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17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民族娃娃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娃娃的概念和特征。
2.学会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形象。
3.能够综合运用画笔和颜料进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1.掌握民族娃娃的线条描绘方法。
2.理解形体的结构特征。
3.掌握颜色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解决面部表现的难度。
2.解决服装和饰品的表现难度。
3.解决颜色搭配难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民族娃娃•介绍民族娃娃的由来和特征。
•观看相关的流行民族娃娃图案和模型。
第二课时:熟悉民族娃娃的表现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模仿掌握民族娃娃的线条表现方法。
•练习使用铅笔、炭笔进行素描,训练线条技巧和肌理感。
第三课时:学习颜色和画布的运用技巧•学习颜色的概念和常规色彩模式。
•学习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通过配色运用表现画家的视觉效果。
第四课时:运用基础技巧,进行人物画创作•学习教师提供的民族娃娃构图和固定线条,学生根据构图完成个性化的表现。
•尝试使用彩铅、蜡笔、水彩对作品进行涂色,学习色彩之间的搭配应用。
第五课时:颜色运用和作品的涂改•老师为学生提供范本,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涂改。
•引导学生将颜色差异明显的区域重绘和重新配色,提高色彩层次效果。
第六课时:创作思路和作品阐述•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缘由和意愿,进行作品创作和表述。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缘由,尝试使用水彩画等媒介进行作品创作,提高水彩绘画的运用技能。
教学评价为了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对每个学生在作品表现、色彩搭配、线条描绘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用详尽的文字进行分析和说明。
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
教学拓展在课程结束后,带领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博物馆,学习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工艺的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24广西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24广西美术出版社)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如色彩、线条、形状等。
-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如勾勒、涂抹、渲染等。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美术创作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 学生能够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大纲- 根据广西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梳理出教学大纲,明确每个课题的教学内容。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 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 通过问题、情境、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与示范- 讲解课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如色彩、线条、形状等。
- 通过示范,展示绘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过程。
3.3 实践与指导-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创作美术作品。
-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3.4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同学相互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3.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 给出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 教材: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广西美术出版社)- 辅助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色铅笔等六、教学时间- 课时:每节课40分钟七、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
广西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题名称第一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1.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2.通过本课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建教学目标筑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建筑艺术欣赏促进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培养设计童识:教学重难点以我国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一、交流什么是建筑艺术?二、对每件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建筑艺术欣赏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观赏、思考与描述。
教学过程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相识、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1课题名称第二课永恒的追求教学方针分析、欣赏不同的形式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如何领会美术作品表现的体育肉体。
一、组织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2、导入教学。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描绘上,而是挑选富有表现力的瞬时,通过精教学过程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
3、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相识、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功课布置。
2课题名称第三课奔马图教学方针认识马的心理布局,进修用羊毫表现一匹奔跑的马。
教学重难点进修马的奔跑向前的肉体,培养团队肉体。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有关马的故事导入本课,点名课题。
2、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马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生产、军事、交通、娱乐等方面思考。
)3、学生回答,教师释疑解难。
二、通过欣赏评述来认识马。
教学过程三、学生做作业,大胆创新。
四、功课展示,共同评价。
1、学生画好马后,用剪刀剪下,贴在卷纸面上。
2、师生共同欣赏、评议。
3、学生谈创作体会。
五、课堂小结。
3课题名称第四课新房子能运用线条和彩色大胆地把自己家乡的房子的变化教学目标和风格特点画下来,感受城乡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重难点线外型的创意表现。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中国雕塑作品欣赏第一节课:《千手观音像》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千手观音的风格特征;2.谈论学生对观音的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感受千手观音的神圣;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千手观音像》的绘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1.了解千手观音的形象特征和神圣意义;2.掌握绘制《千手观音像》的基本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图片欣赏和教师讲解,了解千手观音的形象特征;2.引导学生感受千手观音的神圣;3.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实现作品的美观。
第二节课:《秦兵马俑》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小型版的秦兵马俑的制作。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1.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2.掌握小型版秦兵马俑的制作方法;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图片欣赏和教师讲解,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小型版秦兵马俑的制作;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实现作品的美观。
第三节课:《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毛泽东像胸像的制作,并配以相应的背景,达到作品的鲜明效果。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应:1.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的历史和制作工艺;2.掌握毛泽东像胸像的制作方法;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图片欣赏和教师讲解,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的历史和制作工艺;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毛泽东像胸像的制作,并配以相应的背景,达到作品的鲜明效果;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实现作品的美观。
