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概述(36页)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概述(36页)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概述(36页)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概述(36页)

第一章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

一、城市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

1、污水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

城市污水处理就是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从水中分离去除。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用的物质。水则得到净化。并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通常有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

典型的物理处理技术有:沉淀技术、过滤技术、气浮技术等。

典型的化学处理技术有:中和技术、加药混合、离子交换等。

典型的生物处理技术有:好氧生物氧化分解和厌氧生物发酵。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实际上是以上各技术的组合应用。

2、城市污水处理的分类

城市污水处理按处理程度可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

一级处理:一般用物理处理方法完成。主要去除。

二级处理:一般生物处理方法完成。主要去除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我厂采用的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工艺属于二级处理。

深度处理:是为了满足高标准的受纳水体要求或回用工业等特殊用途而进行的进一步处理。通用的工艺有混凝沉淀和过滤。末端往往还要有加氯消毒杀菌的要求。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深度处理是未来发展的需要。

3、水体的自净

虽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净化水具有资源的性质,在合理安全地使用中将会发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处理过的水不能直接回用于农业、工业和杂用。它还携带少量污染物汇入周围水体中。

含有少量污染物的处理水排入水体后,使水体中的物质组成发生了变化,破坏原有的物质平衡,同时这些污染物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中被分解,水体又恢复到平衡状态,这个过程就是水体的自净。

水体自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综合,这些过程同时产生相互影响,但水体的自净主要还是生物自净过程。

物理自净过程:包括稀释、扩散混合等,污水通过这一过程,污染物浓度得以降低。

生物自净过程:指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水体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这一过程,要消耗一定量的氧气,因而大气中氧气的溶解跟不上需要,则污水就会因溶解氧不足而出现厌氧分解。此时,有机物中的硫

元素转化为臭味的H

2S。部分H

2

S与铁元素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物。使污水变得

又黑又臭。所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在降低出水中污染物浓度的同时,还应尽量提高的浓度。

二、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数据记录

1、水样的采集和处理

(1)水样采集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污水处理厂水样采集的目的是用来分析出水达标状况和对各个工艺环节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

水样采集是通过采集很少的部分来反映被采体的整体全貌,因此,科学认真的采样是采出有代表性样品的关键。

采集水样时,首先应按规定的地点、时间和专用的样瓶采样,采样瓶在正式采样前要用样品冲洗三通。采样管道出水应放流一定时间后采集。以保证采集的水具有正常情况的代表性,采集后应尽速分析,采集的水样要作好记录。

(2)瞬时样和混合样

瞬时样只能代表采样时间和采样点的被采水的组织,只有被采水的组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或在各方向相当长的距离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具有代表性。

混合样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对在同一采样点上于不同时间采集的瞬时样加以混合,故也称时间混合样。时间混合样对分析平均浓度最为有用。

(3)水样采集点和频率

水样采集频率从理论上讲是越高越好,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从而分析结果也越可靠。但在实际中不可取。水样采集要考虑实际的可能和实用意义。

2、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经济指标与运行报表

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好坏,要用一系列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衡量。

(1)处理污水量

处理污水量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指标,在保证一定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处理污水量越多说明运行管理越好。我厂是以电磁流量计计量。

(2)

5

、的去除率

5

的总去除量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总量控制与削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下式计算:

5(

进出

式中

5代表总去除量,Q代表水量,

是进水

5

的浓度。

是出水

5

的浓度。

5的去除率可由下式计算:η(

进出

)/

的去除率:类似

5

的计算,的总去除量与去除率可用下式计算:

(

进出

)

式中代表总去除量,Q为总水量,

进代表进水浓度,

代表出水浓度。

去除率可由η(

进出)/

计算

(3)砂、栅渣、浮渣的去除

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每天都要去除一些栅渣、浮渣,以保证后续处理和出水水质的正常。砂、栅渣、浮渣的去除量应每天记录抓住其规律。为能够对工艺作更好的调度作依据。去除的砂、栅渣、浮渣应妥善保管,或焚烧或填埋。

(4)泥饼量

污水处理厂的泥饼量与城市污水情况、工艺选型、工艺控制、脱水效果有很大的关系。

(5)设备完好率和设备使用率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完好率是设备实际完好台数与应当完好台数之比,使用率是设备使用台数和设备应当完好台数之比。由于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是全天24小时运转,所以应尽量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以保障污水厂的正常运行。设备的使用率可检验设计、建设、管理、经济等目标的合理性。

(6)出水水质达标率

出水水质达标率是出水水质达标天数与应该运行天数之比。良好管理运行

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天数应过到95%以上。

(7)电耗指标

污水处理厂的电耗指标是全厂每天消耗的总电量与处理污水量之比,也可

的公斤数之比。通常电耗在0.15~0.33污水或用全天消耗的总电量与降解

5

0.65~1.5

5

(8)运行记录与报表

污水处理的原始运行记录与报表是一项重要的文字记录。它可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人员提供直接真实的运转数据、设备数据、财务数据、分析化验数据,可依据这些数据对工艺进行分析调整,对设备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维护;对经营情况进行调整、改革。

原始记录主要有值班记录,设备维修记录和工作日表。统计报表则是在原始记录基础上汇编而成的。可分为日统计、月统计、年统计又可分为运行、设备、化验、财务报表。

工作人员在填写表格时,一定要及时确切、完整、真实、清晰地将各项目记录下来。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单元

一、工艺简介

对生活污水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处理工艺是以生物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并辅以适当的预处理。预处理工序主要采用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使无机性颗粒和呈悬浮状态的部分有机物通过重力作用沉淀去除,从而减小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全流程的去除效果。

本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采用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的氧化沟,结合氧化沟循环流的特点及高效的转碟曝气方式,采用循环流式氧化沟池型,为提高脱氮除磷的去除率,满足出水达标,在处理工艺中还考虑脱氮除磷,在好氧生物处理前,设置污泥选择段和厌氧、缺氧段,通过污泥回流利用聚磷菌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的聚磷作用和在厌氧过程中的释磷作用,达到除磷的目的。通过混合液回流,利用硝化菌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作用,达到脱氮的目的,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同步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抑制丝状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运行中,在厌氧和缺氧段内只需轻缓搅拌,故其运行费用较低。并且由于该工艺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因此脱氮除磷效果非常好。

