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

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1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

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才能得到进步。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互相关系的复

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展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络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才能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p 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比照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一样点:题中的数量关系一样,解题思路一样。

不同点:①题表示单位“1”的量,用乘法计算。

②题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3)总结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

①方法:表示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②关键: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习题,复习画线段图分析^p 问题的方法,在比照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

⊙稳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5页6题。

地球上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完成教材116页8题。

(1)五年级同学搜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多搜集了。六年级搜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搜集了,四年级搜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3.完成教材116页10题。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这列火车的,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4.完成教材116页11题。

(1)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84÷2=42(cm) 长:42×=28(cm)

宽:42×=14(cm)

(2)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84÷(3+4+5)=7(cm) 7×3=21(cm)

7×4=28(cm) 7×5=35(cm)]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2 设计说明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才能得到进步。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互相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展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络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才能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p 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比照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

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一些特殊规律。(板书课题)

(1)(出示课件)先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18=

÷=÷=21÷=

÷=÷=×=

①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②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③生独立计算。

④观察左边两列算式,你能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乘法与除法是互逆运算)

(2)结合×和×18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

(3)结合÷和2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都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复习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

①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与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②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并说一说算理。

+++

15×

+3÷

3.7×+1.3÷

÷

0.5×

2.复习倒数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1)什么叫倒数?0为什么没有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0没有倒数)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5 1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一个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真分数大。( )

②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

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3.复习比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1)(出示课件)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

2∶50.6∶0.3

(2)结合上题,复习比的意义及比的各局部名称。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复习比值的意义及求法。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复习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答复进展比照复习。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除法中的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五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五篇】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 × × × ×6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 3、全班汇报: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 ×3=(千克)÷3=(千克)÷3=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三)、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 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1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 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才能得到进步。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互相关系的复 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展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络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才能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p 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比照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一样点:题中的数量关系一样,解题思路一样。 不同点:①题表示单位“1”的量,用乘法计算。 ②题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3)总结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 ①方法:表示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②关键: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习题,复习画线段图分析^p 问题的方法,在比照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 ⊙稳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5页6题。 地球上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优秀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整理知识 三、组织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分数除法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通过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这些概念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要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正确地进行比的化简,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你能根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把2/155=2/3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吗? 指出: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复习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提问:我们在分数除法里,学过哪几种情况的计算? 分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3、笔算练习 做复习第2题 指出:在分数除法里,无论哪一种情况的计算,都要转化成乘法计算。 4、复习比的意义 问: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4:5来说明。 5、做复习第3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第【1】篇〗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说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说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 ×× ××6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 3、全班汇报: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 ×3= (千克) ÷3= (千克) ÷3=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三)、教学例2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时 分数乘、除法和比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教 案 样 本/ 年度: 仅供参考,内容可修改

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分数乘、除法和比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1、2题和第3题中的第(1)、(2)、(6)小题。【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在运用分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3.进一步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这些运算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1、计算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3页的第1题。 (2)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3)出示第2题的下面三题,学生独立计算。 讲评学生计算情况,请学生说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指出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如何结合倒数来计算分数除法。(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 2、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 2。 (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8 1。 (3)柳树棵数的3 2 和杨树棵数相等。 (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7 3。 请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练习,说说每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二、合作探究】 出示下列题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9单元 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和比

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分数乘、除法和比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1、2题和第3题中的第(1)、(2)、(6)小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在运用分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3.进一步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这些运算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1、计算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3页的第1题。 (2)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3)出示第2题的下面三题,学生独立计算。 讲评学生计算情况,请学生说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指出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如何结合倒数来计算分数除法。(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 2、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2 。 (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8 1。 (3)柳树棵数的32和杨树棵数相等。 (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7 3。 请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练习,说说每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二、合作探究】 出示下列题目: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21公顷,4 1小时耕地多少公顷?耕地12公顷需要多少小时? (2)一台节能冰箱每天耗电4 3千瓦时,学校食堂有3台这样的冰箱,一个月(按30天计算)一共耗电大约多少千瓦时? (3)六年级同学向灾区捐款,六(1)班捐了150元,六(2)班比六(1)班多捐了51,六(1)班捐的钱是六(3)班的4 3,六(2)班和六(3)班各捐款多少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总复习:第1课时 分数乘、除法和比》教案

9 总复习 【教学目标】 1.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深化,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各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复习与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链接旧知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深入化,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的价值,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难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倒数的意义、比的知识、百分数的意义等有关知识。 2.圆的有关知识,会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扇形统计图并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4.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指导】 在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情况,计算的正确率,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等,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中,从知识的角度来说,需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注意突出核心知识和重点、难点,以使学生建立主要的知识脉络,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对分数乘除法知识的复习,就要在理解概念和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弄清分数乘法

