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2.68 KB
- 文档页数:6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 。
A.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不起作用 B .起一定作用 C .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
A.系统育种 B .抗病育种 C .矮化育种 D .杂种优势利用 E. 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 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 E .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 E .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作物育种学各论玉米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玉米自交系:单株玉米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和选择,最后育成的基因型相对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群体。
2、一环系:从异质杂合的群体品种或综合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4、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
5、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
6、双交种:先选用四个自交系分别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双交种。
7、 S 型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配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3 表现显性、抗玉米小斑病8、 T 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1 和 Rf2 表现显性互补、高感玉米小斑病9、C 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孢子体不育、恢复基因Rf4 和 Rf5 表现重叠作用、抗玉米小斑病10、孢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的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11、配子体雄性不育系:指不育系的花粉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所决定。
12、测验种:在测定配合力时,用来与被测系杂交的品种、杂交种、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称为测验种。
13、测交种:测交所产生的杂种。
14、轮回选择:轮回选择是反复鉴定、选择、重组的过程,每完成一次鉴定、选择、重组过程便称为一个周期或一个轮回。
15、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
16、普通甜玉米:以su1 为基础。
在乳熟期,纯合su 的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增加,尤其是水溶性多糖( 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 )增多,使支链淀粉变为水溶多糖。
17、超甜玉米:以 sh2 和以 bt1 ,bt2 为基础, sh2 突变体子粒的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10 倍,其作用是在胚乳发育过程中阻止蔗糖向合成淀粉底物的转化,故使胚乳中蔗糖含量增加,淀粉减小。
能较长期地保持高糖分水平。
18、杂种优势群:是指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多有利基因、较高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1、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为 18 至34 g。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部分(1)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花粉败育)的品系或者自交系——S(rr)。
(2) 保持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具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
(3) 恢复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正常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S(RR)。
(4) 二系水稻:由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育成的杂交水稻,此法实现了一系二用,省去了保持系。
(5) 三系水稻:由三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制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种水稻。
(6) 太空育种:利用航天工具搭载种子进入太空,利用其高真空、微重力、强的宇宙射线使种子发生诱变从而育种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由光照和温度主导其育性的转换,在其低温短日条件下可育高温长日条件下核不育的水稻。
(8)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的表现受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
(9) 配子体不育:是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配子体形成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
