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补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93.50 KB
- 文档页数:11
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补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MgO(s)+C(s)=Mg(s)+CO(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 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C. 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减小D. 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答案】C【解析】A. 由反应MgO(s)+C(s)=Mg(s)+CO(g)可知,△S>0,如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应满足△H-T△S<0,而常温下不能进行,则该反应的△H>0,A项正确;B. 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与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和装置的设计的和理性等因素有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力越强,输电能力越强,B项正确;C. 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则n(CH3COOH)减小,n(CH3COO-)增大,故溶液中的值增大,C项错误;D. 锅炉长期使用,需要定期除水垢,否则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水垢中含有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使CO32-与CaSO4转化为CaCO3,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反应吸放热、熵变及温度有关,若△H-T△S<0,自发进行,若△H-T△S>0,非自发进行;除去锅炉中沉积的CaSO4利用了沉淀转化原理,转化为更难溶的CaCO3,再与稀盐酸作用,转化物可溶性的盐除去。
2. 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某一元酸(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P[c(A-)/c(HA)]=-1g[c(A-)/c(HA)]】。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K a(HA)的数量级为10-5B. 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c(A-)/[c(HA)×c(OH-)]保持不变C. m点所示溶液中:c(H+)=c(HA)+c(OH-)-c(Na+)D. n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A)【答案】D【解析】A. K a P[c(A-)/c(HA)]=-1g[c(A-)/c(HA)]=0,pH=4.76,即K a(HA)=10-4.76,数量级为10-5,故A正确;B. 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温度不变,HA保持不变,故B正确;C. m点所示=1,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A-)+ c(OH-),则c(H+)= c(A-)+c(OH-)-c(Na+)=c(HA)+c(OH-)-c(Na+),故C正确;D. n点所示溶液显酸性,为HA和NaA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c(Na+)<c(A-)+c(HA),故D错误;故选D。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室温下,下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A. 0.1 mol·L-1NH3·H2O的pH小于13B. 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小于7C. 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 mol·L-1 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D. 0.1 mol·L-1NH3·H2O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 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 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MnO4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2MnO4+16HCl(浓)== 2Cl+2MnCl2+5Cl2↑+8H2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氧化剂为MnO4,其中Cl元素被还原B. 若有0.8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N A个电子转移C. 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 CO2+ H2O = CaCO3↓+2HClOB.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C.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D.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5.将20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H2 11.2L,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 Na和FeB. Mg和CuC. Al和MgD. n和Fe6.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比较苏打和小苏打的热稳定性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D. 用苯从碘水中提取碘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B. 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C.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MnO4溶液氧化D. 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8.有、Y、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r(Y)>r()>r(),原子序数之和为16。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室温下,下来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A. 0.1 mol·L-1NH3·H2O的pH小于13B. 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小于7C. 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 mol·L-1 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D. 0.1 mol·L-1NH3·H2O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 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 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KMnO4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氧化剂为KMnO4,其中Cl元素被还原B. 若有0.8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N A个电子转移C. 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a2++2ClO-+ CO2+ H2O = CaCO3↓+2HClOB. 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2H++Cl-+ClO—C.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D. 钠和冷水反应 : Na+2H2O=Na++2OH-+H2↑5.将20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H2 11.2L,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 Na和FeB. Mg和CuC. Al和MgD. Zn和Fe6.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比较苏打和小苏打的热稳定性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D. 用苯从碘水中提取碘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B. 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C.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 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8.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
