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31
电力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力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掌握电力规划的宏观要求和基本原则。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需求预测、电源规划、电网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力规划的相关计算和方案设计。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力规划软件进行电力系统模拟和优化的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电力事业的情感,树立为电力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力规划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电力规划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电力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力规划概述:包括电力规划的内涵、任务、目标,使学生了解电力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规划概述2.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基本原理和设备,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3. 电力需求预测:介绍电力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模型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需求预测4. 电源规划:讲解电源规划的原则、方法及各类电源的特点,使学生掌握电源规划的基本技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源规划5. 电网规划:阐述电网规划的要求、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电网规划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网规划6. 电力规划软件应用:介绍电力规划软件的功能、操作及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机电工程学院《电力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第二组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日期: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目录摘要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第一章原始资料的分析 (5)1.1发电厂技术参数 (5)1.2发电厂和变电所负荷资料 (5)1.3 负荷合理性校验 (5)第二章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 (7)2.1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7)2.2 电网接线方式的初步比较 (9)2.2.1电网接线方式 (9)2.2.2 方案初步比较的指标 (11)第三章方案的详细技术经济比较 (12)3.1导线截面参考数据 (12)3.2方案(B)中的详细技术经济计算 (12)3.2.1先按均一网对其进行粗略潮流分布的计算 (13)3.2.2导线截面面积的选择 (13)3.2.3根据查阅的导线截面面积,计算线路的阻抗 (15)3.2.4计算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损失 (15)3.2.5投资费用(K) (15)3.3方案(C)中的详细技术经济计算 (17)3.3.1先按均一网对其进行粗略潮流分布的计算 (17)3.3.2 导线截面的选择 (19)3.3.3、线路阻抗计算 (20)3.3.4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损失 (20)3.3.5投资(K) (21)3.3.6、年运行费用(万元)年运行费用包括折旧费和损耗费 (21)第四章最终方案的选定 (23)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25)参考资料 (26)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标准及成绩评定 (27)摘要该课程设计是进行地方电网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一个容量为5×25MW+1×50MW的发电厂和4个变电站的地方电力网。
本设计根据地方电力网规划的要求,在对原始资料系统负荷、电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规划方法,并结合优化规划的思想,从拟定的五种可行方案中,通过技术和经济的比较,选择出两个较优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先对电网进行潮流计算,然后根据潮流计算结果,从最大电压损耗、网络电能损耗、线路和变电站的一次投资及电力网的年运行费用等角度,详细的分析两个较优方案,以此确定最优规划设计。
电力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2. 掌握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了解电力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3. 了解各类电力设备的特点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掌握电力系统主要设备的参数和性能指标;4. 掌握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规划和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2. 能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简单电力系统的模拟和计算;3. 能够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了解电力系统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规划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电力行业的发展,认识到电力系统规划在国家经济建设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结合电力系统规划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具备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电压等级及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2. 电力系统规划基础:讲解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介绍电力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规划原理3. 电力设备及其参数:介绍各类电力设备的特点、参数和性能指标,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设备及其参数4.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讲解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知识,分析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5. 电力系统规划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电网结构及其优化、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等内容;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够撰写电力系统规划报告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电网结构及其优化、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等内容。
具体来说,将按照以下大纲进行教学: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分类等。
2.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力系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等。
3.电网结构及其优化:包括电网的基本结构、电网的优化方法等。
4.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包括电力市场的概念、电力市场的和运行、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将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进行教学,同时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学。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PPT、视频等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力系统规划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目录摘要绪论设计说明1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1.2 原始资料1.3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注意事项1.4 设计说明2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的拟定与比较2.1初步接线方案的拟定依据2.2初步拟定的方案2.3初步方案的潮流计算2.4 初步潮流分布计算结果比较2.5 电压等级的确定2.6 初步方案比较选择3 电网接线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3.1发电厂、变电站主接线方式的选择3.2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3.3 发电厂、变电所运算负荷3.4导线截面积的选择3.5方案经济比较4 调压计算4.1调压原则4.2最大、最小负荷情况下的潮流计算4.3选变压器分接头主要参考资料总结附录摘要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能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有功功率和无功率的平衡。
电力工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力系统愈大,调度运行就愈合理,经济效益愈好,应变事故的能力就俞强,这也是我国电力工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然而联合电网也是由地方电力网相互联接而成的。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的建设十分重要。
电力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资源和负荷的分布,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战略布局。
确立电压等级,输电方式和合理的网架结构等,电力规划合理与否,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电力系统今后的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电能质量的好坏和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地区力电网规划设计技术比较调压计算分接头绪论根据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连续性,瞬时性,重要性的特点,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也必须保证对第一类负荷的不间断供电,对第二类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除此之外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保证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使方案达到最合理化。
