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写作指导《让心理活动描写更精彩》教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53 KB
- 文档页数:2
让心灵说话——心理活动描写指导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2、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进行书面交际活动,让孩子对现实存在的事件、人物、情感、感受进行描述,从而有效的进行了心理活动描写的写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师:老师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听后同学们心情如何?师:我们常说“作文需要以情感人。
”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活动描写的天地。
(出示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
1 、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体会并运用所学习的方法,学以致用。
三、心理描写方法(一)、什么是心理描写。
(二)、心理描写方法。
1、内心独白式。
师: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多出现在第一人称的文章中。
可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
是我的感情、情绪的自然流露。
因为它类似于戏剧中的内心独白,所以又称独白式(1)、出示“内心独白”的例子(1)师:什么是内心独白呀?别着急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同学们看:(出示句子)片断1: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我摇摇头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选自习作《等待的滋味》)片断品味师:读一读,看你能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体会到什么?师:这一段主要是直接描写心理活动,并将这一方法称为内心独白。
.对比品味: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
(心理描写的作用)(2)、练习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奶诉说:(补上内心独白)2、幻觉描写(1)、出示幻觉描写的例子。
师:同学们说的这么好,现在听听你读的如何?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我心里无比激动,好像听到春雨过后淙淙流淌的河水,又好似看到万里晴空中灿烂夺目的光芒。
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写作指导【教学过程】1、出示PPT ,下面的四个句子都是在对人物的哪一方面进行描写?是呀,这些句子都是描写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2、那么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呢?ppt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的课堂,与以前不同,多了很多来听课的老师,你能够用一句话或用一个词来说出你的心情?(紧张、担忧……)二、赏析范文,初步感知好的心理描写应具备的条件师:其实,老师今天上课的心情也不能平静。
所以我也写了一段文字,想表明自己在上公开课之前的心理活动。
PPT出示第一次的心理活动描写。
生读。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后来又修改过得文字,看一下这次的描写和上一次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说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评价,能否总结出好的心理描写应该具备那些方面?师:一段好的心理描写需要真实、具体和细腻这三方面同时兼备,缺一不可。
现在就让我们边欣赏习作,边学习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四.赏析片段,感悟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一)、内心独白法。
师: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有许多,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三种方式。
首先我们来学习,“内心独白法”。
(板书:内心独白)那什么是内心独白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PPT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姥姥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我摇摇头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师:读一读,看你能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体会到什么?师:这个片断的心理活动描写,写得十分传神!这些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体现的是谁对谁说的话呢?(自己对自己)是的像这样自己对自己说的无声的话称为内心独白。
师:我们来练习用上内心独白法说说心理描写。
(出示)。
这是一个同学在语文课上,老师即将把试卷发到手时的心理活动。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思考:怎样运用内心独白法把“紧张”表现出来呢?生思考,生说。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心理描写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概述:介绍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作文中的作用。
2. 心理描写方法:分析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动作表情等。
3. 心理描写技巧:讲解如何细腻地描绘人物心理活动,包括情感、想法、感受等。
4. 优秀例文解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点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使心理描写更具细腻感和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优秀例文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4. 点评: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和技巧。
2. 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思考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
3. 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加入更多心理描写元素。
4. 准备下一节课的心理描写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中的心理描写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3. 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心理描写作品,指导他们不断提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情况,检查他们对于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长期进步: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进步,综合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成长。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认识到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心理活动的描写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3. 心理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4. 心理活动的练习与指导5. 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水平。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心理活动案例,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2.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提高心理活动的描写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0分钟2. 教学过程:a) 导入: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b) 讲解:分析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c) 练习: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d) 讨论:学生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展开课堂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感受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包括内心独白、心理描写、表情描写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
4. 讨论:学生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讨论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之前的作文,增加心理活动描写的内容。
