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doc
- 格式:doc
- 大小:352.8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3、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5、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6、“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7、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对这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8、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9、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1、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哪位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A. B. C. D.12、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的暗处都是水13、以下选项中,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A.图甲,赛车尾部安装气流偏导器B.图乙,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C.图丙,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图丁,高铁站站台上划定安全线14、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15、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 C.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需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2、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________(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一)测试范围:第一章~第六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其中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10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学习、生活中所涉及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玲同学一起在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A.小明同学B.小玲同学C.岸边的山D.竹排上的凳子3.小雪学习了“分子运动”的知识后,对抽烟的爸爸说:“爸爸,你抽烟既危害自己的健康,又危害我和妈妈的健康。
”爸爸不解地说:“为什么?”小雪说:“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呀!”小雪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很小B.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6.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A.凝固、液化、凝华B.熔化、汽化、升华C.升华、凝固、凝华D.熔化、汽化、液化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9.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章末测试(三)在光的世界里(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30分.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9~1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来宾中考)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D.墙上的手影2.(雅安中考)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3.(北海中考)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 )4.(赤峰中考)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B. 隔墙看小猫C. 用放大镜看指纹D. 海市蜃楼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6.(泉州中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7.(威海中考)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A.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B.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1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D.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1.(莆田中考)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冒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1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这是发生了反射.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是:(答一种方法即可).13.(沈阳中考)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混合而成的.14.(佛山中考)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光具座范围才能得到(填像的性质)的清晰实像.15.(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填“虚”或“实”)像;(2)A点与水面相距3 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6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 m,说明水位(填“上升”或“下降”)了0.5m.16.(盐城中考)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填“凸”或“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共10分)17.(赤峰中考)如图所示,鱼缸侧壁有一平面镜,画出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8.(广州中考)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2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像,完成如下小题.(1)在图中标出物距;(2)画出图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3)墙上的喜羊羊是实像还是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正立”还是“倒立”的?.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2分,共30分)19.(宜宾中考)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次数 1 2 3材料玻璃玻璃水晶凸起程较小较大较大度焦距/cm 8.0 4.0(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cm.(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 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 cm、13.0 cm,与理论像距16.0 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20.(莱芜中考)(1)小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甲所示.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21.(镇江中考)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填“>”“<”或“=”)L,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用L0、L表示).章末测试(三)在光的世界里答案版(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30分.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9~1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来宾中考)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D)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D.墙上的手影2.(雅安中考)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3.(北海中考)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C)4.(赤峰中考)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A. 小孔成像B. 隔墙看小猫C. 用放大镜看指纹D. 海市蜃楼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6.(泉州中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B)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7.(威海中考)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C)A B C DA.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B.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D)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1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 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D.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1.(莆田中考)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冒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1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这是发生了镜面反射.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是:使黑板变得粗糙一些(答一种方法即可).13.(沈阳中考)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35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4.(佛山中考)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光具座60_cm刻度线右侧范围才能得到倒立、放大(填像的性质)的清晰实像.15.(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填“虚”或“实”)像;(2)A点与水面相距3 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6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 m,说明水位下降(填“上升”或“下降”)了0.5m.16.(盐城中考)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填“凸”或“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共10分)17.(赤峰中考)如图所示,鱼缸侧壁有一平面镜,画出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解:18.(广州中考)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2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像,完成如下小题.解:(1)在图中标出物距;(2)画出图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3)墙上的喜羊羊是实像还是虚像?实像.该像相对于物是“正立”还是“倒立”的?倒立.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2分,共30分)19.(宜宾中考)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次数 1 2 3材料玻璃玻璃水晶凸起程较小较大较大度焦距/cm 8.0 4.0(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10.0cm.(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 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 cm、13.0 cm,与理论像距16.0 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20.(莱芜中考)(1)小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甲所示.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21.(镇江中考)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填“>”“<”或“=”)L,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2L(用L0、L表示).章末测试(三)在光的世界里(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30分.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9~1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来宾中考)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D)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色光C.铅笔在水面处折断D.墙上的手影2.(雅安中考)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3.(北海中考)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C)4.(赤峰中考)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B)A. 小孔成像B. 隔墙看小猫C. 用放大镜看指纹D. 海市蜃楼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6.