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运行的经济性也极为重要。
长理发电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电厂的原理和基本组成部分,掌握不同类型发电厂的工作特点和优缺点。
2. 学生能描述长理发电厂在能源转换和电力供应方面的作用,了解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3. 学生能掌握发电厂主要设备的运行原理和参数,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分析发电厂的实际案例,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发电厂系统,并进行优化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发电厂相关知识,培养对能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发电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作贡献的情怀。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能源和电力有一定了解,但深入知识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基本概念:包括发电厂的分类、工作原理、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发电厂概述”2. 长理发电厂设备及运行原理:重点介绍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等主要设备及其运行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发电厂设备与运行原理”3. 发电厂系统设计:讲解发电厂系统的设计原则、流程及主要参数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发电厂系统设计”4. 发电厂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介绍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发电厂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5. 发电厂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发电厂案例,使学生了解发电厂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力规划课程设计正文1. 引言电力规划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规划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电力规划领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介绍电力规划课程设计的设计思路、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
2. 设计思路电力规划课程设计的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实践导向本课程设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项目实践和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力规划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多学科交叉电力规划涉及到电力工程、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本课程设计将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电力规划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设计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内容电力规划课程设计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电力规划基础知识学生将学习电力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负荷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为电力规划的学习打下基础。
3.2 电力规划方法与技术学生将学习电力规划的相关方法与技术,包括电力需求预测、电力系统规划、电力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电力规划的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 电力规划案例分析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学习电力规划领域的典型案例,了解电力规划的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 实践操作电力规划课程设计的实践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电力规划软件应用学生将学习电力规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力规划软件的功能和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电力规划软件,提高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实验操作学生将进行一系列与电力规划相关的实验操作,包括电力系统模拟实验、电力负荷实验等。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方电网规划的基本知识,包括电网结构、规划原则及主要技术指标。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地方电网规划的政策、法规。
3. 引导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供电范围划分及电网设备选型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方电网规划方案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小型电网规划项目。
2. 提高学生分析电力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电网规划知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电网规划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刻苦、追求卓越的品质。
3. 增进学生对我国电力行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投身电力行业的热情。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地方电网规划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今后从事电力行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基础知识:包括电网结构、规划原则、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在地方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第二章 电网规划基础。
2.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介绍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原理及其在地方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供电范围划分。
3. 供电范围划分及电网设备选型:讲解供电范围划分的原则、方法,以及电网设备选型的依据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供电范围划分,第四章 电网设备选型。
4. 地方电网规划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电网规划方案设计,包括负荷预测、供电范围划分、设备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方电网规划实践。
5.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方电网规划案例,使学生了解电网规划的实际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
电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网的基本概念,包括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等环节。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网的结构和特点,认识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和电力设备。
3. 帮助学生理解电能的计量和电费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网运行中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2.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简单的电力系统接线图,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电力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师职业的尊重,激发学生对电力科学研究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关注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网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电力职业兴趣和节能环保意识,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网基本概念:介绍电网的组成、发电方式、输电线路、变电设施和配电系统。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系统概述2. 我国电网结构与特点:讲解我国电网的布局、主要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及特高压技术。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结构与特点3. 电能计量与电费计算:阐述电能表的工作原理、电能计量方法以及电费的计算方式。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能计量与电费计算4. 电力系统接线图设计: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电力系统接线图,了解各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系统接线图5. 电力系统运行问题分析: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探讨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6. 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电力行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
教材章节:第六章 电力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安排,系统性地组织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摘要电网规划是所在供电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
电网规划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电网发展,能适应,满足并适度超前于供电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要求,并能发挥其对于电网建设,运行和供电保障的先导和决定做用.电网规划是电网发展和改造的总体计划。
