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1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难度。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比较感兴趣,但对生物进化的顺序和判断依据却不甚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fossil)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他们亲缘关系的研究,可帮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可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思考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看书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有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导入新课。组织

学生看书进行资料分析点拨指导组织学生看书(生物进化树)组织学生技能训练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生物化石作为进化证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关于进化历程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也能很好理解,只是要按顺序记起来,有些学生有难度。另外课本中进化树与原来静的进化过程不相符,例如软体动物在环节动物之前,爬行动物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之后,这是什么原因,需要查资料解决。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2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设计: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举例:

1、化石

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2、始祖鸟

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

3、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的亲缘关系最远。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读p55页进化树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中形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历程: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课后巩固:

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A化石 B比较胚胎学 C解剖学 D陨石

2、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复杂、越高等 D越简单、低等

3、与始祖鸟相似的生物是()

A鱼、鸟类 B鸟类、爬行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鱼、哺乳类

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 )

A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A古代鱼类 B古两栖类 C古爬行类 D鸟类

6、如果两种动物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构造很相近

7、物种A化石比物种B化石在较晚地层中出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

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8、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A.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B.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C.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D.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9、细胞色素c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可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马、驴、兔、蛇、龟和鲸6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马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五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一些差异,其中马与驴有1个氨基酸不同,与兔有6个不同,与蛇有22个不同,与龟有11个不同,与鲸有5个不同。

(1)基于这些数据,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驴,最远的是蛇。

(2)你认为以上资料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

(3)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确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吗?为什么?

答:能。通过比较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3

导语:“生物的进化”设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生物进化的观点,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2)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界的现象,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

(3)对达尔文学说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4)达尔文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各要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5)性、生物的进化,这成为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相信了。于是关于生物起源、进化的种种猜测又被提了出来……我们已经

知道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多万种,还有许许多多种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

没有发现的生物数目可能要比已经发现的多10倍,更何况已经绝灭的生物比现存的还要多得多,据估计,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达5亿~10亿。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远离”地球走向死亡,进行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二]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师讲述: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拉马克关于进化的用进废退学说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18世纪初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原因。环境改变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着变,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起来,有的器官则由于长期不使用而萎缩退化了。

师讲述:在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放映录像: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过程,重点放映迁徙路径大河时,许多野牛个体被淹死或被鳄鱼吃掉的情景。

师引导:学生根据录像及初中所学有关知识总结归纳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师引导: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因为生物的生存条件有限,生物在争夺有限的空间和食物的情况下,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种与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激烈的生存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一部分个体被淘汰。例如:鲤鱼在繁殖季节,雌鱼会产许多卵,雄鱼也会产下大量的精子,但是能够形成受精卵是少数;受精卵形成后,在孵化的过程中个体弱小的幼鲤又会被淘汰掉,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是很少的一些个体。

(2)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幸存并会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而不利变异个体则很容易地被淘汰掉。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变为显著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3)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的问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2.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

近些年来,生物学家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将遗传学、生态学等研究成果引入到进化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种群的定义

师:举例: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1)与(4)属于种群。

师生归纳: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种群的特点

(1)种群的个体之间具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并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

(2)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彼此可以繁殖,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师:种群为什么是进化的单位呢?

出示资料:大熊猫的生存

从进化上看,大熊猫己经历了小大小的兴衰历程,从分布范围看,它已由厂布于亚洲东部而退缩到中国。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生产活动无节制地扩展,大熊猫分布区已由约5万平方公里缩小到1万多平方公里,数量不足1000只,且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多块岛屿状孤立地带。

由于大熊猫的分布是呈岛屿状的小种群,每个种群的个体数不足50只。难免导致它们近亲繁殖而使其丧失遗传多样性,最终导致种质较差的小种群逐一灭绝。加之大熊猫食性单一,若遇大熊猫主食竹周期性地开花枯死(约60年一周期),必然导致大熊猫因食物匮乏而饿、病死亡。

3.基因库、基因频率

生:阅读教材P65,找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师生归纳: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同的基因在种群的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

师举例:我们知道多指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绝大多数人表现为正常。白化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绝大多数人表现正常。

师生归纳: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生质疑:怎样才能知道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呢?

