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9.61 KB
- 文档页数:6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受到越来
越多的重视,其中体育产业的融合也受到同样的重视。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0年和2014年下发了两份文件,分别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两份文件都提到了体育
产业的融合,文件中的“促进融合发展。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养老服
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
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
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国家
对体育产业融合的关注。现如今是互联网的天下,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产业结合,为了贯彻李总理的计划,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对如今“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就变得极其有价值。
1“互联网+”概念的相关研究
1.1“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世界从电气时代迈进了信息时代,
而它的应用范围是任何事物都望尘莫及的,它的发展、影响使得其它事物在与之
对比时瞬间黯然失色。“互联网+”是由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于扬首次提出的,
在2012年11月14日的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上,于扬作的演讲就取名叫《互联网+》,
指出互联网在将来会成为社会的一项基础设施,那时所有的传统行业和服务行业
都会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变得变幻莫测。
1.2“互联网+”的体育应用
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人们的健身意识得到了快速的
提高,健身热情变得越来越高,许多企业家和投资人看到了体育产业的投资价值,
尤其是“互联网+”的环境使得体育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在2015年9月9日成立了一个体育相关
的、全新产业集团——阿里体育集团,并提出了“以数字经济思维创新体育产业
链”作为集团理念,将健康和快乐作为集团战略方向,集团运营依靠自身庞大的
资源,运营范围涉及赛事运营、版权、媒体、商业开发、票务等内容。阿里体育
集团的战略方向也是每个人从事体育健身的目标,这使得阿里体育集团在体育互
联网产业竞争时能够脱颖而出。如今体育互联网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腾讯、
搜狐、乐视等等网络公司都开展了网络体育媒体的产业,使得体育互联网产业也
变得越来越优秀。
2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的概念分析
2.1“体育产业”的概念分析
体育产业是一个产业群,它是根据不同的人对体育健身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的
包含所有生产和经营的综合产业。体育产业涉及了许多行业,是一种各行业的集
合体,像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服务业等。
2.2“体育产业融合”的概念分析
体育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体内容是体育产业中的不同行业之
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后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如体育用品生产制
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进行产业融合,销售受到生产速度和质量的影响,而生产
制造可根据销售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这种产业融合使得生产制造技术得到发展
和提高,同时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融合的动因
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健身,也越来越热爱体育健身,因此在体育健身方面的
消费也越来越多,“互联网+”是体育产业进行融合的方式之一,互联网与体育
产业的融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互联网与体育产业融合的例子越来越多,他
们形成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种,内部动力包括产业融合的经
济效益能够达到最大化和体育人才资源的优势的最大发挥;而外部动力包括政府
相应政策的指引、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消费群众的要求变高等。
3.1内部动力
每个产业的开展不论其形式、方法多么的千差万别,追求的都是经济效益最
大化。而对于体育产业,只有拥有足够的资源、市场和顶尖的技术才能使体育产
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互联网中的优良资源、广阔市场等使得体育产业和互
联网的融合成为了必然现象,线下的体育产业开始步入了线上的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人才的努力,体育人才还影响着体育产业发展
的方向和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要更高的水平和
高度,因此除了对原有的体育人才进行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还要通过宣传互联网
体育产业,吸引和培养更多的新型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产业快速、有效的发展。
3.2 外部动力
相较于其他产业,近年来的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获得了可喜的成
果,这是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与帮助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0年和2014年印发的两份文件以及各地方政府对其的大力执行和监督,还有
国家推进的“互联网+”计划,都为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外部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对体育产业融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科学技
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各种新型传媒方式开始应用在体育产业上,电视转播、录像、
网络直播等都是科技发展的成果,这些新型传媒方式对体育做了有效的宣传,还
使得普通大众对体育比赛、项目规则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新型传媒方式
的应用也使得互联网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不仅是对于体育比赛,还使体育用品的
