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64
外企撤资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数据和调查,外企撤资情况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计划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到贸易摩擦的行业,外资企业的撤资情况更加明显。
一些企业因为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对未来投资计划持观望态度,甚至纷纷撤资。
其次,外资企业撤资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
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审视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计划,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或撤资。
同时,中国市场的成本上升也是外资企业撤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断上升,一些外资企业开始重新评估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效益。
此外,中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也使一些外资企业感到压力,导致撤资的决策。
再次,外资企业撤资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产业结构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
一些外资企业的撤资可能导致当地的就业问题,一些员工可能面临失业风险。
同时,外资企业的撤资也可能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一些地方可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因为外资企业的撤资而面临税收减少、地方经济发展受阻等问题。
最后,针对外资企业撤资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引导和稳定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首先,我们需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成本,增强其投资的吸引力。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帮助其解决在中国市场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持续投资的动力。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推动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外企撤资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来稳定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推动中国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谨此报告,望领导审阅。
此致。
敬礼。
大量外企撤离中国的案例分析组长:李亚萍组员:赵雅婷何叶耿丽姣王晓芳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随着国家关系的多边化以及全球经济贸易的交融,不少的外国加工企业都看好中国的劳动市场,进而将加工厂设置在中国,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人的员工水平也逐渐提高;这体现了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过程。
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外企撤离中国,从大规模进入中国,到密集地撤离,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新动向引起了政府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外企投资中国未来前景的种种猜想。
其实,部分外企的撤离也只是中国外资版图上的一种局部或者暂时的异动,它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中国引资质量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和国外资本在中国可能加速优化的乐观预期。
一、案例问题分析(一)外企撤离中国的规模与特征1.撤出地集中。
作为外资企业在中国主要栖息地的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已成为外资撤离最为严重的地带。
其中东莞和深圳成为外企撤离的“重灾区”。
2.港台企业构成了迁移大军的最主要成分。
仅今年1月,就有60多家台资企业从东莞撤离。
而据香港工业总会一份调查显示,珠三角目前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搬离珠三角,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
3.撤离的外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为主,集中分布在五金、玩具、服装、制鞋、塑胶等行业。
而在搬迁的外企中,近92%都是合同外资在100-3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中小企业。
除了一小部分转移到国内其他地区之外,相当数量的外企选择了东南亚等亚洲国家作为自己新的栖息地。
(二)、外资撤离的直接原因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就如同当初外商资本蜂拥而入来到中国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而获利那样,当如今中国市场的成本发生变动并进而侵蚀到外企的利润时,选择撤离就成为外资最原始的商业冲动。
1.劳动力成本。
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而且也强制性规定了职工应当享受的福利标准。
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报告: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国际跨国公司对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
然而,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一些跨国公司会出现撤资的情况。
本文旨在探讨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二、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的影响1. 投资环境恶化一些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出现了不利变化,例如政策的转变、税收负担的加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这些环境变化使得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业务变得不再有利可图。
这样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会产生消极影响。
此时,应该通过对投资环境进行改善,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到东道国经济体系中来。
2. 产业链断裂在东道国的产业链中,跨国公司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生产、销售、研发等方面起着支撑性作用。
如果跨国公司撤资后,本地企业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或客户,产业链就会面临断裂的危险。
产业链的断裂会导致就业减少、收入下降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之间的联系,并引入新的产业链中的参与者。
3. 技术流失跨国公司撤资也可能导致东道国的技术流失。
跨国公司通常会从海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随着跨国公司的撤离而被带走。
如果东道国没有能力将这些技术继续发扬光大,就有可能陷入技术停滞的问题。
这将造成产业升级的困难,并将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 资本外流跨国公司的撤资也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随着跨国公司的离开,它们带走的不仅仅是技术和经验,还有大量的资本。
这对于东道国来说是一种损失,因为跨国公司所投入的资本通常不仅仅是生产资本,还包括了研发、推广和营销等各个环节所需的资本。
资本的流失将给东道国企业的运营造成压力,并可能导致产能下降、降低创新能力等问题。
5. 劳动力失业跨国公司撤资还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失业。
由于一些跨国公司撤离后,本地企业无法承担原有的就业压力,进而直接裁撤员工。
江苏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撤资现象的探析随着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地区,大量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撤资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
本文以江苏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为例,分析其撤资现象的原因和对策。
标签:外商投资撤资江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一直令世界瞩目的快速增长。
推动这一高增长的动力,由最初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混合引擎,逐步过渡到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三大引擎,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份额持续上升,已逾半壁江山。
