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胰岛素制剂PK PD研究中应关注的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4.37 KB
- 文档页数:3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的护理及改进分析DOI:10.16658/ki.1672-4062.2017.05.007目的分析研究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的护理及改进。
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0例。
所有患者,均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经改进的护理方式,对比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不良反应,实验组发生率为3.3%,常规组为16.7%,实验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对比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
结论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中,采用经改进的护理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护理;改进Analysis of Nursing and Improvement of Hyperinsulinism-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ZHENG Xiao-yan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Jinan Central Hospital,Jinan,Shandong Province,26001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and improvement of hyperinsulinism- 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etabolism syndrom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an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yperinsulinism-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and the routine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improved nursing method,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3.3% vs 16.7%)(P<0.05),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 improved nursing method in the hyperinsulinism-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 is obvious,which is worth promotion.[Key words] Hyperinsulinism;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Nursing;Improvement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導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重要病因,目前,就国外内而言,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是评价IR公认的“金标准”[1]。
HOMA-IR、IAI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相关性分析1蒲素余叶蓉王椿索丽霞李宏亮金菊英喻红玲张祥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 成都 610041E-mail:yerongyu@摘 要: 目的:主要评价各项胰岛素抵抗指标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间的相关性。
方法:3组(正常血糖组(NGT)、糖耐量异常组(IGT)和2型糖尿病组(T2DM))共142名受试者均接受体重、身高、腰围、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测定,并通过计算得到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和稳态模型(HOMA-IR),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
结果:HOMA-IR、IAI与钳夹试验仅在NGT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r = -0.66, P<0.05)结论: 使用常用的胰岛素抵抗评价方法尤其HOMA-IR、IAI要注意其适用条件,避免滥用。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 稳态模型 胰岛素作用指数引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结果均提示很多疾病状态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胰岛素抵抗本身又是一些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准确评估有无胰岛素抵抗及其程度有利于更全面的了解疾病尤其是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目前对胰岛素抵抗的评价方法除了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这一“金标准”外[1],还包括体重指数(BMI)、腰围(W)、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PG/FINS)、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和稳态模型(HOMA-IR)等。
这些方法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比较,具有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特点,因此更为广泛地运用于科研和临床医疗实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不同,这些常用的IR评价方法包括HOMA-IR、IAI等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不恰当的使用会产生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干扰研究者对疾病病理生理变化的正确认识。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PDCA循环法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由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德鲁克提出。
它的采用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为公司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医疗行业,特别是在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方面,我们可以运用PDCA 循环法来不断提高技术规范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一、问题分析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执行,导致胰岛素注射不准确、不安全,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些医护人员可能对新的注射技术不太熟悉,操作时出现错误。
而且,一些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的规范要求也存在不了解或不重视的情况。
二、制定计划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PDCA循环法来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和病人等,以确定具体的改进方案。
我们要根据医疗行业的标准规范,对胰岛素注射技术进行再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最新的胰岛素注射技术,并能准确的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和教育,让患者了解到胰岛素注射技术的重要性,正确的使用和保存胰岛素。
三、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阶段,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
我们将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整个计划的执行,不断跟进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
我们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记录每个医护人员的培训情况以及实际操作情况,对医护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四、检查情况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我们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检查他们掌握的技术和操作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培训和指导。
