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10个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2
有关诸葛亮的谜语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你对有关诸葛亮的谜语的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有关诸葛亮的谜语,希望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诸亮。
有关诸葛亮的谜语凿壁偷光谜底:孔明诸葛亮借东风 (打一水果)谜底:西瓜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等飞来将 (打一昆虫) 谜底:蜘蛛经典谜语及答案开批斗(打一英文单词)——谜底:Capitol美国国会大厦;古罗马Jupiter神殿;<美>州议会大厦。
一心只有改革(打一字)——谜底:总披麻戴孝的鬼(打一字)——谜底:魔宋头少了点,里木变了米(打一字)——谜底:冞王八(打一歌手)——谜底:伍佰太阳神的诞辰(打一国外节日)——谜底:圣诞节有趣谜语及答案会走路的豆子(打一字)——谜底:逗有翅跑得快,脖长脑袋光。
临危爱钻土,非洲常见它(打一动物)——谜底:鸵鸟去,一直去。
(打一字)——谜底:云公子带春意(打一动物)——谜底:松鼠明天大扫除,部位重安排(打一字)——谜底:胆目多两横(打一字)——谜底:且光字削发(打一字)——谜底:兀全国上下一起欢呼高兴(打一四字成语)——谜底:普天同庆。
《三国演义》竞赛题100题及答案1.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2.怒鞭督邮---张飞(正史中是刘备)3.千里走单骑--关羽4.过五关斩六将--关羽5.跃马过檀溪---刘备6.草船借箭---诸葛亮7.群英会中计---将干(说都说了群英会将干中计)8.巧授连环计---庞统9.温酒斩华雄---关羽10.三英战吕布---刘备、张飞、关羽11.辕门射戟---吕布12.挟天子已令诸侯--曹操13.三气周瑜--诸葛亮14.割须弃袍--曹操(马超最光荣的事)15.拔矢啖睛--夏侯敦16.挂印封金--关羽17.走马荐诸葛--徐庶18.单骑救主--赵云19.舌战群儒---诸葛亮20.败走麦城--关羽21.义释曹操--关羽22.义释严颜--张飞23.七擒孟获--诸葛亮24.六出祁山--诸葛亮25.煮酒论英雄--曹操、刘备26.火烧新野--诸葛亮27.智取瓦口隘--张飞28.计夺天荡山--黄忠29.火烧连营七百里-- 陆逊30.骂死王朗--诸葛亮1)舌战群儒诸葛亮2)七擒孟获诸葛亮3)煮酒论英雄曹操4)割须弃袍曹操5)单骑救主赵云6)六出祁山诸葛亮1、望梅止渴(曹操)2、髀肉复生(刘备)3、杯水车薪(孟达)4、击鼓骂曹( 弥衡)5、刮骨疗毒(华佗关羽)6、日月入杯(曹操)7、三顾茅庐(诸葛亮)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9、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10、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周瑜)11、淡泊明志,宁静志远(诸葛亮)12、乐不思蜀(刘禅)13、宁教我负天下人,体教天下人负我(曹操)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1、髀肉复生(刘表,刘备)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2、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4、初出茅庐(刘备,诸葛亮)原比喻新露头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想不到!原来是这些东西把诸葛亮搞死的
导语:当我们查了诸葛亮的生日之后,发现诸葛亮其实是10月8日,是天秤座!而天秤座的诸多个性特征使他难以在当时的乱世能功成身退,最后病死于五
当我们查了诸葛亮的生日之后,发现诸葛亮其实是10月8日,是天秤座!而天秤座的诸多个性特征使他难以在当时的乱世能功成身退,最后病死于五丈原。
虽然诸葛亮最后的死亡与自身日常的习惯用关系:年轻的时候疏狂成性,生活不规律,而后有了事业后就缺乏运动、拼命工作,但把诸葛亮逼上绝路的还是以下三个个性特征:
一、天秤男的完美主义
由于过于追求完美、更多地在意结果,往往废寝忘食,成为工作狂。
天秤座的完美主义在这上上面体现出了。
二、天秤男的选择恐惧症
我们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在用人以及决策方面往往思虑再三,而最终也难以做出令自己满意的决定:如挥泪斩马谡的环节,北伐出师之前的纠结,通过出师表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心中的矛盾。
三、天秤男的好面子
他其实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北伐屡次失败,无法实现他对世人的承诺,这让他心急如焚,忧心忡忡。
而身边大将的接连死亡,则更是让他伤心不已。
看到赵云的儿子前来报丧,诸葛亮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而且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益栋梁,吾去一臂也!”而吴蜀联合进攻行动被曹魏,无疑是到了诸葛亮承受的底线了。
看了这,我们不禁感叹:“一代智者,竟死在了自己的手里!”,秤子男们,注意了,这可是致命的,秤子男的女友也帮自己的男友多开导下!