2007年,国际上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及次贷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持续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有加工贸易禁制令、出口退税下调、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以及新《劳动合同法》出台。
国际大环境与国家宏观政策集中调整产生的叠加应给整个投资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越来越广的影响,投资经营环境的变化让不少外商投资企业感觉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致使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或变相撤资现象严重。
一、主要表现1.减少注册资本以南通为例,2007年南通共有119家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减少注册资本,合计37983.22万美元,占历年来减资总额的89.5%。
其中,制造业99家,减资额29044.1万美元,占减资总额的76.5%;房地产业7家,减资额5593.34万美元,占减资总额的15%。
2008年1季度,又有5家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减少注册资本,合计696.89万美元。
2.转让企业股权截止目前,南通已有51家外商投资企业向本地内资企业,港澳地区企业或自然人转让股权,合计121698.1万美元。
3.注销企业和突发性关停企业例如,2008年上半年南通共有13家外商投资企业申请注销,比去年同期增加53.8%,申请注销注册资本3618.1万美元。
此外,2007年南通市有383家外商投资企业未参加年检,现有被吊销营业执照,较2006年增加38.8%,合计注册资本76603万美元;2008年上半年苏州新区、昆山、太仓、吴中等地相继发生了数起企业管理层消失、“人去楼空”的事件。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及对策跨国公司撤资是指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的一种退股操作。
撤资的动因可能有多种,包括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经营成本增加、竞争加剧等。
本文将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市场变化市场变化是跨国公司撤资的一个重要动因。
中国市场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发现市场份额增长缓慢,无法满足预期收益。
一些行业可能面临过剩产能和价格战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外国投资者的动力。
对策:1. 选择适合的市场: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包括市场的竞争状况、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等,避免进入不适合的市场。
2. 注重品牌建设:建立强大的品牌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调整经营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二、政策变化政策变化是跨国公司撤资的另一个常见动因。
政府对外资的政策经常变化,有时可能限制外资的进入或经营自由度,给跨国公司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
对策:1. 关注政策动向: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2. 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
三、成本增加成本增加是跨国公司撤资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房地产成本等也在不断上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压力。
对策:1. 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2. 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缓解成本压力。
四、竞争加剧竞争加剧是撤资的另一个常见动因。
中国市场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投资,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市场份额和利润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对策:1.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研发创新:通过研发创新,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和技术,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原因分析(一)摘要:国际资本外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
梳理和介绍有关国际资本外撤研究成果,论述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原因,包括:经营不善,未达到预期投资回报目标;母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归核化战略以及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撤资自19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数量增多,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加快以及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使外资进入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制造业向金融、保险、物流、公共事业等服务业深入,撤资现象在我国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总体来看,截至2004年底,在累计批准设立的50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目前已中/终止或已停止运营企业逾22万家,约占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44%,其中涉及电力、石油、家电、汽车、啤酒等多个产业。
一、跨国公司撤资理论综述关于跨国公司撤资的理论,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博迪温的撤资条件说。
该理论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反应用,他认为跨国公司从国外撤资有三个条件:第一,企业不再拥有更强的优势。
第二,企业还拥有竞争优势,但该企业认为与其通过对外投资运用这些优势,不如将其出售或租赁给国外企业。
第三,在企业看来,凭借其内部化的竞争性优势在国外进行生产已不再有利可图。
以上三个条件只要具备上述其中一个,撤资行为就会发生。
二是哈密尔顿和乔的撤资决定因素说。
该理论认为导致公司做出撤资决定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欠佳等;公司组织出现资本短缺或高度多元化等特征;公司财务状况不良,如子公司投资回报低。
他们认为,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被撤资单位所获得的投资回报低,其次是其成长前景差。
三是波特的撤资障碍说。
波特认为,企业的退出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壁垒:企业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战略性退出壁垒;信息壁垒;管理和情感壁垒;政府和社会壁垒。
尽管存在上述重重退出壁垒,波特认为,在采取其他防御性竞争战略仍然无法奏效时,企业还是应当考虑撤资。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主要的投资目标之一。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增加,它们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日益显著。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涌向中国投资。
截至2018年底,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家进入中国市场,涉足的行业也越来越广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零售业到科技业。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指由外资独资经营的企业,即由外国公司与中方组成的企业,但外方投资比例超过50%;合资企业则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合资方共同投资组建、共同经营、共享利润的企业;合作企业则是指双方在业务上的合作,但不涉及直接投资。
除此之外,跨国公司还有不少采取并购、租借、授权、委托等方式来参与中国经济。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为中国经济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它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他们不仅带来技术和设备,还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传递给本土企业,促进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
2. 推动中国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被视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
他们推动了中国市场的改革和开放,促进了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
他们的进入开拓了市场,为中国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高品质、高价格、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
3. 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逐渐增多,对于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有着巨大贡献。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0年下半年全国各类外商投资企业新增员工近23万人,新增注册资本达到1892.9亿元人民币。
