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的生物学特性浅议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作者:罗凯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5期摘要:西葫芦栽培管理上施肥施药过量,导致西葫芦食用品质下降,口感差。
本文从土地选择、肥药使用量的控制、充分利用天然环境等环节上讨论生产无公害西葫芦商品的技术。
关键词:西葫芦;膜下滴灌;生物防治;无公害栽培中图分类号:S642.6文献标识码:A1 西葫芦的生物特征西葫芦原产地为北美洲,一年生草本植物。
西葫芦的根发达,主根入土深达2m,侧根多水平分布,分布直径1.5m左右,主要根群分布多在深度10~30cm,其吸收能力很强,较耐旱,耐瘠薄。
西葫芦茎蔓生,中空分长蔓和短蔓2种。
长蔓性品种,蔓长可达4m,较晚熟,抗热,抗旱力差。
短蔓性品种,蔓长0.5m,早熟,较耐低温。
2 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1 温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25~39℃,低于12℃不能发芽,15℃时发芽缓慢。
生育期适宜温度为15~29℃,15℃以下生长受抑制,10℃以下停止生长。
开花结果期以22~25℃为宜,15℃以下落花多,结果不长,32℃以上高温,花器官不能正常发育,而且易感染病毒病,40℃以上生长发育停止。
2.2 光照西葫芦属短日照作物,要求较强的光照。
苗期较短的日照有利于降低雌花的节位和雌花的形成。
结瓜期晴天多,光照强,有利于结瓜;阴雨天多,日照少,化瓜较多。
2.3 水分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地上部需水量大,所以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较严格。
一般要求土壤相对湿度为60%~80%。
生育期高温干旱极易发生病毒病,生育后期田间空气湿度太大易发生白粉病。
2.4 土壤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在粘土、沙壤土中均可栽培。
但有机质丰富,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更有利于丰产。
3 西葫芦的栽培措施3.1 品种选择张北县处于坝上高寒地带,无霜期短,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
应选择株型紧凑,雌花节位低,耐寒性强的短蔓型中、早熟品种。
适合栽培的国内品种有早青一代、银青西葫芦、西葫芦长青王、早抗30、国外引进的较好品种有阿多尼斯9805西葫芦、黑美丽、曼谷绿2号、灰采尼等。
2015年第11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摘要]西葫芦是北方地区四季常见的蔬菜之一,其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既可炒食,又能做馅料,是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菜品。
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充分了解它所具有的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加以栽培管理是保证西葫芦产量及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西葫芦生长习性需肥特点[中图分类号]S6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1-0079-01西葫芦的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王彦国(吉林省公主岭市八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136100)科研◎农业科学西葫芦,别名茄瓜、角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国内南北方均有种植。
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葡萄糖、钙等多种营养成分。
经常、适量的食用,对人体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提高免疫力、预防肝肾病变、预防糖尿病等功效。
1生长习性西葫芦较耐寒、不耐高温;喜湿润、较耐干旱;对光照要求不十分严格,既喜光,又较耐弱光;其根系发达,喜肥,吸肥吸水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对土壤环境要求不十分严格,适宜的pH 值为5.5~6.8。
1.1温度。
西葫芦对温度条件要求不严,不耐高温,较耐寒。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5℃,当温度高于30℃、低于15℃时,生长缓慢,温度过高还会造成病害的高发;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为25~30℃,发芽最低温度为13℃,13~20℃发芽缓慢,发芽率低。
温度高于30℃时,发芽虽快,但易徒长;适宜开花结果的温度为22~25℃,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5℃时,会造成受精不良,影响花量。
若温度高于32℃时,会导致花器发育异常;适宜根系生长温度为,22~25℃,当温度低于6℃时,根系生长受阻,根毛无法生长。
西葫芦耐低温能力较强,夜间温度在8~10℃时,受精果实也能正常发育。
1.2水分。
西葫芦喜湿润、较耐干旱,其根系深,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水、喜肥能力,抗旱能力也较强。
西葫芦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湛长菊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8期湛长菊(青海省互助县农业技术学校810500)葫芦科,南瓜属,原产北美洲南部,今广泛栽培,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
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
花单性,雌雄同株。
花单生于叶腋,鲜黄或橙黄色。
别名:茭瓜、白瓜、番瓜、美洲南瓜。
1品种特性1.1温度西葫芦为瓜类蔬菜中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种类。
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
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