我们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

师引导:学生计算这样一个例子:从某种生物的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个,问其中A 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为多少?

解法一: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就AA、Aa、aa来说,每个个体可认为含有2个基因,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

A基因频率=(2×30+60)÷200=60%

a基因频率=(2×10+60)÷200=40%

解法二: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体频率与1/2杂合体频率之和,则:

A基因频率=30%+(1/2)×60%=60%

B基因频率=10%+(1/2)×60%=40%

从上述可知,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l(其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生质疑:种群中某基因的频率是否一直不变呢?让我们观看一个课件。

生观看:用CAI课件模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浅色型桦尺蠖和黑色型桦尺蠖所占比例发生剧烈变化的过程。

1850年以前该地区的桦尺蠖以浅色为主,黑色个体很少。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环境发生了改变,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的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黑色型达到了95%左右,浅色型由余下了5%左右。

师生归纳:由此可见,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改变的。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结论:生物进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四]教学目标巩固

1.自然选择题学说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1)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2)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4)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5)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在北大西洋东部以马德拉群岛上发现有550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的翅已退化,不会飞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生存斗争的结果

B.食物中缺乏翅生长的物质

C.定向变异的逐代积累

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3.从某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10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分别为300个、600个和100个。

(1)在这1000个个体中,B基因有 ;其基因频率为。

(2)在这1000个个体中,b基因有 ;其基因频率为。

答案:(1)1200 60% (2)800 40%

4.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蚜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答案:C

5.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佳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答案:B

6.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C

[五]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了解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由于其具有局限性,所以人们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4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抽象,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讲解化石时,利用化石标本给学生观察,把抽象化为直观。讲生物的进化历程时,应通过列图形式把抽象问题化解为直观的问题,通过拼图“生物进化树”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对生物进化有更直观的理解。

【设计理念】

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难度。本节课以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发展”的理念为依据,以过程作为本节的主线。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观察化石、标本、图片等,尝试推测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的进化趋势进行推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1.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

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视频、图片和数据资料、化石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尽可能搜集有关资料,按小组收集整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提问

1.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2.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不同年代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有什么特点?

思考并回答不同年代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古老地层中的简单,晚近地层中的结构复杂。通过对化石的复习,为生物进化历程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播放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片段,讲述: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中生代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销声匿迹了,而龟、鳄鱼却顽强地存活下来,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观看影片进入情境,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快速进入思维状态。

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才会缩短学生、教材、教师的距离。

(三)探究新知: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过渡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直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再现。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动植物类群的相关知识,大致了解了它们的主要特征,有的类群结构简单,有的结构复杂,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

2.展示图片

3.提问:

上面五幅图片中的植物分别是什么名称?属于哪个类群?生活环境、器官、生殖各有什么特点?

4.提问通过比较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5.展示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图片并提问:

(1)它们分别表示哪种动物的心脏A_____、B______、C ______、D _______。

(2)鱼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

两栖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心室,

爬行类的心脏_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心室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心室。

(3)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试从图中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

(4)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6.引导学生总结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其总体趋势是:形态结构上是从到;生活环境上是从到;进化地位上是从到。

(四)层层递进: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过渡从最早的原始生命发展到今天的哺乳动物,生物的进化已经持续了近40亿年的时间。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测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把这个复杂的过程画成了一棵进化树。

2.展示出生物进化树图片。

3.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进化树的根是一个完整体,而逐渐产生了动植物的分支?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什么的延伸?主干代表什么?大小分枝代表什么?

4.进一步完成讨论题:

(1)动物和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分别是怎样的?请用一种简捷的方式表示出来。

(2)生物进化树是否全面?为什么?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谁?

