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多糖的成分及其生物学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当归多糖对不同化学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刘娟【摘要】目的观察纯化当归多糖对酒精性及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乙醇及四氯化碳制造小鼠肝损伤模型,给予纯化当归多糖,按100 mg/kg和200 mg/kg口服给药进行干预.观察血清sALT、sAST的变化;测定抗氧化指标SOD、MDA、GSH的含量;以苯胺羟化酶反映cYP2El活性.结果当归多糖两剂量组均可降低酒精性及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模型组的sALT、sAST,减轻肝脏损伤;两组引起的抗氧化功能下降均可被当归多糖不同程度的抑制;当归多糖可抑制乙醇所致的CYP2E1上调,但对四氯化碳所致的CYP2E1酶活性降低却无明显影响.大剂量组的上述作用更为明显.结论纯化当归多糖对不同化学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但其干预能力因保护机制不同而有所差别.【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09【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当归多糖;乙醇;四氯化碳;肝损伤;CYP2E1【作者】刘娟【作者单位】430065,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正文语种】中文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许多因素如病毒、药物、酒精等均可导致肝损的产生,若诊治不当,会导致肝衰竭,引起严重后果。
现代医学对肝损的研究比较深入,已从多方面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并研制了抗脂质过氧化剂、抗免疫反应剂等保肝药物,但有些因其不良反应或疗效不够理想而限制了临床使用。
多糖作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低毒价廉的优势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证实,芦根多糖、云芝多糖和枸杞多糖均具有良好的护肝作用[1,2]。
当归多糖(ASP)是从我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当归中提取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其具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影响造血系统、调节免疫、抗肿瘤等等[3,4]。
本文从甘肃岷县新鲜当归中提取分离了含量较高的 ASP,分别观察其对酒精性及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作用如何,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
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多糖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多糖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摘要: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常常由于药物、酒精等外源性因素引起。
传统中药当归及其炮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其多糖成分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既往研究主要通过单一目标物或部分代谢物来研究当归和其炮制品对肝保护作用的影响,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
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技术,以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染色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代谢物组分的变化,探讨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多糖对肝保护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代谢组学,当归,炮制品,多糖,肝损伤保护引言: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解毒、合成、储存等多种功能。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肝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肝损伤的治疗通常依赖于药物,但大多数西药具有副作用和依赖性。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药物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中药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脏疾病的治疗。
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中的多糖成分对肝保护作用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对当归及其多糖对肝保护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别成分或目标物上,缺乏全面的研究。
方法:本研究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当归组、炮制当归组。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当归组和炮制当归组则分别给予当归和炮制当归水提液。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染色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大鼠血浆样品进行分析,确定代谢物组分的变化,并利用组学技术分析数据。
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当归组和炮制当归组的大鼠肝组织明显改善,病理损伤较对照组减轻。
同时,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发现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多糖可以调节多种关键代谢途径,如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
当归对女性月经周期的调理作用研究当归(Angelica s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女性月经周期的调理。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当归被认为具有活血、调经、补血的功效,可以帮助女性调理月经周期,缓解痛经、经血不调等问题。
因此,对当归对女性月经周期的调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当归主要含有有机酸、苷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成分。
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石脑酸和川芎素。
石脑酸具有活血化瘀、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月经不调症状。
川芎素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恢复子宫功能。
二、当归的调经作用1. 缓解痛经:当归具有镇痛作用,可以舒缓子宫平滑肌的痉挛,缓解痛经症状。