(泉州中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B)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7.(威海中考)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C)A B C DA.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B.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D)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1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 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 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D. 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光屏上还会承接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1.(莆田中考)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冒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1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这是发生了镜面反射.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是:使黑板变得粗糙一些(答一种方法即可).13.(沈阳中考)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35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4.(佛山中考)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光具座60_cm刻度线右侧范围才能得到倒立、放大(填像的性质)的清晰实像.15.(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填“虚”或“实”)像;(2)A点与水面相距3 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6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 m,说明水位下降(填“上升”或“下降”)了0.5m.16.(盐城中考)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填“凸”或“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共10分)17.(赤峰中考)如图所示,鱼缸侧壁有一平面镜,画出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解:18.(广州中考)手指投影灯玩具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如图2所示清晰的喜羊羊图像,完成如下小题.解:(1)在图中标出物距;(2)画出图中所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3)墙上的喜羊羊是实像还是虚像?实像.该像相对于物是“正立”还是“倒立”的?倒立.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2分,共30分)19.(宜宾中考)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期末过关测试卷一、单选题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河水D.河岸2.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4.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由西向东运动B.由东向西运动C.静止的D.无法判断5.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6.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
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
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6km/h,65cm B.1.5km/h,1.2m C.6km/h,20cm D.15km/h,0.6m7.2020年3月22日,2020年成都双遗马拉松健康跑在青城山鸣枪起跑。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胜阶段,1000人参与的6km健康跑将激发城市活力、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比赛中冠军平均速度可达100m/s B.某男选手身高约为160cmC.跑完全程所需时间大约30s D.某选手脉搏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ls8.市场上有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它在阳光的照射下,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太阳能→机械能→电能B.太阳能→电能→机械能C.机械能→太阳能→电能D.电能→太阳能→机械能9.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
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现象不能用微观领域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
A.荷叶上的两滴露珠能汇成一大滴水珠 B.咖啡里放糖后就不苦了
C.打扫教室时,会看到尘土飞扬 D.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2.下列长度中最长的是( )
A、120μm B、1.2cm C、1.2×105nm D、1.2×10—1mm
3.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s/t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v的大小与s、t的选取无关 B、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情况
C、在任何情况下,v是不变的 D、必须指明在哪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才有意义
4.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
人 蝙蝠 大象 狗
发声 85~1100Hz 10000~120000Hz 最低12Hz 450~1080Hz
听觉 20~20000Hz 1000~120000Hz 1~20000Hz 15~50000Hz
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5.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
A.频率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速度快
6.你认为下列情况中没有发出噪声的是:( )
A.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休息时,有些同学大声嬉戏 B.半夜时,有人引吭高歌
C.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个别同学在小声讲话 D.在歌剧院中,女高音歌唱家引吭高歌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用放大镜看地图
C.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 D.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
8.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像的大
小:( )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9.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1.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
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12.把一石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溢出酒精24g,把这石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
( )。
A、 大于24g B、等于24g C、小于24g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写出演算过程。
13. 图1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14. 图2所示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___℃。
15.填写单位:玉林同学身高170 ,一只鸡蛋的质
量为50 。
16.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由于 。
17.如图3所示,大型运输机长途飞行时,有时要进行空中加油,在空中加油的过
程中,以加油飞机为参照物,运输机是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8.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
为2s,车长为12m,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19.图5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 ___
是法线,反射角为__ _ __度,折射角为__ _ __度。
20.某同学的家距离学校3000m,他骑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4m/s,那么,他从家出发到达学校,需
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21.“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则由于他不懂
得 的物理知识所致。
2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 和音色。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
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它们飞行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
23.阳光下放着一盆冰、水混合物甲,树阴下也放着一盆冰、水混合物乙,则甲盆中的温
度 乙盆中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累分人 座 位 号
得 分
班
级
姓
名
座
号
密
封
线
图2
图1
图3 图5 图4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2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25.人站在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的正前方,以l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____m/s。 26.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三 、实验与探究题:(共22分) 27.如图6,一束激光从水下射入空气中,画出在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并标明反射角r和折射角β。(2分) 28.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的传播方向,若S成的像S’在光屏上最清晰,光屏应放在什么位置,在图7中用虚线画出光屏的位置。(2分) 29.如图8所示,球的直径是 cm。(2分) 30.小宇用数码相机在郊外拍得一张照片如图9所示,请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指出一个物理现象: ,该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3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漫画系列图10中出现的现象: 。 32. 测量岩石的密度: ①根据图11所示,将各仪器的测量值写在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内. ②计算岩石密度的公式和结果: 。 岩石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1(cm3) 放入岩石后量筒内水的体积V2(cm3) 岩石的体积 V(cm3)
33.小雨和小惠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12所示)。小雨认为是他的动作吓跑了鱼儿,
小惠却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它们。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6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22分)
34.从冰箱里取出汽水瓶,过一会儿就看见瓶壁上附满了小水珠,这是为什么?(4分)
35.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
问:(6分)
(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6.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另一
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6分)
37.一辆汽车向山崖开去,在离山崖710m时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4秒钟他听到了回声,求:
(6分)
(1)当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崖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图7 图8 图12 图9 图10 图11 S 图6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唐玲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答案
一、 C B D C C D B B B D C A
二、 13、2.10; 14、17; 15、cm;g; 16、回声和原声混合;
17、静止; 18、6; 19、NN1;30;60; 20、750;
2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2、响度;音调;
23、等于; 24、3000;真空不能传声; 25、2; 26、汽化;液化;
三、 27—28(略) 29、1.70; 30、水中有倒影;光的反射;
31、这人由于不懂光的折射知识,水看起来浅,其实很深,因为折射使水底升高了;
32、(1)p=m/v=4.13g/cm3;(2)82.6g;60;80;20;
33、方案:①在鱼儿看不到地方发出声音,根据鱼的反应来验证是不是声音吓跑了鱼;②在鱼
缸边,不发出声音,而作出动作,根据鱼儿的反应来验证是不是动作吓跑了鱼。
四、 34、因为瓶壁较冷,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外壁上。
35、(1)1080m;(2)3m/s; 36、1.8×103kg/cm3;
37、15m/s;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