(4)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观察生物进化树思考回答:

(1)现在各种动植物都是进化树根上原始生命进化来的。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

6.根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组讨论,分组展示讨论的结果,共同完成进化树,并解释出把自己的号牌和贴画放在某个位置的理由,完成生物进化树。

7.讨论回答:

(1)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

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原始的脊椎动物

(2)不全面,因为生物进化树缺少缺少病毒和原核生物。

(3)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古代的爬行类。

(4)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营养方式的不同。

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便于学生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便于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8.“让生物进化树结出果实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体现学以致用。

让学生试着写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

(五)归纳梳理: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法;理解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总体趋势。现在的各种生物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都起源于同一祖先。希望我们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

回顾本节课知识,归纳梳理总结反思,形成知识的沉淀。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所学知识得到内化。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5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难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地球上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有绿色开花植物,有脊椎动物,有无脊椎动物……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类群,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CAI展示化石图片

⑴什么是化石?

⑵化石仅仅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吗?它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价值?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

CAI展示马的进化过程

讨论:马的进化过程

观察、比较、讨论,回答下列课题:

⑴比较不同时期马的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

⑵比较不同时期马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⑶通过以上比较,你可以得出那些结论?

讨论:鸟的进化过程

小组讨论,研究以下课题:

⑴仔细研究各种鸟化石的结构特征,找出“鸟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的证据。

⑵研究各种鸟化石,排列出它们进化的顺序。

CAI展示相关化石图片

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讨论:生物进化历程

根据以上马以及鸟类的进化过程分析生物进化历程

⑴比较、研究不同地质年代中发现的化石,找出化石类型与地层的关系;

⑵总结以上研究,得出进化规律。

CAI展示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活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拼图

小组讨论,研究以下课题:

⑴小组阅读、讨论,尝试在进化树上写出代表生物的名称及其所属的生物类群。

⑵仔细阅读、讨论进化树,尝试分别说出动物、植物的主要进化历程。

⑶进一步讨论,归纳出生物进化规律.

⑷游戏:对应两组交换自制的生物进化拼图,并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比一比哪个组配合得好,拼得好,拼得正确。

分析植物以及动物的进化历程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CAI展示

完成拼图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我们要问:

(1)人类是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接受这一观点,需要一定的依据或证据。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

(3)为什么生物会不断发展,原因是什么?即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这是这节课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我国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据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认为太行山曾经是海滨。

什么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化石有很多种,有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遗体化石,如骨骼化石、贝壳化石等;有保存植物叶片痕迹的印痕化石;还有遗迹、遗物化石等。为什么化石能够说明生物的进化?地球的地层形成有早有晚,不同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根据存在于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判断生物类型和生存的年代。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1)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2)从大约39亿年前的地层中开始发现生物化石。

(3)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4)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讨论: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提问】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供各类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挂图或投影片,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问: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

从生活环境看,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结构分析看,是从简单到复杂;植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1.动物进化的历程:科学家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动物进化的过程。

2.提供各类群动物代表动物的挂图或投影片,比较各类动物的特点,并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3.生物进化的趋势: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教案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教师:很好,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学生: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教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进行小组发言。下面是发言的提纲,真正发言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事例,还配合了教师提供的录像。) 小组1:我们小组负责介绍“宇宙起源”这部分内容。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在恒星周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2《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5.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原始生命是简单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 ――通过生物进化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化石的概念贺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知道学生看书并提问 (1)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三》、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学生活动】: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1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难度。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比较感兴趣,但对生物进化的顺序和判断依据却不甚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fossil)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他们亲缘关系的研究,可帮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可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思考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看书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有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导入新课。组织

学生看书进行资料分析点拨指导组织学生看书(生物进化树)组织学生技能训练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生物化石作为进化证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关于进化历程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也能很好理解,只是要按顺序记起来,有些学生有难度。另外课本中进化树与原来静的进化过程不相符,例如软体动物在环节动物之前,爬行动物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之后,这是什么原因,需要查资料解决。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2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设计: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举例: 1、化石 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2、始祖鸟 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 3、细胞色素c

