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9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代码:XXXXX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性质:专业课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方法,了解各种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并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常见分析测试仪器和设备,掌握常见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二、教学内容:1.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概述(1)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定义和发展概述(2)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分类和主要方法2.金属材料分析测试技术(1)金属材料的组织分析技术(2)金属材料的成分分析技术(3)金属材料的缺陷检测技术(4)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3.非金属材料分析测试技术(1)陶瓷材料的成分分析技术(2)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分析技术(3)复合材料的界面分析技术(4)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测试技术4.表面分析技术(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的原理和应用(2)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原理和应用(3)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原理和应用5.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1)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2)光谱分析仪的使用和操作(3)差热分析仪的使用和操作(4)拉伸试验机的使用和操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将介绍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提高学生的理解。
实验操作将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测试实验,分析测试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
平时成绩按照学生的实验报告及参与度进行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整个课程成绩的50%。
五、参考教材:1.《材料分析理论与实践》出版社:XXX出版社2.《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导论》出版社:XXX出版社1.XXX,XXX.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研究[M].北京:XXX出版社,20XX.2.XXX,XXX.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导论[M].北京:XXX出版社,20XX.以上为《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内容旨在引领学生掌握和应用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指通过对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等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获取材料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为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材料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推动材料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分类。
1.化学分析技术,包括元素分析、化合物分析、表面分析等,常用的方法有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2.结构分析技术,包括晶体结构分析、显微结构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等,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3.性能测试技术,包括力学性能测试、热物性测试、电磁性能测试等,常用的方法有拉伸试验、热分析、磁性测试等。
4.损伤分析技术,包括断裂分析、磨损分析、腐蚀分析等,常用的方法有断口分析、磨损测试、腐蚀试验等。
二、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
1.材料研究与开发,通过对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材料质量控制,通过对材料的质量、性能进行测试,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
3.产品应用与改进,通过对产品材料的分析和测试,了解产品的材料特性,为产品的应用与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4.事故分析与预防,通过对材料损伤的分析和测试,了解损伤的原因和机理,为事故的分析与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材料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出更多样化、多功能化的分析测试技术。
2.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3.微观化,随着纳米技术和微观技术的发展,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也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实现对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精细分析和测试。
4.综合化,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交叉融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实现不同分析测试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分析测试的综合能力。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一)1、施工时所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D)。
A、14dB、7dC、35dD、28d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 C )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A、抗拉强度B、抗剪强度C、扭矩系数D、承载力量3、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 A )移交。
A、建立单位B、施工单位C、监理单位D、设计单位4、城建档案治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展监视、检查、指导。
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展( C ),验收合格后,须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A、检查B、验收C、预验收D、指导5、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案卷( A )。
A、文字材料排前,图纸排后B、图纸排前,文字材料排后C、文字材料、图纸按时间挨次排列D、文字材料,图纸材料交叉排列6、建筑与构造工程包括那几个分部( B )。
A、地基与根底、主体、装饰装修、屋面、节能分部B、地基与根底、主体、装饰装修、屋面分部C、地基与根底、主体、装饰装修分部D、地基与根底、主体分部7、在原材料肯定的状况下,打算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水泥用量B、水灰比C、水含量D、砂率8、数据加密技术从技术上的实现分为在( A )两方面。
A、软件和硬件B、软盘和硬盘C、数据和数字D、技术和治理9、混凝土同条件试件养护:构造部位由监理和施工各方共同选定,同一强度等级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 A )组。
A、3B、10C、14D、2010、不属于统计分析特点的是( D )。
A、数据性B、目的性C、时效性D、准时性11、施工资料治理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进展( C )。
A、全面治理B、全方位掌握C、过程掌握D、全范围掌握12、目前工程文件、资料用得最多的载体形式有( A )。
A、纸质载体B、磁性载体C、光盘载体D、缩微品载体13、施工资料应当根据先后挨次分类,对同一类型的资料应根据其( A )进展排序。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材料的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是为了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相应的测试手段。
通过分析测试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特点,进而为材料的研发、优化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一、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不同质荷比(m/z)的离子的相对丰度来确定样品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方法。
质谱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有机物和无机物。
其优点是能快速分析出物质组成,提供准确的质量数据,对于结构复杂的样品仍能有效分析。
二、核磁共振(NMR)谱学核磁共振谱学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核自旋与磁场相互作用的现象来分析样品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不同核的共振频率和强度可以提供关于样品分子结构和组成的信息。
核磁共振谱学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析。
由于从核磁共振谱图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结构信息,所以核磁共振谱学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三、红外光谱学红外光谱学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样品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不同官能团在红外区域会有特定的吸收峰位,因此红外光谱能提供有关样品中化学键和官能团的信息。