2. 补血调经:当归富含铁和维生素B12,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帮助女性补血养血,调节月经问题。
3. 调节月经周期:当归对女性月经周期的调理作用是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实现的。
当归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月经周期。
三、当归的临床应用1. 遗传性月经周期不调:遗传因素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归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改善血液循环,帮助女性调整月经周期,缓解相关症状。
2. 痛经:痛经是许多女性常见的月经不适症状之一。
当归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减轻痛经症状。
3. 经量过多或过少:当归可以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帮助女性调理经血量,缓解月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4. 经前和经期综合征:当归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经前和经期的情绪波动、紧张和不适症状。
四、当归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当归是一种安全的中药材,但在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该避免长期使用当归,以免对胎儿和婴儿产生影响。
另外,个别人群可能对当归过敏,使用时应注意。
在使用当归时,应该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王利华;王菲菲;刘悦;毕野;张馨方;赵晶;凌宁生【摘要】当归主要的活性物质为当归多糖,一般采用粗提、精提等多种分离技术来提取当归多糖.当归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不仅对机体血液系统有明显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辐射等作用.本文综述了当归总多糖及其组分的结构、当归多糖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制备技术,以及当归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和制剂,同时提出了当归多糖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当归多糖;结构性质;分离纯化;生物学功能;制剂【作者】王利华;王菲菲;刘悦;毕野;张馨方;赵晶;凌宁生【作者单位】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1, 2]。
植物多糖来源广泛,生理活性强,毒副作用小,所以对其综合开发利用已成为不仅是医药界甚至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热门话题[3]。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干燥根,其产地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其中中国甘肃岷县所产当归品质最好,作为常用传统中药,当归对女性妇科疾病有神奇疗效,有“十方九归”之称的当归一直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4,5],并长时间作为保健食品使用。
当归对血液系统具有重要作用[6],当归的主要活性物质当归多糖,因其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等良好疗效[7],吸进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当归多糖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功能用途等进行综述。
当归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当归一直被中医视为补血要药,用于贫血的治疗。
曾有人认为,当归的补血作用可能与含维生素B12有关。
也有研究表明,单味当归并不能显著地促进失血性贫血动物红细胞和血色素的恢复。
1.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1980年尹钟沫等报告了当归及其成分阿魏酸时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和5一hT释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归水剂在试管内当浓度为200-500mg/ml,阿魏酸/ml时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抑制率为38-88%,比阿斯匹要强。
Iv当归20g/kg5分钟后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阿魏酸钠/kg和/kgiv时分别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与阿斯匹林相似。
进一步证明当归和阿魏酸抑制血小板聚集系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
在某些药理活性方面,当归及其成分阿魏酸和阿斯匹林有相似之处。
阿斯匹林的抗炎作用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1992年宋芝娟等对当归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作了进一步的报道,将猪血小板膜与20umol/Lv32p一ATP及不同含量的当归注射液37℃反应5分钟,或完成整猪血小板与32pi及不同含量的当归注射液30℃孵育2h,32p标记的磷脂酰肌醇4-单磷酸通过薄层层析法分高,放射自显影响定位,液体内烁计数定量。
结果表明,当归注射液可强烈抑制猪血小板膜磷脂酰肌醇磷酸化,并对32pi掺入完整血小板磷脂酰肌醇-4-单磷酸有抑制作用。
推测当归能通过下面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当归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进入细胞后,通过抑制PI 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PI向PIP的转化。
PIP生成的减少导致PIP2生成亦减少,最后导致等第二信使的减少,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寺泽等用血纤维蛋白质平板法观察证实,当归有轻度促进线溶作用。
小管等观察证实,当归热水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能显著地延长血凝时间。
鸟居泵等发现当归热水提取物能阻止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此抑制物质已知为腺苷。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当归,又称“女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人们对当归进行了更深入的药理研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并有望在多个领域得以应用。
一、补血活血
当归被认为是最具有补血活血作用的药材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人体循环系统和影响血液成分和结构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当归中所含的活性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促进红细胞生成和维持稳定的微循环,从而起到补气养血,改善贫血症状的功效。
此外,当归还含有一种叫做“当归多糖”的生物碱,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调节内分泌
当归可以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具体实现了平衡雌激素分泌,调节月经问题,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等作用。
