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杠杆》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节 杠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五要素,会画力臂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6--79的内容,我知道:1. 就是杠杆,生活中的杠杆有: 等。
2.杠杆的五要素(1) 叫做杠杆的支点,用“O ”表示(2) 叫做杠杆的动力,用F 1表示(3) 叫做杠杆的阻力,用F 2表示(4) 叫做杠杆的动力臂,用L 1表示(5) 叫做杠杆的阻力臂,用L 2表示。
二、合作探究(一)画力臂1、自学力臂的画法 (1)先根据实际情况标出杠杆的支点。
(2)再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可以向两端恰当延长)。
(3)最后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注意:○1、力的作用线需要延长时,延长部分一定要用虚线。
○2、力臂的表示可以是实线带双箭头,也可以是虚线带大括号。
2、画出下列图中各力的力臂(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自学P77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我知道:(1)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 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O F 1 F 2F 2 1O 图12.1—3 图12.1--2图12.1--1(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要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重物时,保持______并静止时,达到平衡状态。
(3)画出图13.4—3中F1, F2的力臂,我知道图中的力臂落在杠杆上,因此我知道,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的长度。
2.小组实验:根据教材P77的探究活动来实验,我组的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1 2 3动力F1/N动力臂L1/cm动力×动力臂F1 L1/N.cm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F2 L2/N .cm(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
三、牛刀小试1、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阻力臂是20 cm,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 N的物体.2.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N,方向_____.图12.1--4四、知识小结通过认真学习,我知道:(一)力臂的画法可总结为:1、定点。
课题:§12.1 杠杆【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探究并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及其作用3.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会判断所给杠杆属于哪一类型。
【学习重点】:1.认识杠杆及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3.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计算及应用【学习难点】:杠杆力臂的作法,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课前预习】自学课本《12.1杠杆》一节的内容,认真观察本课的插图,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杠杆都是直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杠杆的五要素包括、、、、。
【快乐学习激情展示】◆学点一认识杠杆阅读课本76-77页,并观察76页图12.1-1,完成下列内容: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转动的叫杠杆;杠杆都是直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 ;动力F1: 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 到的距离;阻力臂L2: 到的距离。
※注意:1.动力和阻力:(请牢记)是外面的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2.力臂的画法:突出支点..和力的作用线.....:(口诀: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边学边练】作(找)出图甲、乙、丙杠杆的五要素。
13.设计实验:※注意:实验前,要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3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5.总结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表达式:思考(1):此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2)对于已经平衡的杠杆,再作用在杠杆上一个力时该杠杆一定不平衡吗?答:;杠杆的动力大时动力端一定下沉吗?答:;杠杆的动力臂大时动力端一定下沉吗?答:;那么杠杆哪端下沉取决于哪个大。
6.自学课本78页例题,认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学点三.生活中的杠杆1.列举:生活中,你见到的杠杆有哪些。
第一节《杠杆》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会画力臂(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1)重点:杠杆的五要素、画力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把实物抽象成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知识点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转动的叫杠杆。
2、(知识点2:杠杆的五要素)五要素:支点是杠杆的点;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到的距离;阻力臂是到的距离。
3、(知识点3:杠杆的平衡条件)× = ×。
公式模块二合作探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兔子和猴子同时捡到一支胡萝卜,正为怎么平分犯愁。
小熊想到一个办法: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猴子让兔子先挑,问兔子要哪一头?兔子选择了长的一头。
兔子说:“我胜利啦” !猴子说:“他中计了” !请问,猴子和兔子谁分得的萝卜重?甲认为:A较重;乙认为:B较重;丙认为:A、B一样重.你赞同谁的观点呢?(二)、自主学习:认识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动力是;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到的距离;阻力臂是到的距离。
3、关于力臂的概念,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的垂直距离;b.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其作用点不变,但力的作用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也要;c.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d.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
4、画力臂的一般步骤:a.找出;b.作出力的作用线,注意,延长线用表示(实线或虚线);c.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注意,垂线用虚线,并标上垂直符号;d.力臂即支点到垂足的,用大括号标注,并标上l1或l2;5、画出下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杠杆导学案第 2 页12.1杠杆学习目标:认识杠杆。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学习重点:杠杆的五要素 画力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把实物抽象成杠杆 理解力臂的概念 自主学习:(一)认识杠杆观察教材P64图13.4-4所示的几种工具。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 转动的 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 ;动力是 ; 阻力是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 到 的距离;阻力臂 是 到 的距离。