第四节课:《大雁塔》教学内容1.学生通过老师介绍和图片欣赏,了解大雁塔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征;2.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大雁塔的造型,并配以相应的背景,达到作品的鲜明效果。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新房子|广西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房屋的构造和建筑材料。
2.掌握人物的绘画基础技法,能够描绘具有空间感和透视感的房屋和人物。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在绘画时能够准确地表达房屋和人物的形态、纹理和光影。
4.通过绘画活动,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房屋的构造和建筑材料。
2.学会使用透视法描绘房屋和人物。
3.学习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光影和纹理。
三、教学内容1. 房屋的构造和建筑材料教师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房屋的基本构造和常用建筑材料,这包括墙体、屋顶、地面和窗户等基本元素。
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不同房屋的构造和材料,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2. 描绘具有空间感和透视感的房屋和人物教师向学生讲解透视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让学生掌握使用透视法描绘房屋和人物的基本技法。
通过绘制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和实物模型等训练,帮助学生理解透视法的原理和应用。
3. 表现光影和纹理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房屋和人物的光影、纹理和质感,例如使用交错的直线表现木料的纹理,使用水平的线条表现墙面的光影等等。
通过多维度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想象中的东西。
四、教学方法1. 图片与实物结合的讲解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房屋的结构和材料,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学生记住某些方面以便下一步的学习。
2. 绘画教学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去表达自己对新房子的想象和创意。
3.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提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交流想法。
五、教学过程1. 游戏:识别房屋的基本元素教师通过将不同形状的纸片放在黑板上,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比较和归纳,从而了解房屋的基本元素和结构。
1.《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认识中外建筑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建筑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能力目标: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中外建筑作品作出正确的评述。
3、情感目标:感受中外建筑作品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美术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态度和健康的审美心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中外建筑作品。
引导学生对建筑作品进行材料、表现形式与内容特征的分析、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建筑的感受和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建筑图片欣赏、中外建筑知识介绍、学生范作欣赏等。
学生:画纸、铅笔、尺子、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阅读欣赏,初识建筑。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阅读课本提供的建筑作品的图例和文字,使学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里对建筑作品有初步的印象。
(2)你喜欢建筑吗?你家附近有什么建筑吗?你见过的建筑作品是怎样的?教师提出些简单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授新知,认识建筑。
(1)教师利用教室电教设备或直接展示课前制作的课件或有关建筑作品的画册、图片,供学生再次欣赏建筑作品。
(2)教师简要讲述建筑的起源、中外建筑概况及建筑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建筑。
(3)教师从建筑的艺术表现和艺术特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建筑。
3、讨论探索,感悟建筑。
(1)教师再次组织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建筑图片,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材质、造型手法、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欣赏、认识建筑作品。
(2)学生6-8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把课前收集到的建筑图片、画册等摆到桌面上欣赏。
(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几张不同材质、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建筑设计作品,供学生讨论问题使用。
(4)学生思考:黑板上展示的建筑作品表现的是什么题材,它们是什么材质的?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5)学生讨论后,可用个体回答的方式进行意见交流。
--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题名称教学目标第一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1 .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2 .通过本课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建筑艺术欣赏促进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培养设计童识:以我国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一、交流什么是建筑艺术 ?二、对每件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建筑艺术欣赏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 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观赏、思考与描述。
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永恒的追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题名称教学目标--如何领会美术作品表现的体育精神。
一、组织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二、导入教学。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瞬间,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三课奔马图认识马的生理结构,学习用毛笔表现一匹奔跑的马。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学习马的奔跑向前的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有关马的故事导入本课,点名课题。
2、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马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生产、军事、交通、娱乐等方面思考。
)3、学生回答,教师释疑解难。
二、通过欣赏评述来认识马。
三、学生做作业,大胆创新。
四、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1、学生画好马后,用剪刀剪下,贴在卷纸面上。
2、师生共同欣赏、评议。
3、学生谈创作体会。
五、课堂小结。
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第四课新房子能运用线条和彩色大胆地把自己家乡的房子的变化和风格特点画下来,感受城乡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线造型的创意表现。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古代的桥|广西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泥工技巧表现古代桥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包括梁桥、浮桥、拱桥等不同类型。
2. 学习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让学生理解桥梁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3. 运用泥工技巧,指导学生创作一件古代桥梁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掌握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难点:运用泥工技巧,创作出具有古代桥梁特点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书籍、泥工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桥梁的美丽和壮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15分钟)讲解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包括梁桥、浮桥、拱桥等不同类型。
引导学生学习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理解桥梁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3. 示范(10分钟)示范如何运用泥工技巧创作一件古代桥梁的作品。