下列关于该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的总反应为 Fe+Cu2+=Fe2++CuB.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C.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盐桥中是 KNO3溶液,则盐桥中NO3-移向乙烧杯2.H2C2O4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 C2O4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CaC2O4)=2.3×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4-B.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C.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C2O42-)>c(H2C2O4)>c(HC2O4-)D.一定温度下,往 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2O42-)将减小,c(Ca2+)不变3.现有a mol/L 的NaX和b mol/L的NaY两种盐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且c(X-)= c(Y-)+ c(HY),则HX为强酸B.若a=b且pH(NaX)>pH(NaY),则c(X-)+ c(OH-)> c(Y-)+ c(OH-)C.若a>b且c(X-)= c(Y-),则酸性HX>HY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Na+)=(a+b) mol/L(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4.已知25 ℃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条件下向100 mL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mL 0.01 mol·L -1的Na2SO4溶液,针对此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A.溶液中析出CaSO4沉淀,最终溶液中c(SO42-)较原来大B.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Ca2+ )、c(SO42-)都变小C.溶液中析出CaSO4沉淀,溶液中c(Ca2+ )、c(SO 42-)都变小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c(SO 42-)较原来大5.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室温下,下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A. 0.1 mol·L-1NH3·H2O的pH小于13B. 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小于7C. 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 mol·L-1 NaOH溶液和氨水,氨水的导电能力弱D. 0.1 mol·L-1NH3·H2O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 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 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MnO4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2MnO4+16HCl(浓)== 2Cl+2MnCl2+5Cl2↑+8H2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氧化剂为MnO4,其中Cl元素被还原B. 若有0.8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N A个电子转移C. 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 CO2+ H2O = CaCO3↓+2HClOB.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C.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D.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5.将20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H2 11.2L,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 Na和FeB. Mg和CuC. Al和MgD. n和Fe6.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比较苏打和小苏打的热稳定性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D. 用苯从碘水中提取碘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B. 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C.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MnO4溶液氧化D. 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8.有、Y、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r(Y)>r()>r(),原子序数之和为16。
高四第二学期第1次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科学家的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有力的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时发现其具有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C. 孟徳尔在分析、总结豌豆的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2.洋葱是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下列有关洋葱的实验正确的是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观察到多个四分体B. 将其鳞片叶外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绿色的叶绿体C. 用其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应缩小光圈换平面反光镜D. 将其鳞片叶内表皮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大部分呈红色,说明其遗传物质主要为RNA3.野生型果蝇(全为纯合子)的眼型是圆眼。
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棒跟雄果蝇。
该棒眼雄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F1全为圆眼,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F2中圆眼个体和棒眼个体的比例为3:1。
若果蝇的圆眼和棒眼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F2的雌果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1B. 若F2中棒眼雌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1:1,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 若F2中圆眼雄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1:1,则不能确定相关基因的位置D. 若F1中雌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可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是否同时位于X与Y上4.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肉毒素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具有除皱作用。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引起钾离子外流B. 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信号的转换情况不相同C. 肉毒素具有除皱作用是由于它能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D. 肉毒素能阻断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5.小麦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小麦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河北省定州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补班,含解析)一、选择题1.能将(NH4)2SO4、K2SO4、NH4Cl、KCl四种溶液鉴别开的试剂是A. NaOH溶液B. Ba(OH)2溶液C. BaCl2溶液D. AgNO3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要检验的离子有NH4+、SO42-、Cl-,所以应该用Ba(OH)2溶液进行鉴别,(NH4)2SO4与Ba(OH)2溶液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气体,K2SO4与Ba(OH)2溶液反应只有沉淀,NH4Cl与Ba(OH)2溶液反应只产生气体,KCl与Ba(OH)2溶液不反应,没有现象。
答案选B。
考点:物质的鉴别点评: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B. 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 在稀溶液中,1 mol酸与1 mol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 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答案】B【解析】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质量指数(AQI )中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 PM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B. 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质,故可用作食品添加剂C.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D. 金属钠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空气质量指数(AQI )中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 PM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故A正确;B.甲醛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故B错误;C.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故C正确;D.金属钠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使用沙子盖灭,故D正确;故选B。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四第2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2C. 每得到1mol草酸铝,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D.