红外光谱学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析。
它具有非破坏性、快速、易于操作等特点,在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对入射X射线的衍射现象来研究样品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方法。
不同物质的晶格结构具有不同的衍射图样,通过分析衍射图样可以获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
X射线衍射适用于分析有晶体结构的材料,如金属、陶瓷、单晶等。
它能提供关于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应力等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地质学和能源领域。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通过聚焦电子束对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获得材料的表面形貌、颗粒分布和成分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则能提供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界面微观结构的信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许多领域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意义、常见的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意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一种对材料进行形态、成分、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方法。
这项技术在材料科学、冶金工业、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测试,我们可以获得材料的基本特性,进而为材料的选择、设计以及工艺过程的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撑。
常见的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有很多种类,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A)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外观、微观结构、成分、相组成、晶体结构以及热学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测试,从而获得更多关于材料特性的信息。
其中,光学显微镜观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表面形态分析手段。
通过对材料表面的观察,可以研究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缺陷、晶格结构等特征。
而SEM和TEM则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材料微观结构信息,包括晶粒尺寸、晶界分布、相的类型和分布等。
XRD和FTIR则可以用于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分析。
XRD通过对材料中晶体结构的衍射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晶体相组成、晶格常数等。
FTIR则通过分析材料的红外吸收谱图,可以得知材料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最新的研究进展: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例如,基于电子显微学的新型分析方法正在逐渐兴起。
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的联用技术可以将成分分析、结构分析与显微观察相结合,实现高分辨率的材料表征。
此外,近年来,超快激光光谱学、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新技术的出现也为材料分析测试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多的信息。
总结: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教改初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逐渐成为科研和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相较于国外,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
教育是任何一个领域发展的基础,因此针对《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对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教改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进步。
一、课程特点分析《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材料工程、化工、环境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该课程涉及的内容繁多,包括材料测试方法、分析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数据处理及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含量。
当前《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未能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滞后。
缺乏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学生缺乏对相关仪器的实际操作经验,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学改革思路针对当前《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思路:1. 更新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使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提高教学实用性。
2. 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例如实验课、实习等,使学生能够亲自操作相关仪器,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等,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及时了解最新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内容。
2. 更新教材: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或审定最新的教材,保证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和先进性,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料。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第一篇: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一、引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现代材料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材料结构、材料性能以及材料组成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测试,能够为材料的合理设计、精细加工、可靠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二、主要内容1.材料结构分析测试:此项测试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原位形貌、拉伸或压缩变形过程以及破坏机理的观察和分析,来揭示材料微结构的特征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材料物理性质测试:此项测试主要包括材料的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等各个方面。
其中,热学性能测试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比热等;电学性能测试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磁导率等;光学性能测试包括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等。
3.材料化学成分测试:此项测试主要是通过对材料中各种元素化学量的测定,来确定材料的组成及其含量范围。
其中,常用的测试方法有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等。
4.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此项测试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受力响应、变形、破坏等参数的测定,来评估材料的强度、韧性、脆性、疲劳性等力学特性。
其中,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硬度测试等。
三、测试技术优化为了提高材料分析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改进:从设备的选型、使用、维护等多方面考虑,提高设备的测试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为特定的测试任务提供更优化的测试方法。
2.测试方法的优化:对测试方法的有效性、精度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估和提高,并根据实际测试情况不断优化测试方法。
3.测试样品的处理:要注重对测试样品的处理和制备,避免样品的变形、损伤、干扰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测试人员的素质提高:对测试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技能的提高,使其具备独立进行测试的能力和科学分析测试结果的能力。
四、应用前景目前,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各个方面,如材料设计、加工制造、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组成,以及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1.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材料的组成和性质信息。
常见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等。
