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检测规范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39.72 KB
- 文档页数:29
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电机控制器是电动机驱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对于保障电机控制器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的制定原则、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首先,制定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和标准性。
科学性是指测试标准应当基于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合理确定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面性是指测试标准应当覆盖电机控制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静态特性、动态特性、温度特性、耐受性等,确保对电机控制器的全面测试。
实用性是指测试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适用性,能够为电机控制器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可靠的评价依据。
标准性是指测试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证测试结果的权威性和可比性。
其次,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应包括以下测试项目,静态特性测试、动态特性测试、温度特性测试、耐受性测试。
静态特性测试包括电机控制器的静态工作点测试、静态响应测试等,用于评估电机控制器在静态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动态特性测试包括电机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测试、动态稳定性测试等,用于评估电机控制器在动态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温度特性测试包括电机控制器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电机控制器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耐受性测试包括电机控制器的过载测试、抗干扰测试等,用于评估电机控制器的耐受能力和可靠性。
最后,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的测试方法应当具体明确,包括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测试步骤、测试数据处理等。
测试设备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测试设备,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环境应当模拟电机控制器实际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因素,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实用性。
测试步骤应当具体详细,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中的操作流程、测试后的数据处理等,保证测试过程的规范和可控性。
测试数据处理应当科学合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测试报告等,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动车控制器绝缘电阻测试标准# 电动车控制器绝缘电阻测试标准---## 引言电动车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起着控制电池供电给电动机的作用。
为确保电动车的安全运行,绝缘电阻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标准。
本文档将介绍电动车控制器绝缘电阻测试的标准要求及测试方法,以保障电动车的安全性。
---## 标准要求为确保电动车控制器的绝缘电阻符合安全标准,以下是对控制器绝缘电阻测试的标准要求:1. 绝缘电阻的测量范围应涵盖控制器使用的额定电压范围;2. 控制器绝缘电阻应满足国家或地区相应的安全标准;3. 绝缘电阻测量应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4. 测量设备和测试方法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标准;5. 绝缘电阻测试应定期进行,并有相应的记录。
---## 检测方法电动车控制器的绝缘电阻测试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 对控制器进行任何维修或检查之前,应首先断开电源,并确保控制器处于安全状态;2. 准备测试设备,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仪、电缆和连接器;3. 将测试仪连接到控制器的绝缘电阻测试端口;4. 设定测试仪的参数,包括电压值和测试时间;5. 执行测试,确保测试仪已充分充电,并启动测试;6. 完成测试后,记录测试结果,并与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比;7. 根据测试结果来评估控制器的绝缘状况,如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 结论电动车控制器绝缘电阻的测量是确保电动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介绍了控制器绝缘电阻测试的标准要求及测试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时,确保符合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标准,并定期进行测试以保障电动车的安全性。
---> 注意:本文档仅作为一般参考,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要求可能因地区和相关法规而有所不同。
在实施绝缘电阻测试时,请遵循适用的法规和标准,并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指南。
电动控制器执行标准电动控制器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控制电动车的电机转速、电池电量等参数,保证电动车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障电动车的安全性和质量,电动控制器必须符合相关的执行标准。
