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wps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5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稻是指通过科学栽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
超级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植基础、育秧、水田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首先是种植基础。
选择育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是超级稻高产的基础。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病虫害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最适合的品种。
同时还要注意合理的密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来确定最适合的密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水稻产量。
其次是育秧。
超级稻的育秧是通过合理的育秧管理,提高幼苗质量,为后续的稻田管理打下基础。
育秧时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充分的浸种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同时还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在育秧过程中还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水田管理是超级稻高产的关键。
其中包括田面管理、水管理、杂草控制等方面。
田面管理包括平整整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措施。
水管理主要是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给水稻生长发育。
杂草控制要采取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通过翻耕、铲除和施药等手段,控制杂草的生长繁殖,减少对水稻生长的竞争。
施肥技术是超级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准确的施肥计划。
通常首要施肥要考虑氮肥,通过分几次追肥来满足不同生育期的需求。
同时还要合理施放磷肥和钾肥,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
对病虫害防治要加强措施。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常用的方法有病虫害防治物品的喷洒,生物防治等。
高寒山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通过阐述q优6号的特点,对目标产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详细分析了栽培方式方法,深入研究了技术方案,对播种育秧、稻田处理、移栽秧苗、施用肥料、田间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以资业内人士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寒山区;超级稻;高产;栽培中图分类号:s344.3 文献标识码:a引言q优6号是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是由四川重庆市种子公司精心培育而成。
q优6号r1005与qza配组杂交而成。
q优6号已在多年前由国建进行了水稻品种审定,品种编号是国审稻2006028。
结合乐业县高寒山区实际情况,2012年经团队梁秘书和岗位专家江教授制定的高产攻关方案,我站选择q优6号作高产攻关栽培,按照攻关方案实施,于4月20日播种,5月22~24日大田移栽,9月25日经团队组织专家验收,q优6号667m2产干谷790.1kg。
1 对高产点的要求1.1水源有保障,排灌方便。
1.2稻田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1.3农民种稻积极性高,有素质高的劳动力。
1.4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
2 目标产量要求目标产量平均667m2产750kg以上,667m2有效穗22万穗以上,平均每穗总粒160粒左右,结实率83~88%,千粒重28g以上。
3 栽培方式方法3.1 超级稻q优6号的浇水灌溉技术措施在超级稻q优6号的整个生产期间,采取浅水插秧、返青、薄水促蘖、适时搁田、足水养胎、浅水抽穗、湿润灌浆、适时断水的措施。
对于破口抽穗、施肥用药以及移栽返青期采用浅水灌溉,但是除了这些情况下的一般情况,都采用湿润灌溉或者无水层灌溉。
进行施肥之前,要保证田间有浅水层,这样才能够真正结合施肥,做到以水带肥。
在生育后期,要保证田间干湿交替,利于根和叶进行养护,养根保叶,生长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以免引起早衰而影响灌浆结实。
因此,在灌浆成熟期采取干干湿湿交替灌溉直到作物完全成熟为止。
3.2 播种时间由于超级稻q优6号具有米质优、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因此,要掌握好播种时间,这样才能保证高产、优质。
超级稻盐丰47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大石桥市有水田面积53万亩,是国家和省商品粮优质粮生产基地,水稻是全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北方粳稻产区占有主要位置,产量生产水平较高,商品率高达75%以上。
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盐丰47系列,面积达95%左右,平均每亩单产1400-1500斤,由于种植年限过长(13)年、品种单一,造成稻瘟病优势小种上升,直接威胁我市水稻生产粮食安全,为确保水稻生产获得丰收,全面提升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
现将超级稻盐丰47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超级稻盐丰47品种介绍盐丰47生育期158天,株高95-97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亩成穗率达30万穗左右,穗大粒多,半紧凑,平均穗长15.6cm,穗粒数120粒,千粒重26.5g,耐肥抗倒,耐低温、耐盐碱,米质优良,食味极佳,一般亩产1400-1500斤。
二、全部实行优化营养土旱育大龄壮苗培育大龄壮苗是水稻稳产高产和抗灾夺丰收的最有效措施,近年缺水、盐碱较重、病害、冷害等多种灾害发生较频繁,培育壮苗尤为重要,所以要千方百计旱育大龄壮苗,取消大地半水半旱育苗,减少尼龙布打孔、无纺布平铺的育苗,提倡起拱双膜隔离层开闭式育苗,增加覆盖物,保证适宜温度,特别是要应用益苗灵、调制剂,提高旱育苗水平。
