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隧道明洞段防水施工专项方案

高铁隧道明洞段防水施工专项方案

高铁隧道明洞段防水施工专项方案
高铁隧道明洞段防水施工专项方案

合肥至福州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

DK84+593.42革古山隧道明洞段防水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二分部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革古山隧道明洞段防水施工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合肥至福州铁路DK84+416.84~DK84+770革古山隧道设计图(合福施图(隧)04);

(2)合肥至福州铁路双线隧道明洞衬砌施工图(合福隧参02);

(3)合肥至福州铁路双线隧道洞门施工图(合福隧参03);

(4)合肥至福州铁路桥隧相连(邻)隧道参考图(合福隧参06);

(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7)《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合肥至福州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DK84+416.84~DK84+770革古山隧道明洞段防水施工。

3.工程概况

新建合福线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工程HFZQ-2标段革古山隧道全长353.16m,隧道分界里程分别为:DK84+416.84、DK84+770,位于居巢区银屏镇和无为县石涧镇的交界处。隧道进口段DK84+416.84~DK84+434.84设计为帽檐斜切式洞门(斜切面1:1.25,仰坡1:1.5)18m明挖法施工、DK84+434.84~DK84+444.84段10m设计为偏压路堑式明洞墙顶开挖施工;出口DK84+686~DK84+752段66m设计为偏压路堑式明洞墙底开挖施工、DK84+752~DK84+770段18m帽檐斜

切式洞门(斜切面1:1.25,仰坡1:1.5)明挖法施工。

(1)地形地貌:本隧道所通过的地层主要为剥蚀低山区,局部为低丘缓坡及丘间沟谷,地势起伏较小,自然坡度约为10o~25o,地表植被发育,多为自然山林。

(2)地层岩性:隧道表层为Q(el+dl)含砾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厚度为0.2~2m,进出口段下伏岩为S1ɡ砂质泥岩,全风化,黄褐色,岩芯呈土状,厚度为0~2m;洞身岩体松散,较破碎。

(3)水文地质: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潜水,较发育,环境水无化学侵蚀性,碳化环境等级T2。在岩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以蒸发及人工开采方式排泄,局部以基岩裂隙潜水为主,局部具有承压性。

4.施工工艺

4.1施工原则

依据“防排结合、刚柔并用、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冻结深度等自然条件,以及结构形式、选用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合理的确定防水方案。

4.2施工顺序

明洞结构面被回填土石掩埋部分均铺设防水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缘与回填土石面接触部分以外依次设置1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II型防水涂料→1~2cm厚M10水泥砂浆找平层→EVA防水板→3~5cm厚M10水泥砂浆保护层。采用图号合福隧参02-16。

4.3防水涂料施工

模筑钢筋混凝土外缘表面清理干净,应全面、均匀涂刷1mm厚水泥基

透结晶II型防水涂料。

4.3.1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以下简称CCCW)常用施工方法有三种:刮涂施工法、刷涂施工法、喷涂施工法。

刮涂施工法:是指用抹灰的方法将按要求调配好的CCCW浆料(料:水=3.5:1)均匀涂布在需要做防水涂层的基面上。

刷涂施工法:是指用大的软质排刷(或厂家专用刷子)将拌好的CCCW 浆料(料:水=2.5:1)刷涂在需要做防水涂层的基面上。

喷涂施工法:是指用喷浆机将拌好的CCCW浆料(料:水=2.5:1)喷涂在需要做防水涂层的基面上。

4.3.2防水涂料施工注意事项

(1)使用CCCW的基面应干净无浮层、油污、旧涂膜、尘土污垢及其它杂物,以提供充分开放的毛细管系统,有利于CCCW的渗透和结晶体的形成;若常规清理不行的话,可采用钢丝刷刷洗、高压水冲等方法进行处理。(2)对所有要涂刷CCCW的混凝土,必须仔细检查是否有结构上的缺陷,如裂缝、蜂窝麻面状的劣质表面、施工缝接口处的凹凸不平等,均应修凿、清理,进行堵缝、补强、找平处理,再进行大面积涂刷。