因此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表现正常。
(10)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生的方法诱导作物发生变异,再经过人为选择育成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11) 变异体:没有经过人为施加压力使作物自然发生变异经过选择形成的变异个体。
(12) 突变体:经过人为的施加压力使作物发生变异筛选出的无性系变异。
(13) 原生质体:是指没有细胞壁的、裸露的、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团。
(14) 胞质杂种:是指在原生质体融合的前提条件下,是其中之一的细胞核有目的消失形成的细胞质杂交的种。
(15) 广亲和性基因:是指一些中间型水稻与籼稻和粳稻都能杂交成功,这种水稻称广亲和性水稻,这种水稻所具有的基因称为广亲和性基因。
(16) 垩白大小:垩白的投影面积占整个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17) 垩白率:具有垩白米粒占整个供试验米粒的百分数。
(18) 垩白度:垩白率和垩白大小的乘积,要求垩白率(大小)均小于5%。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增强作物抗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物理育种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A. 亲本性状完全相同B. 亲本性状差异大C. 亲本性状相似D. 亲本性状随机选择4. 以下哪个是作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A. 基因枪B.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 基因编辑D. 基因测序5.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A. 种子库B. 基因库C. 植物标本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作物抗性育种中,常用的抗性筛选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作物育种中的“双亲本”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作物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2. 描述作物杂交育种中,如何进行亲本的选配和后代的筛选。
13. 解释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优势。
14. 阐述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说明作物育种中,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7. 讨论作物育种中,如何平衡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关系。
18. 分析作物育种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9. 阐述作物育种中,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0. 论述作物育种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新品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垩白质:是松散的淀粉,易碎,外观差2、糊化温度:即在米饭蒸煮时,稻米淀粉粒加热吸水膨胀至不可逆时的温度。
此时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失去双折射现象,所以也称双折射终点温度。
3、糙米率:稻谷去除果皮后的%4、精米率:糙米去除种皮、胚后的%5、整精米率:去除碎米后的整米%14、短日高温生育性15、雄性不育系16、雄性不育保持系17、雄性不育恢复系18、孢子体不育19、配子体不育20、光敏核不育性二、填空题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
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但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 %以上。
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3、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
4、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53°27’N 。
5、我国水稻育种史上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大事件被誉为水稻的绿色革命。
6、50年代标志着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新纪元的3个里程碑式的矮杆品种是矮脚南特、广场矮、台中在来1号。
7、我国水稻区划分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8、江苏属于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按照本省的水稻区划又可分太湖稻作区、镇宁扬丘陵稻作区、沿江稻作区、里下河稻作区、沿海稻作区、徐淮稻作区等6个稻作区。
9、根据江苏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适合本省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等4个熟期类型。
10、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主要有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1、生产上栽培的水稻品种千粒重一般为18 至34 g。
作物育种学各论-大学教育其他试卷与试题1. 种质资源参考答案:作物育种中对所有可以用来进行作物改良的品种、类型、近缘种或野生种的总称。