二、预处理单元

预处理过程对于保证整个处理厂的正常运转是至关重要的。主要由粗格栅、提升泵站、流量计、细格栅、沉砂池组成。主要作用就是去除较大污物砂、渣,使之不会对后续单元产生破坏。提升水高和计量水量。

1、格栅

1.1工作原理

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拦截出来,否则这些大块污物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和工艺管线。格栅上的拦截物称为栅渣,其中的成分比较繁杂。

格栅有很多种类,按栅条的形式分有直棒式格栅、弧形格栅、辐射式格栅、转筒式格栅、活动栅条格栅待。按栅距来分有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栅距大

于40的为粗格栅渣;栅距在15~25 的为中格栅;栅距在4~10的为细格栅。设置粗细两道格栅可大大减少后续单元的堵塞问题和浮渣量。国内有的处理厂只设置一道中格栅,有的厂则设一粗一中,也有的处理厂设一中一细。

栅距是去除污物量和效果的一个基本参数。除此之处还有两个重要参数,即过栅流速和水头损失。污水在栅前流速一般控制在0.4~0.8米/秒,过栅流速一般控制在0.6~1.0米/秒,过栅流速不能太大,否则将把本应该拦截下来的轻性栅渣冲去。同时也不能太小,如果流速低于0.6米/秒,污水中粒较大砂粒有可能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水头损失,即格栅前后水位差。污水过栅水头损失与过栅流速有关,一般在0.2~0.5m之间。水位差增大说明污水过栅流速增大,此时可能是过栅流量增加或是格栅局部被堵死。如果水头损失减小说明过栅流速降低,要注意砂在格栅渠内的沉砂。液位差可由液位计测得。

栅渣去除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其中粗格栅、细格栅都是机械去除形式。格栅降污的控制可分为三种形式:手动现场开停、时间程序控制。栅前后位差控制。不管采用那种控制方式,都要求操作人员经常巡检。设置机械式格栅的同时,还应设置手动格栅,以作故障时备使用。

栅渣量与很多因素有关。首先是上游排水系统的状况、服务人口的生活习惯和工业废水的种类。另外格栅种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很明显栅距越小拦截的栅渣也就越多。

1.2格栅的运行管理

现在格栅基本已实现自动控制,但值班人员还应经常到现场巡视。观察过栅、流速、水头损失、栅渣去除等情况。因为在自动控制中也难免出现故障和误差。如控制粗格栅,栅耙运行的液位差计,在冬季运行中,由于热蒸汽冷凝使其探头测量不准确,导致控制失误。还应注意进入各个渠道流量分配是否均匀。流量大的渠道对应的过栅流速必然高,反之流量小的渠道过栅流速则较低,应经常检查并调节栅前闸门,保证过栅流量的均匀分配。

格栅间是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卫生情况最差的位置。因为污水在长途输送过程中,极易腐化,产生硫化氢和甲硫醇等恶臭有毒气体。加之建在室内,所以应采取强制通风。这样不仅保障了人员健康,又能减轻硫化氢对除污设备的腐蚀。

另外,去除的栅渣应及时处运。防止其腐败产生恶臭。

最后,还应对每天去除的栅渣量进行记录和分析。这样,不仅能判断拦渣效果。也能找出其变化规律。以便对工艺系统的改革。

2、污水提升泵房

2.1工作原理

污水提升泵房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高度,使其实现重力自流。泵站一般由水泵、集水池、泵房组成。泵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分干式泵房、湿式泵房。圆形泵房、矩形泵房与集水池合建式和分建式等。我厂采用矩形泵房与集水池合建式。

2.2运行与管理

当污水进入集水池后速度放慢,一些泥砂可能沉积下来,使有效池容减少,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所以应使泵组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合理调度每台泵的工作时间,以保证集水池内没有死区,防止泥砂沉积。

2.3进水计量工艺原理

污水量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数据,它的准确测量直接决定工艺控制的效果。污水量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管道内的流量测量常用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类型测量仪表,我厂采用的是电磁流量计来计量进水水量。

3、沉砂池(旋流沉砂池)

3.1工艺原理及过程

砂是指城市污水中比重较大,易沉淀分离出来的一些颗粒物质,主要包括无机性的砂粒、砾石、和少量较重的有机性的颗粒如、果核、皮、骨头等,如果这些污物不被去除,会在后续处理单元或渠道内沉积,并使设备过度磨损。

旋流沉砂池是在圆形水池的中间加浆液旋转,使污水旋流运动,流速从中心到周边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呈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入后面的处理构筑物。沉砂通过吸砂泵,由排砂管进入砂水分离器,进水洗砂、水经分离后,清水通过下水管道回到进水井,砂应及时外运,否则将腐败变臭。

旋流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水力旋转作用使砂粒与有机物分离效果较好,从旋流沉砂池排出的沉砂中,有机物只占

5%左右,长期搁置也不会腐败发臭。

3.2运行管理

旋流沉砂池的运行操作主要是控制污水在池中的旋流速度。旋流速度与砂粒粒径有关,污水中的砂粒粒径越小,要求的旋流速度越大。

沉砂量取决于进水的水质,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摸索和总结砂量的变化规律,及时将沉砂排放出去。排砂间隔时间太长会堵卡排砂管和刮砂机械而排砂时间间隔太短又会使排砂数量增大,含水率增高,从而增加后续处理的难度。旋流沉砂池的曝气作用常常会使池面上积聚一些有机浮渣,也要及时清除,以免重新进入水中随水流进入后续生物处理系统,增加后续处理的负荷。

应定期对沉砂池的沉砂量,用旋流砂水分离器进行洗砂。洗砂后的含砂量进行测量,对其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反馈到运行调度中。

