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念斌投毒案的法律思考

念斌投毒案的法律思考

目 录

引言 (1)

第1章念斌投毒案的基本情况 (2)

1.1 基本案情 (2)

1.2 裁判过程 (2)

1.2.1 第一次提起公诉后的裁判情况 (2)

1.2.2 第二次提起公诉后的裁判情况 (3)

1.2.3 第三次提起公诉后的裁判情况 (3)

第2章从刑事诉讼基础理论透视念斌案 (5)

2.1 刑事诉讼理论基础 (5)

2.1.1 刑事诉讼价值的概述 (5)

2.1.2 我国刑事诉讼目的 (6)

2.1.3 刑事诉讼职能 (7)

2.2 念斌案刑事司法工作理念的误区 (8)

2.2.1 命案必破理念的使然 (8)

2.2.2 从供到证的侦查理念 (9)

2.2.3 先入为主的片面取证理念 (10)

第3章定罪量刑的证据分析 (12)

3.1 定罪裁判中的证据理念 (12)

3.2 量刑裁判中的证据理念 (13)

3.3 透析念斌案的证据适用问题 (14)

3.4 无罪推定原则的漠视 (16)

3.4.1 念斌案无罪推定原则的适用 (16)

3.4.2 念斌案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 (17)

第4章刑讯逼供的遏制 (19)

4.1 念斌案中的刑讯逼供问题 (19)

4.2 刑讯逼供的成因 (19)

4.3 遏制刑讯逼供的对策 (22)

第5章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 (23)

5.1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价值 (23)

5.2 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我国的概况 (24)

5.3 念斌案重复追诉的失当 (25)

第6章由念斌案思考司法判决书的说理性 (26)

6.1 从念斌案看司法裁判的说理性 (26)

6.1.1 英美法系国家判决书说理的现状 (26)

6.1.2 大陆法系国家判决书说理的现状 (26)

6.2 刑事判决书说理性的意义 (27)

6.2.1 保证判决结果客观公正 (27)

6.2.2 保障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 (27)

6.2.3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28)

6.2.4 促进社会和谐 (28)

6.3 念斌案刑事判决书说理性分析 (28)

6.3.1 念斌案判决书说理存在的问题 (28)

6.3.2 刑事判决书说理性欠缺的原因 (29)

6.3.3 完善判决书说理性 (30)

结语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引言

2014年发生的念斌投毒案,使得我国刑事司法改革问题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念斌案的影响与当年的赵作海案件、孙志刚案件进行比较,有些人认为这又是一个身陷囹圄、遭受错判的案件。通过搜索各种信息,我们对念斌案的"生成"有了一个全方面的认识,同时我们不得不深思这个冤假错案产生的过程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原因,与之前的腾兴善案件、杜培武案件几乎同出一辙。同样的,嫌疑人被侦查人员通过采取刑讯逼供手段做出违背事实的口供;同样的,在鉴定、辩护、勘验、检查等诸多环节出现重大失误;同样的,我们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发现案件事实不合逻辑,关键证据疑点繁多,证据之间衔接不上,给被告人定罪总有不妥之处,上级法院屡次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不同的是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念斌无罪的终审判决后,平潭县公安局再次以念斌为该案的嫌疑人对其进行立案。福建念斌投毒案历经8年4次判处死刑,其曲折可以用“山穷水复”和“柳暗花明”来形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念斌案背后透射出我国司法界的很多法律问题,刑事司法理念的现状,刑事证据的规定,刑讯逼供在我国的“经久不衰”,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适用的路径,司法判决书的说理性问题以及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问题,通过念斌案我们思考一下这些法律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