生活常识分享。
想象力的训练题_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在所有的思维训练中,想象力的训练可以被看作是思维的根基。
想象力的训练题有哪些呢?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是的想象力的训练题资料,欢迎阅读。
想象力的训练题(1)假如你有一只小球,你能用它做什么?想出用途最多的人为优胜。
(2)要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你能举出多少方法来?(3)用硬纸板做一个圆盘,像钟面那样分成12个格。
在12个数码的位置,写上12个抽象的性质,如1.黄色,2.贵重,3.小巧,4.可动,5.有用,6.沉重,7.移动,8.弹性,9.圆形,10.有价值,11.短小,12.耐久。
在圆盘中间装一个能灵活转动的指针。
这样,就可以来做游戏了:一个人去转动指针,当指针停下来的时候,指针指着一种性质,转动指针的人就举出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也可以一连转二次,举出同时兼备两种性质的事物来,举出的事物越多越好。
(4)六个苹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每隔1米挂一个,正好。
现在吃掉了一个苹果,要求还要用这根绳子,仍然是每1米拴一个苹果,绳子不剩,应该怎样拴?(5)哥哥用绳子做一个直径3米的圆圈,弟弟一下子就跳出去了。
哥哥说:“好,我用这条绳再做一个圈,让你永远也跳不出去。
”你知道哥哥做的是怎样一个圈吗?(6)用14根火柴,摆了两只倒扣着的杯子(如图),只要动五根火柴,就可以让杯子的口倒过来,该怎么动呢?(7)20世纪中有这样一年,把这一年的年份写在纸上,把纸倒过来时纸上的数还是这年年份数,请想出这个年份。
(8)在8与9之间加个什么记号,就可以得到一个大于8和小于9的数。
(9)一个人问阿凡提:“阿凡提,你能把10棵小树苗栽成五行,每行都是四棵吗?”阿凡提有点被难住了。
你有什么办法吗?(10)你想一下,你所见到的影子中,什么影子最大?(11)你吃苹果时,果皮按正常宽度中间不断而连续削下来,平放在桌子上,想象一下是什么形状?(12)一位猎人带着一只狗上山打猎去了,你能用3笔画出这种情景吗?(13)有位牧人问阿凡提:“世界上有没有不吃羊的狼?”“有,有。
五角星棋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见张飞遇事不爱动脑筋,于是发明一种棋,教张飞学会细心思考。
棋盘为一个五角星,在这五个角和五个交叉点上共有十个可以摆棋子的位置。
下棋的方法是,任选一个棋位沿一条直线数到第三个棋位,然后在第三点上摆上一个棋子,数的时候第一点和第三点必须为空位子,且不许拐弯。
直到10个棋位上摆了9个棋子,只剩下一个空位子时就算胜利结束。
传说张飞接过棋盘摆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摆出来,你能想出秘诀摆出这五角星棋的走法吗?
