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45.06 KB
- 文档页数:42
目录第一部份、编制依据7一、本方案的设计、编制依据7二、本方案编制主要引用的规范及标准8第二部份、总论9一、工程概况91.工程地理位置及建设概况92.本工程主要估算工程量93.工程地质概况94.水文地质概况13二、工程内容概述131.本次投标所含工程内容132.完成投标内容所必需的其他施工内容13第三部份、方案设计概述14一、本工程主要特点、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141.本工程主要特点142.工程技术难点和要点143.应对措施及解决方案15二、基坑降水方案设计161.设计条件162.基坑降水方案设计163.降水井保护措施184.地下水资源再利用185.基坑周边设施的安全与防护19三、基坑护坡方案设计191.设计条件193.基坑周边地下设施及古树的保护234.基坑支护设计总则245.桩间土支护设计24四、基坑土方开挖方案设计251.基坑土方施工步骤252.基坑土方道路设计263.土方作业设计264.地下障碍物处理275.平均日出土量的设计参数286.夜间土方车辆疏散措施287.场内道路、基坑内道路和坡道的形成288.雨后及挖运黏性土的土方施工299.坡道残存土方的处理29五、基坑位移观测方案设计301.基坑观测目的302.基坑监测内容303.监测标准及监测仪器304.监测点的布置31六、监测基本方法31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312.沉降观测313.水位监测324.监测周期及报告325.通过监测建立预警系统33七、主要工程量统计331.暂时设施332.基坑土方333.基坑降水345.基坑边坡支护(预应力锚杆) 366.喷锚土钉墙37第四部份、施工总体计划部署38一、施工部署381.各工序作业的投入时机的安排及施工总体部署382、塔吊设置方案40二、施工总平面布置41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412.施工总平面具体布置41第五部份、施工组织设计42一、暂时设施421.场地内施工道路设施422.临建设施及办公场所423.施工机械、材料堆放434.施工人员食、住所安排435.暂时用水、用电设施436.消防设施规划447.施工人员、设备的退场44二、前期准备441.施工准备442.施工测量与保护453.施工人员、设备进场474.施工设备进场47三、施工组织471.项目经理部472.施工组织50四、施工管理501.工程项目目标502.项目管理513.项目管理体系524.主要管理措施525.项目部提供条件536.项目管理制度547.本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特点及工作重点55五、施工计划561.施工设备计划562.施工人员计划57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584.材料检验计划585.施工用水、用电计划596.施工进度计划61六、施工技术611.施工工艺612.施工技术措施68八、工期保证措施771.工期目标772.阶段性工期目标773.工期保证措施774.冬、雨期施工措施79九、降低成本措施801.降低成本目标802.降低成本措施81十、意外突发现象的应急预案821.预防降水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措施822.基坑支护异常情况的处理82第六部份、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84一、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防治841.对现场周边环境的摸底和了解842.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84二、对周边建造、树木的保护84三、防止扰民及民扰措施84四、与各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85第七部份、施工质量管理87一、施工质量计划目标87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71.质量创优管理体系872.质量创优保证措施883.项目质量创优计划914.组织保证措施915.创优过程执行程序926.施工过程管理控制927.现场机械管理948.现场料具管理949.文件和资料的管理94第八部份、安全、文明施工96一、现场文明施工总体要求96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96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963.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运行程序96二、文明施工管理981.环境管理体系982.施工现场控制扬尘措施993. 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措施994.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措施1005. 施工现场卫生防疫措施1006.现场垃圾采集与销纳100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01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1012.安全生产责任制1013.安全教育1014.安全检查制度1015.工程安全防护措施1026.基坑周边防护105四、消防保卫1061.施工现场保卫1062.施工现场消防107第九部份、深基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09一、深基坑安全、技术要求1091.基坑施工作业要求109二、深基坑正常使用安全技术1091.基坑降水设施的使用与维护1092.基坑支护设施的使用与维护110第十部份、工程移交与后期服务111一、工程移交1111.工程移交1112.移交步骤1113.对外关系的移交1114.坐标点的移交1125.施工技术资料的移交112二、与总承包单位的交叉施工112三、土方工程项目部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设计院和总包单位的关系113四、服务1131.坚持以“三服从”原则为业主服务1132.定期回访制度1133.服务项目内容及范围1144.服务措施114附件1:施工进度计划表118附件2:设计方案图纸119~135附件3: 设计计算书136~155一部份、编制依据一、本方案的设计、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本项工程的招标文件及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行业标准等进行设计和编制的,主要依据下列文件:1.报价邀请人某有限公司提供的:“× ×项×目”土方、护坡及降水工程《报价邀请文件》(二零零四年七月)。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项目,位于XXX市中心区域,主要包括一栋高度为XXX米的主楼、一栋高度为XXX米的副楼和一座地下室。
基坑支护工程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施工、排水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
二、施工目标1. 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2. 保证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控制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基坑支护工程按时完成,不影响整体工程进度。
4. 降低工程成本:通过科学组织施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工程成本。
三、施工组织机构1. 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负责。
2. 技术部门:负责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和支持。
3. 施工队伍:负责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包括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施工、排水系统建设等。