目前,国内电动控制器的执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 GB/T 31467.3-2015《电动自行车第3部分: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这是我国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器。
2. GB/T 20234.3-2015《电动车第3部分:电动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这是我国电动车控制器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器。
3. JIS D 9101-2010《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这是日本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4. EN 15194:2009+A1:2011《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要求》这是欧洲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要求,包括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欧洲地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以上标准都是针对电动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性要求进行规范,保证了电动车控制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购买电动车时,消费者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电动车控制器,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总之,电动控制器的执行标准是保障电动车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电动车控制器,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同时,电动车生产厂家也应该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保证电动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电机控制器的入厂检验规范
1、概述
对车用电机控制器(车用电机控制器型号为XXXX),按照GB/T 18488.1-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XXXX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定型试验大纲》,进行机械检查、控制器壳体机械强度、电机控制器保护功能、安全接地检查、再生能量回馈、电压波动。
2、样品照片及参数
图1 电机控制器
3、检验设备
1. 功率分析仪
2. 数字多用表
3. 25kg砝码(4只)
4. 耐压仪
5. 数字温度计
6. 温湿度计
7. 数字式大气压力计
8. 轴荷仪
9. 游标卡尺
4、检验依据
1. GB/T 18488.1-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2. GB/T 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5、检验标准。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测试标准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测试要遵循以下标准:
1. ISO 6469-3: 该标准规定了电动道路车辆用电控制系统的安全规范,包括电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测试要求。
2. GB/T 18384.3: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动驱动系统的测试,包括电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
3. GB/T 2900.47: 此标准规定了电动驱动系统中使用的电机和驱动器的通用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
4. IEC 61800-9: 该标准适用于电机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测试,包括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评估。
5. GB/T 18384.4: 此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控制系统的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测试。
这些标准涵盖了电机控制器的安全性、性能、可靠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要求,可以确保新能源电机控制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电机控制器检测试验标准1、环境条件1.1实验环境条件:1.1.1温度在-20℃-40℃。
1.1.2相对湿度在10%-75%之间。
1.2使用环境条件:1.2.1当环境温度在-20℃-80℃时,控制器能按规定的定额运行。
1.2.2在相对湿度不超过100%情况下能正常工作,即控制器表面产生凝露时也可正常工作。
2、实验检查项目2.1机械尺寸及外观检测2.1.1按照产品的设计图纸,检查控制器外形和安装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是否整洁无损伤,表面是否贴有检验标识和铭牌,字迹内容要求清晰无误。
2.1.2控制器出线铜排表面平整,安装牢固可靠,整齐无污渍。
2.2基本性能检测2.2.1控制器可在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正常运行。
2.2.2控制器应可以使无刷直流电机实现怠速、正反转运行、调速等基本功能的控制。
2.3各种保护功能及信号输出检测2.3.1过温检测:当控制器在超过规定温度时自动停止运行,并在温度降低到允许值时才可以继续运行。
2.3.2过流检测:当控制器的母线或相线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应能自动断电保护并发出报警信号。
2.3.3过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超过其最大输入电压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2.3.4欠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低于其最小输入电压时自动报警信号。