其实,方法很简单。
逆向思维,把问题反过来考虑。
换句话说,假定问题已经解决,九枚棋子,已经放在五角星的九个交叉点上,只有一个交叉点空着,比如说是10空着。
现在,我们来把这九枚棋子,一枚一枚地取下来。
按照放棋子的规则,取的要求是:从那个没有放棋子的交叉点10开始,沿直线向前数一、二、三,把3或7上的棋子取下来。
其余类推。
这样把九枚棋子取下来很容易,最后再把上面的过程反过来,就好把九枚棋子放上去了。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精选10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那么关于他的故事你们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篇1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诸葛亮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引言 作为三国时期的杰出谋士与政治家,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而闻名于世。本文将详细探讨诸葛亮在战争中运用谋略获得胜利的故事。
学富五车,智勇双全 1. 诸葛亮的才智是他成功的关键; 2. 诸葛亮通过广泛学习和研究,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 3. 诸葛亮谙熟兵法,能够根据战局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
亮剑战绿帽,智取蜀中 1. 董卓破乱天下,天下大势分崩离析; 2. 曹操建立了朝廷,并寻求统一天下; 3. 诸葛亮在刘备的委任下,见识到刘备的雄心壮志; 4. 诸葛亮运用计谋帮助刘备击败了刘璋,夺取了蜀地。
焚书坑儒,草船借箭 1. 诸葛亮在蜀地开始治理之初,面临内忧外患; 2. 诸葛亮利用焚书坑儒的策略,铲除了内部的政治敌对势力; 3. 诸葛亮借箭之计,大大增强了蜀地军队的实力。
焚书坑儒 1. 诸葛亮采取焚书坑儒的措施来清除敌对势力; 2. 通过引火烧书,使敌对势力无法获取重要的知识,削弱其实力; 3. 诸葛亮通过这一行动,确立了自己在蜀地的权威和地位。
草船借箭 1. 诸葛亮面临蜀地军队实力不足的问题; 2. 他借助船只借箭的计策,增强了军队的实力,准备对抗外来敌人; 3. 这一计谋成功地提高了蜀地的战斗力,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木牛流马,空城计 1.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一种军事传送装置; 2. 空城计是一种迷惑敌人的战略手段; 3. 这些奇特的战术和武器使诸葛亮在战争中占尽先机。
木牛流马 1. 木牛流马是一种木制战车,用于在战场上运送重型装备; 2. 诸葛亮在军事行动中广泛应用木牛流马,以提高作战效率; 3. 该发明给蜀地的军事力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空城计 1. 空城计是诸葛亮在战争中运用的一种迷惑敌人的谋略; 2. 通过假装无人守城,以吸引敌人攻击,然后借机进行反击; 3. 诸葛亮多次成功地使用空城计,使敌人陷入困境。
关于水浒传十个有价值的问题
以下是关于水浒传的十个有价值的问题:
1. 宋江为啥一门心思想招安啊?这就好比一个人放着自在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受束缚,他到底咋想的呀!比如他在梁山过得好好的,有那么多兄弟拥护,为啥非得去朝廷呢?
2. 武松那么厉害,能打死老虎,要是放到现在,那不得是个超级英雄啊,那他为啥会被逼上梁山呢?这不是太可惜了嘛!
3. 林冲当年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啊,多威风啊,咋就一步步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呢?这就好像一个原本站在山顶的人,突然就掉进了深渊,这命运也太捉弄人了吧!
4. 扈三娘长得那么漂亮,武艺也高强,为啥最后会嫁给王英那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呢?这是不是有点鲜花插在牛粪上呀!就像公主嫁给了小矮人,这搭配太奇怪了吧!
5. 鲁智深那么爱打抱不平,他的那股子正义感是从哪儿来的呀?是不是他天生就是个侠客心肠呢,就跟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大侠一样!
6. 梁山好汉那么多,为啥偏偏是卢俊义当了二把手呢?他有啥特别厉害的地方吗,比其他好汉都强?这可真让人捉摸不透啊!
7. 吴用号称智多星,他的那些计谋真的都很高明吗?会不会也有失手的时候呀,就跟诸葛亮也有失算的时候一样!
8. 高俅那家伙坏透了,要是没有他,是不是很多好汉就不会被逼上梁山了呀?他这简直就是罪魁祸首啊!
9. 那些梁山好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多豪爽啊,他们难道就没有烦恼吗?他们不会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吧,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
10. 水浒传最后梁山好汉的结局那么悲惨,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他们为了
义气聚在一起,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这让人多心疼啊!