三、生物处理单元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工艺,叫生物处理法。

活性污泥法就是以含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其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而活性污泥是以大量的活性微生物为主体,主要由菌胶团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所组成。此外,还有一些无机物,未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自身代谢的残留物。活性污泥结构疏松,表面积很大,对有机污染物有着强烈的吸附和氧化分解能力,在条件适当的时候,活性污泥又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从废水处理角度来看,这些特点都是十分可贵的。

1、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

1.1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及其特性

微生物是一类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人的眼睛一般看不见微生物,通常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类群。其中与污水处理关系密切的是细菌、藻类、放线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1.2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细菌与其它所有生物一样要维持其生命活动就必须进行新陈代谢。细菌的新陈代谢是细菌不断地从外环境摄取其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不

断地将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废物)排泄到体外环境中去的过程。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就是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质。细菌在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动中将营养物质消耗掉,也就是污染物质被处理掉的过程。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作用。同化作用是细菌消耗能量进行合成反应,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变为细胞物质,异化作用是细菌将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和自身的细胞物质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放出能量。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异化作用产生的能量供给同化作用,同化作用因为异化为作用提供营养和细胞物质。

微生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途径,是通过异化作用也叫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有氧气参与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没有氧气参与的呼吸称厌氧呼吸。由于呼吸类型的不同。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绝大部分细菌为兼性菌即能在有氧坏境中生活,也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的那部分菌类。

1.3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其它因素

以上所述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指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物质。

实际上微生物生长需要丰富的营养,除碳源外,还需要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微生物对以上三种营养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在污处理中一般按100:5:1考虑。按照这个比例,如果某种营养不足,就应给予补充,否则将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但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绝大部分适宜生长在20~35℃之间。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微生物的活性越好,处理效果也越好。反之,温度越低,生物活性就越差。因此,生物处理系统夏季较冬季的处理率要高。

各种微生物都有它们所适宜的值范围。在酸性太强或碱性太强的环境中,它们一般都不能存在,或不能生长。若使生物具有足够的活性去处理污水,则一般应将控制6~8的范围内。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金属离子(如锌、汞、铜、镍、铅、铬等)和一些非金属化合物(如酚、醛、氯化物、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大量出现一般是工

业废水造成的,将会严重影响处理效果。

1.4污水生物处理的一般过程

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处理污水的过程,称为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处理污水过程称为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有时为了实现特殊的处理目的,在一个系统中既有好氧过程又有厌氧过程,则称为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中,一部分被微生物吸收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有机物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氢与氧化合成水,氮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磷被氧化成磷酸盐等。氧化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作为微生物自身生命活动的能源,并将另一部分有机物作为其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构造物质,合成新的细胞体。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第一类被称为产酸菌的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复杂有机化合物转化成较简单的有机物(如低级脂肪酸和醇

类)和

2、

3

、H

2

S等无机物。在第二阶段中,另一类被称为甲烷菌的微生物接着

将简单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在好氧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地供给充足的氧;否则好氧处理将部分或全部转化成厌氧过程。厌氧生物处理不需要供氧,但其处理速率比好氧处理慢得多,因而在同样规模的单元内,处理污水量也要少得多。所以在系统中加入厌氧处理,往往是为除磷考虑。

污水生物处理的种类:污水生物处理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在人工为其营造的环境中处理污水,称为人工处理方法,另一类是微生物在天然生态环境中处理污水称为天然生态处理方法。人工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较高,但投资及运行费用也较高,天然生态处理方法虽然投资及运行费用低,但由于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处理效果不稳定。

2、活性污泥工艺机理及控制

2.1活性污泥工艺机理

在氧化沟中,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粒,叫做活性污泥。每个絮体内包着成千上万个活性微生物,是一个丰富多的微生物世界。整个系统就是靠这样絮体的吸附、凝聚和氧化、合成两个活性作用完成的。在废水处理中,

要使活性污泥维持良好的状态。吸附凝聚与氧化合成应保持适当的平衡。

在条件适当时,活性污泥与废水初期接触的20~30分钟,就可以去除75%以上的(),这种现象称为活性污泥的初期吸附。初期吸附的基本原理,在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介于2000~10000m23(混合液),且表面具有多糖类粘液层。初期吸附的对象是悬浮或胶态有机污染物。吸附完成后,细菌向体外分泌出一些叫水解酶的生化物质,将其水解成小分子的溶解物质,然后这些小分子的溶解性物质同其它原溶解性污染物一同进入细菌体内被分解代谢掉。

以上吸附、扩散、水解和代谢过程,在氧化沟内连续不断进行。只有保证充足的活性污泥及时回流到选择池并与刚进入选择池的污水保持充分的接触混合,才能使该股污水流出氧化沟时,得到充分的净化。但回流污泥量不宜过大,否则会缩短污水在氧化沟中的实际停留时间,降低处理效果。应在保证一定回流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污泥浓度,降低回流比,增大实际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果。

2、2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参数

活性污泥工艺是一个较复杂的工程化的生物系统,描述这个系统的艺参数很多,各参数之间联系紧密,任一参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它参数。

(1)入流水质水量流量 30000吨/日 1250吨

入流污水量Q必须充分利用所设置的计量设施准确计量,它是整个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控制的基础。Q的计量不准确必然导致运行控制的某些失误。

、。它是工艺调入流水质也直接影响到运行控制,入流水质的主要项目是

5

控的一个基础数据。

(2)回流污泥量与回流比

表示,是活性污泥系统回流污泥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氧化沟的污泥量,常用

.

