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胆碱介绍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45
氯化胆碱- 简介开放数据待核验数据氯化胆碱,为吸湿性、白色结晶。
易溶于水及醇类,水溶液几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
易潮解,在碱溶液中不稳定。
可用于治疗脂肪肝和肝硬化,也作为禽畜饲料添加剂。
氯化胆碱- 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三甲胺气味和碱苦味。
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苯和氯仿。
70%的水溶液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的黏性液体,有特殊臭鱼腥味。
在空气中氧化,放出氨臭味,遇热分解。
50%的粉剂为白色或黄褐色粉末或颗粒,也有特殊臭味。
氯化胆碱- 物化性质据物理性质•含量:50%、60%•熔点(℃):302~305(分解)•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6640•性状:吸湿性晶体。
•白色结晶。
熔点240℃。
易溶于水及醇类,水溶液几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
微有鱼腥臭,咸苦味,易潮解,在碱溶液中不稳定。
化学属性质量指标(GB 10818-89)70%的水溶液:含量≥70.0%;pH值6.5~8.0;乙二醇≤0.5%;氯乙醇(以Cl- 计)≤0.2%;三甲胺合格;重金属(Pb)≤0.002%;灼烧残渣≤0.2%。
50%的粉剂:含量≥50.0%;加热减量≤4.0%;细度(过0.841mm筛)≥95.0%。
氯化胆碱的性状纯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三甲胺气味和碱苦味。
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苯和氯仿。
70%的水溶液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的黏性液体,有特殊臭鱼腥味。
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氨臭味,遇热分解。
50%的粉剂为白色或黄褐色粉末或颗粒,也有特殊臭味。
氯化胆碱- 制法由三甲胺与环氧乙烷反应而得产品。
也可用氯乙醇在少量环氧乙烷或碱性物质催化下,与三甲胺反应而得产品。
氯化胆碱- 制备方法1.连续法制备氯化胆碱溶液的三甲胺盐酸盐与一定量的环氧乙烷分别用泵连续送入反应器,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为1-1.5h。
反应在搅拌下进行,生成物连续引出,使反应器内的液面保持稳定。
胆碱和氯化胆碱1 性质胆碱代号维生素B4在动物代谢过程可以产生。
因此,相当一部分学者不主张将其划为维生素类。
但由于胆碱作为甲基的供体及其在神经和脂肪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饲料的一种添加成分颇受人们重视。
胆碱自然存在于绿色植物、谷实、豆类、酵母中。
鱼粉、肉骨粉和内脏粉中含量丰富。
饲料用品为胆碱的盐酸盐,通常称氯化胆碱,水溶液为粘稠液体。
用氯化胆碱70%的水溶液加人细麦数、稻壳粉或二氧化硅等赋形疏散剂,可制成含氯化胆碱50%的粉状产品。
氯化胆碱以及含50%氯化胆碱的粉剂商品,如不密封或加包被隔离,二者均易吸潮,故应密封干燥保存。
氯化胆碱对维生素A, D, E及B族其它维生素有破坏作用,不宜直接加人维生素预混料中。
氯化胆碱以重量单位计量。
2 化学结构及分子量胆碱( Cho line)的分子式:C5H15ON02,分子量:121.16;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的分子式:C5H14NOCL,分子量:139.63。
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按纯品的分子量折算,等量的氯化胆碱只相当干胆碱的121.16/139.63≈87 %,即需139.63/121.16≈1.15倍量的氯化胆碱方能代林单位量的胆碱,其理论依据是等摩尔顶替也有人认为,氯化胆碱与胆碱的折算关系应当是039.63-35.45)/139.63≈75%,即需139.63/(139.63 -35.45≈1.34倍量氯化胆碱代替单位量的胆碱。
这里未考虑动物的代谢合成功功能,只计算氯化胆碱脱掉Cl后所能提供的胆碱分子组分量,脱离了动物营养实际。