4. 安全监督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预防事故的发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5. 质量监控部门: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控,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四、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现场的平整、排水系统的建设、临时道路的铺设等。
2.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注意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稳定性。
3. 支护结构施工: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包括锚杆、喷锚、支撑等。
4. 排水系统施工: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排水系统的建设,防止水浸泡基坑。
5. 施工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周围环境的变化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6. 施工收尾: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五、施工措施1. 质量措施: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2. 安全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南京桥新建设第一章工程概况 (3)一、工程简况二、基坑支护结构说明三、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四、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依据五、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治理目标第二章施工预备 (6)第三章施工部署 (10)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二、管线爱护与处理三、要紧机械设备配置四、组织机构第四章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及组织措施 (11)一、支护结构施工顺序二、支护桩施工技术措施三、钢管土钉墙及面层施工技术措施四、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措施五、基坑开挖中的安全监测六、应变、应急预案七、支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有关要求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7)一、质量保证体系二、质量保证措施三、材料试验四、技术治理与质量标准五、施工现场治理六、夜间施工措施七、雨期施工保证措施第六章施工进度打算安排 (43)一、施工进度打算二、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45)一、安全施工保证措施二、施工现场文明生产要求三、文明施工措施四、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1、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D6工程位于南京市仙林新市区纬地路9号,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园区内,生命科技创新园位于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内,东临元化路,南临纬地路、毗邻南京大学的仙林校区,西侧为西山变电站,北临齐民西路。
本工程系由南京仙林生命科技创新园进展投资拟建项目,总建筑面积59313.37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0178.3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135平方米。
由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江苏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
结构层次为地下一层.依照基坑挖土深度、周边环境情形及相关规范规定,本基坑. 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
本基坑支护工程±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8.6M。
基坑支护由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察设计。
二、本基坑支护结构说明1、支护结构体系整个基坑采纳放坡土钉的支护形式。
基坑东侧及北侧地势较高,基坑实际挖深较深故采纳三级放坡加土钉支护;其余侧采纳二级放坡加土钉支护。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某区域,占地面积约530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8298平方米,包括生产楼、管理办公楼、专家值宿楼、设备用房和裙房等。
地下建筑面积为47961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部分。
基坑周边普遍开挖深度不一,北侧为7.37米,中部东侧为4.77米,中部西侧为5.67米,南侧为8.57米。
绝对标高为5.770米。
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施工人员安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施工。
2. 质量保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3. 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 环保文明施工: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三、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准备(1)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
(2)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基坑围护、支护、开挖、回填等。
(3)施工队伍组织:成立项目部,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工艺(1)围护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土钉墙等围护措施,确保基坑稳定。
(2)支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排桩、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措施。
(3)开挖施工:采用分层分段开挖,严格控制开挖速度和开挖顺序,确保施工安全。
(4)回填施工:采用分层压实,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
3. 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准备阶段:预计工期为1个月。
(2)围护施工阶段:预计工期为2个月。
(3)支护施工阶段:预计工期为2个月。
(4)开挖施工阶段:预计工期为3个月。
(5)回填施工阶段:预计工期为1个月。
(6)总工期:预计为9个月。
4. 质量保证体系(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
(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5. 安全生产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基坑支护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基坑深度约5米4. 工程类型:住宅、商业综合体5. 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队伍- 施工项目经理:张三,具有丰富施工经验,担任过类似工程的项目经理。
- 技术负责人:李四,高级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和施工方案的编制。
- 施工班组:包括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专业的施工队伍。