的一个重要的控制系数,通过有效调节,可以改变工艺状态,保证运行的正常。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常用R表示: 50~100% 保持R的相对恒定是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还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加以调整。

(3)污泥浓度

混合流悬浮固体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浓度,通常用表示,可以近似表示

氧化沟内活性微生物的浓度。当入流污水

增高时,一般应提高即增大氧化沟内

5

的微生物,去处理增多了的有机污染物质。实际测得的是混合液的滤过性残渣。活性污泥絮体内的活性微生物量,非活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被滤纸截留而包括在所测得的中,因此值实际比活性微生物的浓度值要大。另外一个指标,较值接近活性微生物浓度,它是中的有机部分称为混合液的挥发性悬浮固体。污水处理厂中应尽量采用。

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是指回流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浓度,通常用表示,它近似表示回流污泥中的活性微生物浓度。同一样,运行应尽量采用。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在3000~4500。之间,而则取决于回流比的大小,以及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二沉池的运行状况。

(4)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污泥负荷

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单位为

/(*d),又称负荷。通常用表示有

5

*V式中Q为入流机负荷,F代表食物,即有机污染物,M代表活性微生物量。*

5

污水量(m3),V为氧化沟有效容积(m3)。

(5)混合液溶解氧浓度

活性污泥工艺主要采用好氧过程,因而混合液中必须保持好氧状态,即混合液内必须维持一定的浓度。是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内的,即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推动。因而混合液必需有足够高的值,以保持强大的扩散推动力,将微生物好氧分解所需的氧强制注入微生物细胞体内,活性污泥法好氧区一般应控制在大于2为宜。

(6)剩余污泥量和污泥龄

剩余污泥是从回流泵池排放。其浓度为。剩余污泥的排放是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控制中一项最重要的操作,其大小直接决定污泥泥龄的长短。

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用表示。控制污泥龄是选择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一种方法。不同种类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世代期,世代期是指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

另外,直接决定着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年龄大小。所谓细菌菌龄与人的年龄大小,长幼不同。人是按出生之时算起。而细菌则不然,细菌是以分裂法进

行繁殖的,在一大群细菌中无法区分每个细胞的年老年幼。因此细菌的所谓年龄是指一群积累在一起的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生长而表现出来的特性。

适应增长期是细菌适应新环境时期。在这时期,细菌数几乎不增长,或少量增加。对数增长期是细菌在食物充足,环境适宜中、高速增长时期,这时它们分解有机物的速率最高。衰减期是对数增长期到内源呼吸期的过渡期,由于食料的减少和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环境逐渐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细菌的繁殖缓慢。到了内源呼吸期,培养基中的食物非常少,菌体内的储藏物质,甚至体内的酶都被当作营养物质利用,也就是说,细菌这时所合成的新细胞已不足以补充因内源呼吸(即菌体内储藏物质酶等一部分细胞物质的氧化)而耗去的细胞质。这时细菌的死亡率大于繁殖率。细菌总数和污泥总量不断减少。

在以上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可以说是细菌的年轻期和活跃期。后两个阶段是整个群体的衰老期和老化期。当较小时,菌群的前两个阶段期占主导位置,这时污泥活性高,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强,但凝聚沉降性能较差。较大时,菌群的后两个阶段占主导位置,分解代谢有机物的能力较差,但凝聚沉降性能较好。

在实际应用中,应通过调节,使活性污泥既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又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其计算式为:

M 1是氧化沟内活性污泥量,M 2是二沉池内活性污泥量,M 3是回流系统内活性

污泥的量,M 4剩余污泥排放量,M 5为二沉池出水每天带走的污泥量。

(7)初沉池、氧化沟和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 )

污水在池中水力停留时间(T )与入流污水量及池容的大小有关系。对一定流量的污水必须保证足够的池容以便维持污水在池内有足够的停留,否则有可能将处理尚不彻底的污水排出曝气池,影响处理效果。

有两种计算方法:1、

2、( )

V 代表池容,Q 代表每小时的污水量,代表每小时的回流量。式1是污水的名义停留时间;式2是污水的实际停留时间。

543

21M M M M M SRT +++==每天系统内排出量量活性污泥系统内的总泥

当回流量较大时,应采用污水的实际停留时间。

(8)二沉池(又称终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固体表面负荷和出水堰溢流负荷

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是衡量终沉池固液分离能力的一个指标。是指单位终沉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沉降分离的混合液流量。单位是m3/(m2×h)。对于一定的活性污泥来说,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越小,固液分离效果越好,二沉池出水越清澈。另外,控制水力表面负荷在多大值还取决于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能良好的污泥即使水力表面负荷较大也能得到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水力表面负荷可由计算。

Q为入流污水量;A为二沉池的面积。

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是指单位终沉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浓缩的混合液,悬浮固体单位一般为 /(m2×h),是衡量终沉池浓缩能力的一个指标,对于一定的活性污泥来说,二沉池的固体表面积负荷越小,污泥在二沉池的浓缩效果越好,即二沉池排泥浓度越高。

可用()×计算

式中Q、分别为入流污水量和回流污水量。为混合液浓度,A为终沉池的面积。

2.3活性污泥的质量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要完成对入流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处理,必须要在系统内维持足够量的活性污泥。然而对活性污泥只有数量上的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活性污泥的质量。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良好的吸附性能,较高的生物活性,良好的沉隆性能。。以及良好的浓缩性能。四方面是互相矛盾冲突的,不可兼得,实际运行时应综合平衡。

(1)颜色和气味

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土腥味和黄褐色是活性污泥正常的指标之一,而不是唯一指标。应这样认为不是黄褐色和土腥味的活性污泥一定不正常,但有土腥味是黄褐色的活性污泥不一定正常。发生膨胀的活性污泥也具有以上特征。

(2)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

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常采用

2

/(×h),它是衡是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较高时或较小,则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也较高,其耗氧速率值也较大。

反之,则耗氧速率值较小。一般来说,污水中难降解物质增多,或者活性污泥由于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而中毒时,耗氧速率会急剧降低,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温度对耗氧速率的测定有很大影响,不同温度下的耗氧速率没有可比性。一般在20℃时测定。

(3)污泥沉降比,体积指数、密度指数

污泥沉降比是指氧化沟的混合液在100毫升的量筒中,静置30后,沉降污泥与混合液之比,一般用表示。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的一个指标。

污泥的体积指数是指氧化沟混合液在1000毫升的量筒中,静置30之后,1

克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常用

30表示,单位为,

30

30

存在以下关系:

3030

×1000

密度指数是指氧化沟混合液在1000毫升的量筒中静置30后,含于100毫

升沉降污泥中的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量,常用表示,单位为100

30与

30

存在以下关

30100×

30

(4)污泥的沉降速度

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沉降过程可分为四个状态,A、自由沉降主导因素是颗粒

的形状、粒径和比重。无明显的泥水界面。B、絮凝沉降,在这个过程中絮体之间相互吸附,聚集成较大的絮体,并不断下降。C、成层沉降,当混合液中絮体间靠得很近时,每个颗粒的沉降都受到周围颗粒作用的干扰,但颗粒之间相对位置不变,成为一个整体的覆盖层共同下沉。由于下沉的覆盖层必须把下面同体积的水置换出来,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有很明显的泥水界面。D、压缩沉降,随着成层沉降的不段完成,颗粒之间互相接触,彼此支撑。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挤出界面。颗粒群被压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 A→B→C→D相继发生。泥水界面不断降低,最终达到最低点。

(5)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计算机基础知识及OFFICE常用操作

1 / 1 2 注:可使用视图菜单栏下的文档结构图选择性查看 电脑的基本认识 开机与关机 1)开机:先开外部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再开主机电源开关。 主机箱面板上有:Power -电源开关(稍大);Reset -重启开关(稍小) 2)关机:先关闭应用程序,再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关显示器。 、键盘的介绍 键盘的作用: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 键盘是由:功能键、主键(字母键) 、光标键、数字键、指示灯五部分组成。常用键的介绍: ①回车键 Enter 作用:确认、执行或在文章中换行②空格键 Space 作用:确认或在文章中进行空格、移动字符③退格键 BackSpace 或←作用:用于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删除键Delete 作用:用于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④大写字母锁定键Caps Lock 作用:灯亮――输入大写字母;灯灭――输入小写字母⑤数字键盘锁定键Num Lock 作用:灯亮――处理数字输入状态;灯灭――处于光标状态 ⑥换档键 Shift 作用一:用于输入按钮上面的字符。例:?、*等作用二:也可输入大写字母⑦取消键 ESC 作用:取消当前操作或退出程序⑧制表位 Tab 作用:快速移动光标或精确定位⑨光标键上、下、左、右作用:用于移动光标位置 行头、行尾 Home 、End 作用:迅速将光标移至该行最前面、最后面⑩组合键Ctrl 、Alt 作用:单独使用没有作用,只有与其它键结合才可以发挥相应作用 例如:Ctrl +Shift 各种输入法之间的切换CtrL+Alt+Delete 强行关闭程序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1、硬件:指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有形体。如:显示器、主机等。 2、软件:指一组程序或资料。包括①系统软件:如Windows ②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以外的所有软件(如:Word )。 3、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件是基础,软件在其支持下运行,没有软件 的计算机就好像“没有电的空调”一样,不能工作。 1.1、基础知识 1.1.1、硬件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手写板、 Pos 条码仪等存储器:硬盘、光盘、软盘、优盘、 mp3等 计 算机 的 组 成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uop 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为生长、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全过程称为增龄。其中最后的阶段称为老化。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富牺牲精神的器官——皮肤,是肌体最早出现衰老迹象的器官之一,同人体一样,皮肤也有着生长、成熟和衰老三个阶段。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它仅有3毫米厚左右,却是人体中最大的组织,覆盖着人体约两平方米(1、5—2M2左右)的体表,皮肤是外界环境和机体之间的一道屏障,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紫外线,往往通过作用于皮肤才能影响到人体。一、皮肤的分层 , 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a、表皮层:角质层——形成保护膜 透明层——吸收 颗粒层——退化(没有生命) 棘层——增殖 基底层——繁殖“祛斑 b、真皮层: 乳头层“祛痘” 网状层 血管 神经元 C、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为真皮内侧的组织,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大量 的脂肪细胞构成,此层的厚度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量,皮下

脂肪含量的多少亦决定了人体的胖瘦;有保温御寒、储备 能量、保护内脏组织骨骼、供给身体热能的作用。 d、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发、爪(指甲)、皮脂腺、汗腺 二、皮肤生理作用 a、保护作用:防御机械性刺激、防御物理性刺激、防御 化学性刺激、防御生物侵袭 b、体温调节作用:健康的人体通常保持36?,当外界温 度发生变化时,皮肤内血管扩张,使汗腺分泌汗液来调节 体温,汗的蒸发可使热力消失。 c、知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有所反应并将信息传送到脑部,并有非常灵敏的潮湿、干燥、平滑、粗糙、坚硬、柔软及蚁行等感觉。 d、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化妆品中含有的有效物质会经由表皮层达真皮层而被吸收,也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被吸收。 呼吸作用 e、呼吸作用: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氧的能力,其吸氧量约为肺部吸氧量的1%,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约占肺呼出 量的2%。 f、分泌及排泄作用: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皮脂以保持表皮的润滑光泽,汗腺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g、贮藏作用: h、代谢作用:皮肤表皮有细胞分裂、更新代谢的作用。晚上是一天之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特别是十时至凌晨二时之间,此时如果能休息好并补充充足的营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05-13 10:32:59 10570 仁和会计小编整理了最新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1计算机概述 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计算精度高。(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2)过程控制。(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4)信息处理。(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1.3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考点7 西文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EBCDIC码和ASCII码。IBM系列大型机采用EBCDIC码,微型机采用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化组织指定为国际标准。它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版.国际的7位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其编码范围从0000000B一1111111B,共有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7位ASCII码表:p41 考点8汉字的编码 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 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有一级常用字3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H一7E7EH。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 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 20H 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