讲解泥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细节和比例。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泥工技巧创作一件古代桥梁的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意作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欣赏。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桥梁2. 建筑特点3. 设计原理4. 泥工技巧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一座他们熟悉的桥梁,包括桥梁的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在网上寻找中国古代桥梁的图片,选择一座他们喜欢的桥梁,并简要介绍其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民族娃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广西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和特点;掌握绘画民族娃娃的基本技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绘画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创作民族娃娃,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广西各民族的服饰图片和绘画民族娃娃的示范步骤。
2.美术工具:彩色铅笔、绘图纸、剪刀、胶水等。
3.教具:民族娃娃实物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教具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各民族娃娃,并引导学生描述他们的服饰、特点和所属民族。
激发学生对广西各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民族娃娃绘画技法(20分钟)•展示民族娃娃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通过讲解和示范指导,让学生初步了解绘画民族娃娃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 创作民族娃娃(40分钟) -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娃娃进行绘画创作。
- 鼓励学生用多种色彩和线条表现民族娃娃的特点和个性。
- 老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4. 作品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品评。
•老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并提出继续努力的建议。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广西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和特点,通过绘画创作民族娃娃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达能力。
同时,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自己创作的民族娃娃作品进行整理、修饰并书写自己的感想。
六、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绘画示范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视觉资料和技法指导,让学生了解民族娃娃的特点,并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对广西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绘画能力和创作潜质。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各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丰富他们的艺术视野,提升绘画水平。
广西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永恒的追求教学目标•了解画家香扇仙人和他的代表作品•学习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搭配技巧•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意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香扇仙人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学生能够掌握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搭配技巧•学生能够绘制出自己的作品,表现出自己的主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香扇仙人的意图和表现手法•教会学生如何利用颜色和构图表达主题教学策略情境教学•让学生参观画廊•分享画家和代表作品•向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和构图技巧合作式学习•学生组成小组,互相讨论和指导•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获得反馈案例教学•介绍其他艺术家的风格和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分析作品中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让学生理解艺术的表现方式教学内容香扇仙人艺术介绍香扇仙人是广西省一位著名的现代画家,主要以山水画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淡雅,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常常将山水画与诗词相融合,在画中传达自己的厚重情感和人生哲思。
同时他的作品也留下了深深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特色。
香扇仙人代表作品欣赏通过展示香扇仙人的代表作品,介绍他的画作特点和风格,比如《万里九重云》,这幅作品没有镇定,却体现出画家所期望的“云的悠长”,也就是云拖拉拖拉的,既老旧沉重又不失生气蓬勃;如《红紫彩云》,运用了立体感,将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风景画《冬日阳光》等。
基本的构图和色彩搭配技巧讲授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搭配技巧,包括画面的分割、比例、透视、对比等技巧,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
介绍不同的颜色间、以及温暖/冷色系的搭配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主题或情感。
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完成绘画任务。
每组选定一副主题,用所学到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技巧完成一张作品。
教师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讨论作品的表现,如构图是否恰当,画面是否有美感等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改进和提高。
总结这次课程旨在帮助广西六年级学生了解画家香扇仙人的艺术风格与表达手法,掌握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搭配技巧,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意能力。
六年级班第 1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一课永恒的追求教学目标分析、欣赏不同的形式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如何领会美术作品表现的体育精神。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二、导入教学。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瞬间,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2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二课中国雕塑作品欣赏教学目标欣赏认识中国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和特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雕塑作品进行材料、表现形式与内容评述教学过程一、阅读欣赏,初识雕塑。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阅读课本提供的雕塑作品的图例和文字,使学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里对雕塑作品有初步的印象。
二、讲授新知,认识雕塑。
三、讨论探索,感悟雕塑。
1、组织阅读文本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共同讨论。
3、学生讨论后,可用个体回答的方式进行意见交流。
4、教师课堂小结。
5、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3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三课皮影人物教学目标学会欣赏皮影人物造型艺术。
教学重难点皮影人物造型的面、线连贯和概括性。
教学过程一、欣赏皮影人物的造型,感受民间的艺术魅力。
二、分析皮影人物造型特点,探索皮影人物造型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皮影范作,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索讨论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三、设计创作皮影人物造型,学习继承古老的民间艺术。
四、皮影人物作业展示,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五、教师作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4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四课民族娃娃教学目标欣赏和了解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感受服饰美。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启发引导,解决困惑。
1、教师出示课前制作的民族娃娃,引导学生观赏。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教师示范做一个会跳舞的朝鲜族娃娃。
三、自主创作,大胆表现。
1、教师讲述制作的要求。
2、学生创作,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教师指导。
四、作品展示,交流总结。
五、课后拓展。
六、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5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五课线造型教学目标学会用金属线材创作一个艺术造型。
教学重难点线造型的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一、认识软材与硬材。
二、欣赏认识线造型。
1、引导学生评析线造型作品。
2、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探讨。
3、学生讨论汇报,教师作总结。
