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说起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只三个字便能概其大体──“清”“淡”“幽”,正所谓清空雅淡,幽而不矫。

孟浩然的诗是清雅的,纵情山水,他的诗便免不了一个“清”字:“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呈现出清水潺湲、风徐徐、“清”人心脾的清凉境界 , 如过雨石泉、清见鱼影 , “实景清而空景现, 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难怪李白称赞他“高山安可仰 , 徒此揖清芬。”杜甫亦说“清诗句句尽堪传”。风格是诗人创作个性和饱和度的标志。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平淡率直、清幽泓澄风格的形成,首因于其气质、体性、经历。孟浩然“颀而长,峭而瘦, 衣白袍”、“骨貌淑清 , 风神散朗”, “且“精明奇素”。他虽有仕与隐的内心矛盾 , 一生名位不振, 未禄于代, 但总的来说, 他的经历还是比较简单的。在创作中, 诗人能够以淡泊的心境去格物审美, 超脱地处理情感

除却清绝的风骨,孟浩然的诗也是极其简淡的,淡在诗境的朴素,简在体裁的凝练。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平淡率直、清幽泓澄。初读他的诗作, 往往会发现字不雕琢、句不锻炼、格不整峙 , 但细细品来方觉朴中含华 , 淡中有味。“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言浅意浓, 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默契相合。极似口语的散文句式, 有似粗而非粗处, 有似拙而非拙处。如果说率直中见性格、平淡中寓深意是孟诗的“真性灵”;那么 , 朴中含

华、平中求奇、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则是孟诗的“真性情”。然而,孟诗体裁多是简适的,王士源曾赞孟浩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五言比四言漫长流利, 但比七言节奏短促 , 音节更安闲和平 , 句法舒缓 , 居文词之要 , 宜于指事造形, 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境。

一清一淡亦足以称道,然而孟诗的山水之幽寂、笔法之幽深、思想之幽曲也值得一说。如《晚泊汤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浮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诗写“晚泊”却从千里之外写起,是为蓄势,既表达诗人对庐山的强烈向往,又隐含初见庐山的喜悦。后四句不写庐山的奇姿秀态,而以日暮钟声烘托庐山的幽深。全诗虽无一字绘形,但却让读者领悟了庐山的神韵,所谓笔法幽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诗人看似纵情山水潇洒自由,但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他。孟浩然的隐居、纵情山水是因仕途失意,但他却一直有着“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纠结,不过好在自然山水对诗人的诱惑和感召让他从琐屑的功利追求中解脱出来 , 特别是当仕途失意、功名无成之际, 就更容易以空虚之心灵涵括万有,从而由仕进功名转为道德追求, 并将儒家的“独善”思想和道家的“自然”理论结合起来,追求自由无羁、潇洒闲适的生活态度, 冀求完成不媚世的独立人格。此之谓思想之幽深。

这一“清”一“淡”一“幽”大概就是孟浩然山水诗的精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