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第1章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m

2.小明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12m/s D.7.5m/s

3.“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D.铁轨

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 D.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cm,停表乙的示数为s.

6.划船时,浆往后划,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的.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木是的.

7.6月16日铜仁南站至贵阳的高速列车正式通车,高速列车的平均时速为300km/h,从铜仁南站到贵阳只需72分钟,则铜仁南站到贵阳的路程是km.坐在行驶的高速列车中的乘客以他乘坐的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8.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后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m.

9.在下列数字后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大约为23.5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度为8.52 .

10.如图所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由甲图:

由乙图:.

三、实验题

1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 cm t BC= s; V AB= m/s;V BC=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

四、计算题

1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9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2k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min.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2015年单元测试卷(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三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m

【考点】时间的估测.

【专题】估算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时间单位代表的时间长短的正确理解,解此类题目需要学生经常进行一些有关时间活动的测量,并记忆一些常见活动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A、较快速度读书,1min大约能读300个字,故A不正确;

B、健康人的脉搏1min大约跳动70次,故B正确;

C、人们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为3s~5s,故C不正确;

D、正常骑自行车1min大约行驶150m~300m,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时间的估测相对较难,需要同学们经常进行一些有关的测量活动.

2.小明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12m/s D.7.5m/s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明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平均速度.

【解答】解:全程内的平均速度v===6.25m/s;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平均速度只要找出路程与所对应的运动时间,代入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即可,解题时不要受题干所说的两个速度的影响,题中所提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无关.

3.“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D.铁轨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说明风景树在运动,风景树相对于动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以小明乘坐的动车为参照物.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 D.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分析个选项看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由图知,ABCD中,只有B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B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点评】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判断出物体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否相等、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路程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 3.80 cm,停表乙的示数为337.5 s.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1、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2、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 3、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4、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和砝码。 5、时间测量仪器:秒表(停表)。 6、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 7、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8、体积测量仪器:量筒。 9、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 10、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

11、生活中的易拉罐,饮料瓶,塑料袋,泡沫块,气球等都是做实验的好材料。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知识要点: 1.国际单位制(SI):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单位: 基本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4.分度值: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5.量程: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即刻度尺最大的读数叫量程。 6.科学测量要点: (1)合理选择测量仪器 (2)正确操作与读数

(3)科学处理数据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2)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 (3)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 (4)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齐平 (6)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刻度范围的度数 (7)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靠放在玻璃杯边上 (8)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9.量筒的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对准液面的凹部(不包括水银) 10.测量误差:测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1.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2.累积法:测量不能直接用测量仪器测出来的微小量时,通常采用先测出这个微小量的若干倍数的值,然后除以它的倍数,求出微小量。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第十八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B ∠=?,那么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60D ∠=? B .120A ∠=? C .180C D ∠+∠=? D .180C A ∠+∠=? 2.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那么此图中等腰直角三角 形有( ) A .4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 3.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0AD =,6AB =,BE 平分ABC ∠交AD 边于点E ,则线段AE ,ED 的长度分别为( ) A .4,6 B .6,4 C .8,2 D .2,8 4.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已知60A ∠=?,5AB =,则ABD △的周长是( ) A .10 B .12 C .15 D .20 5.如图所示,点E 是ABCD Y 内任一点,若6ABCD S =Y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2 B .3 C .4 D .5 6.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周长为20 cm ,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AC 的垂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CE ,则CDE △的周长为( ) A .5 cm B .8 cm C .9 cm D .10 cm 7.如图(1)所示,将长为20 cm ,宽为2 cm 的长方形白纸条,折成如图(2)所示的图形并在其一面着色,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 ) A .234 cm B .236 cm C .238 cm D .240 cm 8.如图所示,将边长为8 cm 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中点E 处,点A 落 在点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2 cm B .3 cm C .4 cm D .5 cm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 9.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的长分别为2和x ,一条对角线的长为9,且x 为奇数,则x 的值为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8套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______会更高,这说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高,_____越高. 2、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______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_____能传声,“土电话”说明______也能传声。可见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3、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4、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______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高;“男低音”是指______低;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______发生了改变。 5、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 6、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7、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8、声呐是人们利用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制成的。监测与控制________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高声音的音调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加快声音的频率 3、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五、六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翅三、四百次,我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频率不同 D、振幅不同 4、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的反射现象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5、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岸边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一个人,则最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A、鱼 B、小鸟 C、人 D、无法确定 6、电影院的墙壁往往做成凹凸不平的,这是为了:() A、增强声音的反射 B、减弱声音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改善声音的音色 7、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8、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的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模仿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哪一个特征尽可能地一致:()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9、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不可能成为噪声的 B、噪声是无法减弱的

