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五 “一带一路”地理要素建模
- 格式:doc
- 大小:59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带一路”建设典型例题剖析指导(2020江苏卷)《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
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A.采矿和制造业B.金融和零售业C.交通和能源D.教育和医疗(2)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B.区位和资源禀赋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D.政策和文化传统试题情景试题以我国“一带一路”、中巴合作为背景材料,以中巴产业合作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巴合作项目类型及主要因素。
学科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对中巴合作项目的考查,使学生了解巴基斯坦自然、人文环境特征。
综合思维:试题通过具体实例,将区域经济合作项目与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
第(1)题,主要考查中巴合作项目的类型,可根据图示直接进行判读。
第(2)题,主要考查中巴合作项目分布的影响因素。
需抓住项目特点,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知识整合技能提升“一带一路”简介“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提出的中国背景包括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中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
“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中欧班列、印尼雅万高铁、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中缅油气管道、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沙特廷布炼油厂、埃及输电线路、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国-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综合题答题建模——地理影响评价类一、设问形式1.直接设问评价: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影响,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
2.限定条件评价:设问形式一般是“与××相比,评价其优势和不足”“从××方面进行评价”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二、思维建模高三地理第1 页共6 页11/30/2014 L 高三地理第2 页共6 页11/30/2014 L高三地理 第 3 页 共 6 页 11/30/2014 L 高三地理 第 4 页 共 6 页 11/30/2014 L三、巧用模板例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析:答案:练习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湖北省教育厅透露,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第一。
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下图为武汉部分大学分布示意图。
(1)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
(2)简述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的积极作用。
2、太阳辐射带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能穿达大气层到达地表和海洋。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太阳能的利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据估计,若把我国"戈壁滩"的一半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都铺上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可满足目前全世界的用电需求。
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全球太阳能光伏统一电网"计划:将太阳能光伏电站分散布置在世界各地的沙漠地区,用电缆各个光伏电站连接起来,形成全球供电网络。
请你对这一计划做简单评价。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一带一路”建设及其影响分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随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一带一路”概念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读材料和图完成1~2题。
1.“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在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A.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B.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C.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D.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2.图中各经济带和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蒙东经济区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基础设施并承接产业转移C.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D.海上丝绸之路将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解析第1题,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因此,新疆的着眼点是交通方面的建设,A正确。
第2题,东北一蒙东经济区应该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A错。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要加强铁路、海运等交通设施建设,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B正确,D错。
京津冀地区要实行产业升级,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技术产业,C错。
答案 1.A 2.B“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相同的是( )A.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B.安第斯山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变化C.非洲大陆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D.从刚果盆地到东非高原自然带的变化4.下列自然带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经过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解析第3题,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都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关于“一带一路”的地理题目
(1)有关“一带一路”位置和范围描述正确的是()
A.“一带一路”可连接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B.陆上“一带”比海上“一路”连接的大洲多
C.陆上“一带”向西连结非洲
D.海上“一路”向西连结太平洋沿岸国家
(2)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亚洲部分,气候类型主要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下列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亚洲大部分城市的气候,说法错误
的是()
A.以季风气候为主
B.雨热同期
C.降水季节变化小
D.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了亚洲的哪几个分区:
A.东亚、东南亚、西亚
B.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
C.东南亚、南亚、中亚
