删去其中一个。
B .语 序不当。
递进关系颠倒,应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与"印度等 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调。
C .不合逻辑。
"农资价格上涨"不属于"自 然灾害"。
A .说出。
B .踩,踏。
D .与……相似。
而且,表并列,连词。
A. 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助词/它,代词。
B. 表修饰,连词/ 而且,表并列,连词。
D. 它的,代词/其中的, 代词。
非判断句。
A 、C 、D 三句均是判断句。
"石床、丹灶、盐廪等"是钟乳石的形状,并不是前人用过的遗物。
2 词语使用3 B 全读 bì。
A .páo ,b āo ,pào ,páo 。
B .j ī,j ī,q ,y 。
D .sì, shì,cì,shì。
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4分)4、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4、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1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差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协作/提携 歼灭/忏悔 畜牧/牲畜 B.豁免/庆贺 膝盖/油漆 载重/载体 C.胆怯/商榷 扮演/搅拌 反省/节省 D.储存/贮藏 阻挠/妖娆 传记/传奇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应接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 作地争奇斗艳,有 不严的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 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 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上海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 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D. 后面一座小山上,引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一块紫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 4.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 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 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 ④③⑤①②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③④①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其智能亦自可韬 B.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语其妻曰……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3 C. 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D.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7.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3分) (1)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2)画画为大眼诸丑怪状 (3)侯船过,附而锯其舵 (4)乃改行,投身军营 (5)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6)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A.(1)(3)(6) B.(2)(3)(5) C.(2)(4)(5) D.(2)(4)(6)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解决了猴患。 B. 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 C. 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 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布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 。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4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田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将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的说:"美是难得。"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的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都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袀不相同。美事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两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当时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见,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表乱少时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你、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顺着它与人凡人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由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你、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