早熟品种耐低温能力更强。
根系伸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
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1.2光照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
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
1.3湿度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
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
2高产栽培技术2.1选种浸种选取干净饱满的种子,置入瓦盆或其它无油污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55℃的温水烫种,不断搅拌,保持15~20分钟,自然冷却至20~30℃,浸种4~6小时,捞出后再用1%高锰酸钾浸20~30分钟,以消毒杀菌。
风干至半干时可加温催芽,温度以25℃为宜。
如种子量大,催芽时可翻动,以促使发芽整齐,但出芽后即不再翻动。
2.2适期播种芽长约1.5厘米时播种,需选择晴朗温暖天气;若遇阴雨天不能播种时,可将种子置于冷凉处,控制幼芽生长。
播种后覆土约2厘米。
2.3定植与田间管理经30~35天的苗期管理,培育出具3~4片真叶的幼苗,可进行定植。
整好地后,起成60~65厘米距离的垄,按株距40~50厘米刨埯,每亩定植2000~2500株。
西葫芦,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有种植,为南瓜的一种。
别名茄瓜、熊(雄)瓜、白瓜、小瓜、番瓜、角瓜、荀瓜等。
原产印度,中国南方、北方均有种植。
西葫芦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等疗效。
基本信息目录1形态特征2生长习性3?营养价值4适宜人群5繁殖栽培6西葫芦冬季育苗需注…7病害8品种及变种9用途10烹饪指导11烹饪方法西葫芦 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中文学名西葫芦拉丁学名Cucurbita pepo Linn.别称茭瓜、白瓜、角瓜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葫芦目科葫芦科属南瓜属种西葫芦族南瓜族分布区域世界各国普遍栽培西葫芦白瓜制作西葫芦(17张)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
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
主蔓长度:矮生品种节间短,蔓长通常在50㎝以下,在日光温室中有时可达1m(因生长期长);半蔓生品种一般约80cm;蔓生品种一般长达数米。
具叶卷须,属攀援藤本,但常匍匐生长(矮生品种有的直立)。
单叶,大型,掌状深裂,互生(矮生品种密集互生),叶面粗糙多刺。
叶柄长而中空。
有的品种叶片绿色深浅不一,近叶脉处有银白色花斑。
花单性,雌雄同株。
花单生于叶腋,鲜黄或橙黄色。
雄花花冠钟形,花萼基部形成花被筒,花粉粒大而重,具粘性,风不能吹走,只能靠昆虫授粉。
雌花子房下位,具雄蕊但退白瓜制作(20张)化,有一环状蜜腺。
单性结实率低,冬季和早春昆虫少时需人工授粉。
雌雄花最初均从叶腋的花原基开始分化,按照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的顺序从外向内依次出现。
但雄花形成花蕾时心皮停止发育,雄蕊发达;雌花则在形成花蕾时雄蕊停止发育,而心皮发达,进而形成雌蕊和子房。
瓠果,形状有圆筒形、椭圆形和长圆柱形等多种。
嫩瓜与老熟瓜的皮色有的品种相同,有的不同。
嫩瓜皮色有白色、白绿、金黄、深绿、墨绿或白绿相间;老熟瓜的皮色有白色、乳白色、黄色、橘红或黄绿相间。
每果有种子300-400粒,种子为白色或淡黄色,长卵形,种皮光滑,千粒重130-200g 。
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发育生长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注意问题西葫芦是一种瓜类蔬菜,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
西葫芦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和注意问题。
一、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 温度:西葫芦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喜温暖,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
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不耐寒冷,生长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会停止生长。
在高温干热的环境中,西葫芦生长受到抑制。
2. 光照:西葫芦对光照要求较高,充足的阳光有利于西葫芦的生长发育。
光照不足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导致生长势减弱、果实畸形,影响产量和品质。
3. 土壤: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对土壤松软、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
土壤中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适量的营养物质。
4. 湿度:西葫芦对湿度要求较高,喜欢湿润的环境。
但是过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要注意控制水分。
1. 种子发芽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西葫芦种子约7-10天就能发芽。
这个时候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水涝,有利于种子的顺利发芽和生长。
注意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覆盖一层保湿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2. 幼苗生长期幼苗生长期需求充足的光照和温度,这个时候要灌水适量、不要过多,以免导致幼苗倒伏,还要及时除草,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
加强施肥,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