2.3.5堵转检测:在电机堵转超过规定时间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2.3.6霍尔故障检测:当电机的位置传感器输出异常信号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2.3.7加速器信号异常检测:当控制器检测到加速踏板在上电时的信号异常时禁止对电机输出,并发出报警信号。
2.3.8刹车断电:当控制器检测到刹车信号输入时停止对电机输出。
2.3.9刹车复位:当控制器发生过温、过压、欠压、堵转、霍尔故障、加速器信号异常等故障后,检测到故障消失且有刹车信号输入后即可复位。
2.3.10速度输出信号:控制器应能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而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
保护系统检验按照GB/T 3859.1-1993的6.4.13的要求进行。
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1总则1.1电动汽车是一种道路车辆,工作条件恶劣,工作负荷与转速变化范围大,且变化剧烈,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对电机及控制器的比功率和性能要求严格,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同时,实现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最佳匹配与整合,将两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核、检验和评价是必要的。
电机及其控制器除了遵守和满足现有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外,提出以下技术规范,便于科学、准确、全面地对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进行评价和性能对比。
本技术规范作为电机及其控制器的产品型式试验和验收的依据。
1.2本规范适用于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
其它电动道路车辆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也可参考使用。
1.3辅助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转向液压泵、雨刷等辅助机械,本规范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GB/T18488.1-2001GB/T2423.17-93TB/T3001-2000GB/T4942.1-1985GB/T4942.2-1993GB/T12665-1999GB/T12668-1990GB/T14023-2000GB/T18387-2001JT/T325-2002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铁路机车车辆用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电机外壳防护分级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电机在一般环境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变流电动机半导体变频调速装置总技术条件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电动汽车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kHz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机械振动一振动测量、评定与限值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8488.2-200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GB10068-2000GB/T17619-1998GB/T10069.1-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工程测定方法GB/T10069.2-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简易测定方法GB10069.3-19883技术文件3.1电机及其控制器研制产品应按照合同要求提供技术文件及相应的图样制造,出厂时应出具研制产品合格证。
!电机控制器检测试验标准1、环境条件实验环境条件:1.1.1温度在-20℃-40℃。
1.1.2相对湿度在10%-75%之间。
使用环境条件:1.2.1当环境温度在-20℃-80℃时,控制器能按规定的定额运行。
1.2.2在相对湿度不超过100%情况下能正常工作,即控制器表面产生凝露时也可正常工作。
~2、实验检查项目机械尺寸及外观检测2.1.1按照产品的设计图纸,检查控制器外形和安装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是否整洁无损伤,表面是否贴有检验标识和铭牌,字迹内容要求清晰无误。
2.1.2控制器出线铜排表面平整,安装牢固可靠,整齐无污渍。
基本性能检测2.2.1控制器可在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正常运行。
2.2.2控制器应可以使无刷直流电机实现怠速、正反转运行、调速等基本功能的控制。
各种保护功能及信号输出检测—2.3.1过温检测:当控制器在超过规定温度时自动停止运行,并在温度降低到允许值时才可以继续运行。
2.3.2过流检测:当控制器的母线或相线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应能自动断电保护并发出报警信号。
2.3.3过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超过其最大输入电压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2.3.4欠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低于其最小输入电压时自动报警信号。
2.3.5堵转检测:在电机堵转超过规定时间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霍尔故障检测:当电机的位置传感器输出异常信号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加速器信号异常检测:当控制器检测到加速踏板在上电时的信号异常时禁止对电机输出,并发出报警信号。
刹车断电:当控制器检测到刹车信号输入时停止对电机输出。
]刹车复位:当控制器发生过温、过压、欠压、堵转、霍尔故障、加速器信号异常等故障后,检测到故障消失且有刹车信号输入后即可复位。
速度输出信号:控制器应能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而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
保护系统检验按照GB/T 的的要求进行。
6. 保护系统的检验保护系统检验主要包括各种过电流保护装置的过流整定;快速熔断器和快速开关的正确动作}各种过电压保护设施(如避雷器、浪涌过电压抑制器、重复过电压阻容吸收器等)的正确工作,装置冷却系统的保护设施(如风速、流量、水压等继电器)的正常动作,作为安全操作的接地装置和开关的正确设置以及各种保护器件的互相协调。