八年级生物教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9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 1 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及其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学难点:化石所证明的四个结论。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由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1:学生阅读课本53页资料分析1。 学生讨论分析: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生物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师归纳总结:说明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3.案例分析2学生观察分析始祖鸟的一些形态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始祖鸟具羽毛、有翅、有牙齿、翅尖有趾爪、具有脊椎骨的长尾这些特点。讨论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鸟的特点?哪些不是?是哪一类生物的特点?象分析马的变化一样来分析归纳出始 祖鸟是处在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过度类型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祖先。说明现代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4.案例分析3出示若干恐龙化石挂图。 (1) 介绍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和恐龙蛋的化石。指出恐龙属于古代的爬行动物,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研究得出恐龙生活在大约1亿至2亿年前,遍布海、陆、空,陆地上有的恐龙体形巨大。 (2) 教师放事先录好的恐龙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自我介绍磁带。 (3) 学生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接下去教师放恐龙灭绝原因的磁带(恐龙的自我介绍)。 5.案例分析4:比较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6.讨论:(1) 上述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中华龙鸟、始祖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已有动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排列出生物进化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赏四分钟短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进化历程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2、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学难点 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吹塑纸树图模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式 七、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任务学生任务 导入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生物的新个体 都是由上一代个体经过生殖过程产生的。1、那么,这些形形色色的 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2、提供4分 钟短片;3、没有人能够亲自经历生物进化几十亿年的历史。那么科 学家是怎么研究并得出这种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呢? 1描绘身边熟悉的生物活 动情景; 2.通过短片,让学生了解生 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分析资料1:展示三叶虫化石、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①、介绍什么 是化石?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化石?化石 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来说有什么作用? ②、介绍什么是地层?观察并对比不同地层化石模式 图,思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在地 层中按什么顺序依次出现的? 分析资料2:①、介绍中华龙鸟、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过程,同时展示 现代鸟类、古代爬行动物、始祖鸟与现代鸟类的图片。 观察并对比思考:①上述四种动物有哪些相同点?②、 你能对始祖鸟做出什么推测? 分析资料3:展示几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的数据表, 介绍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进行不同类型生物进化 比较的原因。分析并对比思考: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 关系最近,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 总结讨论:在这三份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问题时各采 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三份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有什么共同之处?在这三份资料中,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历程 做出什么推测? 总结:通过三个资料学习到了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阅读资料1思考问题。 。 阅读资料2,观察比较四张 图片,思考问题。 阅读资料3,观察分析比较 表格中的数据,思考问题

八年级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八年级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八年级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领导的教学指导和工作要求,继续完善导学案教学,积极组织、参与每 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好听、评课记录,做好教学反思,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 力争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 1、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2、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工作 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三、学情分析 生物不是文科学生的高考科目,以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 生对本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牢,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 涉及到以往的知识内容,经常出现遗忘的状态;不过,由于已经是高二下学期,面临 六月的学业水平测试,各个班基础都不好,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也比较差。所以对 各个班得用不同的方法。 四、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在贯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上述三方面的原则要求下,突 出以下各点: (1)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斟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3)体现教学内容的有序性这里的有序性,主要指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有序性。由于教材以专题形式呈现,似不可能在各专题间寻求其系统和有序,主要体现于每一 专题中各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尽可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 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对本模块的相关知识进行多反面的搜集和查阅,不希望本模块的学 习变为教师讲解的单一教学模。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教学方法以讲授、启发、探究、讨论、小组合作及引导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指 导学生练习撰写综述报告等。 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 1.认真研读课标,把握难度要求。 2.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把握好基础性,避免教学变成泛泛的科普介绍或资料的搜集和浏览活动。 (二)上课 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 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三)认真做好备课组年级组要求的备课,试卷批改工作。 (四)认真考前的辅导工作和进步生的培养工作。 八年级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篇2 高二年级生物的教学工作在高中阶段显得特别的重要,为了更好的搞好生物学科 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掌握好生物这门学科,更好的高级的结业考试以及今后的 升学考试打下基础,特制定了高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 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 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 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 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复习巩固各类型的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各类型生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尝试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从中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4、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二、教学重点: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三、教学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牛羊在草地上吃草、小鸟在树上歌唱、青蛙在稻田里鸣叫,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图片。 2、问: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些什么?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演变来的?在这几十亿年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的进化历程又是怎样的呢? 3、引出新课: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探究新知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几十亿年的全过程,要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只有靠对各种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留下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来认识。 1、资料分析一 (1)学生阅读资料1。 (2)思考:通过阅读这则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引导学生分析并课件出示重点内容: ①、强调化石的概念。