2. 我国最初从美国引进的金子棉主要在()种植,斯子棉主要在()种植,岱字棉主要在()种植。
A. 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B. 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C. 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黄河流域D.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答案:B3. 世界上70%的棉花产于()。
A. 30°N——40°NB. 20°N——40°NC. 20°S——40°SD. 30°S——40°S答案:B4. 我国()年实现原棉自给。
A. 1982B. 1983C. 1984D. 1979答案:A5. 1753年,林奈的《植物种志》发表,确定棉属分为三个种:它们分别是(),后来增加了陆地和宗教棉。
A. 草棉B. 海岛棉C. 木棉D. 亚洲棉答案:A、C、D6. 以下哪些可以作为棉花育种的种质资源?A. 过时品种B. 推广品种C. 引进品种D. 尚未定型的品系答案:A、B、C、D7. 简述棉花育种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参考答案:①提高丰产性②改良纤维品质③提高抗病性④提高抗虫性⑤提高抗逆性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培育⑦种子无腺体/植株有腺体棉花新类型的选育⑧选育出带有苞叶早落基因的新品种⑨杂交不亲和性育种8. 我国1950年引进岱字棉15号,到1958年岱字棉15号在我国种植面积达到()。
A. 62.9%B. 30%C. 95%D. 5%答案:A。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产量B. 改善品质C. 增加抗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D. 土壤改良3. 杂交优势利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选择效果的?A. 选择压力B. 遗传力C. 环境条件D. 种子大小5. 以下哪个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MAS)的特点?A. 需要大量种子B. 需要明确目标基因C. 需要复杂的设备D. 可以在早期筛选6.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型?A. 基因型是遗传信息,表型是表现型B. 表型是遗传信息,基因型是表现型C. 两者都是遗传信息D. 两者都是表现型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环境选择D. 人工选择8. 什么是杂种优势?A.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好的生长性状B.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差的生长性状C. 杂交后代与亲本生长性状相同D. 杂交后代与亲本没有关系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遗传资源?A. 野生种B. 地方品种C. 改良品种D. 植物化石10. 什么是基因流?A.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迁移B.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迁移C.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迁移D. 基因在不同细胞间的迁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杂交育种过程。
2. 解释什么是基因型-环境互作,并举例说明。
3. 阐述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的重要性及其对育种效果的影响。
2.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力与挑战。
#### 答案#### 一、选择题1. D2. D3. A4. D5. D6. A7. C8. A9. D10. A#### 二、简答题1. 杂交育种过程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筛选、稳定系的建立等步骤。
1、按作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群体类型大致可分为、、异交群体和杂种品种群体四种。
2、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应用目前集中在和两方面。
3、60多年来,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品种的整理与评选利用、、。
4、是籼粳杂交育种的最大障碍,克服其最好的途径是利用。
5、水稻花药培养中,通常取小孢子处于的花药进行培养最为适合。
6、玉米小斑病的生理小种目前已确定2个,即小种和小种。
7、依据玉米子粒形状、胚乳淀粉的含量与品质等性状,将栽培玉米亚种分为有稃型、爆裂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糯质型、、和半马齿型9种类型。
8、在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中,世界各国玉米育种工作的重点是选育。
9、在油菜3个栽培种类型中,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类型是。
10、油菜的品种间杂交育种中,对自交不亲和性的白菜型油菜,和育种法最为常用。
11、我国3大主棉区是、和西北内陆棉区。
12、棉花单倍体育种中,最有前途的方法是的应用。
1、下列水稻雄性不育类型属于孢子体不育的是。
A 野败型和冈型B 冈型和红莲型C 冈型和BT型D 红莲型和BT型2、下列野生稻类型中,为普通栽培稻的祖先的是。
A 药用野生稻B 普通野生稻C 疣粒野生稻D 颗粒野生稻3、水稻花药培养中,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通常采用培养基。
A B5B WhiteC MSD N64、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类型中,育性败育彻底且稳定的类型是。
A T群B C群C C群和T群D T群和S群5、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类型中,其遗传属于配子体不育的是。