此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对商业链的打造和标准制定推动了中国的整个经济复苏。
4. 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多本土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市场,走出去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一、引言二、新趋势三、深远影响四、对策五、案例分析六、结论一、引言随着中国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开始向中国投资发展。
这些公司通过投资建厂、收购企业、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增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
然而,这些投资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
二、新趋势1. 产业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开始意识到不应该只依赖单一产业进行投资。
相反,他们强调要在多产业之间进行投资分配和资源配置,以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 区域分布优化目前,大多数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未来,他们将更加关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二三线城市,以期扩大市场规模和降低成本。
3. 合资合作模式在中国,许多行业都存在前期投资高、市场准入门槛大等问题,因此,不少国外跨国公司开始采用合资合作模式,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共同分担风险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4. 转型升级为应对中国经济加速转型的要求,国外跨国公司也在不断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包括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5. 服务升级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成熟,国外跨国公司也开始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加强与中国客户的合作和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深远影响1.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投资建厂、收购企业等方式,国外跨国公司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2. 带动中国市场发展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二三线城市,更加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有助于加速国内产业国际化进程,通过跨境融合和资源整合提高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国际经济与贸易0702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1年5月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The Motivation and Effects of TNCS’ Divestment from China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跨国公司在华FDI已经受到明显影响。
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跨国公司资金链紧张,削弱了其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各国提出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危机的应对政策也限制了FDI的流动。
加之我国外资政策环境的转变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也削弱了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意愿。
为了实施其归核化战略,规避较大的无形风险,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撤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非正常撤资的现象,给我国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外资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改善外资区域布局,建立撤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严格防范外资非法撤资,并加大对非法撤资的打击力度。
本文关注金融危机之后的跨国公司撤资问题,通过撤资实例思考跨国公司撤资的特点,分析撤资的原因和影响,最后从政府、企业等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With the sprea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rom financial area to real economy, the FDI of MNCs in China has been affected greatly. On one side, the crisis has led to insufficient fund chain of MNCs and has seriously reduced these MNCs’ investment ability. On the other side, the countermeasures introduced by some countries showing some trade protectionism have greatly restricted the flow of FDI. Moreover,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China’s policy toward foreign capitals and the increased cost of production factors have reduced MNCs’ investment willingness in China. To carry out their refocusing strategy and avoid greater invisible risks, some MNCs are withdrawing their capital from China.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ome abnormal divestment of MNCs, because it has done great harm to China’s economy. The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the market entry and withdrawing of foreign capital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improv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funds, set up mechanism for divestment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oreign enterprises,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event illegal divestment, and intensify the crackdown on the illegal divestment.This article pays attention to the MNCs’divestment from China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divestment, finally, some feasible 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some other angles of view.Key word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divestment from China motivation effect摘要 (1)Abstract.......................................................... I II 绪论 (1)1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和现状 (2)1.1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 (2)1.2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现状 (2)2 金融危机下在华跨国公司撤资动因分析 (7)2.1 跨国公司风险意识强化投资意愿下降引发撤资 (7)2.2 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撤资 (8)2.3 跨国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客观需要 (8)2.4 中国新推行的政策减少跨国公司在华的直接投资 (9)3跨国公司撤资对中国的影响 (12)3.1 跨国公司撤资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12)3.2 跨国公司撤资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14)4 中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策略 (15)4.1 强化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 (15)4.2 积极引入链式投资发展产业集群 (16)4.3 中国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17)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外商直接投资现象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