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是生物进化史中的一幅幅真实的图画和可靠的文字。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生物的比较,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课件出示各种生物化石。) ②、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那么化石的地层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③、引导分析交流,再小结:结构越简单、分类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结构越复杂、分类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④、通过对资料1分析,你能说出资料中的几类动物的进化顺序吗?你怎样得出这个进化顺序的?学生交流后教师课件出示 2、资料分析2 (1)、学生阅读54页资料2,思考:你从这则资料获得了什么信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2)、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 (3)、指名进行全班交流,同时教师课件出示:始祖鸟化石和始祖鸟复原图及始祖鸟身体特征的简单介绍。再出示始祖鸟与爬行动物和鸟类的比较。 (4)、小结:课件出示学生填空。 始祖鸟是________ 和_______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证明了生物进化历程,能从一种向另一种进化。 (5)、了解化石的作用。 ①、通过刚才的资料分析,你知道化石有什么作用? ②、小结:课件出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3、资料分析3 还有其他一些学科也为证明生物的进化做出了贡献。比如分子生物学通过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也做出了同样的推断。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它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负担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它不会也不能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请阅读课本54页资料,和黑板上提供的数据表,你能判断出在进化的历程中,谁和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吗? (1)学生自学54页的资料3。 (2)认识细胞色素C。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难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地球上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有绿色开花植物,有脊椎动物,有无脊椎动物……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类群,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CAI展示化石图片 ⑴什么是化石? ⑵化石仅仅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吗?它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价值? 学生教材相关内容、思考 CAI展示马的进化过程 讨论: 马的进化过程 观察、比较、讨论,回答下列课题: ⑴比较不同时期马的形态、结构有什么不同? ⑵比较不同时期马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⑶通过以上比较,你可以得出那些结论? 讨论: 鸟的进化过程

小组讨论,研究以下课题: ⑴仔细研究各种鸟化石的结构特征,找出“鸟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的证据。 ⑵研究各种鸟化石,排列出它们进化的顺序。 CAI展示相关化石图片 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讨论:生物进化历程 根据以上马以及鸟类的进化过程分析生物进化历程 ⑴比较、研究不同地质年代中发现的化石,找出化石类型与地层的关系; ⑵总结以上研究,得出进化规律。 CAI展示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活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拼图 小组讨论,研究以下课题: ⑴小组、讨论,尝试在进化树上写出代表生物的名称及其所属的生物类群。 ⑵仔细阅读、讨论进化树,尝试分别说出动物、植物的主要进化历程。 ⑶进一步讨论,归纳出生物进化规律. ⑷游戏:对应两组交换自制的生物进化拼图,并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比一比哪个组配合得好,拼得好,拼得正确。 分析植物以及动物的进化历程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CAI展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的进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物的进化》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节的“生物的进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生物进化的概念和作用。 2.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3.进化的方式: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随机漂变。 本章内容涉及到人类科学发展史上重大的发现——进化论,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伟大革命。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如何进化发展的,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生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习惯,同时也为以后更深入研究生物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化石、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3.了解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随机漂变的进化方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兴趣和方法。 情感目标: 1.增强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恪守科学理性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进化的证据。 2.掌握进化的方式。 教学难点: 1.生物地理学证据的理解。 2.比较解剖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理解。

3.自然选择与基因变异的理解。 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启发学生的思想。 2.情境教学:通过数字、生物、故事等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3.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自主制作PPT或其他方式来演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适用于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等理论知识的讲解。 2.探究式教学:适用于分子生物学证据和自然选择等知识的探究及讨论。 3.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等情境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4.实验法:可以通过简单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教案

生物的进化教案 环节 内容 备注 板书过度繁殖过度繁殖同大量繁殖的区别例1假设一对老 鼠1年只产生10个后代又因为后代是雌是雄的机率一样因此 10个后代可以等同于5对后代。xx年后这对老鼠能产生多少 后代 510=1220703125(12亿)例2 我国的人口政策(正常情况下,一对夫妇应当生2.2个孩子)过渡鼠的繁殖力这么强,是不是它的数量就可以无限制的增长下去呢答:不能板书生存斗争讲述:生物过度繁殖使后代数目急剧增加,而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食物、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而进行斗争,这就是生存斗争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例。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牧羊和草过渡生存斗争的结 果是什么呢?板书适者生存叙述:生物由于过度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有较多的变异,其中有有利的变异,也有不利的变异,但绝大多数变异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有利的个体,即改善性状环境的变异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就容易失败而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例:某池塘的 鱼的变异:耐高温的,耐低温的;需氧量高的、需氧低的例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的进化的解释理解性状和积累总结①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②变异产生之