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期末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暑假(jia jia)似乎(si shi)结果(jie jie) 着急(zhao zhuo)撒谎(sa sa)勉强(qiang qiang)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ang wang jiao hua song shu dao de she ying ( ) ( ) ( ) ( ) ( ) li ming ju gong kua jiang ji lie zan tan ( ) (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乘()题()辫()愤() 乖()提()辩()惯() 四、读一读,填一填。(16分) 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 好事_____,恶事_____。 读书________,下笔________。树直_____,人直_____。 不知则_____,不能则_____。茄子不开_______,真人不说______。 五、填字组成词语。(9分) 聚()会()如()似()()高()爽 专心()()取()补()()高()淡 ()积()累异()同()纸上谈()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用错的词,把真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1、祖国的西沙群岛是多么的富强啊!() 2、小船在海面上飞快地延续。() 3、大家鼓励牛顿的风车做的好。() 4、今天课堂上同学们发言十分热闹。() 七、用线把搭配合适的词语连起来。(10分) 明媚的动作顽强地跨越 美丽的游戏飞快地打击 有趣的祖国狠狠地排列 伟大的阳光轻巧地战斗 敏捷的花朵整齐地前进八、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里。(6分) ()当时,他也在旁边,像小猫似的,一动也不动,神情是那么专注。 ()妈妈教了几遍之后,要我从卡片里找出“伯”字来。 ()我的小弟弟从小就爱学习。 ()原来他也在一旁暗暗的认字呢! ()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做了很多卡片,教我认“叔叔”、“伯伯”这些字。 ()我还没有找到,弟弟已经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把那个字拿出来了。 九、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4分) 一架小小的风车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风车就吱吱地转动起来奶奶说你这个风车能磨面吗牛顿天真地说能奶奶笑了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小闹钟一天的安排可真紧张。早上,它用清脆的铃声把我叫醒;中午,它提醒奶奶做好午饭,等我放学;晚上,它用“滴答、滴答”的声音陪我写作业;然后用轻软的响声,像催眠曲似的催我进入梦乡。工作一天的人们都休息了,它却还是一步一步地走着,永远不知疲倦!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紧张:_____________________ 疲倦: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作文。(28分) 想想,自己最爱做的事情是什么,在做这件事时,有哪些乐趣,遇到过哪些困难。请把你最爱做的事情写下来,要写清楚为什么爱做这件事,是怎么做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 小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 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负数有 (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比0( );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上最低气温 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 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20战胜一小队获得冠军。若这 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800” 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净重的误差,

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可以记作()克。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 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2套

第四章检测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的是() 3.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A.10° B.15° C.30° D.60°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6.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 7.一位摄影爱好者早上在大观河边拍照,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所示。过了十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那么影像甲和乙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都变B.都不变C.甲变,乙不变D.甲不变,乙变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9.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小明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10.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注意写端正哦!)。(4分) xiàn mù xuè xíng qīng róu fán zhí ?二、“/”划去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5分)? 1、这条马路像剑一样比直。()() 2、我们只有克苦学习,才能采得好成积。()?()() 三、比一比,再组词,你一定行!(5分) 较()幕()络()陪()脖() 效()暮()骆()倍()勃() 四、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仿照例子各写两个结构类似(试卷上除外)的词。(6分) 舍()求远头重脚()()日东升落英()纷 例:栩栩如生 大惊小怪 五、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弯弯曲曲地()和颜悦色地()光彩夺目的() 六、我会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3分) 1、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获得()。 2、学习一定要认真,来不得半点()。 3、班会上,辅导员表扬了关心集体的同学,()了损害集体利益的现象。 七、我会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3分) 因为……所以……只有……才……虽然……但是…… 1、()小明的成绩不是很优异,()他的思想品德很好。 2、()李红今天有病请假,()对当天的知识不理解。 3、()认真学习,成绩()有更大的进步。 八、按要求填空。(6分) 1、今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胭脂红,无雨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本学期我们学过四首古诗,请默写《春日》,别忘了写上作者的姓名,标点符号啊!(5分) 春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8分) 一、认真阅读《月球之谜》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5分)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把细菌撒(sǎ sà)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都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 水藻就长得特别(娇嫩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钻研)结果说,月球上曾(zēng céng)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 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1、我要仔细分析,把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划去。(2分) 2、我能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最先()本事()估算()显露() 3、我知道当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发现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用文中的()来概括美国宇航员所看到的景色。(2分) 5、我发现文中有3句反问句,我想抄下一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4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综合测试卷03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六章 综合测试卷03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3·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1x ≥ C .1x ≤- D .1x > 2.(2013· ) A .3- B .3 C .9- D .9 3.对任意实数a ,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a = B a =- C a ± D ||a = 4.0的结果为( ) A .2 B 1 C .3 D .5 5.下列各数中,与 ) A .2 B .1 C .2- D 6.如果2(2a =+a ,b 为有理数),那么a b +等于( ) A .2 B .3 C .8 D .10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当2x =-的值是_________. 8.(2013·湖北襄阳)使代数式3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9.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a -___________. 10.(2014·福州)计算:1)=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1.(9分)计算: (1; (2); (3)(2013·20(π2| -+-. 12.(10分)已知a ,b 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 ,b 满足4b =,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13.(12分)已知2x =,2y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222x xy y ++(2)22x y - 14.(15分)先化简,再求值: ()() x y y x y x x y -++,其中1x =,1y =.