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2O42--2e-=2CO2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m n pC. A的转化率减小D. C的体积分数增加3.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 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B. 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C. 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D. 单位时间内有1molN2O4转化为NO2的同时,有2molNO2转化为N2O44.下图所示装置中都盛有0.1mol·L-1的NaCl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四块形状、质量均相同的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A. ③①④②B. ①②④③C. ①②③④D. ②①④③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图体现出原子核外电子层呈现周期性变化B. 原子半径:W>R>XC. 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 W的氢化物与R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较,前者强于后者,可证明非金属性:R>W6.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元素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元素性质原子半径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最低化合价-2 / / -3 -1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元素原子序数④大于⑦B. ②③号元素不可能处于同一周期C. 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D. ⑧号元素是金属元素7.短周期元素X、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Z W QA. X、W分别与钠形成的化合物摩尔质量相同,且每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比为1∶2B. 含X和Z元素的常见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W<QD. 原子半径大小关系:Q>W>Z>Y8.25℃时,向盛有60mL pH=4 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总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Mg 24 Al 27 S 32Ⅰ卷(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50分)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H3、O4、C60、N5+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H2与H3属于同素异形体B.O2与O4属于同位素C.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g/mol D.N5+中含有36个电子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CO2的比例模型C.NH4Cl的电子式:D. H2F+的电子式: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B.苯可在FeBr3作催化剂时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C.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天然橡胶、纤维素、动物油都是高分子化合物4.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180g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的分子数为 N AB.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 N AC.室温下,4.4 g乙醛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2 N AD.88.0g干冰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对数为8N 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态Na2O2和熔融态NaHSO4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C.某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 n RO m,则其气态氢化物一般是H8-2m+n R或RH8-2m+nD.元素周期表中L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的化合价也都是奇数6.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B.Li、Na、K、Rb、Cs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Al3+、Mg2+、Na+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B.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破坏了共价键C.有机化合物CH3—CH2—NO2和H2N—CH2—COOH是同分异构体D.加热氧化镁使之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8.嫦娥一号担负的任务包括4项科学任务,其中有一项为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以及氦-3的储量。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C H,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1.苯的同系物810是 ( )A. B. C. D.2.Cu(OH)2在水中存在着如下沉淀溶解平衡:Cu(OH)2(s)Cu2+(aq)+2OH-(aq),在常温下,K sp=2×10-20。
某CuSO4溶液中,c(Cu2+)=0.02 mol·L-1,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CuSO4溶液加入碱溶液来调整pH,使溶液的pH大于( )A. 2B. 3C. 4D. 53.将m1g铜铝合金投入到1 L含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合金完全溶解后只生成VL —氧化氮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2c(H2SO4) + c(HNO3) = 0.8 mol·L-1B. m2—m1=5.1C. 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34.7%D. V = 2.244.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 13种B. 12种C. 14种D. 9种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预期现象正确的是A. X和Y与电流表连接,将Zn换成Fe,测得电流更大B. X和Y与电流表连接,将盐桥换成铜线,电流表指针偏转C. 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质量增大D. 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盐桥中阴离子向Zn极移动6.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生成42.0LN2(标准状况)B. 有0.250molKNO3被氧化C.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25molD. 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7.某溶液中含有SO32-、Br-、SiO32-、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②有胶状沉淀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③⑤D. ②④⑤8.某烃结构式如下:,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 1 mol 该烃最多可与4 mol氢气反应9.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籍华裔钱永健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和研究了绿色荧光蛋白。
1页 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补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X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X中可能含有SO32-
B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是CuSO4,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
C 向1mL浓度均为0.05mol·L-lNaCl、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01mol·L-l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Ksp(AgCl)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l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A. A B. B C. C D. D 2.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迅猛发展,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种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把正极与负极隔开,锂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该电池的总反应式