后,由自然决定是生存还是被淘汰③经过多代的自然选择,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时间一长,产生新类型,即新的物种产生由此可见: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而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它们共同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过渡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意义)不足之处: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性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的作用等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用本质的阐明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生物的进化 1.学问目标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的缘由。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2.力量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归纳总结力量。 教学重难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2)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界的现象,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 (3)对达尔文学说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4)达尔文学说的主要内容和各要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5)性、生物的进化,这成为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

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由于上帝制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不信任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制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信任了。于是关于生物起源、进化的种种猜想又被提了出来……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200多万种,还有许很多多种生物没有被我们发觉。 没有发觉的生物数目可能要比已经发觉的多10倍,更何况已经绝灭的生物比现存的还要多得多,据估量,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达5亿~10亿。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洁到简单,从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远离”地球走向死亡,进展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二]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师叙述:进化的缘由是什么呢?拉马克关于进化的用进废退学说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18世纪初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环境的转变是导致生物进化的缘由。环境转变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着变,有的器官由于常常使用而兴旺起来,有的器官则由于长期不使用而萎缩退化了。 师叙述:在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放映录像: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过程,重点放映迁徙路径大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教师:很好,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学生: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教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进行小组发言。下面是发言的提纲,真正发言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事例,还配合了教师提供的录像。) 小组1:我们小组负责介绍“宇宙起源”这部分内容。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一般接受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这就是行星的形成。 小组2:我们小组来介绍原始地球的情况:根据第一小组介绍的宇宙爆炸的理论,地球逐渐收缩过程中温度很高,所以当地球表层温度逐渐下降时就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层。这个大气层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没有氧气、氮气的,但有很多的水蒸汽。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冷却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盐分很低,但溶解了大量的甲烷等火山喷发出的物质。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说课稿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说课稿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生物的进化”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二节的 内容。生物进化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在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之后来学习生物的进化,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生物进化的学习,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认同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圈,关爱生命的情感。本节内容分为“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自然选择学说”三部分,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又是以后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基础,在本章和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进化”的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认同生 物进化的观点。” 《成都市初中生物毕业考试说明》中关于“生物进化”的测试水平为“Ⅰ ”级,属于 了解层次。(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基本规律。 3. 简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4. 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能力目标: 1.在观察相关生物化石、形态构造等图片过程中,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析综合能力。

2. 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态度。 2. 学习达尔文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能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和揭示生物的进化。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2.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3.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难点: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四).课时安排及教学准备 1、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第二课时:自然选择学说 2、教师准备:视频、图片、资料、器材等。 3、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及自制“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游戏板。 二、说教法 本节课始终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以及启发式谈话法,通过问题导向,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三、说学法 通过一年多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物探究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科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教案

生物进化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对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这章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以及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材把本章节的内容安排在生物的多样性之后,在生物分类学知识的基础上,本章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生物进化的理论和证据,解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一节主要介绍生命的起源,为生物的进化铺垫背景知识。第二节则提出生物进化的证据、进化的历程和进化的原因。 具体到本节课则要着重介绍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化石。所以首先介绍化石的形成过程,在清楚了化石与地质年代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再展开如何利用化石揭晓生物进化的秘密的学习和讨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并初步学会研究化石从而推测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而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对于化石学生并不陌生,但大部分学生仅知道化石的存在,而对于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它的重要作用知之甚少。同时,学生在上一章对生物分类的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的进化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对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生物是怎样进