3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胆碱的生理功能: ①胆碱为各种磷脂(卵磷脂、脑磷脂、神经磷脂)合成所必需。
构成细胞膜和脂蛋白,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
参与软骨基质形成和成熟; ②胆碱为肝和体内脂肪的合成、代谢、转运的重要参与和调控物质; ③胆碱为合成乙酞胆碱的重要组分,在神经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④胆碱在代谢中与蛋氨酸和甜菜碱类似,可以提供生物化学过程所需的甲基。
一.胆碱的简介胆碱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基本组分之一,通常被认为是B族维生素类的一种(也称为维生素B4),是目前世界公认的14种维生素品种之一。
它在生物体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2.促进脂肪的分解(避免脂肪肝);3.传递神经信号。
胆碱是生物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它常以氯化物等盐的形式存在。
主要的胆碱盐有氯化胆碱、氯化琥珀胆碱、溴化氨酰胆碱、氯化乙酰胆碱、氯磷胆碱、氯化氨甲酰胆碱等,它们在医学临床中作为肌肉松驰药、肝炎辅助用药、神经递质药等。
除了用于医药领域外,胆碱及其盐还广泛用于化学及生化试剂、饲料添加剂等方面。
二. 氯化胆碱测定的方法目前国内通常有4种测定50%氯化胆碱粉剂中氯化胆碱含量的方法:(1)非水滴定法;(2)银量法;(3)定氮法;(4)四苯硼钠重量法。
1.1非水滴定法称取80℃下干燥3h的样品0.7 g(称准至0.0002 g),置于250 ml三角瓶中,加甲醇40 ml,充分摇动30 min后过滤,再分别用20ml、15ml、15ml甲醇洗涤沉淀3次,将滤液和洗液合并,在水浴上蒸发至干,备用。
▪在上述三角瓶中加入20ml冰乙酸使溶解,再加2ml乙酸酐,10ml乙酸汞试液和两滴结晶紫指示液,摇匀,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纯蓝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1.2 银量法⏹称取样品1.4 g(称准至0.0002 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20min 。
⏹过滤,弃去初滤液,准确量取续滤液50ml于250 ml三角瓶中,加铬酸钾指示液0.5ml,用0.1m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红色即为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1.3 定氮法(1)称取样品3g(称准0.0002g),置于250ml干燥的三角瓶内,100ml,充分振荡15min,过滤,吸取滤液10ml,按凯氏定氮法先消化再蒸馏测其总氮量N总。
(2)另取滤液10ml于消化管内,加水20ml,加400g/L的NaOH20ml,直接在定氮仪上蒸馏,测定其含氮量N0。
氯化胆碱一、氯化胆碱的性质:分子式:HOCH2CH2N(CH3)3Cl;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139.63;熔点(℃):302~305(分解);CAS号:67-48-1;毒性LD50(mg/kg):大鼠经口6640;性状:吸湿性晶体。
二、氯化胆碱的主要用途:氯化胆碱用于治疗动物脂肪肝和肝硬化,也作为禽畜资料添加剂,能刺激卵巢多产蛋、产仔及禽畜、鱼类等增重。
固体产品又分为硅石型和植物载体之分。
植物载体型氯化胆碱是将某些植物如玉米芯粉、甜菜渣粉同液态氯化胆碱相混合,使之吸附,经干燥处理后所形成的粉末状固体产品。
硅石型氯化胆碱是用白色硅石粉末同液态氯化胆碱混合,充分吸附后无需干燥所得的产品,液态氯化胆碱可直接喷洒到饲料上,粉状氯化胆碱可与饲料拌合使用。
三、氯化胆碱的生产方法:氯化胆碱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环氧乙烷法;二、是氯乙醇法。
四、氯化胆碱拟采用生产方案:氯化胆碱生产拟采用环氧乙烷法,盐酸和三甲胺反应生成三甲胺盐酸盐,然后再与环氧乙烷生成氯化胆碱。
五、氯化胆碱生产工艺流程:1、调整混合阶段:将盐酸与三甲胺按1:3的比例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加入石墨反应器,进行充分反应,形成盐酸盐,并通过盐酸计量罐、三甲胺计量罐进行补充、调整,使PH值保持在6~6.5,然后输入盐酸盐储罐进入循环反应阶段。
调整混合阶段的主要设备:石墨反应器。
配套设备:盐酸储罐、三甲胺储罐、转子流量计、盐酸计量罐、三甲胺计量罐、吸收塔。