我们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五、分析结果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我们成功地提高了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
高胰岛素 -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失败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目的对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出现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以保证试验顺利完成。
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本科共126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在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中所出现的失败例数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拟定对策。
结果 126例患者中出现钳夹试验失败的有23例,失败原因包括试验前未停用睡前长效胰岛素;空腹血糖过高;试验中仪器操作失误;结论试验前医护患三方要良好沟通,试验者对仪器的熟练掌握程度、对患者血糖波动的准确评估、输液通畅情况的严密观察以及试验者正确的采血技术,是保证试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精确的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1],该技术主要针对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2-4]。
我科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对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9例肥胖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进行了检测。
其中有23例患者试验失败。
失败原因包括试验前未停用睡前长效胰岛素;空腹血糖过高;试验中仪器操作失误等。
针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41例,女56例,年龄21-60岁,FBG:14.91-17.68mmol/L,均符合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29例肥胖患者中男11例,女18例,年龄15-47岁,BMI:29.86-35.12kg/m2,均符合WHO肥胖诊断标准。
1.2方法首先向患者介绍试验的目的和方法。
嘱患者试验前1天晚餐前停用各类胰岛素,8pm开始禁食8-12h。
试验当日分别于患者两侧前臂留置20 G和22 G静脉留置针。
试验开始10min后,每 5 min 测定患者血糖数值,每 30 min留取C 肽标本。
试验第120-150min患者血糖波动稳定在 5.0±10% mmol/L 左右,此时葡萄糖输注率处于稳定状态,以此评定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程度[2]。
胰岛素临床应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众所周知,胰岛素是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一个常用药物,该药在实际应用中,极易出现一些差错问题,导致胰岛素应用不当情况发生,这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面对这种情况,临床在使用胰岛素进行干预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药物应用相关注意事项重视程度,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有效实施,确保胰岛素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为患者病情康复提供重要保障。
基于此,本文就胰岛素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浅析,深入了解胰岛素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意义。
一、胰岛素作用和危害有哪些?胰岛素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降低患者血糖,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血糖水平,都可以用适量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所以胰岛素主要作用在于降低血糖,将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到标准范围内。
对于降低血糖的危害,在于胰岛素过度使用,可能会将患者血糖过度降低,从而导致低血糖这一不良症状出现。
另外,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抵抗情况,并且,因血钠潴留原因,使得患者更加肥胖,所以使用胰岛素会导致患者体重异常增加。
同时,随着胰岛素使用量不断增加,所以建议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要注重时刻监测自身血糖指标,避免出现低血糖情况。
二、胰岛素正确使用方法你了解吗?1、胰岛素应用准备工作:当前,我国临床所用的胰岛素种类多种多样,在应用胰岛素之前,我们要先积及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对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以及短效胰岛素来说,二者均属于澄清溶液,能够直接注射到人体中。
而中效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先均匀混合,直至药液混合成白色混悬液,若经过摇匀操作后,药液不是白色均匀雾状液体,会内里存在块状物,或瓶壁、瓶底存在霜冻状白色固体颗粒,则不能使用。
这样可以避免药液浓度不均而造成血糖控制不当情况出现。
在摇匀过程中,要缓慢转动胰岛素笔芯,便于玻璃珠在笔芯两端充分滚动。
在初次应用过程中,该动作要重复20次以上,之后每次注射胰岛素之前,要重复10次以上,直至混悬液呈均匀的白色液体。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1. 引言1.1 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的重要性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的重要性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规范率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可以确保患者在注射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操作,减少药物浪费,提高治疗效果。
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支出。
规范的注射技术可以降低患者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风险,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的使用,降低医疗费用。
加强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注射技术的重视和操作规范,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来规范胰岛素注射技术,可以更好地监督和改进注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规范率,从而更好地服务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1.2 PDCA循环法的概念PDCA循环法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不断循环的四个阶段来实现过程的改善和优化。
PDCA分别代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调整(Act)这四个阶段。
在PDCA循环法中,首先是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定义改进的目标和方法,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策略。
然后是执行阶段,按照计划实施相关措施,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操作和实践。
接着是检查阶段,通过比较实际结果和计划结果,评估改进效果的达成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最后是调整阶段,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及时对计划和执行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优化改进措施,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
PDCA循环法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找出根本原因,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胰岛素注射技术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技术水平和注射准确性,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药物效价曾敏莉;周远大;何海霞;杨辉【期刊名称】《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年(卷),期】2004(026)004【摘要】目的:建立狗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央技术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药物效价,对重组甘。
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药效学进行了评价。