3. 开花结果期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此时要注意及时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特别是果实膨大期,要加强钾的施用,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此时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4. 成熟收获期在果实成熟时要及时采摘,不要等待过久,以免果实变老,影响口感和品质。
此时要留心防治病虫害,避免对果实造成损害。
西葫芦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注意问题。
只有合理的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西葫芦的生物学特性浅议
摘要:西葫芦别名茭瓜、白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市场上
深受消费者喜欢的蔬菜之一,文章介绍了西葫芦的生物学特性,包
括形态特征、生育特性、生长环境以及生长发育特点。
关键词:西葫芦;形态特征;生育特征;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特
点
中图分类号:s6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432(2012)-10-0243-1
1 西葫芦的形态特征
西葫芦属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作物,有矮生、半蔓生、蔓生
三大品系。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主蔓长度:矮生
品种节间短,蔓长通常在50㎝以下,在日光温室中有时可达1m(因
生长期长);半蔓生品种一般约80cm;蔓生品种一般长达数米。具
叶卷须,属攀援藤本,但常匍匐生长(矮生品种有的直立)。
1.1 叶片特征
单叶,大型,掌状深裂,互生(矮生品种密集互生),叶面粗糙
多刺。叶柄长而中空。有的品种叶片绿色深浅不一,近叶脉处有银
白色花斑。
1.2 花的特征
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鲜黄或橙黄色。雄花花冠钟
形,花萼基部形成花被筒,花粉粒大而重,具粘性,风不能吹走,
只能靠昆虫授粉。雌花子房下位,具雄蕊但退化,有一环状蜜腺。
单性结实率低,冬季和早春昆虫少时需人工授粉。雌雄花最初均从
叶腋的花原基开始分化,按照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的顺序从外
向内依次出现。但雄花形成花蕾时心皮停止发育,雄蕊发达;雌花
则在形成花蕾时雄蕊停止发育,而心皮发达,进而形成雌蕊和子房。
1.3 果实的特征
瓠果,形状有圆筒形、椭圆形和长圆柱形等多种。嫩瓜与老熟瓜
的皮色有的品种相同,有的不同。嫩瓜皮色有白色、白绿、金黄、
深绿、墨绿或白绿相间;老熟瓜的皮色有白色、乳白色、黄色、橘
红或黄绿相间。
每果有种子300~400粒,种子为白色或淡黄色,长卵形,种皮
光滑,千粒重130~200g。寿命一般4~5年,生产利用上限为2~
3年。
2 西葫芦的生育特性
属葫芦科一年生蔬菜作物,主侧根均较发达,主要跟群分布在
10~30cm耕层内,侧根横向生长达50~80cm,吸收养分和水分能
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但经过育苗移栽后,切断了主根,影响了
侧根的横向生长,因此在日光温室栽培西葫芦时,肥水要充足,方
可获得丰产。
2.1 性型分化
西葫芦的雌花分化多少和节位高低,是由遗传和环境因子支配
的,是可塑的。类似黄瓜性型分化。低温(昼夜温度10℃~30℃)、
短日照(8~10小时)雌花分化的多且节位低,花肥大正常,因此
在育苗时尽量安排在有利于雌花形成的季节。
2.2 开花受精及坐果
西葫芦的花是在凌晨4时~4时30分完全开放、6~8时开始授
粉、最佳授粉时间是8~9时,9时以后受精力迅速下降,13~14
时完全闭花。因此,人工授粉必须及时。人工授粉比激素处理坐瓜
率高,二者结合,能提高坐果率和促进幼果生长。
2.3 坐瓜的间歇
西葫芦早坐瓜的有优先吸收养分的特点,后面坐的瓜因养分不足
生长缓慢或化瓜,呈坐瓜间歇现象。西葫芦产量高低由结瓜数和单
瓜重构成,而间歇现象,会减少坐瓜数,降低总产量,因此要及时
收瓜,适时追肥淌水,促根壮秧,减少坐瓜间歇现象,确保增产。
3 西葫芦对生育环境的要求
3.1 温度
西葫芦对温度的要求比其他瓜类低些。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
25℃~30℃,13℃以下不发芽;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8℃~25℃。开
花结果期,白天适温22℃~25℃、夜温15℃~18℃,低于15℃高
于32℃均影响花器正常发育;果实发育最适温度为20℃~23℃,
但受精的果实在8℃~10℃的夜温下,也能长成大瓜。根系伸长最
低温度为6℃,最适温度15℃~25℃。当前宁夏所有的日光温室均
可满足西葫芦越冬时对温度的要求。温度高于32℃时易感染病毒
病。
3.2 光照
西葫芦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喜强光,又耐弱光,光饱和点
5万勒克斯。幼苗期1~2片真叶时,为雌花分化的早而多,适宜短
日照。进入结果期需较强光照,若遇弱光,易引起化瓜,达不到丰
产目的。
3.3 水分
西葫芦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叶片大而多,蒸腾作用旺盛,结瓜
期需水量大,但在结瓜期时正处在严冬,气温低、日照短而弱,淌
水要灵活,方能获得高产。幼苗期适当控水防徒长;开花结瓜期耗
水量大,要合理淌水。
3.4 土壤与肥料
选择疏松、透气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壤土。
西葫芦吸肥能力强,为实现高产高效益,必须满足整个生育期对营
养的需要,要平衡施肥,注意磷钾肥的配合。五要素的配合为钾﹥
氮﹥钙﹥镁﹥磷。
4 西葫芦的生长发育特点
西葫芦根系强大,具有较强的吸水力和抗旱力。易因缺水引起落
花、落果,土壤含水量在85%左右时,最适宜于西葫芦生长。西葫
芦因其根系吸水吸肥力强,既耐土壤贫瘠,又耐土壤肥沃。但在肥
沃沙壤土栽培,最易获高产。西葫芦对大量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
氮上之,钙居中,磷和镁最少。西葫芦因原产于热带高原地区,所
以它既喜温,又耐低温,对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种子发芽适温为
28℃~32℃,植株生长适度为18℃~28℃。苗期低温有利于促进花
芽分化和雌花的形成。瓜果生长膨大的适宜温度10℃~20℃、32℃
以上高温花器发育不正常,40℃以上高温植株停止生长。
作者简介:滕淑贤(1962-),女,吉林榆树人,吉林省榆树市农
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助理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