A C群B S群C T群D T群和C群6、玉米抽丝期是指小区至少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抽出苞叶的日期。
A 5%B 10%C 50%D 80%7、在油菜的栽培种中,一般来说,熟期最短的是。
A甘蓝型油菜 B 芥菜型油菜 C 辣油菜 D 白菜型油菜8、下列品种中,为世界上唯一个“低硫甙”甘蓝型油菜种质的是。
A BronowskiB OroC WestarD Tower9、在棉属4个栽培种中,属于二倍体类群的是。
A 海岛棉和非洲棉B亚洲棉和非洲棉C 亚洲棉和陆地棉D 陆地棉和海岛棉10、在棉属4个栽培种中,产量最高的类群是。
A非洲棉 B 亚洲棉C陆地棉 D 海岛棉1、无性系繁殖系群体近交家系群体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转基因育种3、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4、结实率低广亲和种质(籼粳杂交亲和源)5、单核中晚期6、O型T型7、马齿型硬粒型8、单交种9、甘蓝型油菜10、回交轮回选择11、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12、半配生殖1、A2、B3、D4、C5、B6、C7、D8、A9、B 10、C1、简述丁颖的栽培稻种系统的分类法。
(5分)答:丁颖提出五级分类法:第一级为籼亚种和粳亚种(1分);第二级为晚稻和早、中季稻群(1分);第三级为水稻型和陆稻型(1分);第四级为粘变种和糯变种(1分);第五级栽培种(1分)。
2、简述水稻品种间杂交育种的主要特点及重要环节。
答:主要特点有:(1)杂交亲本间一般不存在生殖隔离,杂种世代结实率与亲代相似(1分);(2)亲本间的性状配合较易,杂交性状稳定较快,育成品种的周期短(1分);(3)利用回交或复交和选择鉴定,较易累加多种优良的品种(1分)。
重要环节有杂交亲本的选配、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早代群体优良性状的鉴定选择(2分)。
3、简述配制玉米杂交种技术。
答:(1)隔离防杂(1分);(2)规格播种,包括父母本的种植方式(单本)和行比确定、播种期的确定(2分);(3)去杂去劣(1分);(4)彻底去雄(1分);(5)分收藏(1分)。
4、简述现代玉米品质育种包括哪些方面?答:(1)高赖氨酸玉米育种;(2)甜玉米育种;(3)糯玉米育种;(4)高油玉米育种;(5)高淀粉玉米育种;(6)爆裂玉米育种;(7)青贮、青饲玉米育种。
5、自然变异选择育种中,品种群体的自然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1)天然杂交(1分);(2)基因突变(1分);(3)剩余变异(1分);(4)潜伏的基因在不同条件下显现(1分)。
6、棉花杂交育种,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有哪些?答:(1)杂交亲本应可能选用当地推广品种;(2)双亲应分别具有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性状,且能互补;(3)亲本间的地理起源、亲缘关系等应有较大差异;(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7、简述芸薹属植物中的种间亲缘关系(禹氏三角)。
答:(1)包括三个二倍体基本种:黑芥、甘蓝和白菜型油菜;3个四倍体复合种: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3分);(2)其中甘蓝型油菜是甘蓝和白菜型油菜通过杂交再双二倍化而来的栽培种,芥菜型油菜型油菜是黑芥和白菜型油菜通过杂交再双二倍化而来的栽培种,埃塞俄比亚芥是黑芥和甘蓝通过杂交再双二倍化而来的栽培种(3分)。
8、简述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法。
(1)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育种;(2)油菜细胞核雄不育育种;(3)油菜自交不亲和育种;(4)采用化学杀雄产生杂种;(5)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掺和型杂种;(6)油菜光温敏核不育育种;(7)应用转基因技术创制雄性不育育种。
1、选育杂交稻的途径有哪些?其遗传、特点各是什么?选用上述目前常用任一种方法进行杂交稻的选育需要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试论述其关键性技术。
答案要点:途径有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应用和化学杀雄剂的应用三个方面(1分)。
(1)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是指利用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三系配套能生产杂交种的方法,简称为三系法,其遗传是细胞核不育基因与细胞质不育基因互作,产生雄性不育性。
其特点是: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杂交,其杂种一代仍为雄性不育系,由此可以繁殖其不育系;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其杂种一代育性可育,由此来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保持系和恢复系其育性正常可育,可通过自交繁殖下一代(4分)。
(2)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应用是指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恢复系来生产杂交种的方法,又称为两系法,其遗传是仅受细胞核不育基因控制产生雄性不育性,但其育性会环境条件变化产生转换。
其中特点: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光温诱导可育条件下进行自交繁殖,其后代还是光温敏核不育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光温诱导不育条件下与恢复系进行杂交,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其杂种一代育性可育,由此来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恢复系其育性正常可育,可通过自交繁殖下一代(4分)。