是:LiFePO4+C6 Li1-xFePO4+ LixC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子从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 B. 充电时Li+从A极区移向B极区 C. 充电时B极电极反应式为:C6+xLi++xe-===LixC6 D. 放电时A极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 xLi++ xe-=== LiFePO4 3.下列三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2页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A. 实验①中生成的沉淀是BaCO3 B. 实验①中有气体生成 C. 实验②沉淀中可能含有BaSO4 D. 实验③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Ba2++ H2SO3===BaSO3↓+2H+ 4.A、 B、 C、 D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 A 和 C 同主族, B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 C、 D 的单质均可与 NaOH 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 D>B 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A C. AD4 的熔沸点比 CD4的高 D. 可电解BD3制备 B 的单质 5.T ℃,分别向10 mL浓度均为1 mol·L-1的两种弱酸HA、HB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所得溶液pH的两倍(2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c)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a=-lgK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弱酸的Ka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B. a点对应的溶液中c(HA)=0.1 mol·L-1,pH=4 C. 弱酸HB的pKa≈5
D. 酸性:HA6.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已知,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页
A. 离子交换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Na+由左极室向右极室迁移 B. 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BH4-+8OH--8e-=B+6H2O C. 若NaBH4 燃料电池的电压为U伏,则此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03×104UkJ·kg-1 D. 每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时,A电极的质量减轻12.8 g 7.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例如桂皮含肉桂醛
(),杏仁含苯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肉桂醛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B. 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 C. 肉桂醛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3种 D. 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 B.在常温常压下,2.24LSO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NA C. 17.6 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为4NA个 D. 将标况下11.2L的Cl2通入水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 9.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纯净的Na2SO3 ·7H20 a克,隔绝空气加强热至恒重,经过分析与计算,得到的固体质量与全部转化为亚硫酸钠固体的计算值一致,但固体在水中溶解后测的pH值比理论计算值(相同浓度Na2SO3溶液的pH)大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连续两次称量强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如质量差小于0.1g,即可判断固体已经恒重 B. 产生上述矛盾的可能解释:4Na2SO3 3Na2SO4 + Na2S C. 固体产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D. 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能确定产物中有Na2SO4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两组电解实验。 实验一:已知固体电解质只有特定离子才能移动。按照下图装置研究α-AgI固体电解质导体是Ag+导电还是I-导电; 4页
实验二: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液,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研究。 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一:若α-AgI固体是Ag+导电,则通电一段时间后的晶体密度不均匀 B. 实验一:若α-AgI固体是I-导电,则通电一段时间后的晶体密度仍均匀 C. 实验二:若阳极为纯净气体,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可能≥1 D. 实验二:若阳极为混合气体,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可能≥1 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质子数的数目为3.7NA B. 常温常压下,3.0 g含葡萄糖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C. 常温时,56g Fe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D. 晶体B的结构单元如右图,则11g晶体B含有0.6NA个三角形(相邻原子构成) 12.已知:pKa=-lgKa,25℃时H2A的pKa1=1.85;pKa2=7.19。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H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所得溶液中c(HA)+c(A2-)+c(HA-)=0.1mol/L B. b点所得溶液中:c(H2A)+2c(H+)=c(A2-)+2c(OH-) C. 对应溶液水的电离程度:a>b>c>d D. 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A-) 13.锌-铈液流电池体系作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新生一代,有着诸多的优势,如开路电位高、污染小等。锌-铈液流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为惰性材料,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5页
A. 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e4++Zn=Zn2++2Ce3+ B. 充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b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充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b极增加14g D.选择性离子膜为阴离子交换膜,能阻止阳离子通过 14.将cmol/L氨水滴入10mL.0.1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0.1 B. 25℃时,NH4Cl的水解常数(KA)=(10c-1)×10-7 C. 水的电离程度:B>C>A>D D. B点:c(NH3·H2O)+c(H+)=c(OH-)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9NA
C. 标准状况下,1L己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A D. 1mol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C2H518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CH3CO18OC2H5
分子
16.将cmol/L氨水滴入10mL.0.1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6页
A. c=0.1 B. 25℃时,NH4Cl的水解常数(KA)=(10c-1)×10-7 C. 水的电离程度:B>C>A>D D. B点:c(NH3·H2O)+c(H+)=c(OH-)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AlCl3在熔融状态时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4NNA B. 1molOH-与17gNH3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为9NA和10NA C. 常温常压下,0.1mol NH3与0.1mol HCl 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产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D. 13.8g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18.25℃时,有c(HA)+c(A-)=0.1mol/L 的一组HA、KA 混合溶液,溶液中c(HA)、c(A-)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pH= 5.75 的溶液中: c(K+)>c(A- )>c(HA)>q(H+)>c(OH- ) B. 欲得W 点所示溶液,起始所加溶液应符合c(HA)+c(A-)=0.1mol/L 且c(KA) C. pH=3.75的溶液中:c(K+)+c(H+)-c(OH-)+c(HA)=0.1mol/L D. 若A-的水解常数为Kb 则lgKb=-9.25 19.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Cr2O7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 ① ② ③
电解条件 阴、阳极均 为石墨 阴、阳极均为石墨,滴 加1mL浓硫酸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 滴加1mL浓硫酸
Cr2O72-的去除率/% 0.922 12.7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