2.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阶段:1周- 土方开挖阶段:2周- 支护结构施工阶段:3周- 混凝土浇筑阶段:2周- 验收阶段:1周- 总工期:9周3. 施工资源配置- 主要材料:钢筋、水泥、砂石、模板、锚杆等。
- 主要设备: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站、泵车、钢筋切割机、焊接机等。
三、施工方案1.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 土方开挖- 支护结构施工- 混凝土浇筑- 验收2. 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平整,清除障碍物。
- 设置排水沟,确保基坑内积水及时排出。
- 做好施工材料的进场和堆放。
- 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等。
3. 土方开挖- 开挖顺序:先外后内,先深后浅。
- 开挖方法: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工配合清底。
- 开挖过程中,注意边坡稳定性,防止坍塌。
4. 支护结构施工- 支护结构类型: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
- 锚杆施工:- 锚杆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 锚杆直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 锚杆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 锚杆锚固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 喷射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C20。
- 喷射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 喷射顺序:先顶板后侧墙。
5. 混凝土浇筑- 模板制作:采用钢模板,保证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
-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浇筑,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深基坑支护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 校核:__ 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 ____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写依据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一、项目组织机构二、项目经理部的人员组成三、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第三章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一、施工时间段段划分二、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三、单桩成桩作业工序四、施工进度计划的保障措施第四章施工准备一、施工总平面布置二、施工场地三通一平三、临建设施布设四、主要机械进场计划五、劳动力安排计划六、技术准备七、测量放线第五章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成孔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三、钢筋笼制安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四、成桩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五、凿桩头施工方案及时措施第六章冠梁、锚杆、喷砼施工一、测量放线二、土方开挖三、钢筋工程施工方法四、冠梁钢筋质量验收五、冠梁模板工程六、砼分项工程七、锚杆加固八、喷锚支护第七章基坑内排水综合处理一、降水施工技术措施二、明沟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案第八章旋挖机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一、坍孔预防与处理措施二、孔斜预防与处理措施三、掉笼、浮笼事故预防与技术措施四、卡管、堵管事故预防与技术措施第九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确保质量的主要措施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二、质量检查程序和质量控制三、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第十章施工监测一、监测目的二、监测项目和监测数据三、监测点布局四、监测仪器性能五、监测基本要求六、监测频率七、检测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一章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二、文明施工主要措施第十二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一、防尘措施二、防噪音扰民措施三、废物控制处理措施第十三章基坑应急抢险预案一、组织机构和应急小组成员职责、联系方式二、应急小组成员职责三、可能的险情及针对性应急处理措施四、抢险物资准备第十四章支护竣工资料整理及归档一、施工质量管理、支护竣工验收综合资料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三、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四、施工图纸类资料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写依据一、工程概况xx 位于 xx,高 99.9 米,为框剪结构,属垅岗地貌,场区局部起伏较大,实测各勘点高程介于23.95-27.96 米之间。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述1. 概述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基坑挖掘和基坑周边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工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该设计方案旨在明确施工流程、工作任务、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为施工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
2.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施工目标与任务施工组织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施工的目标和任务。
施工目标是指达到的工程要求,例如基坑深度、基坑尺寸等。
而施工任务则是指实现该目标所需完成的具体工作,例如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搭设等。
2.2 施工工序与工艺施工组织设计需要明确施工的工序与工艺。
工序是指施工任务按照一定顺序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便于组织管理。
工艺则是指实现施工任务所需采用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2.3 设备与材料需求施工组织设计要考虑到所需的设备与材料需求。
在基坑支护工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各种挖掘机械、支护结构、支撑材料等。
施工组织设计需要详细列出所需设备和材料的种类、型号、数量以及供应渠道。
2.4 人力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人员配备、施工班次、作业安排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5 安全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设计要注重安全与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实地勘察与数据采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需要先进行实地勘察和数据采集工作。