2、循环反应阶段:将盐酸盐由盐酸盐储罐输入管道反应器,并通过转子流量计将环氧乙烷储罐中的环氧乙烷输入管道反应器,加入盐酸盐中进行反应,离心泵将反应后的盐酸盐抽至冷却器中冷却,通过缓冲器再输入下一组冷却器中进行冷却,然后输回盐酸储罐中重新打入管道反应器进行化学反应,再由离心泵将盐酸盐抽至冷却器,循环进入反应过程,残余气体抽入吸收塔处理,如此反复循环9~11个小时,将盐酸盐制成粗胆碱,检测PH值9~11、三甲胺残留物低于150ppm,输进蒸发器,进入蒸发成品阶段。
氯化胆碱氯化胆碱是1964年由⽇本农林⽔产省农业技术所开发,1987年注册为植物⽣长调节剂,也成为了维⽣素B4.市场上常见的氯化胆碱分为植物载体型氯化胆碱和⽩炭⿊(⼆氧化硅)作为载体氯化胆碱。
我国的产量约为40万吨,占全球产能的50%以上。
氯化胆碱不是胆碱,是胆碱阳离⼦(choline cation;CA+)与氯离⼦(Cl-)的盐。
真正的胆碱应该是胆碱阳离⼦(CA+)与羟基(OH)构成的有机碱,在很多植物中天然存在。
简单的说,1.15g氯化胆碱相当于1g胆碱。
在⽇本已被⽤作⽢薯⽣根剂和块根增⼤剂获准登记,并⼴泛⽤于果树作物。
⽣产合成氯化胆碱的主要原材料是环氧⼄烷,环氧⼄烷的上游是⼄烯,⼄烯的上游是⽯油,其⽣产受到⽯油⾏情影响。
⽣产⽅法 --1(1)连续法制备氯化胆碱溶液的三甲胺盐酸盐与⼀定量的环氧⼄烷分别⽤泵连续送⼊反应器,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为1-1.5h。
反应在搅拌下进⾏,⽣成物连续引出,使反应器内的液⾯保持稳定。
反应器引出的氯化胆碱粗产品进⼊汽提塔,从塔底获得60-80%氯化胆碱液体产品。
(2)三甲胺盐酸盐与环氧⼄烷反应,然后加有机酸中和并浓缩,制取氯化胆碱。
(3)氯⼄醇与三甲胺反应制取氯化胆碱。
⽣产⽅法 --2(1)环氧⼄烷法。
由三甲胺与)环氧⼄烷反应⽽得。
将三甲胺⼄醇溶液加⼊反应锅,在30℃左右通⼊环氧⼄烷,搅拌反应4h,在⽤盐酸中和(控制PH6.5-7.0)⽽得。
粗品收率可达98%。
经活性炭脱⾊、真空浓缩可得70%的⽔溶液。
⽔溶液中加⼊⽟⽶芯粉、稻壳粉、麸⽪或硅藻⼟等赋形剂,可制得50%的粉剂。
(2)氯⼄醇法。
⽤氯⼄醇代替环氧⼄烷和盐酸,在少量环氧⼄烷或碱性物质催化下与三甲胺反应⽽得:先将100份氯⼄醇加⼊反应釜,从液⾯下加⼊130份三甲胺,同时通⼊1.7份环氧⼄烷以引发反应。
加完后于32-38℃保温搅拌4h,收率84%(以氯⼄醇计)。
如以碱性物质(如季铵盐)催化,单程转化率可达97%以上。
氯化胆碱的作用和功效
氯化胆碱是一种常用的营养补充物,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以下是详细介绍:
1. 支持神经系统功能:氯化胆碱是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正常运作。
乙酰胆碱在神经递质传导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记忆、学习和认知功能的维持与提高。
2. 促进脑力发育与提升记忆能力:氯化胆碱在胚胎发育和早期生命阶段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对于成年人来说,它能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氯化胆碱的补充可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和学习能力,并可能有助于减轻老年痴呆症状。
3. 促进心脏健康:氯化胆碱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甘油三磷酸胆碱(GPC),这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产物,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GPC可以增强心脏磷酸化过程,改善心脏肌肉收缩,并可能
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
4. 促进肝脏功能:肝脏是合成胆碱的重要器官。
氯化胆碱的补充可以提供足够的胆碱供肝脏使用,支持肝脏功能的正常运作。
它可能有助于改善脂肪肝、抗氧化和解毒作用,并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结起来,氯化胆碱的作用和功效包括支持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脑力发育与提升记忆能力、促进心脏健康以及促进肝脏功能。
这些效果使得氯化胆碱成为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脑力发展的重要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