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的课程与教学思想研究-PPT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30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第一节孔子的教育思想第二节孟子的教育思想第三节《礼记》中的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内容提要一、论教育作用二、论教育对象三、论教育目的四、论教育内容内容提要五、论教学方法六、论道德教育七、论为师之道八、简评一、论教育作用《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一、论教育作用《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一、论教育作用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庶”一、论教育作用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二、是“富”一、论教育作用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三、是“教”一、论教育作用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分成三等:上智、中人和下愚。
在认识论上存在先天决定论的错误二、论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的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三、论教育目的 培养”士” 培养”官员”三、论教育目的培养”士”:修己——讲的是“德”安人——讲的是“才”三、论教育目的培养”官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四、论教育内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文献主要指《诗》《书》《礼》《易》《春秋》品行、忠诚和守信实际上是指道德教育四、论教育内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品行、忠诚和守信实际上是指道德教育文献主要指《诗》《书》《礼》《易》《春秋》四、论教育内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文”包括“六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四、论教育内容1、《诗》《诗》的特点是合乎周礼,内容纯正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