其任务是研究负荷增长的规律,改造和加强现有电网结构,逐步解决薄弱环节,扩大供电能力,实现设施标准化,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建立技术经济合理的电网。
电网是电源和用户之间的纽带,其主要功能就是把电能安全、优质、经济地送到用户.电力工业发展是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大电网具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而要充分发挥这种优越性,就必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电网.随着电网的发展和超高压大容量电网的形成,电力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效益,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
但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外经验表明,如果对供电电网设计不善,一旦发生自然和认为故障,轻者造成部分用户停电,重者则使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威胁,造成电网运行失去稳定,严重时甚至会使电网瓦解,酿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对电网的合理设计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主要部分。
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
电力系统还包括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力通信等相应的辅助系统(一般成为二次系统),以及通过电或机械的方式联入电力系统中的设备。
关键字: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电量平衡供电可靠经济目录摘要 0目录 (1)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2)1。
1、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初步设计 (2)1.2、目的要求 (2)1。
目 录 第一部分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 - 1 - 1原始资料 ................................................................................ - 1 - 2设计任务 ................................................................................ - 2 - 3设计要求 ................................................................................ - 2 - 4 主要参考文献 ....................................................................... - 3 - 5 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 - 3 -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内容 ............................................................... - 4 - 第一章 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 .................................................... - 4 - 1.1有功功率平衡 ..................................................................... - 4 - 1.2无功功率平衡 ..................................................................... - 4 - 第二章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性比较 ............. - 5 - 2.1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 - 5 - 2.2 初选合理方案的初步设计 .............................................. - 10 - 2.3 方案的比较和筛选 .......................................................... - 18 - 第三章 变压器的选择和计算 .................................................. - 19 - 3.1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选择 .................................................. - 19 - 3.2 变压器的型号选择 .......................................................... - 20 - 第四章 网络潮流计算 ............................................................... - 21 - 4.1 计算元件参数 .................................................................. - 21 - 4.2 潮流计算 .......................................................................... - 22 - 第五章 电压调整 ..................................................................... - 25 - 第六章 设计总结与体会........................................................... - 28 -
第三部分 附录 ............................................................................. - 30 - 附录一:《电网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附录二:电力系统接线图- 30 - 附录三: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潮流分布图 附录四:电力系统阻抗图 附录五:潮流计算程序说明 - - - 1 -
课 程 设 计 用 纸 教师批阅 第一部分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1原始资料 1.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
SA12
150Km120Km
120Km
1.2发电厂技术参数和系统S 1.2.1 发电厂A: 火电厂装机2数、容量:2×600(MW) 额定电压(kV):21KV 额定功率因数0.9 1.2.2 等值系统:A厂通过220KV与某系统S相联,该系统装机容量为2600MW,平均功率因数为0.9,其最大综合负荷为2200MW,平均功率因数为0.85。 1.3待规划地区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 - - - 2 -
课 程 设 计 用 纸 教师批阅
2设计任务 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 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 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6 调压计算。 3设计要求 (1) 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 (2) 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 (3) 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
地点 项目 1 2 3
最大负荷(MW) 100 60 60 最小负荷(MW) 60 25 20 最大功率因数 0.85 0.9 0.9 最小功率因数 0.8 0.85 0.85
maxT(h) 5500 5500 5500
低压母线电压(kV) 10 10 10 调压要求 逆调压
负荷类别 I% 50 40 30 II% 30 40 50 III% 20 20 20 - - - 3 -
课 程 设 计 用 纸 教师批阅 (4) 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4 主要参考文献 [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 陈珩 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年 [2]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 何仰赞 温增银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 电力系统分析学习指导. 徐政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4]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5]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6]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编.输配电设备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 序号 课程设计(论文)工作任务 工作进度日程安排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阅读设计任务书,搜集、阅读
与电网规划有关的各种资料 —
2 电网接线初步方案拟定与比
较 — —
3 电网接线方案的经济技术比
较 — —
4 调压计算 — —
5 整理课程设计论文并打印 — —
6 提交课程设计成果、答辩 — - - - 4 -
课 程 设 计 用 纸 教师批阅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章 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 1.1有功功率平衡 1.1.1 系统功率平衡分析 等值系统最大综合负荷为2600MW,该系统总发电容量为2200MW,存在缺额,经常拉闸限电,故需要发电厂A供给400MW。
1.1.2系统最大负荷时的有功功率平衡 用电负荷 MWPkPniy2538)26006060100(*9.01max1
供电负荷 MWPkPyg5789.2671112 发电负荷 MWPkPPPmjjGjmjjzgf58.28753400*06.058.26711,,31, 总装机容量 fGPMWP1.1380026002*600 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大于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1.1倍,满足有功功率平衡要求。
1.2无功功率平衡
1.2.1 计算发电厂及各变电站无功负荷 - - - 5 -
课 程 设 计 用 纸 教师批阅 根据公式NPQtan可由负荷有功功率以及相应功率因数计算无功功率 变电所1: 97.611001~jS 变电所2:06.29602~jS 变电所3:06.29603~jS
1.2.2 无功功率平衡分析
1363.44R581.187MVA---Q4887.51.15Q42503400*24.13400RGLCRGCDQQQQQQQMVARQMWPDD
。 220KV电网中,无功电源安装总容量应大于电网最大自然无功负荷,由以上计算可知,总容量大于电网最大自然无功负荷的1.15倍,故无功平衡条件满足。
第二章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性比较 2.1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根据给定的电源和负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做出了九种可能实现的各种接线方案。如图2.1。
备选方案 线路长度(KM) 技术比较
方案一 709.7 变电所都为两端供电,而且线路相对较短
31213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