营销模式从线下变成了线上,商品的销售渠道变得更宽广。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消费群众的收入和修养也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他
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物质需求是最基
本的需求,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开始要求心理需求了,互联网的普及应
用能够更清楚的知道消费群众的心理需求,体育产业就可以随着消费群众的心理
需求做出迅速的、相应的调整,通过互联网也能很快了解到消费群众对调整结果
的满意程度,在做进一步的完善,甚至可以根据一些消费群众的特殊要求进行私
人定制服务。由此可以看出,消费群众的要求变高使得互联网体育产业的融合变
得越来越快。
4“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4.1运动品牌功能的转向
由于电子商务的广泛发展,生产体育产品的厂家创建了许多新的运动品牌
产品,这些品牌的产品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到千家万户中,不再是过去那
样只是看着却无法使用。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进行体育运动品牌网上营销的电子
商务团队并不完善,还存在着很多弊端,相关的企业、厂家也在探索着一种优秀
的、便捷的电子商务体系,旨在建立一种能够在经营体系中表现自身运动品牌的
文化内涵的服务体系,这种体系除了进行运动品牌的营销和推广,还通过品牌深
切的文化内涵引领时尚的潮流,实现运动品牌功能的转向。
4.2体育相关软件的研发推动了体育产业链生态的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技术和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变革,
这也是目前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不论是什么领域,使用了新技术、新手段
都可以使相应领域得到急速发展,对经济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还改变人们的
生活条件。同样在体育产业领域,互联网加快了体育相关的网络服务和软件的开
发和使用,我国的网民数量和手机网络用户是世界之最,在体育相关的网络服务
和软件方面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因此要求体育产业从业者在对体育比赛和体育
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之外,还要对其它相关行业的进行涉及,如在网络服务
和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使网民和手机网络用户更好的了解体育比赛和体育项目规
则,同时还为用户们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从而使体育产业形成产业链的方式进
行发展。
4.3新媒体与体育产业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互联网和新媒体除了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使得体育活动的形式变得多
样化,如今,人们除了对传统的体育赛事保持相当高的关注和热情之外,也开始
对一些带有娱乐性质的综艺节目充满了兴趣,像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
在前期的大力宣传推广下,开播之后其收视率一直是综艺节目的最高收视率,同
时,节目中的许多活动项目也成为当下年轻人中最流行的活动项目,在校园中、
在一些专用场地中,随处可见这种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这种娱乐性质的体育
产业带来了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产品,为体育理念注入了新的想法,同时,
新的体育产业、体育理念又使得新媒体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变革。新媒体与体育产
业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给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锻炼和娱乐提供了更好的参
考依据,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5“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产业O2O模式分析
美国最早提出了O2O的概念,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线下的产品放到线上进行
营销的方式。O2O模式要能正常、安全的运行,需要5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保障,
这5个方面的要素分别为独立的网上商城、国家权威行业可信认证、在线网络广
告营销推广、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产业和互联
网商务的融合就形成了体育O2O模式,比较有名的初炼、动网等网络公司就是我
国目前典型的体育O2O模式。初炼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将互联网应用于体育
产业的高科技网络公司,公司的运营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手机APP,可以为儿童、
青少年、成年人预约体育课程、训练场地、项目教练、训练陪练等服务;动网是
是国内第一个针对运动健身消费进行指导的网站,除了体育健身行业,还涉及旅
游行业,动网为我国的健身用户和健身教练、体育商户之间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交
流平台,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服务。
初炼和动网在运营模式上都采用的O2O模式,都是通过互联网寻找和吸引消
费者,让消费者进行实体消费,但是其模式在细节上存在着一些不同。体育O2O
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其相对于传统的体育产业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互
联网可以将线上的健身用户、体育信息和体育教练等作为其资源,线上的健身用
户可以通过O2O模式直接了解到线下的体育场馆和优秀教练等情况,用于可以直
接从互联网上进行场馆、课程、教练的预定,还有课程购买等,使用户更加方便
的进行体育运动,另一方面,O2O模式为健身用户、健身教练、体育商户之间建
立互联网交流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结识相同体育爱好的机会,这样他们可以
自发组织起来,一起进行热爱的体育活动,为他们的健身成本起到了一个降低的
作用,还使得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目前初炼和动网的O2O模式还是比
较成功的,吸引了不少的用户,也降低了传统体育产业所带来的危险,但O2O
模式本身的特点使得此模式的风险并不低,O2O模式中线下的体育资源对线上的
用户来说,有促进作用,也存在限制,线下的体育资源足够多也足够好才能让
O2O模式长久的运行下去,除此之外,O2O模式所收取的费用普遍低于商家在线
下的价格,处理线上、线下价格的矛盾和利益是目前O2O模式所面临的最重要问
题。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