观察图13.4-4,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3.一试身手:画出下面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温馨提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2. 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3.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4.实验猜想: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运动状态。
2. 实验条件:在静止状态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了方便力臂的测量,要求将杠杆调整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臂就可以在杠杆上直接测量了。
3. 实验设计:(1) 如右图所示,调节杠杆左(右)端的 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
(2) 在调平的杠杆左侧适当位置挂上适当的钩码,钩码对杠杆的拉力记为F 1(等于钩码重力),并测量力臂L 1;然后在杠杆右侧悬挂与左侧数量不等的钩码,钩码对杠杆的拉力记为F 2,调整右侧钩码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并测量出力臂L 2。
(3) 改变左右两侧钩码数量,重复实验步骤(2),将每次测量的F 1、 L 1、 F 2、 L 2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4 )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 F 1L 1=F 2L 2例题分析: 例题:如图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 为支点,AO =0.2m ,当在A 点悬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 的力臂L 2,力臂L 2为多少?(三)杠杆的应用 1.分类:A 、省力杠杆: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生活中事例是B 、费力杠杆: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生活中事例是C 、等臂杠杆: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事例是 ,2.指出课本图13.4—4中各属于什么杠杆:甲 乙 丙 例:在①钓鱼竿②天平 ③羊角锤 ④理发剪刀 ⑤缝纫机踏板 ⑥铡刀 ⑦瓶盖扳子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m 阻力F 2/N阻力臂L 2/m 1 2 3第 3 页第 4 页。
第十二章第1节 杠杆(第1课时)一.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古希腊的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什么缘故敢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够移动地球”?学习目标:一、明白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二、明白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3、会找杠杆的支点,会画杠杆上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二.引探——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同窗们通过查找讲义,完成以下问题: 一、一根硬棒,在 能绕着 转动,这根硬棒确实是杠杆。
熟悉下面生活中的杠杆。
图1图2图3图4 图5 图6图7二、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 的点,即概念中的固定点,用字母_____表示;动力:使 的力;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阻力: 的力;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注释:动力和阻力是依照力的转动成效命名的,都是外界施加给杠杆的力,杠杆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也必然在杠杆上。
动力臂:从支点到 的垂直距离,用字母_________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 的垂直距离。
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三.释疑——主动展现,阐释疑点1. 画出以下杠杆的力臂图10 图9F 1F2甲乙2.画出下面杠杆的力臂丙丁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式分组完成上面生活中的杠杆图1到图10的杠杆示用意。
注意:(1)力臂是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因此力臂不必然在杠杆上。
(2)作图细节方面: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且力臂的长度应该用大括号或双箭头标记;垂直的地址应有垂足;支点处用O标记。
五、精练——当堂训练,提升能力一、以下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只能够是直的B、杠杆一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能够不在杠杆上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二、以下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A.弹簧测力计B. 杆秤C. 台秤D. 托盘天平3、如下图,图中画出了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试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12章第一节杠杆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12章第一节杠杆导学案[新课导学]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 杠杆的五个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4.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L1>L2②费力杠杆:L1< L2③等臂杠杆:L1=L21/ 8例1.如图12-16所示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a 图B. b图C. c图D. d图解答:D[剖析]:杠杆在生活水平应用很多。
对于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的识别方法主要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在以上A图中,C图中都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而B图中为等臂杠杆。
在D图中,钓鱼杆中鱼对杆的拉力是阻力,手对杆向上的力是动力,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例2.如图12-17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正确表示开瓶盖时的动力、阻力和支点O。
解答:如右上图所示。
[剖析]:对于此题的分析,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如何找到支点,起子在起瓶盖时,是围绕着瓶盖上的一点转动,所以支点是瓶盖上一点,有的同学容易认为是瓶口边缘的一点,这是错误的。
二是阻力的作用点及方向,当用手对起子向上施力时,瓶盖边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瓶盖对起子有一个向下的力,所以阻力方向应是向下,有的同学容易认为是向上,这是没有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3.如图12-18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N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和它的力臂。
(支点O在图中给出)解答:如右上图所示。
[剖析]:在此题中,我们应将油桶看作一个杠杆,支点在O点,阻力就是油桶的重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要想最省力,力臂要最长,所以选择以油桶的直径为力臂。