D.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
地理建模复习题第⼀章1.模型含义: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或现象的抽象或简化,是对实体或现象中的最重要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表述。
2.模型的基本特征:结构性,简单性,清晰性,客观性,有效性,可信性,易操作性。
3.模型的分类(了解):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1)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指利⽤科学归纳⽅法,以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抽象形成的概念为基础,建⽴起来的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式的模型。
(2)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称实体模型,是现实世界在尺⼨缩⼩或放⼤后构成的相似体。
(3)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数学⽅程(通常是⼀些代数⽅程和微分⽅程的组合)来描述4.从不同的⾓度模型分为⼏类(了解)P6(1)根据模型与时间有⽆关系:静态与动态模型(2)根据模型在时空表达上的连续性:连续与离散模型(3)根据计算机在建模中的作⽤:解析与模拟模型(4)根据模型使⽤的数学⽅法:微分⽅程、差分⽅程和矩阵模型(5)根据模型涉及的地理过程和机制的多少:现象、机理和过程模型(6)根据模型的内容:⼲扰传播模型,复合种群模型,植被动态模型,⼟地利⽤变化模型,⽣物地球化学模型(7)根据模型所涉及的组织参次:种群模型,群落模型,⽣态系统模型,景观模型,全球模型(8)根据模型包含空间异质性的程度或处理空间信息的⽅式:⾮空间模型,准空间模型,空间显⽰模型,(9)根据模型对空间数据的表达:栅格和⽮量模型5.模型⽤途(了解):预测⼯具、理解⼯具、诊断⼯具、综合⼯具、管理与决策⼯具。
6.建模步骤:建⽴概念模型,建⽴定量模型,模型检验,模型的应⽤P77.地理模型特点:地理模型是地理建模的结果。
其特点为复杂性,空间性,时间性,模糊性。
8.地理建模与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区别:P9第⼆章1.概念(了解):⼜称术语,专业名词,是⼀组观念,⼀种结构,是对于问题的普遍的本质特征的反应2.变量分类(了解):1)定量变量,可以⽤数值表⽰2)定性变量,不能⽤数值表⽰3)⽅位变量,⽤⽅位⾓的值表⽰的特殊变量3.离散与连续数据的定义与转换???4.精密性:测量数据彼此接近程度,是随机误差精确性:测量值集中于真值附近的程度。
第一章1、模型、模式、模拟、地理模型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或现象的抽象或简化,是对实体或现象中的最重要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表述。
模式:是一类事物的标准形式。
模拟:是一种实验方法,是模型的构建和模型应用过程。
模拟首先是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构建一个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各种实验,其目的是为了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评估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研究对象的各种变化和不同对策所产生的结果。
地理模型是地理建模的结果。
2、什么是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概念模型:是指利用科学的归纳方法,以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抽象形成的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方式的模型。
物理模型:又称实体模型,是现实世界在尺寸上缩小或放大后构成的相似体。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方程(通常是一些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的组合)来描述现实世界结构和特性的模型。
3、模型有哪些用途?模型的用途:1.预测的工具2.理解的工具3.诊断的工具4.综合的工具5.管理与决策的工具。
4、建模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内容?建模的步骤:1.建立概念模型2.建立定量模型即概念模型的数量化3.模型检验4.模型的应用5、地理建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空间实体对象建模和地理问题建模第二章1、区分不同的变量测量尺度有什么意义?尺度定义了数据包含的信息数量,可以进行操作和解释。
2、举例说明精确性和准确性的区别?精确性反映了测量过程中得到的值的范围。
对于从仪器上读取的变量,精确性取决于仪器的测量精度。
精度高的温度计可以测量到0.1℃的变化,但是普通的温度计只能测量到1℃的变化。
准确性反映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如某种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值总是比实际温度高2℃或3℃,这说明测定的温度是不准确的。
3、什么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一门分析技术,(最初由美国的军事研究机构兰德公司提出)以系统理论、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为基础,研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受人控制和影响的有目的运行系统的机理。
建模五 “一带一路”地理要素建模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知识点 题号 易 中 难 一带一路与国外环境 1、3、8、14 2、7、13 6、12、14 一带一路与国内环境 8、9 4、7、10、11 6、1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 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使得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而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据此回答1~3题: 1.印度要承接国外棉纺企业的进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原料成本高 B.基础设施落后 C.国内市场狭小 D.技术水平较低 2.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产生的影响有( ) A.提高了印度的环境质量 B.降低了印度的城市化水平 C.缓解了印度的就业压力 D.有利于印度民族企业的发展 3.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有( ) ①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 ②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④国内资金雄厚,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B 2.C 3.A 第1题,棉纺企业属原料指向型工业,印度是产棉大国,原料丰富;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国内市场广阔;棉纺企业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印度经济落后,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制约印度工业的发展。第2题,外国资本和企业的进入,给印度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利于缓解印度的就业压力,但工业的发展可能会造成污染;外国企业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印度本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第3题,印度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这是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回答4~5题:
4.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5.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机械 C.土壤 D.市场 解析:4.A 5.D 第4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颗粒饱满。第5题,市场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由于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大,更吸引农民向这些种子培育的方向发展。 (2017·北京东城区模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至15日在北京举行,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读图,回答6~8题:
6.论坛期间( ) A.吉隆坡正午太阳高度低于海口 B.西安日出晚于加尔各答 C.雅典将进入高温多雨季节 D.北京适逢中国农历谷雨节气 7.“一带一路”途经的国家( ) A.均位于中低纬纬度 B.①③位于同一板块 C.②多常绿乔木或灌木 D.④每年新增人数最多 8.“一带一路”沿线( ) A.西安至乌鲁木齐自转线速度增大 B.霍尔果斯至比什凯克可见高山雪峰 C.撒马尔罕至伊斯坦布尔多大牧场放牧业 D.鹿特丹至雅典植被呈现经度地带性变化 解析:6.A 7.A 8.C 第6题,论坛举行时间为5月14至1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约位于15°N,与吉隆坡相比,海口距直射点更近,故正午太阳高度更高,A正确;西安在加尔各答东面,且白昼比加尔各答长,所以日出早于加尔各答,B错。雅典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5月为夏季,将进入炎热干燥季节,C错;中国农历谷雨节气为4月20日前后,D错。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途经的国家均位于中低纬度,A正确;①位于亚欧板块,③位于印度洋板块,B错;②为地中海气候,多常绿硬叶林,C错;④自然增长率可能较大,但是人口基数小,每年新增人数不可能最多,D错。第8题,西安至乌鲁木齐纬度越来越高,自转线速度减小,A错;霍尔果斯至比什凯克地势较低,不能见到高山雪峰,B错;撒马尔罕至伊斯坦布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草场,且地广人稀,多大牧场放牧业,C正确;鹿特丹至雅典植被南北更替,呈现纬度地带性变化,D错。 (2016·江西九江联考)下图是2015年我国某地8月份天气日数与8月15日一天的气温资料图。据此回答9~11题:
9.该地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0.有关该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小 B.多沙漠、戈壁 C.雪山连绵 D.水土流失严重 11.2015年8月份,该地晴天多达19天,与其密切关联的是( ) A.距海较远,水汽少 B.受信风影响,降水少 C.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间较长,晴天多 解析:9.D 10.B 11.A 第9题,依据该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可排除C项;8月份该地以晴天为主,多达19天,而8月份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雨季,降水较多,故可排除A、B两项。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多沙漠、戈壁。第11题,该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夏季风难以到达,因而晴天多。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青山工业园区曾经是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的小渔村。2013年10月,中国与印尼合作开发青山工业园区,在短短3年内,将其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不锈钢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来自镍)产业基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早期重要成果。青山工业园周边地区森林茂密,镍矿开采常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园区在建设和生产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下图示意青山工业园区位置。
(1)分析青山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2)简述青山工业园区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4分) (3)说明镍矿开采区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环保措施。(8分) (4)从劳动力角度,说明青山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6分) 解析:第(1)题,工业区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政策、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角度分析。第(2)题,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好处,即分析其意义,主要从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矿产资源的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和环境污染(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保措施要结合问题进行分析。第(4)题,劳动力的角度主要是从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技术和素质)等角度分析。 答案:(1)青山工业园区附近镍矿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原料;邻近港口,海运便利,便于产品出口;印尼人口众多,工资水平较低,廉价劳动力充足;中国资金充足、不锈钢生产技术先进;印尼政府的大 力支持,两国充分合作促进了青山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答对三点得 6分) (2)青山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经济收入,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状况;(2分)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2分) (3)露天开采矿山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对开采过的矿山进行填平并植树造林(4分);露天开采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矿区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再排入海洋。(4分) (4)中印两国国情和民俗不同,应尊重当地工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2分)印尼经济较为落后,园区建设和生产创造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印尼人民;(2分)印尼劳动力技术和文化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技能。(2分) 13.(2017·荆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亚吉铁路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抵吉布提首都吉布提,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运行时速为120千米。亚吉铁路项目将为当地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包括乘务员、列车长、铁道技术人员等。此外,中国与埃、吉两国正在铁路沿线合作建设若干工业园区,打造亚吉铁路经济走廊。 材料二 埃塞俄比亚是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高原内陆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缺少出海口,严重限制了其经济发展。邻国吉布提自然资源缺乏、工农业基础薄弱,但其东临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材料三 下图为亚吉铁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明埃塞俄比亚所在地区号称“东非水塔”的原因。(6分) (2)分析亚吉铁路设计时速仅为120km的原因。(8分) (3)简述亚吉铁路的建设对埃、吉两国的有利影响。(8分) 解析:第(1)题,“水塔”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水多。二是“塔”—高,地势高,河流的发源地。第(2)题,设计时速低的原因主要是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时速不能快,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快不起来,即市场需求量小、运营成本高等。第(3)题,有利影响分别对两国共同的影响和各自的影响,共同的影响主要是带动经济发展、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促进就业。埃塞俄比亚是内陆国,铁路建设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出口通道;吉布提是临海国,铁路的建设,可以扩大经济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