研究发现,当归中所含的叶酸、铁、维生素B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促进卵巢
功能正常运作,防止内分泌系统失调,增强人体抗疲劳能力。
三、抗炎止痛
当归中含有乙酰血杆菌素和川芎嗪等成份,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其中,乙酰血杆菌素与角质细胞的间质有亲和力,可以通过扩张血管,促进局部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增强其治疗效果。
四、预防肌肉劳损
当归中的活性成分,如维生素B、多糖、丹参酮等,可以促进肌肉细胞的合成,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减缓肌肉疲劳和酸痛,具有预防肌肉劳损的作用。
同时,当归对抗肌肉损伤的能力可能还与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加强有关。
总之,当归已经成为中成药、保健品等领域将要广泛应用的重要药材。
当归作为中草药的体系特征在百年的应用历史中已经得到确认,被视为现代世界所需要的显著特点,具有巨大的探索价值。
当归多糖硫酸酯的合成及其对脾细胞增殖的作用作者:杨铁虹贾敏商澎梅其炳赵德化【关键词】当归多糖关键词: 当归多糖;多糖硫酸酯;脾细胞增殖反应摘要:目的合成不同取代度的当归多糖硫酸酯;探讨氯磺酸对当归多糖硫酸酯化过程的影响和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 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BaSO4 比浊法测定修饰物的硫含量;MTT比色法研究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结果得到8种不同取代度的当归多糖硫酸酯,硫含量为93.7~171.4mg g-1 ,产率为0.737~0.884g g-1 .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在剂量为500mg L-1 和1500mg L-1 时,给药组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作用与剂量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结论提高氯磺酸的比例,可以提高产物的硫含量,但收率降低.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活化的T细胞增殖有直接促进作用.Keywords: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polysaccharide sulfate;splenocyte proliferationAbstract:AIM To synthesize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sulfates with different sulfur content;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hlorosulfonic acid on sulfation in an excess of pyridine and the action of Angelica Sinensispolysaccharide sulfates(APSs)on mouse splenocyte proliferation.METHODS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P-Ⅰ)was sulfated by chlorosulfonic acid-pyridine method;the ester sulfate was estimated turbidimetrically as barium sulfate;the effects of APSs on mouse splenocyte proliferation were studied by MTT assays in vitro.RESULTS Eight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sulfur content were obtained.The yield was0.737~0.884g g-1 ,and the sulfur content was93.7~171.4mg g-1 .Both AP-Ⅰand APSs enhanced mouse splenocyte pro-liferation at dose500mg L-1 and1500mg L-1 (P<0.01).CONCLUSION By increasing the ratio of chlorosulfonic acid,sulfur content can be enhanced,but the yield will be re-duced.AP-Ⅰand APSs possess direct promoting effects on active T cell proliferation.0 引言多糖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在抗肿瘤、抗肝炎、抗衰老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半合成硫酸化多糖,如香菇多糖、右旋糖酐、牛膝多糖的硫酸化衍生物,是多种有胞膜病毒的强大抑制剂,尤其是具有抗HIV-Ⅰ的活性,引起广泛的重视.在体内、外实验中,硫酸化多糖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日本学者研究了海藻中的天然硫酸化多糖,发现其在体内具有抗肿瘤作用,而体外无效[1] .硫酸化多糖的免疫促进活性被认为是整体情况下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中药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中水溶性多糖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2] .我们选择从新鲜当归中提取的水溶性当归多糖(AP-Ⅰ),对其进行硫酸酯化修饰,探讨氯磺酸用量对收率和产物硫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①主要试剂及仪器:BECKMAN DU-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SA);DG3022A型酶联免疫检测仪(国营华东电子管厂);PE-983红外光谱仪(West Germany);EZ550Q冷冻干燥机(USA);氯磺酸、吡啶、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国产分析纯,吡啶、DMF使用前重蒸并干燥;MTT,Sigma产品;RPMI1640培养液,Gibco产品.②动物:6~8周龄的BABL/c纯系小鼠,雄性,18~22g,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方法①当归多糖的提取:采自岷县的新鲜当归,经水煮、醇沉、透析、除蛋白、冷冻干燥,得纯白色粉末状当归多糖,其中糖的含量为97%,蛋白的含量为3%.②多糖硫酸酯的合成用氯磺酸-吡啶法[3,4],将吡啶60mL加入附有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500mL三颈瓶中,冰盐浴冷却下,用恒压漏斗慢慢滴入氯磺酸4~25mL,约10~40min滴加完毕,烧瓶中出现大量淡黄色固体.AP-Ⅰ4.0g,混悬于120mL DMF中,超声波处理20min后,加入三颈瓶.立即将三颈瓶移入预热至约100℃的石蜡浴中,恒温反应1h.冷至室温,将反应液倾入冰水中,2.5mol L-1 NaOH调至中性,加入三倍体积无水乙醇,析出沉淀.离心收集沉淀,并将沉淀溶于适量水,用去离子水透析3d,未透。
