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学会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能力。
(2)激发学生对职业生涯的热爱,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如何应对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2)提出问题:“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2. 新课教学(1)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案例分析:分享成功人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规划。
3. 巩固提高(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并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 小结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提交给教师。
四、板书设计1. 职业生涯规划(1)基本概念(2)重要性(3)基本步骤(4)方法2.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1)兴趣(2)性格(3)能力(4)价值观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职培训投资》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 XX 院的教师 XX ,我的专业是 XXXX ,主讲 XXXXX这门课程。
今日我讲课的题目是XXXXX的第六章第三节《XXXXX》(板书)。
下边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课程序这四个方面进行讲课。
恳请在坐的各位老师责备指正!一、第一我来说下教材XX学是 XX 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劳动力的需乞降供应行为,掌握劳动力市场的运转规律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来源理。
依据我校学生实质我采纳的教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第一版社第一版的, XX 教授主编的 XX 。
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是劳动经济学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而任职培训投资又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种类之一。
任职培训投资的主要内容有三部分,分别是任职培训投资概括及基本种类区分、任职培训的成本利润及其归属和有关任职培训的推论。
依据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课目的分类理论、联合教课纲领和学生特色,本课时确立了以下教课目的:第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任职培训的观点及种类,理解任职培训的成本利润归属,掌握有关任职培训的推论。
第二,能力目标。
经过对任职培训成本利润归属的剖析,提高学生自主研究、独立思虑的能力,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感情目标。
提高学生对任职培训投资的重视,建立终生学习的观点。
针对明确的教课目的我确立的教课要点是有关任职培训的几点推论,教课难点是任职培训的成本利润归属。
确立依照是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上述内容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并掌握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理论。
二、其次我来说教法为了充足发挥学生在讲堂中的主体地位,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我主要采纳了讲解法、事例教课法、议论法、启迪式教课法和多媒体教课法来讲解新课。
运用事例教课法和多媒体教课法,突出要点、打破难点。
经过生动的教教事例、直观的图表展现,充足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同时深入学生对任职培训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授课班级:2021级英语专业1班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授课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核心词汇:accident, injury, emergency, first aid, etc.2. 核心句型:What happened? How are you feeling? Can you tell me what to do? etc.3. 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交通事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picture? Can you tell me what happened?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Emergency First Aid。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核心词汇和句型。
2.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3. 让学生跟读,并尝试自己造句。
三、课堂活动(20分钟)1. 小组讨论:假设自己或朋友遇到了交通事故,应该如何处理?2. 角色扮演:模拟事故现场,学生扮演伤者、救助者等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如: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帮助等。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词汇接龙:学生依次说出一个与核心词汇相关的词汇,如:accident - injured - emergency - first aid等。
2. 句型练习:学生根据核心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总结,提出对本节课的反思和建议。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3)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3)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光的折射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2. 难点:(1)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2)运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特点,引出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2. 新课讲授(1)光的折射定律:1)通过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2)讲解折射定律的内容;3)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光的反射定律:1)通过实验演示光的反射现象;2)讲解反射定律的内容;3)运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透镜、眼镜、光纤通信等。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强调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内容- 折射率- 光路可逆2.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内容- 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反射定律的应用3. 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透镜- 眼镜- 光纤通信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查阅资料,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比较优势理论授课内容:导入语上节课我们讲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可以解释发展水平相近国家间的贸易,如工业革命初期,欧洲各国间的贸易,那么若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对另一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他们之间还会产生贸易吗?1、比较优势理论提出背景1)、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2)、历史背景: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时代。
英国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同地主贵族阶级间的矛盾。
特别是《谷物法》规定:国内谷物价格只有上涨到限额以上时,才准进口。
这实际上是维护地主贵族阶级利益的法令,使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市场上价格低廉的粮食和工业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比较优势理论内容(1)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2)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3)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即使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两国仍可以相对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专业化分工和相互贸易,并且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3、分工原则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4、比较优势贸易模型基本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2)劳动在一国之内完全同质3)劳动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4)规模收益不变5)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6)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7)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8)两国生产函数不相同5图表分析如图-1所示,美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都比英国效率高。
但在小麦的生产上,优势更大。
因此我们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小麦,而英国在布匹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图-1若美国和英国每天劳动8小时, 小麦和布匹各生产4小时,那么产量如图-2所示 。