医疗行业专业术语知识概述(

一、常用系统 (1)HIS(医院信息系统) HIS全称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经管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经管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平台。 (2)LIS(检验信息系统) LIS全称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经管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经管。3. 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3)PACS(图片影像系统) 全称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X光机,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经管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4)RIS(放射科信息系统) RIS全称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医院重要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之一,它与PACS系统共同构成医学影像学的信息化环境。放射科信息系统是基于医院影像科室工作流程的任务执行过程经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实现医学影像学检验工作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经管和医学图文信息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远程医疗。5. CIS(临床信息系统) (5)CIS(临床信息系统) 全称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它是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像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就属于CIS范围。临床信息系统CIS相对于医院信息系统HIS而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HIS是面向医院经管的,是以医院的人、财、物为中心,以重复性的事物处理为基本经管单元,以医院各级经管人员为服务对象,以实现医院信息化经管、提高医院经管效益为目的。而CIS是面向临床医疗经管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基予医学知识的医疗过程处理为基本经管单元,以医院的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以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院最大效益为目的。 (6)PIS(病理系统) 全称Path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7)PEIS(体检信息系统) 全称Physical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二、数字医疗常用规范

电脑必学知识

误删资料恢复 一不小心,删错了,还把回收站清空了,咋办啊? 只要三步,你就能找回你删掉并清空回收站的东西 步骤: 1、单击“开始――运行,然后输入regedit (打开注册表) 2、依次展开:HEKEY――LOCAL――MACHIM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 在左边空白外点击“新建” ,选择:“主键”,把它命名为“645FFO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 再把右边的“默认”的主键的键值设为“回收站”,然后退出注册表。就OK啦。 3、要重启计算机。 只要机器没有运行过磁盘整理。系统完好.任何时候的文件都可以找回来。 也许你已经在Excel中完成过上百张财务报表,也许你已利用Excel函数实现过上千次的复杂运算,也许你认为Excel也不过如此,甚至了无新意。但我们平日里无数次重复的得心应手的使用方法只不过是Excel 全部技巧的百分之一。本专题从Excel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技巧入手,领略一下关于Excel的别样风情。 一、让不同类型数据用不同颜色显示 在工资表中,如果想让大于等于2000元的工资总额以“红色”显示,大于等于1500元的工资总额以“蓝色”显示,低于1000元的工资总额以“棕色”显示,其它以“黑色”显示,我们可以这样设置。 1.打开“工资表”工作簿,选中“工资总额”所在列,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命令,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单击第二个方框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大于或等于”选项,在后面的方框中输入数值“2000”。单击“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字体”的“颜色”设置为“红色”。 2.按“添加”按钮,并仿照上面的操作设置好其它条件(大于等于1500,字体设置为“蓝色”;小于1000,字体设置为“棕色”)。 3.设置完成后,按下“确定”按钮。 看看工资表吧,工资总额的数据是不是按你的要求以不同颜色显示出来了。 二、建立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我们常常要将企业的名称输入到表格中,为了保持名称的一致性,利用“数据有效性”功能建了一个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1.在Sheet2中,将企业名称按类别(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企业”等)分别输入不同列中,建立一个企业名称数据库。 2.选中A列(“工业企业”名称所在列),在“名称”栏内,输入“工业企业”字符后,按“回车”键进行确认。 仿照上面的操作,将B、C……列分别命名为“商业企业”、“个体企业”…… 3.切换到Sheet1中,选中需要输入“企业类别”的列(如C列),执行“数据→有效性”命令,打开“数据有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一、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 (1)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学积分计算机。(计算机简称:ENIAC) (2)ENIAC的特点 a.采用二进制 b.储存程序控制 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1)特点 a.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b.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c.强大的存储能力 d.自动功能 e.网络与通讯功能 (2)用途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辅助功能 e.网络通信 f.人工智能

g.多媒体应用 h.嵌入式系统 (3)分类 a.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分类 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b.按用途分类 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c.按性能、规模和处理能力分类 巨型机、大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 二、信息的表示和储存 1.计算机中的单位及换算 (1)单位 位(bit)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代码只有0和1,采用多个数码表示一个数,其中每一个数码称为1位。 字节(Byte)是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1KB=1024B=210B 1MB=1024KB=220B 1GB=1024MB=230B 1TB=1024GB=240B 2.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见笔记)

3.字符的编码 (1)字符包括西文字符和中文字符。ASCII码是常用的字符编码,被指定为国际标准。国际通用ASCII码是7位,即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共有2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 (2)特殊字符的编码 a字符的编码为1100001,十进制为97;b为98 A字符的编码为1000001,十进制为65;B为66 0字符的编码为0110000,十进制为48;1为49 空格(SP)编码为0100000 回车(CR)编码为0001101 删除(DEL)编码为1111111 退格(BS)编码为0001000 小写比大写字母的码值大32 计算机内一个字节存放一个7位ASCII码,最高位置为0 (3)汉字输入码分类 音码、音形码、形码数字码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 1.组成 a.运算器(加法器+寄存器+累加器) b.控制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操作控制器+程序计数器) c.存储器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得典籍就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得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就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与各单位活动得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得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得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得核算与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得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得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得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就是会计得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得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就是价值增值运动,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与控制得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已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与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

常见计算机词汇

常见计算机词汇Abstract 抽象的 Abstraction 抽象 Acceptance test 验收测试Acceptor 接受器 Access control 访问控制 Activation 活跃期 Active object 主动对象 Activity diagram 活动图 Actor 参与者 Actuator 传动器 Adapter 适配器 Addressing 寻址 Agent 代理 Aggregation 聚合 Agile Methodologies 敏捷方法学Algebra 代数学 Algorithm 算法 Allocation 分配 Alphabet 字母表 Alphabetize 按字母顺序 Amplify 放大

Animation 动画 Antenna 天线 Architecture 构架 Argument 引数 Aspect oriented 面向方面的 Assembler 汇编程序 Assertion 断言 Assessment 评估 Association rule 关联规则 Association 关联 Assumption 假设 Asymmetric key encryption 非对称密钥加密Atomicity 原子性 Attack tree 攻击树 Attribute 特性 Authentication 认证 Automation 自动控制化 Backdoor 后门 Backup 备份 Barrier 隔离层、隔离物 Baseline 基线 Batch 批