一自|蔼 伸‘盖2010 if-第23眷第lI Gamu jou, ̄of : ! 留臼 ∞四∞ 绍 圃∞勘国回国露融围廖喻 王艳琴 ,王晓琴z,张晓明。,蔺兴遥・,王小红a,安玉芬a指导:赵健雄 1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广州卫校;3甘肃省中医院;4 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 目的:观察甘肃道地药材当归有效成份当归多糖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和肺系数的影响,为临床应用 当归多糖防治肺纤维化提供依据。方法:60只健康Wi 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地塞米 松)对照组,当归多糖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博莱霉素5 mg/kg行气管注射 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当归多糖大、中、小剂量组每天1次,剂量依次为200 g/kg、100 g/kg、50 g/kg 灌胃;阳性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1 mg/kg混悬液灌胃,1次/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1O mL/kg, 连续28天。于第28天给药后行常规处理,比较各组体质量及肺质量,计算肺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大鼠肺系数明显升高,气道阻力(Rl、Re)明显升高,肺顺应性(Ors)明显降低,用力肺通气功能(FVc)、用力肺活量 (FVc)、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客积的百分比(FEV 0.3/FVC)、平静呼气末功能残气量(FRC)等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多糖纽及地塞米松纽的肺系数明显降低,R1.Re不同程度降低,Crs升高,FVC、FEV 0.3/FVC,FRC 等指标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当归多糖具有明显改善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功能指标的作用,可减轻肺组织质量,改善 其疾病状态,使体质量明显增加,肺系数下降。 关键词肺纤维化;当归多糖;博莱霉素;肺系数;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10)11-0028-04
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分析徐广侠【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Angelica sinensis. Methods 282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give the angelica, study its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effective com-ponents. Results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rregular menstruation in 60 cases, 3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ured 15 cases (50%),12 cases were cured (40%), invalid 3 cases (10%),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0%. The control group of 30patients were cured in 10 cases (33.33%),9 cases were cured (30%), invalid 11 cases (36.67%),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63.33%. 5.963 χ2. The P value is 0.015.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78 cas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ardiovasculardepartment, 39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ured 16 cases (41.03%), 20 cases were cured (51.28%), invalid 3 cases (7.69%),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28%.The control group of 39 patients were cured in 8 cases (20.51%), effective in 13 cases (33.33%), invalid 18 cas-es (46.15%),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53.84%. 6.103 χ2.The P value is 0.01.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patients with anemia in 76 cases, 38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ured 10 cases(26.32%), 25 cases were cured (65.79%), invalid 3 cases (7.89%),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11%. The control group of 38 patients were cured in 6 cases (15.79%), effective in 21 cases (55.26%), invalid 11 cases (28.95%),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71.05%. 5.325x 2. The Pvalue is 0.023.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68 cases of HCC, 34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ured 8 cases (23.53%),20 cases were cured (58.82%),in-valid 6 cases (7.65%),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82.35%. The control group of 34patients were cured in 2 cases (5.88%), effective in 24 cases (70.59%), invalid 8 cases (23.53%),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76.47%. 4.943 χ2. The P value is 0.035.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Angelica after treatment, small dosage, less side effects,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探讨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中药材介绍当归当归,又称为女草、男草、白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领域。
当归不仅在中药处方中被广泛使用,也作为一种滋补食材被人们广泛使用。
一、中药材当归的概述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伞形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的主要产地有中国、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的产量最大。
中医药学认为,当归味辛、苦,性温,归经属血。
因此,当归主要用于调补气血,活血止痛,舒肝理气等功效。
二、当归的化学成分当归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其药用价值。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挥发油,其主要成分包括川芎酚、元茴香酮等。