第十六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10x -≥,即1x ≥时,二次根式有意义. 2.【答案】B 【解析】原式33=-=. 3.【答案】D 【解析】A 项,a 为负数时,没有意义,故本选项错误;B 项,a 为正数时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C 项, a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 . 4.【答案】C 【解析】原式213=+=. 5.【答案】D 【解析】A 项,(26+?=+B 项,(26-?=为无理数;C 项, (26-+?=-+为无理数;D 项,6=为有理数. 6.【答案】D 【解析】因为2(26+ =+2(2a +=+,所以6a =,4b =,所以6410a b +=+=. 7.【答案】5 【解析】当2x =-5= ==. 8.【答案】12 x ≥且3x ≠ 【解析】根据题意,得210x -≥,且30x -≠,解得12x ≥ ,且3x ≠. 9.【答案】1 【解析】由题图可得,12a <<,则20a -<,10a ->,所以|2|112a a a -=-+=-. 10.【答案】1 【解析】原式211=-= 11.【答案】解:(1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第一章 声现象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 A . B . C . D .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 .紧闭室内的门窗 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 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 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 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声音的音调不同 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二、 填空题 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 .台上小人 图2 图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综合试卷(1) 姓名-- 班级 一、判断题(1-2每题 2分, 3-4每题 4分, 共 12分) 1. 李红4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 2. 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5平方分米,周长是2米.( ) 3. (1)在除法运算中除数不能是0.( ) (2)539×8≈4800() 4. (1)1994年是闰年,这一年是366天.( ) (2)商店上午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半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13小时30分.( ) 二、填空题(1-3每题 2分, 4-5每题 4分, 共 14分) 1. 16时是下午( ) . 2. 1992年的二月份有( )天. 3. 除数是12,商是7,余数是11,被除数是( ). 4. ( )×()=总价 ( )×时间=路程 三、口算题(每道小题 4分共 12分 ) 1. 600÷50= 350+80= 25×40=28×30=450÷45= 300×6= 52÷13=420÷21=760÷40= 14×5+8=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 7分共 14分 ) 1.4205-3485÷17×15 2. 551÷(155-2584÷19) 五、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8分共 16分 ) 576加上128与11的积,和是多少? 2.24比1554除以37的商少多少? 六、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共 32分 ) 1.某农机厂今年每月生产的农具是去年的3倍,今年每月生产4140件,今年 每月比去年每月多生产农具多少件? 2.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约1464千米,现在一列火车已走了648千米,如果这 列火车每小时行68千米,还有几小时火车到达终点? 3.幼儿园第一次花了90元钱买了5个皮球,照这样计算,花112元钱,可以买 几个皮球? 4. 学校图书馆共有12个书架,平均每个书架上放书560本,现已借给学生1870本,问图书馆里还有书多少本? 5. 粮库用3辆小卡车运面粉,每车装95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库共运面 粉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