驱动电机控制器低压供电回路检测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驱动电机控制器是电动车辆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它负责为电机提供电力驱动。
电机控制器泄露标准
电机控制器上的安全漏电流标准一般不超过30mA,动作时间不超过0.1s。
这两个参数保证了人体如果触电时,不会使触电者产生病理性生理危险效应。
另外,变压器直流泄漏电流试验标准为: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及以上时,泄漏电流小于等于10uA;35千伏~直流升压20千伏时,泄漏电流小于等于10uA;10千伏~直流升压10千伏时,泄漏电流小于等于10uA。
极高压避雷器1100kV及以上的泄漏电流标准不超过30mA。
请注意,不同设备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机控制器,其泄露电流的标准可能不同。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并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电机控制器检测试验标准1、环境条件1.1实验环境条件:1.1.1 温度在-20 C -40 C。
1.1.2相对湿度在10%-75%>间。
1.2使用环境条件:1.2.1当环境温度在-20 °C -80 C时,控制器能按规定的定额运行。
1.2.2在相对湿度不超过100%青况下能正常工作,即控制器表面产生凝露时也可正常工作。
2、实验检查项目2.1机械尺寸及外观检测2.1.1按照产品的设计图纸,检查控制器外形和安装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是否整洁无损伤,表面是否贴有检验标识和铭牌,字迹内容要求清晰无误。
2.1.2控制器出线铜排表面平整,安装牢固可靠,整齐无污渍。
2.2基本性能检测2.2.1控制器可在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正常运行。
2.2.2控制器应可以使无刷直流电机实现怠速、正反转运行、调速等基本功能的控制。
2.3各种保护功能及信号输出检测2.3.1过温检测:当控制器在超过规定温度时自动停止运行,并在温度降低到允许值时才可以继续运行。
2.3.2过流检测:当控制器的母线或相线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应能自动断电保护并发出报警信号。
2.3.3过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超过其最大输入电压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2.3.4欠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低于其最小输入电压时自动报警信号。
2.3.5堵转检测:在电机堵转超过规定时间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2.3.6霍尔故障检测:当电机的位置传感器输出异常信号时,控制器应停止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2.3.7加速器信号异常检测:当控制器检测到加速踏板在上电时的信号异常时禁止对电机输出,并发出报警信号。
238刹车断电:当控制器检测到刹车信号输入时停止对电机输出。
239刹车复位:当控制器发生过温、过压、欠压、堵转、霍尔故障、加速器信号异常等故障后,检测到故障消失且有刹车信号输入后即可复位。
2.3.10速度输出信号:控制器应能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而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
保护系统检验按照GB/T 3859.1-1993的6413的要求进行。
6. 4.13保护系统的检验保护系统检验主要包括各种过电流保护装置的过流整定;快速熔断器和快速开关的正确动作}各种过电压保护设施(如避雷器、浪涌过电压抑制器、重复过电压阻容吸收器等)的正确工作,装置冷却系统的保护设施(如风速、流量、水压等继电器)的正常动作,作为安全操作的接地装置和开关的正确设置以及各种保护器件的互相协调。
由于变流器保护系统形式繁多,因而不可能提出一个通用的检验规则。
总的要求是,保护系统的检验应尽可能在不使变流器各部件受到超过其额定值冲击的条件下进行。
出厂试验时保护系统动作的检验不包括那些动作时会发生永久性损坏的器件(如熔断器),因而,本标准6.4. 13.1规定的b、c两种试验除非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不是必须进行的。
整个变流器系统过电流保护设旅性能的检验,可根据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
而熔断器的保护性能,则只有在认为有十分必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按有关规定进行。
6.4.13.1过电流保护检验a. 持续过电流保护检验本试验可与6.4.3额定电流试验同时进行。
调整限流元件(如过电流继电器或自动开关等)的整定值使与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值相符,如果设备中采用了保护变流器免受过电流冲击的控制系统,则其性能也应检验;b. 直流侧短路保护检验在直流侧做人为短路,检验快速熔断器和快速开关等保护器件的正确动作,c. 交流侧短路保护检验在电路臂做人为短路,检验交流侧保护器件的正确动作。
6. 4.13.2过电压保护检验装置过电压(见 5.7.8.3)的测量一般可使用高频示波器,其频率响应须在40 MH :以上,有条件时,可与同步开关及峰值电压表配合使用,测量数据以示波器为准。
a. 分合闸引起的浪涌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本项试验可与功能试验结合进行。
测量时将测量仪器接至直流侧正负端子,并在变流器直流侧开路的情况下使变流器网侧开关作分合闸操作,记取过电压峰值,如此至少重复5次,如果变流器在实际运行时不可能开路,则允许在轻载条件下进行试验Ib. 快速开关引起的浪涌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本试验可与短路保护的检验结合进行,或在额定负载下使快速开关动作,测出最高峰值电压,再据以推算事故条件下的过电压}c. 换相过电压的检验本顼试验可与负载试验及短路保护的检验结合进行,分别测量其正常和事故状态下的数据;d. 大气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有关大气过电压保护措施的检验可参照有关标准对大气过电压试验的规定进行。
2.4冷态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检测241控制器的冷态绝缘电阻检测:常温放置的控制器,将其强电输入输出线短接为一个等电位点,并在此电位点与机箱接地点之间进行绝缘电阻测量,测量标准不小于50M Q o2.4.2控制器介电强度检测:常温放置的控制器,将其强电输入输出线短接为一个等电位点,并在此电位点与机箱接地点之间施加1000V有效值电压1分钟,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2.5温升及耐久检测2.5.1控制器第一次在额定负载下无故障运行必须达到设计的时间。