此外,当归还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糖、维生素等。
这些成分相互配合,赋予当归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三、当归的药理作用1. 调补气血:当归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养分,促进气血的生成和循环,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 活血止痛: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缓解经血不调、痛经等问题,同时也可用于外伤后的淤血消散。
3. 舒肝理气:当归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可以缓解情绪紧张、焦虑等症状,对于改善肝气郁结有一定的效果。
4. 其他作用:当归还具有促进消化、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
因此,除了临床应用外,当归也常用于美容保健。
四、当归的使用方法当归主要以饮片、粉末、浸膏、提取物等形式供人们使用。
具体使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常见的使用方法包括煎煮入药、泡水饮用、外敷等。
五、潜在的禁忌和副作用尽管当归具有诸多功效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
对于孕妇、月经过多、寒性体质、出血倾向等人群,使用当归需谨慎。
同时,过量使用当归也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食欲不振、便秘等。
因此,在使用当归前,最好请教医师的建议。
六、当归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当归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医家对当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并将其列为重要的中药材。
同时,当归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成为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意象。
当归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当归的主要成分当归根含挥发油和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油中的中性油成分有:亚丁基苯酞(Butylidenephthalide)、beta;-蒎烯(beta;-Pinene)、alpha;-蒎烯、莰烯(Camph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beta;-水芹烯(beta;-Phellandrene)、月桂烯(Myrcene)、别罗勒烯(Allo-ocimene)、6-正丁基-环庚二烯-1,4(6-n-butyl-cycloheptadiene-1,4)、2-甲基-十二烷-5-酮(2-Methyl-dodecane-5-one)、苯乙酮(Acetophenone)、beta;-甜没药烯(beta;-Bisabolene)、异菖蒲烯(Isoacroraene)、菖蒲二烯(Acoradiene)、花侧柏烯(Chamigrene)、alpha;-雪松烯(alpha;-Cedrene)、藁本内酯(Ligustilide)、正丁基四氢化酜内酯(n-Butyl-tetrahydrophthalide)、正丁基酜内酯(n-Butyl-phthalide)、正丁烯酜内酯(n-Buty-lidenephthalide)、正十二烷醇(Dodecanol)、佛手柑内酯(Bergapten)等。
尚含其他成分,如: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D-葡萄糖甙(Stigma-sterol-D-glucoside)、十四醇-1(Tetradecanol-1)、钩吻萤光素(Scopletin)等。
此外,还含有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E;17种氨基酸以及钠、钾、钙、镁等20余种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理化鉴别】薄层层析:样品液:取生药粉末(过20目)10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吸收一定量,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的溶液。
当归的功效作用以及适宜人群1、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当归及其成分阿魏酸时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和5一hT释放的当归影响。
结果表明,当归水剂在试管内当浓度为200-500mg/ml,阿魏酸0.4-0.6mg/ml时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抑制率为38-88%,比阿斯匹要36%强。
观察证实,当归热水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能显著地延长血凝时间。
鸟居泵等发现当归热水提取物能阻止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此抑制物质已知为腺苷。
清水等查明当归提取物中的藁本内酯有抑制胶原诱发和血小板聚集活性。
综上所述,当归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多种活性成分的综合效果。
2、抗血栓作用当归可使血栓干重量显著减少,血栓增长速度较对照组下降。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当归治疗后,血液粘滞性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
血液流变学研究表明,当归可能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细胞表面电荷,而促进细胞解聚,降低血液粘度。
3、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当归多糖可能是当归中促进造血的有效成分之一。
当归补血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当归多糖刺激CFU-S、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1985年周京滋等观察了当归去挥发油后制成20%及40%g/ml的水浸出液对小鼠急性大失血后引起血虚的补血作用。
结果显示,当归水浸液的血虚小鼠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值均有明显增高,说明当归有极显著的生血作用。
1.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
2.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3.血虚证或贫血,症见眩晕、疲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等,以及血虚腹痛、头痛,常与熟地黄、白芍,或羊肉、黄芪等补血益气之物配伍。
4.血淤阻滞的病证,如跌打损伤,淤肿疼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与川芎、赤芍等活血药配伍。
5.血虚或血淤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常与熟地黄、川芎、丹参等补血活血药配伍。
当归多糖的成分及其生物学作用作者:李成军金香兰沈云虹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机能实验室【摘要】当归被广泛应用在中药的复方和验方中,随着对中药的广泛开发和利用,当归的主要成分被分离、纯化并且进行相应的结构确定,当归多糖是当归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采用水提、醇沉和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树脂的综合利用,当归多糖已经被分离出来。