哎呀,这些问题可真让人想好好探究一番呀!。
十句诸葛亮的名言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志当存高远。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越俎代庖。
7.如入无人之境,不见一人知己。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生当作人杰,死亦是鬼雄。
10.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2.非战之罪,胜地之罪。
1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14.出奇制胜。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观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
17.大智若愚。
18.开国之基,弃国之渊。
1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乱世出英雄。
21.临危授命,解国难民,导弹指南师。
22.张或利某种资源时,是门户开放;利用某种资源时,是神秘莫测。
23.世界往往是征服者的手中,但对于平静者而言,它更具贵重。
24.真切善亦是智慧,傲慢恶亦是愚蠢。
25.在知识和才智面前,戒备是一种美德。
26.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7.平凡的心及目标,迈出了不平凡的一步。
28.背负重担而傲往,是一种勇气;不负重担而妥协,是一种智慧。
29.要在趋势中抢占,当趋势还没有形成之前。
30.力量的最大行为,在于彻底清除所有状态的不良用途。
31.要时时谨慎,利斧斧社辖;处世以和平,是真正的猛将。
32.小心翼翼地走,可以在捷径上到达目的地。
33.计划变动于机变,即英雄发言的时刻。
3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5.对于善而有智者,优质的文字是最大的礼物。
36.岁月磨砺美玉,如果我们愿意等待。
37.笑话阴差阳错的结果,并积极投入其构建。
38.发展的关键是要能识别并把握,尽可能的机会。
39.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可以改变为可能,它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方向。
40.每个智者就是一世的王者,如果他肯去听从其他人的意见。
41.人一能胜天,不胜自己,则大胜天。
42.吾之所学,非為己也,亦为天下也。
43.举贤任能,是为公道。
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诸葛亮》知识清单诸葛亮(181 年-234 年 10 月 8 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一、早年经历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
然而,他幼年时父母双亡,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对他的自比并不认同,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能。
二、隆中对策建安十二年(207 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
他认为曹操实力强大,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根基稳固,可以作为援手而不可谋取。
建议刘备先夺取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再谋取益州,形成鼎足之势,然后等待时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
刘备听后大为赞赏,力邀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从此追随刘备。
三、跟随刘备诸葛亮出山后,立即为刘备出谋划策。
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大败。
诸葛亮奉命前往东吴,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此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夺取荆州南部四郡,又率军进入益州。
在与刘璋的战争中,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最终帮助刘备占领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四、治理蜀汉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诸葛亮对内严明法纪,整顿吏治,选拔人才,发展经济。
他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政策,减轻百姓负担,使得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在政治上,诸葛亮赏罚分明,任人唯贤。
他选拔了蒋琬、费祎、董允等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民族关系上,诸葛亮采取安抚政策,改善了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北伐中原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
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
他先后进行了五次北伐,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最终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
诸葛亮的⼗⼤品质
1.胸怀⼤志。
《三国志*诸葛亮传》:好为梁⽗吟;每⾃⽐於管仲、乐毅。
2.胆识⾮凡。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备失势众寡,⽆⽴锥之地。
亮时年⼆⼗七,乃建奇策,⾝使孙权,求援吴会。
3.务实。
《三国志*诸葛亮传》: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纵观丞相⼀⽣,每⼀⾔皆有的放⽮、切中有害,掌权⼗余年治实不治名,⼀举⼀动掷地有声。
易先⽣在《百年孤独》⾥也提到丞相的务实精神:⼆帝并尊。
4.信念坚定。
执着兴复汉室的信念,悲壮地北伐,⼀直⾄死。
5.忠贞不⼆。
⼀⽣献给先主后主,鞠躬尽瘁,死⽽后已。
6.恪尽职守。
先主时,“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三国志*诸葛亮传》);后主时,“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布公道”(《三国志*诸葛亮传》),从未有疏漏。
7.清廉。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百株,薄⽥⼗五顷,⼦弟⾐⾷,⾃有馀饶。
⾄於⾂在外任,⽆别调度,随⾝⾐⾷,悉仰於官,不别治⽣产。
若⾂死之⽇,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
8.公正。
《三国志*诸葛亮传》: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微⽽不赏,恶⽆纤⽽不贬。
9.勤于思考。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陈图,咸得其要云。
10.不畏困难。
丞相蹈⼀州之⼟主动对抗强魏⼗倍之地,系蜀国安危于⼀⾝,⽽从未退缩。
千秋诸葛我评说千秋诸葛我评说(一)千秋诸葛我评说诸葛亮千古以来深受人们爱戴, 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并作为智慧、忠诚、勤俭的化身而广为传颂。