(3)施工前必须用清水彻底湿润工作面,形成内部饱和,以利于CCCW 借助水分向混凝土结构内部渗透。但要注意湿润的表面不能有多余的浮水,冬季施工应做一段湿润一段。

(4)不能在结冰或上霜的表面施工,也不要在连续48小时内环境温度低于4℃时使用。确实因工期需要必须施工时,可将施工时间安排在晴好天

气的10:00~15:00之间,还可采用温水(或热水)拌料,以加快初凝时间,增加早强效果。连续环境温度低于零下4℃时,仍建议暂停施工。

(5)不宜在雨雪天施工,新施工的表面固化前不要被雨淋。施工后48小时内,仍应避免雨淋、霜冻或0℃以下的长期低温;在空气流通不良或不具备通风条件的情况下(如封闭的矿井或隧道),可采用风扇或鼓风机械协助通风。

(6)要确保涂层厚度与施工推荐用量。这是保证施工质量和避免施工纠纷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采用涂刷方法施工时,浆料太稀或搅拌不匀,就容易起粉或起壳。

(7)当CCCW涂层固化到不会被喷洒水损害时养护就可以开始了,必须养护1~2天,冬季每天喷洒水1~3次即可(不可结冰),或用潮湿透气的粗麻布、草席覆盖二天。环境湿度较高时,可不必洒水养护。

(8)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若需用手掺拌干粉或湿料时需戴胶皮手套。万一溅入眼睛,必须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4.4砂浆找平层施工

铺设1~2cm厚M10水泥砂浆找平层,砂浆层表面必须平整。M10水泥砂

浆宜在5℃以上天气施工,并做好覆盖洒水养护。

4.5防水板施工

暗洞防水层应向明洞延伸1m,与明洞防水层粘结成一体。

4.5.1防水板施工工艺

(1)固定防水层采用钢钉,其间距:拱脚0.5-0.7m ,边墙1-1.2 m ,在凹凸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

(2)防水层的接头处应擦净,塑料防水板应用与材质相同的焊条焊接;两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可采用热楔焊接法或其他方法进行连接,用热楔焊接法时,其焊接温度和速度应根据材质由试验确定。防水层的接头处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接头处应牢固,强度不应小于同质材料。

(3)两防水层搭接宽度为100mm,焊缝宽度不小于25mm;防水板铺设时采用手动电热熔器加热热熔衬垫,再将防水板与之牢牢粘结。防水板铺设时应从下自上进行,并预留一定的富余量。环向铺设时,先拱后墙,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同时应保证防水板的接缝应与衬砌端头错开0.5~1.0m。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面焊缝、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焊接后两条焊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单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mm。

4.5.2防水板铺设操作要点

(1)防水板间自动热熔焊接用自动双缝热熔焊接机按照预定的温度、速度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缝宽度不小于1.5cm。焊接后两条缝隙间留一条空气道,用空气检测器检测焊接质量,标准是0.2Mpa压力下5分钟之内不得小于0.16Mpa。焊接前先除尽防水板表面的灰尘再焊接,防水板搭接宽度大于15cm。

(2)焊缝检测采用检漏器现场检测防水板焊接质量。先堵住空气道的一端,然后用空气检测器从另一端找气加压,直至压力达到0.2~0.5Mpa,说明完全粘合。否则,须用检测液(如肥皂水)找出漏气部位,用手动热熔器焊接修补后再次检测,直到完全粘合。

(3)防水板破损处修理:如发现防水板有破损,必须及时修补。先取

一小块防水板,除尽两防水板上的灰尘,将其置于破损处,然后用手动电热熔接器熔接。熔接质量用真空检测器检测,若不合格必须重新修补。

4.5.3防水板铺设技术要求

(1)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弹出标准线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的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2)防水板铺设,宜采用从下向上的顺序铺设,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实铺长度与弧长的比值为10:8)。

(3)用热塑垫圈法铺设防水板,缓冲层搭接宽度应不小于50mm,可用热风焊枪点焊,每幅防水板应布置适当排数垫圈,每排垫圈距防水板边缘40cm左右,垫圈间距:侧壁80cm,2~3个垫圈/m2,顶部40cm,3~4个垫圈/m2。

(4)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5)防水板环向挂设,每次长度为6m,环向铺设时,先拱后墙,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

(6)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双焊缝,利用调温、调速热楔式功能的自动爬行式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5mm,焊接严密,不得焊焦焊穿。