通过对基坑现场的周边环境、土质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获取必要的施工数据和信息。
3.2 施工目标与任务的确定根据勘察数据和工程要求,明确施工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基坑深度、尺寸等参数,以及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布置方式。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引言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基坑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
为了有效地完成基坑支护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实施方案。
二、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概述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需要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基坑的尺寸、地质条件、土质特征等。
此外,还需了解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
2. 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组织一个合理的施工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团队应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工程师、安全员、质量控制员等专业人员,他们将负责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3. 施工流程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应合理安排,明确每个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期。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场地准备:清理现场的杂草和垃圾,为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2)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作业,确保基坑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3)基坑支撑安装: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撑形式,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支撑系统的安装。
(4)支撑监测:在支撑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支撑系统的安全可靠。
(5)二次开挖和回填:在支撑系统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二次开挖和回填作业。
(6)完成施工: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 安全与质量控制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质量控制也是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设备与材料基坑支护施工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材料,如挖掘机、支撑材料等。
在组织设计中,应合理安排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和使用,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对于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通过详细的组织设计,可以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实施方案,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完成。
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市的一些地块,包括地下两层地库和地上多层建筑。
基坑开挖尺寸为30m×30m×15m。
地下水位在7m左右,设计地下室深度为10m。
开挖材料主要为黏土和砂砾土。
二、施工要求1.保证施工安全,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施工。
2.控制施工周期,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3.保证水平度、垂直度和尺寸精度。
三、施工方案1.地下水的处理:采用构筑物抗渗防水和排水井的结合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降水措施,控制地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2.地表水、地下管线的迁移:临时迁移地下管线,拆除地面设施,将地表水引导至临时排水渠。
3.导墙支撑:由于基坑深度较大,采用导墙支撑,以确保基坑稳定。
导墙采用钢模板和植筋桩,钢模板固定在植筋桩上。
4.土方开挖:按照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划分分层开挖,每一层开挖后进行支护,防止土方塌方,确保开挖的稳定性。
5.支护结构:基坑支护采用大型支撑体系,包括预应力锚杆、拱形支撑、垂直支撑和水平支护等。
支撑材料使用高强度钢板和钢管。
6.基坑降水:基坑降水主要通过井点降水和排水井联合降水的方式进行。
降水过程中需及时监测降水量和水位,并定期清理井点和维护排水设备,确保降水效果。
7.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编制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购置所需的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流程1.基坑开挖前期准备工作:编制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购置施工设备和材料,组织人员培训。
2.地下水处理和管线迁移:进行地下水处理和地下管线迁移工作,确保施工区域干燥。
3.导墙支护:安装导墙,并进行施工检查和调整。
4.土方开挖:按照分层开挖原则,逐层进行土方开挖,并进行支护。
5.基坑降水:根据实时监测结果,进行基坑降水,确保基坑干燥。
6.支护结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支撑结构,包括预应力锚杆、拱形支撑、垂直支撑和水平支护等。
7.支护验收:对支撑结构进行验收,确保支护效果满足要求。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基坑支护是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基坑稳定和防止地面塌陷的一项重要工程。
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保障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高效进行的基础。
本文将对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组织设计的目的、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一、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1.保障施工安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工人发生事故、减少施工负担。
2.确定施工步骤: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组织设计的目的是明确每个步骤的先后顺序,为施工提供具体指导。