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显示当归多糖在抗肿瘤、肝损伤、免疫作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本文就当归多糖的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加以综述,同时提出了当归多糖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当归多糖提取分离抗肿瘤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当归为伞形科(Umbrelliferae)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当归入肝、心、脾经,药性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为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素有“十方九归”之称[1-2 ]。
随着现代分析方法和仪器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多糖、苯酞类、萜类、芳香族化合物等多种成份从当归中被分离出来。
当归多糖是当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当归多糖的成分研究和药理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发现其对机体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的明显作用以及抗肿瘤、抗放射性损伤的良好疗效[3]。
现就其提取分离、成分、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当归多糖的提取、分离当归粉碎,过40 目筛,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在较高温度内热处理原料2~3 次,得预处理当归粉。
预处理当归粉于80℃热水提取,离心,合并上清液,用乙酸调pH为4~5左右,离心去除沉淀,上清液浓缩后加乙醇至一定体积,4℃静置过夜,过滤,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得到当归多糖粗品。
将其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溶解,用不同的方法去除游离蛋白后,透析,冷冻干燥得到初步纯化多糖。
初步纯化的多糖经济自交换柱和凝胶色谱柱柱层析,依次用磷酸盐缓冲液、0~1mol/L NaCl 溶液梯度洗脱,控制一定的洗脱速度一般为1.5~2ml/min,每管4~5ml 分部收集,逐管检测多糖含量(苯酚硫酸法A490nm)和蛋白质含量(紫外A280nm)[4-5]。
2 当归多糖成分[6]从新鲜中国当归中分离纯化得到当归多糖亚组分AP-0、AP-1、AP-2 和AP-3,并分别测定了各组分中的总糖、糖醛酸、蛋白质的含量及其单糖组分和糖苷键的构成,证明当归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少量糖醛组成。
张林维[7]从当归多糖中分离出两个水溶性多糖AS-Ⅲa 和AS-Ⅲb。
陈汝贤[8]先后从当归多糖组分中分离得到三种新的多糖成分X-C-3Ⅱ、X-C-3-Ⅲ和X-C-3-Ⅳ,它们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00000、85000 和65765,同时确定了三种多糖的单糖组分及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3 当归多糖的生物学功能3.1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1.1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动物免疫器官是动物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也是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动物免疫器官的重量与动物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免疫器官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机体免疫力的高低,而免疫器官的脏器系数是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
许多研究发现,当归多糖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器官。
凌小曼等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可明显提高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能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脾脏萎缩和胸腺萎缩,也能对抗氢化可的松引起的小鼠脾脏萎缩,增加小鼠脾重,而对于正常及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影响不大[9]。
3.1.2 当归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当归多糖对免疫功能的机理与其对免疫器官以及淋巴细胞和细胞介质的作用有关。
当归多糖可使荷瘤小鼠的巨噬细胞数目及吞噬能力及脾细胞的NK活性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主动免疫治疗效应[10]。
当归多糖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提高IL-2 和血清抗体的水平。
当归多糖对小鼠体内体外IFR-γ有一定的诱生和激活作用,IFN-γ主要功能为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其免疫调节作用较强,这与多糖的免疫促进作用有关。
3.2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3.2.1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当归多糖能够影响动物机体的造血系统,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小鼠与人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当归多糖能增加外周血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骨髓有核细胞数,这种作用特别是在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受到抑制时尤为明显。
3.2.2 对凝血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当归多糖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止血作用,其止血作用与其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当归在凝血方面表现出双向性调节作用,其抗凝血作用主要是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显著延长APTT,对外源性凝血系统影响较弱,并能促进血小板聚集,这可能是它止血的作用途径。
3.3 抗放射损伤作用洪艳[11]研究当归多糖对三组刀豆蛋白(ConA)诱导的T 细胞增殖和IL-2 及血清抗体产生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归多糖组的T 淋巴细胞增殖和IL-2 及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可见当归多糖对放射性损伤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4 抗肿瘤作用多糖类成分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是其应用于抗肿瘤的根据。
当归多糖能抑制S180实体瘤、腹水型肿瘤艾氏腹水癌(EAC)和小鼠白血病L1-10等肿瘤增殖,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分化的天然诱导剂。