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 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 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 =S /t 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2020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45分) 1.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6分) zhòng zhōng (1)我们中.()有三个人都是男孩。 (2)他吃了那个食物,就中.()毒了。 diào tiáo (3)这件事通过调()查,现在已经真相大白了。 (4)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dádā (5)爸爸答()应了我的要求,暑假带我去北京旅游。 (6)最难回答()的问题,莫过于答案很明显的问题。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Yǎn zòu pǔtōng yǒng gǎn chìbǎng Liúlèi zhǐhuīkǎn chái cōng míng 耍() 径() 铺() 搭() 要()经()捕()塔() 壁() 饱() 晒() 未() 臂() 抱() 洒() 末()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的地方的花朵的鸟粪 的肥料的条纹的贝壳 5.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 (1)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 (2)兴致高,精神足。() (3)不说话。() (4)想念不忘;不忍分离。() 6.句子训练营。(4分) (1)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遮得严严实实。(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白山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解析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刻度尺、卷尺、米尺等。 (2)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km、dm、cm、mm、μm、nm 换算关系:1km=103m 1mm=103μm 1μm=103nm 1nm=10-3μm 1nm=10-9m (3)估测:黑板长2.5m、课桌高0.7m、指甲宽 1cm、铅笔芯直径1mm、新铅笔长1.75dm。(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②会放:刻度尺要紧贴并平行于被测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③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 值和单位组成)。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①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②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③测跑道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化直为曲) ④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脉搏;(现代)钟表、秒表(停表) (2)单位: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3.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无法消除;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除被研究对象以外,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①确定被研究对象; ②选参照物;(即假定不动的物体) ③判断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3)不能选取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4)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含有答案的)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测量器材中不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钢卷尺 B.米尺 C.天平 D.软尺 2.测量某一物件长度时,记录了以下四个数据,其中肯定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 ) A.25.82cm B.25.81cm C.25.18cm D.25.83cm 3.下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c m 0 1 2 1角 c m 3 4 5 1角c m 0 1 2 1角 c m 0 1 2 1角 A B C D 4.常用的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的是( ) A.dm 、cm 、mm 、μm、m B.cm 、dm 、mm 、μm、m C.μm、mm 、cm 、dm 、m D.m 、dm 、cm 、mm 、μm 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3m 的是( )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黑板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6.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个数据是可能的( ) A.24cm B.24.1cm C.24.12cm D.24.122cm 7.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B.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 8.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 ( ) A.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B.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左边缘

C.将刻度尺放正 D.使刻度贴近被测物体 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m=1.8×1000=1800mm B.1.8m=1.8m×1000=1800mm C.1.8m=1.8m×1000mm=1800mm D.1.8m=1.8×1000mm=1800mm 10.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 A.分度值是1厘米的15米皮卷尺 B.分度值是1毫米的米尺 C.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1.5米钢卷尺 D.分度值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 11.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某原子的半径 B.一枚硬币的厚度 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 D.地球的半径 12.要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分别多次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张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100张1元纸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求出一个1张1元纸币的厚度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________; 一本物理课本长3_________; 一场足球赛约90________赛完; 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所用时间是约9.72________. 14.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交流合作、评估。 15.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

三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李虹拿着扇.(shān shàn)子,对着妈妈扇.(shān shàn)啊扇啊,扇乱了妈妈的长发.(fāfà),可妈妈送给了她一个发.(fāfà)自内心的微笑。 2.一切准备停当.(dāng dàng)之后,小男孩开始给高尔基照相.(xiāng xiàng)。 五、佳句积累: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句子或词语。(6分) 1. ,六月葫芦弯似弓。 2. ,眼见为实。 3.独在异乡为异客,。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

6.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有深蓝的,淡 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六、句子练习。(8分) (1)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A.学校组织我们观察了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B.下课了,同学们有秩序地一下子涌出教室。 (2)按要求改写句子。 A.漳河发大水,把天地淹没了。(改写“被”字句) 。 B.这美丽的奇观怎么不是真的呢?(改成陈述句) 。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标在括号里。(5分) ()路上,我遇见一个小男孩。他正认真地用破砖头在一个洼地建“桥墩”。 ()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于是,我转身向自己的家走去。 ()“桥墩”建好了,他扛来了一块小木板铺在“桥墩”上,然后站在“桥面”上试着过桥。但是,小桥倒了。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被一道数学难题难住了。我走出家门想到同学家去问问。 ()他不声不响地蹲下去,重新建起“桥”来,而且比刚才更认真。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8分) 八、认真阅读《掌声》一课,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落.(luòlào)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 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刚从别处调.(diào tiáo) 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