(7)防水板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除按正常施工外,应再覆盖一层同类材料的防水板材,用热焊焊接。

(8)三层以上塑料防水板的搭接形式应采用“T”型接头,不允许接缝

重叠。

允许

允许不允许

防水板搭接示意图

4.6砂浆保护层施工

防水板外铺设3~5cm 厚M10水泥砂浆保护层,砂浆层表面应平整。

M10

水泥砂浆宜在5℃以上天气施工,并做好覆盖洒水养护。

4.7排水盲管安设

排水盲管安设采用图号合福隧参02-17。

(1)墙底开挖时墙脚纵向排水管10m 一段,纵向排水管两端均直接接

隧道侧沟;墙顶开挖时设置拱脚纵向排水管及竖向排水管,纵向与竖向排水管采用三通连接,且竖向排水管纵向间距4m 。竖向排水管采用HDPE80双壁打孔波纹管,纵向排水管采用HDPE107/93双壁打孔波纹管。

(2)电缆槽底部均设置Φ20PVC 排水管连至侧沟,泄水孔纵向间距

3~5m 。隧道侧沟与中心沟以Φ100PVC 排水管连接,排水管纵向间距10m 。道床靠沟槽侧底部设置Φ50PVC 排水管与中心沟连接,排水管纵向间距10m ,并位于两Φ100PVC 横向排水管中间。

4.8土石回填

待保护层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小型夯实机具两侧对称分层回填土石,分层厚度依试验确定。密实度不小于0.8,粒径≤15cm,回填料不得带有膨胀性的粘土。

明洞结构在土石回填后,均铺设隔水层,隔水层优先选用粘土层,在粘土取材困难时或地表有绿化(复耕)需要时,选用复合隔水层,以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以保证结构圬工免受水流侵蚀及冻融作用破坏。隔水层应结合地形纵向贯通,不得出现断层或错台,隔水层纵坡应做成“V”型坡或单面坡,以利于排水。

粘土隔水层与边坡的搭接、防水层与边坡的搭接均应良好,接缝材料的延伸性良好,以形成弹性连接,防止不均匀沉陷造成拉剪破坏。

4.9洞口排水系统

截水天沟的主要作用是要将仰坡及附近地表水引下来,通过两侧护坡路堑排水沟将水排出。具体施工要求:

(1)施工前根据测量放样,确定截水天沟中心线。(边仰坡开挖线以外5米。)

(2)截水天沟采用C25混凝土现浇而成,为保证截水天沟的线型美观,所有天沟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浇注而成。

(3)水沟模板采用木模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为15米,由低处向高处分段开挖和浇注施工。

(4)待水沟到达强度后,在将天沟两侧采用人工夯填普通土。

(5)截水沟与自然沟连接时必须保证平顺。

5.质量保证措施

(1)购置的防水层所用材料符合图纸要求,采用的防水板应具有耐

老化、耐细菌腐蚀、有足够强度及延伸率、易操作、易焊接且焊接时无毒气的特点,并附有相关的出厂检验证件。

(2)找平层及保护层砂浆拌制应计量准确,施做时温度适宜,确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表面平整。

(3)防水涂料、防水层、保护层、盲管均应按隐蔽工程办理,回填土石前应检查质量,并认真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4)回填土石粒径及密实度,以及顶部粘土隔水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逐层验收。

6.安全保证措施

(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制订具体可靠的规则、办法,切实予以执行。严格遵守国家、部、重庆市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选配懂业务、事业心强的同志担任安全员,责任到人,挂牌作业,及时发现工地不安全隐患,并有权制止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各种操作。

(3)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采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教育重点是岗位生产知识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思想、施工纪律和安全生产制度。

(4)工地所有设备,必须定期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防止误触带电体、漏电,实行安全电压。设专人管理生产的供电线路,

随时检查、维修电力设施,严禁乱接电力线及违章作业。

(6)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以及环保、消防、材料、卫生、设备等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安全设施齐全、有效,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

(7)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危险地点按《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要求悬挂标牌,有人经过的坑洞夜间设红灯示警。

(8)按规定要求作业,做到组织、制度、措施三落实,确保作业区的安全。

(9)施工时注意上下施工人员的配合。在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要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戴安全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