2.5.2控制器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规定时间的温升不超过限定值。
温升试验方法参照GB/T13422-1992中5.1.9温升试验进行。
5.1.9温升试验温升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变流器在额定条件下各部件的温升是否超过极限温升。
温升试验一般可与5.1.6低压电流试验同时进行。
如进行负载试验可与额定条件下的负载试验同时进行。
变流器的温升应在最不利的额定冷却条件下测定。
如果试验在低于最大规定温度下进行,则应进行修正。
只要可能,温升试验应在等效与产品标准规定的负载下进行。
按产品标准指定的被测部位,安装测温元件。
环境温度的测量应在距柜体表面1m,柜体高度的一半处测量。
测量仪器:可选用热电偶、温度计和其他热传感器。
测量程序a. 按产品标准调整电源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等于规定值。
检查各部件的温度,直至热平衡。
注:当温度变化不超过 1 K/h,即认为达到稳定温度。
b. 按产品标准规定,调节过载电流、时间间隔,并测量检查部件的温度,其中包括在最高温度下工作的部件温度。
记录半导体器件外壳或散热器部位的温升,根据测得的温度计算等效结温升,以检验变流器能够承受规定的负载等级下器件的最高等效结温。
计算方法见GB 3859附录F.温度测量的误差△ (C)由式⑶求出:虫・ J令十& ............. 3 >式中:A——热恃感器割便的误#斗一一槨就仪笳总的Wit/c.变流器各部件的温升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则认为合格。
2.6温度、湿热及盐雾检测2.6.1温度、湿热a)环境条件温度为+40 C,相对湿度为9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时间48h。
在热湿试验后,测量电机和控制器的绝缘电阻值,控制器应无明显的外表面质量变坏及影响正常工作的锈蚀现象。
恢复到正常环境中应能继续稳定工作。
b)将电机及其控制器放入低温箱内,使箱内温度降至-20C,至少保持30min后,在低温箱内通电后,电机和控制器应能正常运行。
2.6.2盐雾试验应按GB/T2423.17-1993的规定进行。
控制器在试验箱内应处于正常安装状态。
试验时持续时间为16h。
试验结束,控制器在 3.2规定的条件下恢复(1~2)h后,检查器通电能否正常工作,但不考核控制器的外观。
6试验程序6.1初始检测试验前.试验样品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如果需要可按有关标准进行其他项目的除能测定试验样品表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的保护层和其他弊病。
6.2预处理按有关标准规定,对即将试验的试验样品进行清洁,所用清洁方法应不影响盐雾对试验样品的作用,试验前应尽觉避免用手直接触摸试验样品表面。
6.3条件试验6.3.1试验样品放骨位否由有关标准规定,一般按其正常使用状态放扮(包括外罩等〕平板试验样品需使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角。
632试验样品不得相互接触,它们的间隔距离应是不影响盐雾能自由降落在试验样品上.以及一个试验样品上的盐溶液不得滴落在其他试验样品上。
6.3.3试验样品放置后按第5章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条件试验,试验持续时间按有关标准规定从第5. 3条的规定中选取。
6.4恢复试验结束后,用流动水轻轻洗去试验样品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得超过35C,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恢复1~2h,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其他恢复条件和恢复时间。
6.5最后检测恢复后的试验样品应及时进行检查、测试井记录结果检查项目、试验结果评定和合格要求均按有关标准规定。
7引用本标准时应给出的细则有关标准采用本试验方法时,应对下列项日作出具体规定:a初始检测(见本标准第6. 1条);b.预处理(见本标准第6.2条)c安装细节(见本标准第6. 3条);d. 试验持续时间(见本标准第5. 3条);e. 恢复(见本标准第6.4条)f. 最后检测(见本标准6.5条)2.7机械强度及防水防尘检测2.7.1分别在控制器的3各方向上按照30cmX30cm的面积上加100kg质量物体产生的重力进行试验,壳体应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2.7.2控制器的防水防尘等级按IP54的防护等级检测。
按照GB/T4942.2-199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技术要求6.1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由表征字母“IP ”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组成。
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第一种防护型式的各个等级,第二位表征数字则表示第二种防护型式的各个等级。
6.2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的防护等级及其含义。
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表示电器具有对人体和壳内部件的防护,共分为9个等级。
如表1所示。
②本表“含义”栏说明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所代表的防护等级所能“防止”入壳内的物体的细节。
③本表的第一位表征数字为1至4(2L、3L、4L)的电器。
所能防止的固体异物系包括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物体,其3个相互垂直的尺寸均超过“含义”栏中相应规定的数值。
④具有泄水孔通风孔等的电器外壳,必须符合于该电器所属的防护等级“IP ”号的要求。
试验时,对预定在安装地点开启或封闭的孔,应按原预定要求保持开启或封闭。
在表I中第一位表征数字及数后补充字母的相应防护等级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依次为0、1、2L、3L、4L、3、4、5、6,凡符合某一防护等级的外壳意味着亦符合所有低于该防护等级的各级,除有怀疑外,不必再作较低防护等级的试验。
6. 3第二位表征数字的防护等级及其含义第二位表征数字表示由于外壳进水而引起有害影响的防护,共分为9个等级,如表2所示。
7IPX7防浸水影响 当电器浸入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时间后, 的进水量应不致达到有害的影响电器见表4中78IPX8防潜水影响电器在规定的压力下长时间潜水时, 水应不进入壳内见表4中8注:①本表 '简述”栏不作为防护型式的 规定,只能作为概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