访先人之遗迹, 发圣贤之古情, 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 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 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 三顾茅庐, 舌战群儒, 火烧赤壁, 三气周瑜、六出祁山, 挥泪斩马谡, 白帝托孤, 呕心沥血、七纵七擒, 空城退雄兵,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 数不胜数。
诸葛亮的非凡之智、济世之才、忠诚之心、报国之情, 为世人所仰慕, 为后人所赞颂, 成为人民心中的偶像。
正如闪烁着他的才华和智慧的不朽遗作《隆中对》、《出师表》, 是出自肺腑的、感人的深情篇章, 一直在历史的风中不停地奏鸣, 在思想的时空中久久回荡。
千百年来, 以至于历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百姓, 都对他是一番深情, 褒扬备至, 赋予了无数动人的传说, 作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他不但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 而且精通战术兵法, 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感觉荡气回肠的《出师表》, 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 流传至今。
他也是一个很神的人, 他虽身在草庐之中 , 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 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 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 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 面面俱到。
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 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
他用兵如神, 运筹帷幄, 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同时, 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
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 白帝城托孤之重任, 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 致死不渝, 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他为了江山社稷, 忠贞不二, 呕心沥血, 直到临死之前, 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 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 实在可歌可泣!诸葛亮的非凡之智、济世之才、忠诚之心、报国之情, 为世人所仰慕, 为后人所赞颂, 成为人民心中的偶像。
诸葛亮的经典事例
事例一: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
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
回去后后数一数箭10万余支,周瑜服气。
事例二: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吴抗曹,联合庞统使用了一出连环计,让曹操铁索连船,再以黄盖使出苦肉计诈降放火。
此战术最为主要的是其实是诸葛亮善观天象,就能算准哪天突然刮东南风,让黄盖放火成功。
于是,火烧赤壁,名动天下,三国鼎立。
事例三:空城计
魏蜀交战,马谡大意失了街亭,司马懿大军杀至西城城下,城中只有一些老弱残兵。
危急之下,诸葛亮命人打开城门,又让几个老兵在那扫街。
他自己又坐在城头饮酒抚琴,悠然自得。
司马懿不敢冒进,退二十里探虚实,等查明真相,赵子龙的援军已到,真是被骗的一愣一愣的。
事例四:七擒七纵
诸葛亮为巩固后方南征,功成退兵时遇孟获截击,孟获作战勇敢、待人忠厚,在彝族人员好,诸葛亮便起了收复之心。
于是便有了
这可怜人被抓了七次放了六次,这倒霉汉子终于落不下脸面,信服的拜在诸葛亮帐下。
孟获的投降使得蜀国南部安定,国力也加强不少。
诸葛亮的手抄报
诸葛亮手抄报内容: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的主要影响: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
”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
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
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的军事发明: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有10个,这10个成语故事如下:1.三顾茅庐:描述刘备在寻求诸葛亮加入他的军队时,两次到访都没有找到,最后在第三次才找到,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寻求贤能之人的热切愿望。
2.草船借箭:这是诸葛亮利用智谋从曹操那里借来大量箭矢的故事,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利用他人的失误或弱点来取得成功。
3.刮目相看:讲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和他交谈,发现他的进步很大,于是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人的进步和改变很大,需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
4.赤膊上阵:讲的是许褚的故事,他为了保护自己的主公曹操,不穿盔甲就上战场,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不顾一切地投入战斗或者体育竞技。
5.舌战群儒:这个成语源自于诸葛亮为了联盟东吴抵抗曹操,与东吴的一群文臣进行激烈的辩论的故事,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有口才的人的辩论和演讲。
6.走为上策:讲的是刘琦为了躲避继母的迫害,多次带着属下和士兵离开自己的驻地,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主动离开或退却。
7.乐不思蜀:讲的是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在魏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后来蜀国被魏国灭亡,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回到蜀地,他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人贪图安逸,忘记了过去的不幸或痛苦。
8.过五关斩六将:出自《三国演义》第27回,故事中关羽为了寻找刘备,一路过了五个关口,杀了六个阻拦的将领。
这个成语原意是形容武艺高强,勇猛过人的人,现常用来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第49回,故事中周瑜制定了一个火攻曹操的计划,但缺少东风这个关键条件。
诸葛亮借东风成功后,周瑜大喜过望地说:“此皆先生之赐也。
”这个成语原意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缺少一个关键的条件,现常用来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只等待一个机会或条件就可以开始行动。
10.望梅止渴:这个故事讲述了曹操在行军过程中,为了解决士兵们的口渴问题,告诉士兵们前面有一片梅林,可以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