高校教师证试讲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校教师证试讲培训班学员三、授课时间共计45分钟四、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员能够掌握教案编写的基本结构及关键要素;- 学员能够理解并应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 学员能够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员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模拟试讲等形式,提升教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学员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学员能够针对不同学习对象,调整教学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员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责任感;- 增强学员的教学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 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教案编写的格式与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可操作化;- 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与时间分配。
2、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教学难点内容的准确识别与突破策略;-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创新应用。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教学场景录像或教案案例,引起学员对教案设计重要性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如:“一个优秀的教案应包含哪些要素?”让学员思考并准备分享自己的看法。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教案编写的步骤、要点和常见误区,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分析等。
- 使用PPT展示教案模板,逐项解释每一部分的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
- 结合具体学科,举例说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案设计。
3、合作探究(15分钟)- 学员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学科领域,共同设计一个简要的教案框架。
- 各小组分享教案设计思路,讨论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份不完整的教案示例,要求学员补充完整,并针对该教案进行模拟试讲。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本科学科:物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演示、讨论和计算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表述、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及在复杂运动情况下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生活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提问:什么是力?力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二、讲授新课1. 牛顿第一定律:介绍惯性概念,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意义。
2.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加速度、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推导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3. 牛顿第三定律:介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意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填空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运动定律在复杂运动情况下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讲解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复杂运动情况下的应用。
2. 介绍牛顿运动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天体运动、机械运动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牛顿运动定律在复杂运动情况下的计算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牛顿运动定律在复杂运动情况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 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模式。
- 理解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分析高等教育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理论。
2. 难点:-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高等教育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和认识。
(二)新课讲授1. 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讲解高等教育的历史渊源、发展阶段和当前现状。
- 引导学生了解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2. 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理论。
- 介绍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 分析教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理论观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则高等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和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认识。
四、板书设计1. 高等教育基本概念2.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3. 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理论4.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5. 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策略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掌握了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理论,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 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教
案
教 材:幼儿科学教育·数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案
2 / 4
课程教案
章节 第二章第一节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课时 1
使用教材
幼儿科学教育·数学
课程类型
理论课( ✓ ) 实验课( ) 实践课( )
实训课( )
授课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结构,明确总目标、
各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掌握与幼儿数学教
育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的相关知识点组织幼
儿活动。
情感及价值观目标:对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感兴趣。
教学重点
1、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的结构分析
2、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教学难点
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主要教学
方法
本次课程主要运用了启发提问法、理论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对
知识内容总体概括和梳理的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案
3 / 4
教学基本内容与过程 备注
一、复习导入: 在上节课当中,我们主要讲了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特
点、原则及任务等方面的内容。那在幼儿园当中都会涉及到哪些数学内容
呢?目标该如何制定?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这两方面的内容,幼儿数学教
育目标的结构以及具体的数学教育内容。
二、新授:
教育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教育之前,
就对结果有了一种期望,这种预先期望就是教育目标。在幼儿数学教育目
标体系中是按一定有序结构组织起来的。
(一)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
1、从纵向结构分类
(1)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2)各年龄阶段的幼儿数学教育目标
(3)具体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2、从横向结构分类
(1)情感与态度
(2)认知能力
(3)操作技能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数学教育中涉及到的一些数学基本知识,是幼儿教师进行幼儿
数学教育的基础。
1、关于集合的相关知识
(1)集合的概念:把具有某种特征的对象的全体叫做集合。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法。
2、关于比较的相关知识。
(1)比较的定义:比较是指辨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异同的过
程。
(2)比较的方法:直接比较法、间接比较法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案
4 / 4
3、关于排序的相关知识
(1)排序的定义:排序是指将物体或事物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排序。
(2)排序的类型:计量排序、模式排序
4、关于数的相关知识
(1)基数与序数,单数与双数,相邻数
(2)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数的加减运算
5、关于量的相关知识
(1)量的定义:客观物体具有的能区分程度异同的属性叫做量。
(2)量的测量:标准测量和非标准测量。
6、关于形状的相关知识
(1)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
能够互相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7、关于时间的相关知识
(1)时间的特点(2)常用的时间单位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2、幼儿数
学教育的内容。
四、作业
本课作业:1.复习所学知识点 2.根据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设计一
个数学小活动
五、板书设计(简化如下):
第二节 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幼儿教育原则、任务
一、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参考资料:《幼儿科学教育·数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思考与研讨: 除了本节课提到的数学内容,你还想到哪些数学知识也是幼儿园会涉及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