Binary 二进制 Black box testing 黑盒测试 Bluetooth 蓝牙技术 Boolen algebra 布尔代数 Bottleneck 瓶颈 Breakpoint 断点 Bridge 网桥 Broadband 宽带 Buffer 缓冲区 Bug 缺陷 Bundle 捆绑 Business 业务、商业 Cable 电缆 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lculator 计算器 Call back 回调 Catalog 目录 Category 范畴 Certification 认证 Channel 信道 Class diagram 类图 Cleanroom software engineering 净室软件工程

会计业务资料基础知识概述

会计业务基础知识 (共77道题,每题1.3分) 一、单选(每题1分) 1、支票的金额起点为(D)。 A、100元 B、500元 C、1000元 D、不受金额起点限制 2、贴现利息的计算公式为(C)。 A、贴现利息=汇票×贴现天数 B、贴现利息=汇票金额×月贴现率×贴现天数 C、贴现利息=汇票金额×月贴现率÷30×贴现天数 3、用于查询内部帐明细的交易是:(A) A、9011 B、9012 C、9010 D、9003 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票据和结算凭证填写要求的是(B) 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角”为止,在“角”后没有写“整”字 B 、票据的出票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C 、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填写了人民币符号 D 、“2月3日”出票的票据,出票日期填写为“零贰月零叁日” 5、柜员在进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业务轧帐之前必须先做(B),检查支付系统状态。 A、8069 交易 B 、8032交易 C 、8019交易D、8069交易

6、以下不可以产生待销帐的交易有(B) A、4208交易 B、4209交易 C、8072转帐交易 7、存款人申请开立注册验资资金临时存款账户,应向银行出具( B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和有关部门的批文。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有关部门的批文。 C、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 D、营业执照正本 8、单位通知存款的最低起存金额为(C) A、10万元 B、30万元 C、50万元 D、100万元 9、单位通知存款每次支取的最低金额为(B)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10、用支票转账时,持票人、出票人在同一银行开户时,其账应记(C)。 A、借记出票人存款户,贷记现金 B、借记现金,贷记出票人存款户 C、借记出票人存款户,贷记持票人存款户 D、借记持票人存款户,贷记出票人存款户 11、可办理汇款撤销的情况是(A) A、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尚未汇出的款项 B 、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已经汇出的款项 C 、汇入银行退回的款项 D 、转汇银行根据汇款人的申请 12、公、检、法等部门查阅与案件有关的银行存款或相关资料,

会计基础知识必备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计算机基础知识 Word 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第二章 WINDOWS操作系统 第三章 WORD20 第四章 EXCLE2000 第五章 PowerPoint2000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七章网页第八章信息安全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1.2 计算机的组成 - 硬件 §1.3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1.4 计算机软件§1.5 计算机安装与维护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一、ABOUT COMPUTER …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三、多媒体计算机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ABOUT COMPUTER … ●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高速、自动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自1946年2月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起了质的变化,产生了相对于人类传 统文化(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等)的第二文化—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能干什么?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ABOUT COMPUTER … 学习、办公、娱乐、设计、排版、金融、炒股、医疗、购物、通讯……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 信息处理能力倍增 2. 信息网络成为社会活动中心 3. 信息的速传使人类互相间时空“缩短” 4. 信息产业称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5. 科技人员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而对科技的投入相对增加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2月,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1900个电子管,重30t,占地约167m2 运算速度5000次/秒,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不能存储程序 第一台计算机不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原理特征: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B 最早的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 1946~1950 EDVAC 美国冯· 诺依曼 ★1947~1949 EDSAC 英国剑桥大学维尔克斯 (EDSAC是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1946年,冯·诺依曼首次提出了电子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概念(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并提出了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存储器、计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发展 C

电脑基础知识汇总大全

电脑知识大全菜鸟必备 开机注意 当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第一步进行的就是要对电脑进行开机,而电脑的开机一般分为3种,第一种是冷启动,它是最常用的开机程序,只需要按下复位键,就能够进行启动了。如果我们的电脑遇到了死机情况,我们可以按一下电脑主机的复位按钮,它一般位于主机电源的下方。如果我们遇到了断电的情况或者是系统崩溃,那么我们通常需要热启动。 屏幕保护 接着是电脑屏幕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电脑屏幕可以使用5到6年左右,而为了尽可能的延长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在平时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就尽量关闭。而如果是开启屏幕保护程序来说,那是一种有害无益的做法。如果我们重装系统的话,那么就需要对电脑硬盘进行分区。一般来说,分区在3到5个区之间就最好了,这样有利于存放相关的文件,而且不会显得太乱。当我们在电脑中查找相关的资料的时候,要将一些同类的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当中。而且无论我们是复制还是粘贴,一定要新建一个文件夹,同时要记清文件夹的名字。而在安装某软件的时候,要安装在原文件夹。 杀毒清理 当我们想要卸载软件的时候,也可以及时的删除干净,这样避免了浪费磁盘空间,同时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程序冲突。而电脑在运行过程当中,有可能引发中毒现象,所以很有必要为我们的电脑设置一款杀毒软件,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杀毒软件。例如360或者是金山毒霸之类的。当然我们也要及时查看,这些软件是否恶意更改电脑的设置,防止对我们的工作或者学习造成影响 菜鸟提升电脑知识必看篇 电脑是我们最普及的互联网工具,在互联网上混,了解一些最基础的电脑知识,是必须的,人的大脑用来思考问题。同样,电脑也有自己的“大脑”,用来处理我们需求的数据,今天电脑先生和大家一起了解电脑大脑,CPU基础知识。 市场CPU的主流品牌分类 英特尔-intel

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概述

项目一会计差不多理论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进展历史; 2、理解会计的差不多职能、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3、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4、掌握会计要素的类型及定义特征; 5、了解会计计量属性; 6、理解会计等式含义及几种差不多经济业务类型; 7、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构成。 任务一学习会计差不多原理 任务导入: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治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经济治理的进展而进展的。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掌握会计差不多

原理首先要了解会计产生的动因及进展历程。 任务1.1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进展 (一)会计产生的动因 概括地讲,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进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治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治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具体地讲,会计是基于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地反映(计算、记录)和监督,借以了解和操纵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按预期目标进行的客观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二)会计进展简史 1、古代会计时期 会计在中国古代就有所进展。 ①西周时期: 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方法 ②唐宋时期:

宋代官厅中,办理钞票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通过“旧管(起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这是我国会计学科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 四柱:旧管+ 新收= 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③明末清初,手工业和商业趋于繁荣,为适应计算盈亏的需要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即利润表)和“存该表”(即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在两表上计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核对全部账目的正误。 进-缴=存-该

会计理论知识点

规范会计研究方法采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过程1、确立研究课题。会计中存在大量可作实证研究的课题,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受何因素影响,公司为何采用某一信息披露策略,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和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及对管理人员、投资者、信贷者和职员的影响,选择和变更会计方法的制约因素,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变更对企业、企业股票价格、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过程2、进行文献评述。研究者应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寻找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评述。通过这一主要环节,了解有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如所涉及的理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结果、研究特点和缺陷、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可能性等等。 Gaap安然钻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根据GAAP的规定,对于股权不超过50%的子公司,无须合并其会计报表。对于结构非常复杂,层级很多的安然。而对很多层级较低的公司,在股权比例上都很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该做法使得安然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得惊人 为什么需要国际会计准则 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国内地因为反倾销问题,每年资产损失超过800亿元。排除其他原因,懂得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匮乏是主要的原因,企业屡屡败诉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不能提供有关产品生产的准确会计资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已经在全球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们的会计准则没有完全趋同于国际,所以遭受了很多巨大的损失。中国的会计准则在几年之内势必要跟IFRS保持一致。为此,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资深学术会员苏淑欢教授根据中国的国情,把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IFRS文凭引进了中国,并且亲自做了中文的翻译,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综合性国际化人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资产负债观的相关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收入费用观不一致 先进先出法转变为后进先出法 如果企业最初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时期改用后进先出法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因为企业的存货品种多,收发比较频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无法合理地确定其累计影响数,所以通常的存货计价方法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 会计政策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 或有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货币计量假设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全面收益: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各方之间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额; 商誉: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者满足的质量标准,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当追求的质量标志 经济交易观:确定一个期间的会计损益,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按应计制确认和计量各种收益和费用,根据“收益-费用=利润”计算确定该期间损益。 损失:某一个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以及出于一切其它交易和其它事项与情况的净资产减少

电脑办公常用基础知识

Ctrl+S 保存 Ctrl+W 关闭程序 Ctrl+N 新建 Ctrl+O 打开 Ctrl+Z 撤销 Ctrl+F 查找 Ctrl+X 剪切 Ctrl+C 复制 Ctrl+V 粘贴 Ctrl+A 全选 Ctrl+[ 缩小文字 Ctrl+] 放大文字 Ctrl+B 粗体 Ctrl+I 斜体 Ctrl+U 下划线 Ctrl+Shift 输入法切换 Ctrl+空格中英文切换 Ctrl+回车 QQ号中发送信息Ctrl+Home 光标快速移到文件头Ctrl+End 光标快速移到文件尾Ctrl+Esc 显示开始菜单

Ctrl+Shift+< 快速缩小文字 Ctrl+Shift+> 快速放大文字 Ctrl+F5 在IE中强行刷新 Ctrl+拖动文件复制文件 Ctrl+Backspace 启动\关闭输入法 拖动文件时按住Ctrl+Shift 创建快捷方式 Alt+空格+C 关闭窗口 Alt+空格+N 最小化当前窗口 Alt+空格+R 恢复最小化窗口 Alt+空格+X 最大化当前窗口 Alt+空格+M 移动窗口 Alt+空格+S 改变窗口大小 Alt+Tab 两个程序交换 Alt+255 QQ号中输入无名人 Alt+F 打开文件菜单 Alt+V 打开视图菜单 Alt+E 打开编辑菜单 Alt+I 打开插入菜单 Alt+O 打开格式菜单 Alt+T 打开工具菜单 Alt+A 打开表格菜单

Alt+W 打开窗口菜单 Alt+H 打开帮助菜单 Alt+回车查看文件属性 Alt+双击文件查看文件属性 Alt+X 关闭C语言 Shift快捷键 Shift+空格半\全角切换 Shift + Delete 永久删除所选项,而不将它放到“回收站”中。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 复制所选项。 拖动某一项时按 CTRL + SHIFT 创建所选项目的快捷键。WORD全套快捷键小技巧 CTRL+O 打开 CTRL+P 打印 CTRL+A 全选 CTRL+[/] 对文字进行大小设置(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D 字体设置(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G/H 查找/替换; CTRL+N 全文删除; CTRL+M 左边距(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U 绘制下划线(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B 加粗文字(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CTRL+I 倾斜文字(在选中目标情况下);

财务会计与管理基础知识分析重点结构图

第一章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治理工作。 二、会计的差不多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要紧计量单位(还有: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 ★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证—账—表(差不多环节,七种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告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差不多职能★ 4.会计的本质确实是治理活动★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是面对过去的对外提供数据 治理会计-是面对以后的对内提供数据 三、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差不多职能━━财务会计应具备的职能 1、核算(反映职能)①三个重要环节:★★ 确认(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解决的是定性 计量 (计录和计算)-解决的是定量★ 保证基础报告 - 解决的是结果 ②核算职能特点: 为经济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为经济决策和治理操纵提供依据 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

性和系统性。 2、监督(操纵职能):是对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 ★ ①特征: 利用核算职能进行货币监督。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两者关系:核确实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二)会计的其它职能━━治理会计具备的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进行经济操纵 评价经营业绩 四、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 会计对象(凡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1、资金运动 资金的投入(起点) —资金的周转——资金的退 出★(终点) | | |

所有者投入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上交税费 债权人投入偿还债务 利润分配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 生产经营活动三个重要环节:供应 - 生产 - 销售★ 资金运动①会计对象②会计要素③会计科目★★ (二)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库存现金银行本票存款–定额和不定额–同城使用 ①款项(3种) 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不定额–可跨省使用 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