1、要做好种子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高于90%可利用,否则要立即更换。
用盐水选种(每100斤水兑盐20—25斤,然后用清水清洗),做到精量播种,达到苗齐苗壮。
2、适时早播,根据实际放水插秧期和品种生育期确定具体的播种期,一般秧龄期以40—45天为宜,4月5日至10日为最佳播种期。
3、稀播种:稀播种培育壮秧是今年生产最重要的措施。
一般每平方米播干种3—4两。
4、应用浸种灵、菌虫清搞好种子消毒,控制种子传播病虫害(如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浸种灵2毫升浸种6—8斤,菌虫清每袋10克浸种7—8斤。
5、应用苗盼盼育苗灵(恶甲水剂)搞好床土消毒灭菌,防治立枯病。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好田块,选用良种。
超级稻属穗大粒多型超高产品种,增产主要依靠“库大、源足”,因此,高产栽培对土壤质量要求较高,应选择耕层深厚、耕性良好、肥力较高、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传统高产田块种植超级稻。
选用超级稻良种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当地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超级稻品种。
目前,广西农业厅推荐种植的超级稻品种和在贵港市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超级稻品种有:特优航1号、II优航1号、天优998、D优527、培杂泰丰、国稻1号、II优明86、两优培九、准两优527、谷优527、D优202、金优527、新两优6号、桂农占等等。
二、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由于超级稻一般生育期稍长,要适时早播。
适宜播种期早稻为3月1—10日,晚稻为7月5—10日。
采用旱育保姆或壮秧剂、大孔塑料秧盘旱育稀植(播)培育壮秧。
大田用种量在0.75公斤/亩左右,秧田播种量在7公斤/亩左右。
要提高种子和播种的质量,确保成苗率高和秧苗素质好,确保移栽秧苗带蘖率和带蘖数高,争取低位分蘖生长和成穗率高。
三、适时移栽、适当稀植。
1、适时移栽。
小苗移栽回青快,分蘖能力强,分蘖节位低,够苗早,有利于孕育大穗,发挥超级稻穗大粒多高产潜力。
有试验报道,秧龄在15—25天内,秧龄越短产量越高。
建议:早稻秧龄在20—25天,晚稻秧龄在15—20天为宜。
叶龄控制在3.5—4.5叶。
2、适当稀植。
每亩抛栽或插栽1.5—1.8万株(早稻1.5—1.6万株,晚稻1.6—1.8万株),插栽一定要浅插。
株行距在15—18厘米×24—27厘米之间。
稀植的秧苗,生长空间较大,能获得较多的阳光和空气,从而能产生更多的分蘖,根系伸展空间大,根系更为发达,能更好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具体到田块种植密度要根据超级稻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施肥水平等实际情况决定。
高产品种、稻田肥沃、施肥水平高、管理水平好的,种植密度宜疏;反之宜密。
四、科学用水、好气灌溉。
稻田开好田字形或目字形排水沟,面积大的田块进行分厢种植开厢沟,实行好气灌溉,此为用水关键技术。
在整个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插后回青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间歇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保持湿润灌溉为主,使土壤处于富氧
状态,促进根系生长、发达,同时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
采取浅水层抛(插)秧保活株促返青,返青后间歇灌溉(跑马水)薄露水层发根促分蘖,结合施肥喷药灌浅水。
基本保持田面无水层但要湿润(即排水沟要保持满水状态)为主。
当分蘖够苗达到每亩18万苗左右时(约每株10苗)开始多次轻搁(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生长(最后保持每株有效8—10穗),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达到长根壮杆,穗大粒多,抗倒伏等作用。
到拔节开始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采取灌浅水促大穗多粒。
灌浆成熟期采取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灌浆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最终形成高产。
五、配方施肥,提高肥效。
肥料施用种类、施用量和施用期等不但影响产量的高低,品质优劣,而且影响病虫害发生危害的轻重,进而影响农药施用量和用药次数。
超级稻是超高产水稻品种,高产必定要吸收多一些养分(肥料)而应增加施肥量。
因此,合理配方施肥、平衡用肥对提高超级稻优质高产十分重要。
超级稻施肥量按稻田肥力和目标产量而定。
以亩产600公斤左右的田块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3—14公斤(尿素约30公斤)、纯磷6—7公斤(钙美磷肥约40公斤),纯钾13—15公斤(氯化钾约25公斤)。
其
中早稻:基肥占50%,分蘖肥占35%,穗肥占15%,晚稻:基肥占70%,分蘖肥占25%,穗肥占5%。
对超级稻的施肥方式。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化肥配合施用。
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
化肥施用量占全生育期比例:氮肥30%、磷肥100%、钾肥30%。
一般亩施尿素9—10公斤,钙镁磷肥40公斤,氯化钾6—7公斤。
2、分蘖肥:主要是氮肥和钾肥,在移栽后5—7天和13—18天分二次施用分蘖肥,亩施氮肥、钾肥分别占全生育期用量的55%和45%。
第一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
第二次每亩施尿素6—7公斤,氯化钾6—7公斤。
3、穗肥:在分蘖够苗、晒田复水后施用,亩施氮肥占全生育期用量的10%、钾肥占全生育期用量的20%。
一般亩施尿素3公斤,氯化钾5公斤。
如肥水过量,禾苗贪青的,可用草木灰+硫磺粉+石灰混配成黑白灰撒施控苗。
4、粒肥:在抽穗后施用,施用时要视苗、天气酌情施用。
具体施用时机与条件要根据群体叶色、叶色退淡、天气多晴好的施粒肥,反之不施。
一般粒肥施氮、钾肥占总量的5%,也可进行叶面喷施,用营
养型的叶面肥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六、综合防治、减少病虫害。
要减少病、虫、草、鼠为害,可以通过轮作、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防治。
发生病虫为害,则用药物进行防治。
要注意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
1、大田除草。
抛或插秧后5—7天,结合大田第一次施分蘖肥时施用除草剂,除草效果较好。
2、防治病虫害。
在分蘖盛期注意防治纹枯病、防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到抽穗灌浆后期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