2.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写一段心理描写。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九年级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九年级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思路:传统的作文指导课,课堂上教师往往是注重教给学生怎么写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技能比如如何确立文章的主题、如何选材、如何创新等,而不注意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情境和语言环境。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情境和语言环境,使写作具体可操作,让学生感情真挚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学习目标:1、体会心理活动描写表达的效果。
2、学会运用神态动作对人物进行具体生动心理活动描写。
三、重点难点:1、重点:目标1目标22、难点:目标2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的课堂,与以前不同,多了很多来听课的老师,你能够用一句话或用一个词来说出你的心情?(紧张、担忧……)(二)、评析教师的下水文,初步感知好的心理描写应具备的条件1、展示教师的下水作文:上公开课前的心情(幻灯片展示:我的心情很复杂。
可是上一堂公开课,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既高兴又担心,这堂课能否上好?左思右想,最后,我还是有了信心。
2、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进行点评3、展示修改后的作文片段(幻灯片展示:今天风和日丽,我托着腮呆呆地望着天空和那份薄薄的教学简案,眉头紧锁,两眼瞪直,感觉自己的心像要跳出来一般,只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一项艰巨却又不得不为的重担。
但转念一想,上一堂公开课,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望着那如洗的天空,我的心渐渐淡定,脸上仿佛开满了白玉兰花。
)让学生再读,再次感受,再评一评。
4、学生和老师点评后得出心理描写要求:“一要具体,二要真实,三要细腻”。
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描写方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请学生作班级介绍。
2、谈感受,揭题。
二、赏析课文片段,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1、《穷人》片段一,指名读《穷人》片段二,默读:2、《我的战友邱少云》片段三,指名读。
3、小结:从上面的心理活动描写中,我们了解到心理活动描写既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又能够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还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所以学会心理活动描写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呢?三、赏析精彩片段,了解心理描写方法1、直接刻画法。
《詹天佑》一文(1)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直接叙述、交代和说明。
(2)内心独白法。
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2、间接描写法,即通过动作、神态、表情等其它描写方式来刻画心理。
也叫动作暗示法。
如:严监生临死前摇头,手指灯心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了他要死了还担心浪费灯油的心理。
3、梦幻描写法。
作者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当时的思想。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一文4.景物衬托法,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如《我被评上了"三好生"》。
四、体验方法1、以发考卷时自己紧张的心理描写为例,我们同学往往是怎么写心理活动的呢?“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理解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和描写心理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2. 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3. 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4. 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5. 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作用及描写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
4. 小组讨论法:探讨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2. 第二课时:分析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3. 第三课时: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 第四课时:探讨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5. 第五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发学生对心理活动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体会心理活动对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作用。
4. 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如表情、动作、语言等,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分享彼此的看法和体会。
6. 练习:布置一道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7.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进行总结。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考语文写作指导《让心理活动描写更精彩》教学案
1
让心理活动描写更精彩!
教学目标:1.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2.给文章添加恰当的心理描写。
教学重、难点: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前热身】品悟课本中优秀篇目的心理描写,想想它们采用了什么方法。
【导入新课】
优秀作家总是十分注意心理活动的描写。心理活动写得好,可以使读者看到人物的心灵深处,还可以
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出示目标】1.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2.给文章添加恰当的心理描写。
【技法点拨】
1.何为“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所以,心理描写也是
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揭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洞悉人物的内
心隐秘和感情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心理描写的方法:
方法1:自白袒露心理。
①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从我出世以后,
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
诫。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②我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题目旁边的那个分数。整整八分!如果能够把它解答出来,拿到九
十分以上就一定没问题了!可是,这道题太难,怎么办?是放弃,还是继续?如果继续,就有
可能没时间检查前面的题目,而放弃,我又不甘心。最后,我决定专心致志地来解答这一道难
题。 (李舒妤《那一次,我真遗憾》)
中考语文写作指导《让心理活动描写更精彩》教学案
2
方法2:神态、动作、语言暗示心理。
①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鲁迅《风筝》)
②他整日精神恍惚,基本不与人交谈,总是自言自语。一日早读课,我正读英语单词,好
像前后桌也没有人与他搭话,他却独自说着什么“《圣经》是一部半纪实半神话的书,我很喜
欢”,还说“早读课真无聊”之类的废话。我因记不住英语单词,烦躁异常,猛力推他一下:
“别唠叨!”没料到平时软弱怕事的他突然对我吼道:“关你屁事!我有说话的权力!” ( 罗
越《曾经的同桌》)
方法3:利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
①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散。 (孙犁《芦花荡》)
②早上,天阴沉沉的,秋风凉飕飕的,不一会儿,落下几颗雨珠。
(潘艺欣《难忘的运动会》)
方法4:梦境体现心理。
①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杨朔《荔枝蜜》)
②抱着沉甸甸的《辞海》,幸福的感觉溢满全身。晚上,枕着《辞海》,我进入了梦乡。
陈洁微笑着问道:“喜欢这份礼物吗?”我激动得连连点头:“喜欢!这份礼物太珍贵了!我
爱死你了。”忙伸手拥抱陈洁,却碰到冰冷的床板。哎,竟然是一场梦。 (林
丽春《真正的朋友》)
3.心理描写有何作用?
心理描写能深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其中自
白袒露心理,可把心理活动写得细腻真切;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人物心理,达到情景交融;梦境
体现心理,会增添文章的抒情性和浪漫色彩。
【课堂演练】给文章《难忘的实践活动》添加恰当的心理描写。
【课后作业】把文章写成升格文。(要运用1-2种的心理描写方法,使人物的心理描写更加精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