2. 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核磁共振信号,来获取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信息。
常见的核磁共振技术包括质子核磁共振技术和碳-13核磁共振技术等。
3. 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通过对材料进行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观察,来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
常见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4. 热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加热和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变化,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降解行为。
常见的热分析技术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和热导率测量等。
5. 表面分析技术:表面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分析,来研究材料的表面组成和表面特性。
常见的表面分析技术包括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
技术,如X射线衍射分析、负离子萃取法、电化学测试等。
不同的技术可以相互补充,提供更全面的材料信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用于材料的开发、制备、优化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我们的科研和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教材大纲
山东科技大学谷亦杰
第一章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概述(材料分析测试目的和物理角度论述基本粒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一般原理
第二节衍射分析方法概述
第三节电子显微分析方法概述
第四节电子能谱分析方法概述
第五节光谱分析方法慨述
第六节色谱、质谱及电化学分析方法概述
第七节其他分析方法概述
第八节计算机在分析测试技术中的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一节X射线物理基础
1x射线的产生
2连续X射线谱
3特征X射线谱
第二节X射线衍射衍射方向
1、布拉格方程
2、倒易点阵及衍射矢量方程
3、厄瓦尔德图解
第三节x射线衍射强度
1、一个电子的散射强度
2、原子散射强度
3、晶胞衍射强度
4、小晶体散射与衍射积分强度
5、多晶体衍射积分强度
6、影响衍射强度的其它因素
第四节x射线衍射方法
1、多晶体衍射方法
2、单晶体衍射方法
第五节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
1、物相分析
2、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3、宏观应力测定
4、晶体取向的测定
5、聚合物材料x射线分析
6、非晶材料的x射线散射分析
8、薄膜材料的x射线散射分析
7、计算机在x射线结构分析与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三章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第一节透射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构造
1工作原理
2构造
第二节样品制备
1、粉末样品的制备
2、薄膜样品
第三节衍射斑的形成理论与基本成像操作
1、衍射斑的形成理论与标定(基本、高阶和孪晶斑)
2、基本成像操作及像衬度
第四节电子衍射运动学理论
1、运动学理论的基本假设
2、完整晶体衍射强度
3、缺陷晶体的衍射强度
第五节高分辨透射电镜
第六节应用
1、应用举例
2、计算机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四章扫描电子显微和电子探针分析、
第一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1、工作原理及构造
2、成象原理与应用
3、计算机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材料设计中的应用第二节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1、能谱仪原理及应用
2、波谱仪原理及应用
第五章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
第一节扫描隧道显微镜
1、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的特点与应用
第二节原子力显微镜
1、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六章光电子能谱分析
第一节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基本原理
2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3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与应用
第二节紫外光电子能谱法
1、基本原理
2、紫外光电子能谱仪
3、紫外光电子能谱分析与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七章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第一节、基本原理
4俄歇电子产额
5直接谱与微分谱
第二节、俄歇电子能谱仪
1、工作原理
2、构造
第三节、俄歇电子能谱分析与应用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八章原子光谱分析
第一节原子发射光谱法
1基本原理
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与应用
第二节原子吸收光谱法
1基本原理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原子吸收分析应用
第三节原子荧光光谱法
1基本原理
2原子荧光光谱仪
3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九章分子光谱分析
第一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基本原理
2分光光度计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应用
第二节分子荧光光谱法
1、基本原理
2、荧光光谱仪
3、分子荧光光谱应用
第三节红外吸收光谱法
1基本原理
2红外吸收光谱仪
3红外吸收光谱仪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章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第一节、激光拉曼光谱原理
1 激光拉曼效应
2 退偏比
第二节、激光拉曼光谱仪与激光拉曼谱应用
1 激光拉曼光谱仪工作原理
2 激光拉曼光谱仪构造
3 激光拉曼谱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一章质谱分析
第一节质谱分析法基础
1概述
2质谱图和质谱裂解表示法
3碎片离子及其断裂规律
4、亚稳离子
第二节质谱分析法的应用
1 分子离子和分子离子峰的判断
2 利用质谱确定分子式
第三节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
1 二次离子质谱仪
2 二次离子质谱的分类
3 二次离子质谱的特点
4 二次离子的产生及其影响因轰
5 二次离子质谱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二章色谱分析
第一节色谱分析法理论基础
1概述
2色谱图及色谱基本参数
3色谱法基本理论
4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 气相色谱法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三节色谱分析法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三章电化学分析
第一节电位分析法
1电位分析的原理
2电位分析的应用
第二节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1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
2电解分析方法的应用
3库仑分析法的应用
第二节伏安和极谱分析法
1单扫描极谱法
2脉冲极谱法
第三节溶出伏安法
1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2溶出伏安法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谱分析
1.核磁共振谱法基本原理
2核磁共振谱基本原理
3化学位移与磁屏蔽
4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第二节、核磁共振谱仪
1 工作原理
2 构造
第三节核磁共振谱分析与应用
1、13C NMR的分析
2、1H NMR的分析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五章电子自旋共振谱分析
第一节基本原理
第二节仪器装置
第三节超精细结构
第四节电子自旋共振谱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六章穆斯堡尔谱分析
1穆斯堡尔谱原理
2穆斯堡尔效应
3化学位移
4核的四极矩分裂
第二节、穆斯堡尔谱仪与穆斯堡尔谱的应用
1 穆斯堡尔谱仪的工作原理
2 穆斯堡尔谱仪构造
3 穆斯堡尔谱分析与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七章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第一节基本原理
1X射线吸收
2远边结构
3配位原子结构状态分析
4吸收边位移
第二节实验方法及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的应用
1 实验方法
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第十八章热分析
第一节差热分析法
1基本原理与差热分析仪
2差热曲线分析与应用
3影响差热分析曲线测定结果的因素
第二节差示扫描量热法
1基本原理与差示扫描量热仪
2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应用
3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曲线测定结果的因素
第三节热重法
1基本原理与热重法仪
2热重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习题
特色:
1、对在材料研究当中使用频率愈大的新的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 核磁共振谱、穆斯堡尔
谱、原子力显微镜等。
2、把计算机在材料的应用引入到分析测试当中。
3、分析测试方法涉及了金属、非金属和高分子专业。
4、侧重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在每章都有该方法的应用。
5、采用大量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清晰的科研图片。
6、教材内容作到深入浅出,易于本科生的教学。
7、编者素质比较高,大为博士和高级职称。
编者大为材料分析测试一线教师,熟悉本科生教学。
8、参编单位包括了国内十多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