骆传环等研究表明,当归多糖对S180 实体瘤是有抑制作用的,且当归多糖对正常小鼠的脾重和脾红髓幼粒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当归多糖对小鼠移植性的腹水型肿瘤EAC 和L1-10 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抑制腹水的产生,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对实体性肿瘤S180,虽然无明显的抑瘤效果,但可使荷瘤小鼠的免疫器官胸腺有明显的萎缩[12]。
3.5 抗病毒作用当归多糖具有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胡元亮等研究发现,当归多糖能抑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细胞,且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后来该研究小组研究发现,当归多糖能够显著促进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细胞增殖和抵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感染,抵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感染[13-14]。
3.6 镇痛作用乐江等采用己烯雌酚和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15],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法进行当归粗多糖对镇痛反应的效果。
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当归粗多糖可明显减少乙烯雌酚和缩宫素引起疼痛模型中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扭体反应潜伏期;当归粗多糖尚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提高热板法所致小鼠痛觉反应的痛阈,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
3.7 抗氧化当归多糖具有抗氧化效应和免疫促进效应,能增强心、脑、肾、胰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心、脑、肾、胰中丙二醛含量,可防止过氧化损伤[16],故推测当归多糖的抗氧化效应和免疫促进效应可能与其降血糖作用机理有关。
并且,操刚等实验研究发现[17]:当归多糖能对抗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降低血清AST,使之恢复到近正常水平,血清GST 也逐渐恢复正常,同时进一步观察到,当归多糖能明显阻止四氯化碳引起过氧化产物MDA 含量的升高,使之恢复正常。
故此提示大包干归多糖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使肝细胞内AST、GST 溢出减少,血清AST、GST 恢复正常,进而发挥护肝作用。
4 当归多糖的临床应用随着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意义的研究,当归多糖已经被开发成产品供临床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主要是制成复方制剂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减轻患者的化、放疗的毒副作用[18]。
综上所述,当归多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完全的体现中药的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可以用于免疫系统调节、抗肿瘤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同时发现当归多糖对四氧嘧啶小鼠有一定的降糖作用[19],但是该实验的结果是建立在试验周期只有1天的基础上的,所以明确其是否有降糖作用需要进行试验周期相对较长,不同的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的试验,值得高兴的是,该试验已经能初步说明其具有降糖作用,为将当归多糖开发成降糖产品提供了参考。
针对目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高,治愈难等特点,广大医药工作人员已经注意到中药多糖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可以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糖尿病这种多靶点和多器官损伤的疑难疾病。
但是被开发成产品的仍然很少,所以当归多糖在抗糖尿病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1]邓永健,郭志伟,王萌.当归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06,24(5):109-113[2]徐国钧,何宏贤,徐珞珊,等.中国药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332-338[3]胡小平,李玉云,李先何.当归多糖的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新进展[J].中药材,2004,27(1):70-72[4]孙元琳,申瑞玲,蔡宝玉.当归多糖的分级制备及组成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40-47[5]刘娟,彭仁,王秀.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6):412-414[6]商澎.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4):1311 [7]张林维.当归多糖的成分纯化及部分性质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8,15(3):12 [8]陈汝贤.当归多糖X-C-3-Ⅱ的分离、纯化与组成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6):431[9]王燕,单体中.当归多糖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6,9:18-21[10]左增艳.新型生物反应调节剂当归多糖(ASPP)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16(10):545[11]洪艳.当归多糖对60Co 照射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华中医学杂志,2000,24(6):291[12]左增艳,柳钟勋,李健蕊,等.新型生物反应调节剂、当归多糖(ASDP)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16(10):545-546[13]胡元亮,孔祥峰,李祥瑞,等.10种中药成分对CEF的增殖和抵抗NDV感染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4,35(3):301-305[14]胡元亮,刘家国,陈玉库,等.中药成分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3,35(12):8-10[15]乐江,彭仁琇,孔锐,等.当归粗多糖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0):746-748[16]凌小曼,丁虹,罗顺德,等.当归多糖对血瘀症动物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0):584[17]操刚,赵骥,陈红光,等.当归多糖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5):332-334[18]张进东,尹端端,罗国庆.当归多糖的提取及冲剂的制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0(5):220[19]许莹,丁虹.当归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中国药师,2004,7(11):88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