(3)化学杀雄剂的应用指利用化学药剂处理母本(可育品系)产生雄性不育与其他优育可育系来生产杂交种的方法,其特点配组自由,产生杂交种子方便,不需要不育系和恢复系(3分)。
(4)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三系法和两系法。
利用三系法选育一个杂种品种需要开展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恢复系的选育、组合的选配三个大方面工作。
其中不育系的选育可通过核代换法、回交转育法、人工制保方法来进行;恢复系的选育可通过测交筛选法、杂交选育法、回交转育法和人工诱变法进行。
组合选配和制种可通过初配筛选、复配筛选来确定强优势杂交组合。
或利用两系法选育一个杂种品种需要开展不育系的选育;恢复系的选育;组合的选配三个大方面工作。
其中不育系的选育可通过自然选择、杂交选育法、诱变育种方法来进行;恢复系的选育可通过测交筛选法、杂交选育法、回交转育法和人工诱变法进行。
组合选配和制种可通过初配筛选、复配筛选来确定强优势杂交组合(3分)。
2、试述我国转基因棉生产现状、存在问题、育种方法及发展前景。
答案要点:1)现状:目前已涉及棉花育种的各个方面,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境,纤维品质改良、杂种优势利用等。
特别是抗虫(转BT基因、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 Ⅱ)、雪花莲外源凝集素(GNA))、抗除草剂方面达到了应用的水平。
目前我国已培育出单价和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由单个性状转基因棉向复合性状转基因棉育种进军,由抗虫抗除草剂向产量、品质、抗逆多个性状综合育种进军(4分)。
2)抗虫棉转基因主要存在问题是①抗虫谱窄和抗虫稳定性,抗虫谱覆盖所有的鳞翅目昆虫,具体每一种Bt杀虫晶体蛋白抗虫谱十分有限;②昆虫易对ICP产生耐受性问题;③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作物中要求表达量不能达到理想的抗虫水平;④转移外源基因种类来源不广,抗虫性较单一(4分)。
3)育种方法主要有(1)直接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优异外源基因进行新品种选育;(2)利用转基因育种材料作为亲本,与分子技术相结合,进行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种用))进行新品种选育(3分)。
4)前景:随着基因工程的迅猛发展,将外源重组DNA导入棉花基因组,并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的棉花新品种是目前育种主流。
转基因优质、抗除草剂棉、耐寒、耐旱、抗盐等转基因棉都已接近产业化水平,前景广阔。
(4分)1、按作物品种类型中,近交家系群体品种包括和两大类。
2、种子生产中,我国现正推广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即、、原种和良种。
3、我国野生稻有、和疣粒野生稻3种类型。
4、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育种途径包括和两种。
5、国内外玉米育种,具体可分为和两大类。
6、玉米单交种的选育中,经过配合力测定选出优良自交系后再组配单交种的方法分为和两大类。
7、油菜的品种间杂交育种中,甘蓝型和芥菜型油菜,均可采用和回交育种法,而且成效显着。
8、油菜籽品质育种中,籽粒呈色的品种其含油量往往较高。
9、在我国,油菜的三大病害是指霜霉病、和。
10、当前我国棉花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和。
11、棉花育种家种子生产方法有、、众数混选法、株行与株系法四大类。
1、水稻起源于是。
A 印度B 中国C日本 D 菲律宾2、水稻性状考查中,齐穗期是指全区抽穗以上的时期。
A 10%B 20%C 50%D 80%3、下列不育系中,其不育花粉的形态为圆败型的是A 红莲型(HL)B野败型C冈型 D BT型4、目前玉米生产上主要是自交系间杂交种,以为主。
A综合杂交种B双交种 C 三交种 D 单交种5、在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类别中,对玉米小斑病高抗类型的是。
A T群B S群C C群D S群和C群6、玉米抽雄期是指小区以上植株的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A 10%B 50%C 80%D 90%7、下列油菜栽培种中,一般来说,含油量最高的类型是。
A 甘蓝型油菜B 白菜型油菜C 芥菜型油菜D 甜油菜8、下列油菜品种是世界上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的是。
A OroB BronowskiC TowerD Westar9、在棉花4个栽培种中,属于四倍体类群的是。
A 海岛棉和非洲棉B亚洲棉和非洲棉C 亚洲棉和陆地棉D 陆地棉和海岛棉10、在棉花4个栽培种中,棉纤维长度最长的类型是。
A非洲棉B海岛棉 C 亚洲棉 D 陆地棉1、家系品种多系品种2、育种家种子原原种3、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4、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三系法)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两系法)5、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杂交种的选育特殊品质杂交种的选育6、优良自交系轮交组配单交种用“骨干系”与优良自交系配制单交种7、系谱育种法8、黄9、病毒病菌核病11品质单一抗逆性尤其是黄萎病抗性有待加强11、种子储藏法淘汰异型株和选择典型株1、B2、A3、C4、D5、C6、B7、A8、C9、D 10、B1、水稻杂交育种中,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有哪些?答:(1)双亲应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亲本之间优缺点互补(1分);(2)亲本中有一个适应当地条件的推广良种(1分);(3)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强度(1分);(4)选用生态类型或亲缘关系或地理位置较大的品种组配亲本(1分);(5)亲本具有优异的一般配合力(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