第1节 杠 杆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杠杆的相关概念。
通过实例、实验、说明(用语言描述、画图等)杠杆的相关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会设计实验,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杠杆的三种类别及各自特点。
能列举生活中三种杠杆的实例。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杠杆的相关概念。
通过实例、实验、说明(用语言描述、画图等)杠杆的相关概念。
学习活动1:阅读课本P64页内容,认识杠杆及相关要素,知道什么叫杠杆的平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展示评价1:用语言描述什么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学习活动2:观察课本上杠杆的示意图,能用示意图描述杠杆的五个要素。
展示评价2:画出用筷子撬动物体杠杆的示意图(要求标出五要素)学习活动3:用钉锤拔钉子,观察钉锤的运动情况,讨论钉锤能否作为杠杆。
展示评价3:画出用钉锤拔钉子时,杠杆的示意图。
(标出五要素)学习活动4:讨论识别生活中的一些杠杆,能找出课桌上的杠杆。
展示评价4: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二)、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会设计实验,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学习活动5:通过实验初步感受杠杆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杠杆平衡。
展示评价5:1、描述所使用杠杆的五要素2、猜想杠杆平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活动6:阅读教材P65页,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应该满足怎样的关系?展示评价6:我的设计方案:学习活动7: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展示评价8:我总结的结论是:(三)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杠杆的三种类别及各自特点。
能列举生活中三种杠杆的实例。
学习活动9: 阅读课本杠杆的应用内容,描述三种杠杆的特点,体会说出它们的区别。
展示评价9:列举生活中三种杠杆的实例学习活动10: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能用语言描述展示评价10:我本节课的收获是:三、课堂达标:1、下列工具中:⑴镊子;⑵羊角锤;⑶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2、筷子是我国和部分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
F1 F2•O •C•B •A•O 学校八年级下物理学科导学案班级: 学生姓名: 导学案编号:12.1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日期:课题:§ 12.1 杠杆 〖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
2.会画力臂。
3.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自研.自探.合作主题展示提升.质疑评价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主题一 杠杆的概念 杠杆五要素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 转动的硬棒(可以是弯曲的)叫做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 。
动力是 。
阻力是 。
动力臂是 到 的距离。
阻力臂是 到 的距离。
提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 主题二 动力臂 阻力臂作图方法 1.练习:做下图中点到直线的距离 2.做力臂的方法步骤:(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1)找准支点。
(2)画动力,阻力的示意图。
(3)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4)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5)用大括号或双箭头标出力臂。
主题三 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在右图中标五要素,做动力臂,阻力臂。
(2)什么叫杠杆平衡状态?(3)阅读课本p77实验完成实验,填写数据表。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可表示为 。
杠杆偏左调 ,偏右调 。
2.例题阅读,讨论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解题步骤3.如图,拉力F作用在杠杆中点B处,已知AC=1.8m,G=100N,求拉力F。
展示一1.找杠杆五要素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杠杆。
并展示你的杠杆。
3.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B.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展示二1.做下图力的力臂展示三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 ,身体可视为杠杆,O 为支点,A 点为重心(g 取10N/kg ) (1)该同学的重力为多少?(2)在图中画出重力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3)若OB=1.0m ,BC=0.4m ,求地面对手的支持力大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难点重点:1、找力臂2、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1、在杠杆上找力臂2、杠杆平衡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课第二课时:展示交流课学习流程学案(学生)第一课时明标导学明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识别生活中的杠杆。
2、熟悉杠杆的几个名词,会找力臂。
3、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平衡原理)4、结合实例给杠杆分类导学:阿基米德“狂言”:如果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他能撬起来吗?导案(教师)依标独学结合课本P76---79页独学:完成以下填空认识杠杆观察教材及下面所示的几种工具并亲自做一下。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
动力是。
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是到的距离。
阻力臂是到的距离。
(简记: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警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3、画力臂(如图甲、乙)步骤:(1)找准支点。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标出力臂。
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2、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3、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4、下列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①省力杠杆。
②费力杠杆1、结合多媒体“情景导入”2、巡视学生自学情况(独学)围标合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先猜一下:。
2、实验探究①阅读课本,思考实验步骤②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注意小组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③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若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导学案(一)(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节杠杆课题第二章第1节杠杆(一)学情预设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目标1、解读目标杠杠的五要素是重点,杠杠的力臂作图是中考的一个考点学法指导定向自学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知识准备知识点一杠杆阅读课本76、77页,完成下列填空1、杠杆的定义(杠杆的共同特征)一根硬棒,在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从到作用线的。