方法: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术的建立,将健康合格一级Beagle犬麻醉后,进行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
然后同时向静脉输注胰岛素和葡萄糖。
首先从动脉抽取血液,用血糖仪测定基础血糖(BBG)。
然后以恒定的速度输注胰岛素,【总页数】2页(P186-187)【作者】曾敏莉;周远大;何海霞;杨辉【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应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J], 查英;刘军;盛励;陈灶萍;杨玲娣;陈钦达;廖晓寰;孟令平2.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的护理及改进分析 [J], 郑晓岩3.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国产与进口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的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 [J], 张锦娟;孙飞;吴彩斌;戚瑞;任丽丽4.Wistar大鼠的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 [J], 李晨钟;张素华;舒昌达;任伟5.清醒状态大鼠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术的建立及其意义 [J], 罗四川;李启富;刘红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胰岛素注射作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医护人员在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技术操作时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药物吸收效果不佳,进而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可以借鉴PDCA循环法的理念来进行改进。
PDCA循环法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地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计划,从而实现目标的持续提升。
在胰岛素注射技术方面,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系统地审视自己的操作行为,及时改正错误,提高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从而提升胰岛素注射技术的质量和效果。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1.2 研究目的在医疗领域,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方法之一。
由于胰岛素注射技术不规范,患者可能会出现注射疼痛、局部瘀伤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系统性地分析并改进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最终提高医护人员的注射技术水平,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执行计划并进行监测、检查、以及改进,我们希望可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循环系统,持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PDCA循环法概述PDCA循环法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其中PDCA分别代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阶段。
在PDCA循环法中,首先进行计划阶段,确定目标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接着是执行阶段,按照计划进行操作并收集数据。
在检查阶段,评估执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分析问题所在。
文章编号:0253-3626(2004)05-0615-03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汪志红1,李启富1,张素华1,刘秀容1,刘智萍1,罗四川2,黄健康1,何 军1(1.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内分泌科,重庆 400016;2.重庆市急救中心内科,重庆 400012)【摘 要】目的:建立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
方法: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对8例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者进行了方法学的研究。
结果:在优势胰岛素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稳定在正常空腹水平状态下,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产生被抑制,升糖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无明显增高。
(2)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稳态期,葡萄糖利用率为9.25±0.25mg/(kg.min)。
结论: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已成功建立。
在外源性胰岛素-葡萄糖代谢的稳定状态下,机体葡萄糖利用率显著增加。
【关键词】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10-24Establishment of hyp 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techniqueW A N G Zhihong,et al(Depart ment of Endocri nology,College of Cli nical Medici ne,Chongqi ng Medical U niversity)【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technique for the study of insulin sensitivity in Chinese. Methods:A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technique was used to the study of methodology in8normal weight subjects with nor2 mal glucose tolerance.Results:(1)When a higher level of insulin was created during maintaining fasting euglycemia,the secretion of endogenous insulin and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were completely inhibited.The secretion of counter-regulatory hormones(cortisol, growth hormone and glucagon)was not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2)During the steady-state of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the glucose disposal rate was9.25±0.25mg/(kg.min)Conclusion:The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technique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in Chinese.During the steady-state of exogenous insulin and glucose metabolism,glucose utilization increased.【K ey words】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technique;Insulin resistance;Insulin sensitivity 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和病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胰岛素注意事项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以下是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胰岛素,不可随意调整剂量。
每个人的胰岛素需求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2.胰岛素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和热源。
暴露在高温下会导致胰岛素失效。
3.胰岛素的使用工具要干净卫生,如注射器或胰岛素笔。
注射器应在使用前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注射胰岛素前,洗净双手,确保注射部位干燥清洁。
可以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5.选择注射部位时要轮换使用,以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造成的组织受损或脂肪堆积。
6.注射胰岛素时,插入皮下组织的角度应适当,不要刺穿血管和神经。
注射完毕后要缓慢拔出针头,避免血液回流或药物漏出。
7.胰岛素的存储温度要控制在2-8摄氏度之间,避免冷冻或曝晒。
冻结的胰岛素应丢弃,不得使用。
8.在使用胰岛素期间,定期测量血糖水平。