和分数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抓好基本技能。其次就是要注意使学生在掌握好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联系既包括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也包括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如位置的知识,既要以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知识为基础,又要与已有知识进行适当的比较;横向联系如百分数的应用与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间的联系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复习时要注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要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引导他们查找知识上的不足,进行一些基本练习等,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要满足他们的进一步需要,如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或稍难的练习等。总之,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计划,选择不同的复习方式。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 分数乘、除法........................................1课时 百分数..............................................1课时 空间与图形..........................................1课时 统计................................................1课时 第1课时分数乘、除法和比 【教学内容】 分数乘、除法(教材第113页总复习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第【1】篇〗 第4课时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2/3=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600÷2/3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解:设大瓶里有果汁x 升。 2/3x=600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 x=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乘、除法和比复习教案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分数的乘、除法和比 课时目标导航 一、复习内容 分数的乘、除法和比。(教材第113页第1、2题) 二、复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3.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解决与分数乘、除法和比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回顾整理 【回顾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1)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

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4)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5)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6)0有倒数吗?1呢?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回顾2】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2)怎样求比值? 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3)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4)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怎样化简比? ①依据比的基本性质。 两个整数的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两个分数的比: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②用求比值的方法。 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6)如何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其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其结果是一个数,可以用小数、整数、分数来表示。

分数乘法教案人教版

分数乘法教案人教版 【篇一:2014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乘 法】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和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和实际使用的联系,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使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和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 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第2课时 学期总第2课时 【篇二:人教版《分数乘法》教案】 彭市小学备课纸 【篇三: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教案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 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运用磁扣、圆纸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第【1】篇〗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块) 方法2:×3=++====(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设计者:施教者: 单元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单元内容:倒数的认识和分数除法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 单元内容 2.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 3.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 位“1”解决的问题。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 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单元目标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 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 单元重点 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单元难点 单元总课时:12课时 1.倒数的认识………………1课时 单元课时 2.分数除法………………10课时 3、整理和复………………1课时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设计者:施教者: 课题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一课时倒数的认识)书上28页例题一及做一做内容练六1至5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 数的办法;通过合作活动,造就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换的气;通过自行

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理解倒数的含义,把握求倒数的办法。。 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课件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问题: 1.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呢? 2. 1的倒数是多少呢?有倒数吗?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单元教案全套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单元教 案全套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书第28-2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知道分数除法 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法则准确的进行计算。 3.渗透联系和发展的辨证唯物注意观点,培养学生的迁移、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整数除法的意义 1.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 75÷5.144÷12 2.根据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63×28 = 1764.25×1.4 = 35

二、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例如1插图及问题“3盒多重?”口答算式 板书:100×3=300(克)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两道整数除法的问题吗? 板书: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师:这两个问题谁管帐算呢?(口答) 板书:300÷3=100(克) 300÷100=3(盒) 师:请同学们观察每组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想想分数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比较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不异? 3.小结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 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的一种运算。 练一练:出示书28页做一做 三、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出例如2及第一问题:“每份是张纸几分之几?”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本人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 2.交流各自的折纸方法、计算过程和算理 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和算法? 3.比较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出例如2的第二个问题“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独立办理,答应通过折纸帮助理解息争答。 4.归纳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饿一般方法:分数除以整数(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 倒数。 四.课堂练 2.判别: 3)分数除以整数,即是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3.拓展操演: 如果a是一个不为的自然数 ②1/a÷3等于多少? ③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书30-31页例3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1课时 分数乘、除法和比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1课时 分数乘、除法和比 第1课时 分数乘、除法和比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1、2题和第3题中的第(1)、(2)、(6)小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在运用分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这些运算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板书课题) 1、计算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13页的第1题。 (2)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口算情况。 (3)出示第2题的下面三题,学生独立计算。 讲评学生计算情况,请学生说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指出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如何结合倒数来计算分数除法。(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 2、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2。 (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8 1 。 (3)柳树棵数的32和杨树棵数相等。 (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7 3 。 请学生同桌之间进行练习,说说每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二、合作探究】 出示下列题目: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21公顷,4 1 小时耕地多少公顷?耕地12公顷需要多 少小时? (2)一台节能冰箱每天耗电4 3 千瓦时,学校食堂有3台这样的冰箱,一个月(按 30天计算)一共耗电大约多少千瓦时? (3)六年级同学向灾区捐款,六(1)班捐了150元,六(2)班比六(1)班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

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

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学期总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主备教师QKDS 使用教师授课时间2014年月日2015年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 学法 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 及手段 课件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 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 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单元整体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 分数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数学习的经验和一定的计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分数除法,更容易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把握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分数除法的相关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习迁移。 本单元根据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提供了一系列类比思维素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进行类比,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 2.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教材设计了折纸与画图的教学活动。教学时,要用好这些直观手段,让更多的学生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凭借直观,理解算理,发现算法。 3.利用丰富的问题情境,落实“四基”目标。 为了落实“四基”目标,在教学时要深刻领悟编者意图,真正落实课程目标。例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明确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

1. 倒数的认识 第1课时 倒数的认识 课时 内容 教材第27页例1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并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经历倒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观察、比较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难点:理解倒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各题,我们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计算,口算汇报。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学情预设】算式的数据很特殊,分子和分母都刚好能约分成1。 师:有同学发现数据很特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热门10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热门10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