化等问题都还很模糊。所以,首先要给学生建立起化石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让学生确信要想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依据化石。 由于化石本身的知识并不难,在教材中只有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的举例,学生往往体会不到化石的使用方法,甚至会忽略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故本节课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动手观察一种生物的化石图片,尝试制作出该生物的进化树,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有效的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物的进化规律。 根据上述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而能够通过制作生物进化树,初步归纳生物的进化规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为在努力达到此知识目标的过程中,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分工并合作等能力。 教学流程分为六个环节,下面我分别对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科学家发现了三十多亿年前的细胞化石,所以推测出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四十亿年前,进一步向学生抛出问题“是谁为我们揭开了几十亿年前的事实真相呢?”设疑引起兴趣,进而马上为学生播放视频《化石吟》,引起兴趣,引入新课。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进化(复习教案)人教版人教版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复习学案 练习题: 1. 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 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 C、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 D、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不含() A.氢气B.氧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 3. 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 D.土壤 4.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5.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 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611、在生命起源的初级阶段,水蒸气、氨和甲烷等气体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 A、原始生命 B、微生物 C、简单有机物 D、单细胞生物

7.“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8.右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9、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10.下列对地层中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较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较低等,较简单 B、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C、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化石 D、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11、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是从物种A进化而来 12.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①原始哺乳动物②原始鸟类③原始爬行动物④原始两栖动物⑤古代鱼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②④ ① C.⑤④③②① D. ② 1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古老的物种 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12:科学家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物质,它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过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各种生物有所不同,若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标准,将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相比较,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分析: (1)从表中的数据可知:组成细胞色素C的104个氨基酸差别越小,生物间的间缘关系越,反之则亲缘关系越。 (2) 上述生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下册6.3.2生物的进化教案(新版)冀教版

其次节生物的进化 一、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能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简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3.描述生物进化的缘由。通过分析拉马克与达尔文关于进化的学说,提高分析区分实力。 4.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根本观点。 过程方法 1.通过对化石的视察、比较和分析,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2.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和分析,初步具有探究问题的实力、解决问题的实力。 情感价值 1.关注生物进化的最新探究成果。造就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教学难点 1.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根本观点。 2.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三、课时支配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原始生命的诞生,既是化学进化的完毕,又是生物进化的起先。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慢慢进化演化形成的。引导学生跟随老师思路答复以下问题: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形成的呢? 〔二〕学习新课 〔第1课时〕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化石探究视频、图片,阅读课本P55,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并引导学生依据自己搜寻的化石方面资料,加深对化石的理解。 观看视频及课件,结合自己搜集的化石相关资料,形成对化石的初步相识。 引导学生阅读P55及P56相关始祖鸟内容,播放始祖鸟探究视频,展示始祖鸟图片,据图6-3-8答复以下问题: 1.始祖鸟的身体构造有哪些特征像爬行动物,哪些特征像鸟类? 2.始祖鸟的化石在探究生物进化方面有何重要意义?了解始祖鸟化石的特征,慎重视察比较,思索答复老师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P55及P56相关化石分布规律及其他生物进化证据内容,播放课件及视频,引导学生答复以下问题并作出总结: 1.化石在地层分布有何规律? 2.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3.这种分布规律说明白什么? 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是由简洁到困难,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化石为生物的进化供给了干脆的证据,除了化石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科学家们还找到了很多能说明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如形态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等。阅读课本观看课件,依据自己的思路总结生物进化证据的归路,并依据老师总结完整自己的思路。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P57生物进化树的内容,播放相关生物进化树课件及视频,引导学生填写图6-3-10植物和动物进化大致历程中方框的内容。 阅读课本,依据课本内容填写图中方框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P58动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内容,播放相关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并作出评价总结。 1.植物进化历程是:藻类植物〔单细胞 藻类植物→多细胞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无脊椎动物的进化依次是:单细胞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依次是: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八年级生物的进化教案

八年级生物的进化教案 八年级生物的进化教案【篇1】 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老师教案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进化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举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化石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及生物进化趋势。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小分子物质。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促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3.学习达尔文严禁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1、生命起源的过程。 2、生物进化的历程。 3、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三、重点、考点突破: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而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 2、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许多种氨基酸。从而可以推测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四、知识梳理: A、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原始大气的成分:、氢气、氨、()、硫化氢()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 2、生命起源的过程 a、原始大气中的()物质在()闪电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一些()物质,随降雨汇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