三、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四、实践操作,练习创作线造型。
五、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
1、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2、师生共同观摩,互相进行评价。
3、教师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6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六课刨花的巧用教学目标观察、认识和了解刨花、铅笔屑材料的材质特征。
教学重难点感悟美术设计和艺术创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
1、教师出示范作,设计悬念,并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猜一猜,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2、教师小结说明,引入课题。
二、联想探究。
三、尝试体验。
1、学生分析课本图例。
2、参照图例,用铅笔做一个简单的花的造型。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根据情况作简单的讲评。
四、作品展示,评述交流。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7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七课苗绣教学目标了解苗绣的艺术特点,学习绘制苗绣纹样。
教学重难点如何将苗绣纹样装饰在生活用品当中。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二、启发谈话,师生共学。
1、教师出示作品,共同交流。
2、引导学生分析观摩分析苗绣的艺术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苗绣纹样、苗绣作品及课本的范图。
4、教师介绍苗绣的应用。
三、设计与制作。
1、教师讲授作业要领:根据苗绣纹样的特点,自由选择进行设计。
2、教师示范讲解。
3、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8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八课壮锦图案教学目标欣赏壮图案,了解壮锦图案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如何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壮锦风格的图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具,安定学生的情绪。
二、欣赏导入教学。
可先从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的壮锦图案资料导入教学。
三、知识讲授。
讲授壮锦图案的构成样式。
四、学生讨论对壮锦图案不同形式及其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的认识。
五、教师示范、讲解壮锦图案的绘制过程。
六、学生作业:临摹一副壮锦图案。
七、教师指导,师生互动。
八、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9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九课我们的小报教学目标设计编辑一期以新人新事为内容的小报。
教学重难点小报版面设计编辑及版面的美化装饰。
教学过程一、欣赏小报,认识小报。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导入本课学习。
2、教师展示几张版面设计形式不同、主题不同的小报供学生欣赏。
二、学习小报编辑的常识。
三、学习小报版面设计。
1、教师讲述作业要领及注意的问题。
2、学生进行小报的版面设计。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报版面设计草图展示。
五、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10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十课成语故事新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新编一个成语故事,然后把它画下来。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教师出示范画进行故事内容分析,并引入课题。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课本的范图,教师作评析。
三、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喜爱的成语故事,然后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的思路,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来表现成语故事,并进行大胆创作。
五、教师展示范作步骤图,讲解创作方法和步骤。
六、学生作业。
七、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八、学生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九、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11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十一课货卡——心情的留言板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货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培养独立思考、大胆创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欣赏导入。
三、学习了解货卡的意义、作用和基础知识。
四、教师示范半立体货卡的制作步骤“1、构思设计。
2、画底稿。
3、裁剪。
4、设色。
5、书写。
6、折叠。
五、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货卡草图设计。
六、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12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十二课变化多样的脸谱教学目标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戏剧脸谱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感受脸谱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热爱传统艺术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欣赏传统戏剧脸谱。
1、欣赏京剧、粤剧、赣剧演出片段或课本展示的脸谱照片。
2、以京剧脸谱为例,进行讲解。
二、学画传统戏剧脸谱。
1、欣赏京剧演员脸谱的化妆过程。
2、教师总结脸谱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三、教师示范画脸谱的步骤。
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画脸谱。
五、教师巡堂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创作。
六、学生即兴表演。
七、教师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13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十三课群马图教学目标认识马的生理结构,学习用毛笔表现一匹奔跑的马。
教学重难点学习马的奔跑向前的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有关马的故事导入本课,点名课题。
2、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马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生产、军事、交通、娱乐等方面思考。
)3、学生回答,教师释疑解难。
二、通过欣赏评述来认识马。
三、学生做作业,大胆创新。
四、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1、学生画好马后,用剪刀剪下,贴在卷纸面上。
2、师生共同欣赏、评议。
3、学生谈创作体会。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14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十四课各族人民向往的北京教学目标了解北京悠久的建筑环境与文化和日新月异的环境。
教学重难点了解北京,热爱首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一、赏析。
1、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2、出示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4、教师进行归纳解说。
二、感悟。
启发谈话:从刚才的学习当中,你对北京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三、表现。
四、评价。
五、延伸。
六、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15 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十五课古代的桥教学目标欣赏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文化。
教学重难点感受中国古代桥的建筑成就和桥的文化。
教学过程一、欣赏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图或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古代桥的图片、画册或资料。
二、知识讲授。
讲授有关桥的相关知识。
包括古桥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认识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古代桥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三、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示。
学生完成草图创作后,进行展示互评。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六年级班第 16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名称第十六课学做设计师教学目标认识校园建筑策划整体布局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关心未来的美好情怀。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
二、欣赏作品,认识设计。
1、学生欣赏课本上校园全景图,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建筑的整体性。
2、引导学生说说本校建筑物都有些什么使用功能?3、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人们在建筑大型建筑物时,为什么都必须先策划、画图纸等。
4、教师归纳总结。
三、描绘蓝图,建设校园。
四、师生共同评价。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