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传染性肝炎ppt课件(最新)
- 格式:pptx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15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1 犬传染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犬传染性肝炎的致病原是“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属主要成员;ICH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常温下,存在有机物载体、可存活数月:60-7 0~C高温条件下须作用3-5min才能致其灭活;较敏感的消毒剂是苯酚、碘酊及烧碱,对乙醚、氯仿等脂溶性消毒剂有耐受性,因此,消毒灭源时要正确选择敏感制剂。
2流行病学本病常年发病,各种年龄阶段、不同品种的犬只皆可感染、发病,但临床上以1周岁以内的幼犬发病率、死亡率最高,2-3月龄犬只尤甚,属本病重点防范对象;成年犬只具一定抵抗力。
常耐过后呈隐性感染个体,终身带毒、排毒,成为重要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病犬、隐性感染个体,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饲养环境可构成发病威胁,可通过消化和呼吸2种途径感染,甚至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染;春初、秋冬季低温环境最易感,加之环境污染严重,脏乱、潮湿等,往往是本病的催化剂,能造成高发病、快传染,发病率、死亡率高达50%左右。
3临床诊断方法诊断要点是:高危、易感、主要发病对象是1周岁以内幼犬:患犬角膜明显变蓝(俗称蓝眼病)、可视粘膜黄疸、机体严重贫血、咽炎、扁桃及淋巴肿大;J血象变化、红细胞数、血色素、比容下降,白细胞降低;视诊见明显肝功损伤,如眼疾(结膜炎、羞明、流泪、眼膜黄染)、肢体局部水肿、可视粘膜不同程度黄疸等;病死犬剖解见腹腔积大量浆性物质或凝血样浑浊液体,肝脏明显肿大,散在出血点或瘀血斑,胃肠道也可见少量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以及肺组织、扁桃体肿大、出血等;本病确诊应作血液生化检查,内容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胆红素显著增多,则可以鉴定为本病。
4综合防治4.1预防措施4.1.1 加强疫苗接种对1周岁以内的易感犬只必需坚持做好疫苗接种,尤其是有病史的地区更要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首免日期是幼犬断奶后3-7d.采用犬传染性肝炎弱毒疫苗,每只皮下注射2ml,间隔3-4周后再加强注射2ml,以后每间隔半年接种1次即可有效预防本病。
狗狗系列三|常见致命传染病
传染性肝炎
什么是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又叫犬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的一种,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小于一岁且没有注射疫苗的幼犬为好发族群。
传染途径
该病会经过口或接触的方式传染,病初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血液中,后期病毒会随着患病狗狗的粪便、呕吐物、尿中排出。
患病症状
这种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发生在肝脏,会引起全身性循环障碍。
症状依照严重程度可分为:猛烈且致病、严重不致命、轻微或无症状等。
症状的潜伏期约为2-5天。
严重病例为12-24小时内,犬只会突然死亡,死亡前几乎无明显症状,只出现体温脉搏上升,黏膜苍白。
幼犬通常症状较为严重,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弥漫性出血、腹痛、呕吐、腹泻、白血球减少症与偶发呼吸困难或扁桃体肿大,在复原后的一到三周内,可能会出现蓝眼症和间质性丝球体肾炎。
治疗方法
如果发现狗狗患有传染性肝炎,要及时到正规的宠物医院就诊。
对于严重急性病例,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不太严重的病例,可以使用支持疗法。
预防措施
由于患病的狗狗会身体内会带有病毒,因此恢复健康后要单独喂养,隔离半年以上。
健康的狗狗要定期施行免疫注射,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宠物主人要定期对环境清洁消毒。
平时宠物主人要做好预防措施,定期为狗狗施打疫苗;如果狗狗不幸患病,宠物主人除了及时为狗狗治疗,要多陪伴狗狗,让狗狗感受到满满的爱意,从而有信心战胜疾病。