这有助于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9.胰岛素注射后,需要关注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和峰值时间。
这可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的波动。
10.注意注射胰岛素时的副作用,如低血糖。
如果出现头晕、出汗、乏力、心悸等症状,应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如糖果或果汁。
11.如果在使用胰岛素期间出现副作用或问题,如注射部位感染,应及时咨询医生。
12.胰岛素不可与酒精或某些药物混合使用。
在开始使用新药物时,应询问医生是否与胰岛素有药物相互作用。
1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效果。
总之,正确使用胰岛素是保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关键。
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储存和使用的卫生标准,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处理副作用或问题,都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两步法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罗四川;李启富;黄健康;汪志红;刘秀容;张素华;舒昌达【期刊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年(卷),期】2005(013)001【摘要】目的建立两步法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方法应用两步法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第一阶段胰岛素输注速率为30 mU·m-2·min-1,第二阶段为120 mU·m-2·min-1),评估1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监测钳夹试验过程中循环血内源性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变化.结果(1)两步法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第一阶段(60~90 min)和第二阶段(150~180 min)稳态血胰岛素分别维持在(46±7)mU/L和(218±27)mU/L,稳态葡萄糖利用率分别为(7.2±1.4)mg·kg-1·min-1和(13.1±1.2)mg·kg-1·min-1;(2)钳夹试验过程中,血清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FFA水平较基础值均有显著下降,而生长激素和C肽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建立了两步法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钳夹试验过程中高浓度的胰岛素抑制了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的分泌,并减少脂肪分解.【总页数】4页(P39-42)【作者】罗四川;李启富;黄健康;汪志红;刘秀容;张素华;舒昌达【作者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的护理 [J], 向桂珍;罗涌;江玉蓉2.两步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应用及护理 [J], 刘秀容;李启富;程庆丰;刘智平3.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 [J], 程时武;陆菊明;杨国庆;李一君;潘长玉;翟淮伟4.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国产与进口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的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 [J], 张锦娟;孙飞;吴彩斌;戚瑞;任丽丽5.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 [J], 汪志红;李启富;张素华;刘秀容;刘智萍;罗四川;黄健康;何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布日期
20120713
栏目
化药药物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标题
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进行胰岛素制剂PK/PD研究中应关注的
要点
作者
张杰 王薇
部门
化药临床一部
正文内容
1、背景
1966年Andres依据葡萄糖胰岛素的负反馈原理设计了葡萄糖钳夹技术,经过不同的
静脉通路,同时输入外源性胰岛素和葡萄糖,将血糖维持在设定的稳态,该技术可对胰岛
素的分泌及作用进行定量分析。1979年DeFronzo等对该技术作了详细研究并应用于人体,
从此推动了葡萄糖钳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葡萄糖钳夹技术分为高血糖葡萄糖钳夹、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
及低血糖葡萄糖钳夹等不同方法。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由于其定量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已成为评价
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金标准”。该平台由于能很好地排除内源胰岛素及升糖因素的影响,
并能同时客观地反映外源胰岛素制剂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点,在研发新型
胰岛素制剂以及仿制胰岛素产品时也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试验中,高胰
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是评价外源性胰岛素制剂的客观平台,该平台本身成功构建
及良好维持是该技术的关键。目前在药物研发中,使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存在一
些常见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应用该技术中加以关注。
2、关注要点
2.1 成功建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条件:
(1)形成稳定高胰岛素状态,达到完全抑制肝脏内源性葡萄糖输出的目的;
(2)将血糖钳夹在正常水平,变异系数小于5%;
(3)试验中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被抑制,升糖激素无明显释放。
2.2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需关注如下几点:
2.2.1 血浆胰岛素保持优势浓度,充分抑制肝糖输出
在规定时间内,使血浆胰岛素水平迅速升高并保持于优势浓度(一般接近100mU/L),人
体内胰岛素浓度高于生理水平时肝糖输出可以被充分抑制,葡萄糖输注率(GIR)方能真实
反映外周组织的葡萄糖利用率,使得客观评价胰岛素制剂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成为可能。
2.2.2 监测血糖间隔时间
每5分钟监测一次静脉血糖值,根据血糖值调整葡萄糖液输注率,使受试者血糖值维持
在目标值,变异系数应小于5%。目标血糖需控制在正常空腹血糖±10%范围内。监测血糖
的间隔时间如果过长,很难将平台稳定好,易造成血糖波动,引起内源性胰岛素和升糖激
素的变化。
2.2.3 充分抑制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C肽的测定反映了内源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对平台的稳定尤为重要,稳态后C肽应抑
制为<基础水平的60%。
2.2.4 控制各种干扰因素
选择女性受试者时,需要考虑月经周期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而对GIR造成影响。
消除患者紧张和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以避免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才不会对实
验结果有影响。
整个试验过程,要求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不能入睡。因为清醒和入睡时下丘脑、垂体、
靶腺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可能有差异,因此,使受试者基础状态一致,减少试验误差。
2.2.5 预防低血糖
试验完毕继续输入葡萄糖液30分钟,给病人喝葡萄糖水和进食饼干、面包或糕点,防止
低血糖的发生,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参考文献】
1、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程时武、陆菊明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8(22),
2007.
2、Oral insulin: A Comparison With Subcutaneous Regular Human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HRISTOPH KAPITZA etc, Diabetes Care, Vol. 33, No. 6, 2010.
3、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研究进展,董立厚、宋海峰,中国新药杂志,Vol. 16, No.
19, 2007.
4、葡萄糖钳夹技术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陈蕾、贾伟平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Vol.
19, No. 1,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