3.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组织设计,可以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1.安全第一: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
2.合理高效: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施工时间和成本,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3.灵活可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要求组织设计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
三、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1.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2.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的规模和要求,确定所需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分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施工设备: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所需施工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供应和使用。
4.安全防护:制定详细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环境的检测和处理、安全宣传教育、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等。
5.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方案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动态跟踪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的及时完成。
6.质量控制:设计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验收等,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7.成本控制: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施工材料的采购、设备的使用费用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目录一、工程概况1、气象及水文条件2、工程地质条件3、适用的规范4、建设单位要求二、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组织总体设想和方案三、施工组织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2、施工用电、用水、临时用地3、劳动力计划四、施工前准备1、现场准备2、技术准备3、机械准备4、材料准备五、主工施工方案(一)、大型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三)、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四)、支撑立柱施工方案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准备阶段控制2、施工阶段控制3、竣工阶段控制七、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分析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管理措施2、组织措施附录:施工组织机构网络图质量保证体系图安全保证体系图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劳动力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总平面图临时用地表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苏州市金科王府大酒店基坑围护工程,工程位于苏州市滨河路苏州建科院大楼南侧。
基坑平面为U型,占地面积约为7000m2。
本基坑围护工程由无锡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设计,工程±0.00相当于黄海标高4.68m,室外天然地面标高平均值2.4左右。
地下室底板板底标高从±0.00起算为-7.7m。
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
根据基坑周边的情况,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采用二种支护形式相结合进行:首先在浅部土层进行放坡开挖,根据场地情况,放坡坡度为1:0.6,分层做土钉墙,土钉墙深度为3.0m;3.0m以下场地大部分位置采用围护桩加锚杆支护,围护桩采用桩径1000@1200钻孔灌注桩,锚杆采用预应力锚杆,根据场地地质情况不同,分别采用3~5道锚进行支护;局部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基坑存在有阳角位置,采用局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以对撑为主,中间设置支柱,以保证支撑的安全性。
为防止地下水对基坑产生不良影响,在围护桩外设置一道双重管的高压旋喷桩,旋喷桩采用桩径600@400,搭接200,以封闭基坑外侧地下水。
针对影像楼及中山路距离老楼较近的位置,由于杂填土较厚,土性较差,采用了压密注浆进行了坑外土体加固。
压密注浆间距为0.8m,布置2~4排,注浆深度为5.5m,注浆压力为1.0~1.5Mpa。
1、气象及水文条件无锡市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属长江下游季风温湿气候带。
据无锡市气象台统计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1241.3mm,但从多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蒸发量为1290.5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气温15.4℃。
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冬季偏北风占多,受海洋季风的影响,炎热湿润,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有台风,干湿冷暖时来适量,春夏秋冬季节分明。
无锡市地表水系十分发育,河网密布,河湖水们的变化与降水量年际、年内的变化基本一致,稍有滞后,从近几十年来资料反映,市区多年平均水位为1.154m。
2、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拟建场地自然标高一般为4.20米,地势较平坦,场地为原建筑物拆除征用地。
在勘探深度内全为第四纪冲积层属长江中下游冲积沉积,地貌单元为冲湖积平原。
各土层的分布情况详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适用的规范《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混凝土质量控制手册》(GB50164-92)4、建设单位要求①工期要求以建设单位开工令为准,施工总工期为60天。
包括围护桩,高压旋喷桩,土方开挖,喷锚土钉,锚杆及冠梁,内支撑,压密注浆等的施工时间。
②质量要求按时国家颁发《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本工程必须一次验收100%达到合格标准。
③其他要求施工过程要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求在规定的施工用地范围内、材料、设备堆放整齐,保持场地卫生。
加强现场消防保卫工作,搞好物资管理,严防火灾,按标化要求进行现场施工。
二、施工总体部署1、施工组织总体设想和方案本工程拟建场地为拆迁用地,场地上存在混凝土地坪、建筑垃圾以及原房屋基础、地下障碍物等,为确保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能顺利钻孔,建议在先在原地坪围护桩位置挖沟槽,沟槽宽度1.5m,深度1.0~2.0米,挖除障碍物,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完的位置紧跟着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围护桩和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成一段后开始依次进行土方开挖、喷锚支护的施工,待土方开挖至围护桩顶标高后,进行第一排锚杆和冠梁及内支撑施工,锚杆养护张拉、锁定后挖土至第二排锚杆标高以下500mm(或第二道支撑底标高),进行第二排锚杆(或支撑)施工,再继续按工况进行土方开挖、第三层锚杆(或支撑)施工,最后挖土至基坑底标高,留200mm作为人工清土。