阻力臂(L2):从到作用线的。
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点”为杠杆的支点;“线”为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
如图所示,力F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a)图中F的力臂l比(b)图中F的力臂lˊ大、(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b所示、(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B、杠杆一定有支点C、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2、对照以下几幅图,分别指出各杠杆的五要素。
3、如图所示,一个动力作用在A点,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找出此时的支点;如果动力方向向上时,支点在哪?在图上分别标出来。
4、在下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4、在图下列的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检查讨论检查预习情况讨论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小组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反馈展示小组在定向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反思总结1、我掌握哪些知识?2、我不明白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教师总结:。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学习目标】
1、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3、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4、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5、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学习重点】
杠杆力臂的作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难点】
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点;
2、完成预习自测;
【知识准备】
1.力的三要素是指、、。
2.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或。
3.重力的计算公式是:,重力的方向。
【教材助读】
【预习自测】
1、一个硬棒,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几个名词:支点:_________________.动力:_________________. 阻力: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 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4、等臂杠杆是动力臂与阻力臂;省力杠杆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省力却要费;费力杠杆是动力臂比阻力臂,却省了距离。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利用木棍搬动巨大石块是什么原理呢?
【质疑探究】
探究问题一:什么是杠杆?
1.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机械,有的机械简单,有的机械复杂,不管机械是多么复杂,都可以从中找到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
2.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这样的就是杠杆。
3.农民用的扁担,放在地面上,它是杠杆吗?一硬棒是杠杆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杠杆一定是直的吗?举例说明。
4.请同学们讨论,生活中哪些物品在使用时利用了杠杆,哪部分利用了杠杆?你能否举出一些杠杆例子?
探究问题二:杠杆的五要素和作图
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用符号表示;
(2)动力:杠杆转动的力;用符号表示;
(3)阻力:;用符号表示;
(4)动力臂:从到的距离;用符号表示;
(5)阻力臂:从到的距离;用符号表示。
(提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
1.利用硬木棒撬动巨大的石块,,如图12-1-1,请同学找出支点O、动力F1.、阻力F2、,并
画出动力臂L1阻力臂L2。
2.在图12-1-2中,要把石块撬起来,你有几种方法,在图中画出不同方法的动力方向和支点
位置,并画出动力臂。
3.画出图12-1-3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你能总结一下做力臂的步骤吗
① 。
② 。
③ 。
④ 。
探究问题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实验器材 。
②设计实验 ③进行实验
A .把杠杆用细线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思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
若杠杆的右端高则平衡螺母应该向 调。
B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
图
12-1-2
图12-1-3
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
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力当做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力当做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数据填入表中。
C.改变钩码重个数和位置,再做两次实验,把数据填入表中。
④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思考:实验过程中我们反复多次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这样做的目的是。
探究问题四:生活中的杠杆
【归纳总结】
1.杠杆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的五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杠杆的分类:(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网络图】
【当堂检测】
1、如图所示,杠杆AB可绕B点转动,在A端挂一重物G,并用
细绳系住A点,当AB保持水平,细绳和AB成30O角,画出力F和重
力G的力臂。
【拓展】若设AB长为L,则细绳的力F的力臂为,F= 。
(杠杆自重不计)
2、如图所示的杠杆平衡,下列移动后杠杆仍能平衡的是()。
A、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2格;
B、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两边移动2格;
C、左右两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1格;
D、左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1格,右边的钩码向中间移动2格。
3、下列应用省力杠杆的是()。
A、手握钢笔写字
B、用筷子夹菜
C、用大扫帚扫地
4、对已经平衡的杠杆,再加一个作用力,则()。
A、杠杆不可能再平衡;
B、杠杆仍可以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臂上;
C、杠杆仍可以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臂上;
D、杠杆仍可以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5、如图所示,下列各种器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6、如图所示,物体悬挂在A点,在B点需要作用100N的
力,杠杆才能水平平衡;物体悬挂在B点,在A点需要作
用400N的力,杠杆才能水平平衡,求物体的重量是多少?(杠杆自重不计)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