支撑立柱桩在围护施工时同时进行,挖土前还应对基坑外杂填土较厚的位置进行压密注浆加固。
施工锚杆时,应采用深井进行降水,避免塌孔和施工后杆端出水。
在挖土时做好下基坑的便道,可根据现有道路入口设置便道,为方便混凝土车、泵车及土方运输车,基坑内、外应该做好施工便道。
便道宽度不小于6米,用建筑垃圾铺筑厚度不小于60cm,然后用C20混凝土硬化。
内支撑下部和基坑西部土方应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翻挖出来后进行装车外运。
灌注混凝土根据业主要求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为自购,桩的成孔用水采用自来水,泥浆排放采用泥浆车外运至预先购置的堆场进行排放,其它材料均为自购,并在现场设置合理的堆场和制作场地。
三、施工组织为了能够安全、优质、如期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我公司将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选择施工力量强、经验丰富、多次受到甲方和质检部门表彰的施工队伍。
整个工程期间,要保证做到目标明确,步调一致,有效地相互配合协调,各分项工程要选聘施工经验丰富、思想技术素质较高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组成下属职能部门,施工人员以内部施工队伍为主,外用民工为辅,进行平衡调度,形成各施工项目作业队组。
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根据该工程地质情况和确保工期、质量要求,我公司拟投入设备见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2、施工用电、用水、临时用地根据工程所需机械动力设备、电气工具及照明电的数量,考虑到施工高峰阶段的机械设备最高用电需求量,要求在现场配置两台供电量不小于630KVA的箱式变电器和直径6寸的临时施工供水管,可基本满足施工需要。
管理、施工人员办公生活临时设施、钢筋堆场及制作场地、砂石水泥堆场及混凝土搅拌场、锚杆制作场地和泥浆池等的临时用地见临时用地表,具体在施工现场的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图。
3、劳动力计划根据工程工期和施工机械操作要求,我公司拟投入劳动力见劳动力计划表。
四、施工前准备1、现场准备①、机械进场前,业主方应提供定位控制点、水准点资料、施工图等。
②、根据施工现场,合理布置钢筋堆场、钢筋笼制作场、砂石水泥堆场及混凝土搅拌场、锚杆制作场地、泥浆池、施工便道等,接通现场用电用水,安装好场内照明,以满足夜间作业要求(详见施工总平面图)。
③、为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文明、卫生,合理布置泥浆池、沉淀池、废浆池以及食堂、住房等临时设施。
④、编制职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计划,并进行进场前培训,同时将安全文明施工标牌上墙。
2、技术准备①、施工前预先做好钢筋原材、焊接材的抗拉冷弯、砂石水泥的原材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注浆水泥浆的配合比、商品混凝土等材料复试检验。
②、组织项目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签好会审纪要。
③、项目工程师应根据设计意图、有关规范及施工情况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④、测量员应根据业主方提供的定位控制点、水准点,建立为施工服务的测量控制网(轴线、高程),在适当位置设立多个高程观测点,并做好有关测量技术资料。
⑤、根据业主方和监理方验收认可的测量控制网点及施工图尺寸,用经纬仪控制方位,钢尺丈量先放出各轴线,并定出引线给予保护,然后放出各桩位,用钢筋打入,用红漆作出标记,并做好测量放线记录,以备复测归档。
⑥、结合施工图与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研究本工程区域内详细的地质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工作中的质量控制点。
⑦、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现场监理、业主代表批准认可。
3、机械准备本工程计划安排12台GPS-300型钻孔灌注桩机,4套高压旋喷桩设备,2套喷锚设备,4套锚杆设备,2套压密注浆设备,4台挖掘机及其它辅助设备进场施工。
根据施工要求,合理安排进场计划,并及时报无锡市安全监督单位现场检查,挂牌施工。
4、材料准备由于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自行采购,我单位选择好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后,上报给监理单位和业主同意后,我单位与混凝土供应单位签定采购合同,并预先向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上报使用总计划,每周、每天和混凝土公司上报用量计划,确保混凝土的供应及时。
钢材、水泥等根据图纸翻样的总数量、规格分批进场,进场后根据质保书进行验收,并在现场见证取样,送试验室复试,复试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再使用。
其它材料供应商未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决定或认可,我公司承诺不得私自将材料运进现场,更不得将材料用于本工程。
我公司负责材料保管、送检测工作。
五、主工施工方案本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工程根据设计,包括大型深基坑土方开挖、高压旋喷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喷锚土钉墙、土层锚杆及支撑立柱、冠梁、支撑梁等主工。
(一)、大型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本工程基坑为L形,上口3m左右采用土钉墙,下口为排桩围护,平均开挖深度为14.7米,总土方量约为8.5万立方。
本工程场地为原建筑物拆除地,存在大量水泥地坪和地下障碍物,为方便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先开槽挖除1~2m米挖除水泥地坪和地下障碍物,进行高压旋喷桩和围护桩,再按设计进行第一层挖土、喷锚土钉墙及冠梁(支撑梁)、锚杆的施工;接着按工况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第二层锚杆(支撑梁)施工,第三层土方开挖、第三层锚杆(支撑梁)施工,第四层土方开挖,最后挖土至离基底20cm后留人工清土。
本工程支撑梁下部和基坑西部的土方应用小型机械或人工翻挖出来后方可装车外运。
1、施工工艺①、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均匀开挖——排降水——修坡和清底——坡道收尾②、操作工艺a、开挖中坡度的确定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
根据本工程土质和水文情况,可以采用1:0.33放坡。
b、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测量的校核。
控制网应该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场地整平应设10m*10m或20m*20m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c、开挖基坑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然后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d、采用挖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时,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按照坡度线向下开挖,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之下作业,但每层的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